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究“毒”的本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写道:“毒,厚也。害人之草,往往而生。”草为何成了“害”?在畜牧时代,草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到了农耕时代,草成了农作物的大敌。因此人们开始痛恨草,“害人之草”的观念由此产生。从这个角度上我们可以看出“毒”的含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从“善而厚”演变为“恶而厚”,而后者最后成了人们固定认识的“毒”。  相似文献   

2.
朵朵 《健康必读》2005,(7):40-41
一面是某流行歌手对着麦克风拼命呐喊:“你好毒,你好毒”,一面是电脑屏幕上频频显示的“发现XX病毒”警示语句——现代都市生活是不是让我们都“好毒”?青春痘、便秘、口臭、肥胖等问题困扰着都市人,不正确的观念逐渐加重着这些症状,将人们带入误区——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的印象里,毒是十分可怕的,因为它往往与“毒药”、“毒品”等词相联系因此人们往往会谈毒色变。而中医理论认为凡是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统称为毒。我们这里所谈到的是后者。  相似文献   

4.
卓然 《现代养生》2010,(10):6-8
紧随海南毒豇豆之后是广西的毒白菜,接着又是青岛的“问题韭菜”,由农药残留而引发的伤人事件接踵而至,成为社会顽疾。  相似文献   

5.
古月 《药物与人》2010,(3):39-39
茄蒂,为茄科植物茄的宿萼。中医认为,本品性味苦寒,入脾肺经,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适用于肠风下血,痈疽肿毒,口疮,牙痛。《本草衍义补遗》言其“治口疮”。《岭南采药录》言其“治发背及痈毒初起”。  相似文献   

6.
2010年4月9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晚高峰》报道,海南“毒豇豆”事件中涉及的13名相关责任人被问责,之后青岛市再爆惊人的“毒韭菜”事件。4月1日青岛一些医院陆续收诊9名食用韭菜后中毒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家庭医生》2008,(5):3-3
《本草纲目》记载,鸭肉“甘、冷、微毒”,但此“毒”是指对身体的明显反应,如立即引起腹泻或过敏等。之所以会引起腹泻,可能与体质虚寒或已受凉而吃太多鸭肉有关。但是,将姜母、当归等热性食物与鸭同煮,可平衡食物的性味。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民间常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当需要吃药时,很多人会用这句话来警示身边的朋友:“药品都有三分毒,怎么能随便吃呢”.这样的理解是正确的吗? “是药三分毒”的理论渊源 在古代,人们习惯用“三”来表示多数.比如三思而后行、三缄其口.所以,古人常说“是药三分毒”,而不说“是药四分毒”或者“是药五分毒”.“是药三分毒”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追溯其根源却无从查证,后人推测其理论出处为两千年前,成书于战国或者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  相似文献   

9.
阿军 《现代养生》2010,(4):60-62
撩开“人体之毒”的面纱 现如今经络排毒、淋巴排毒、足底排毒、肾脏排毒、光子排毒……林林总总的所谓排毒方式,都在充斥着保健市场。那么究竟什么是“毒”?我们的身体都有些什么“毒”?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排毒?由此,揭开人体里“毒”的实质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草王甘草     
草王甘草肖振祥甘草,古人讲是“草之王”,在药方中很少有不用它的,“犹如香中之沉香也”。甘草又称蜜甘、蜜草、美草、灵通、国老,美称很多,其中国老就是帝帅之意。又有人说“甘草为诸药之君,治七十二种乳石毒,用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效。”所以这国老之称...  相似文献   

11.
蚊香、驱蚊花露水有毒? 确实,不仅有毒,还属于农药。只要留意一下它们的商品标签,都会看到“微毒”二字,还能发现这些字样:“农药正式登记号”“农药生产批准文号”。  相似文献   

12.
感冒是冬春季人们的常见病。治疗感冒的新药、特效药也是层出不穷,但是用最新药来治疗感冒却并非是最佳的方法。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这个“毒”应该理解为凡是药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因此又有人主张对于疾病特别像感冒这样的常见病,可以借自身的抵抗力去战胜病菌,不药而愈。但是实践证明这种“强抵抗力”的人毕竟是  相似文献   

13.
<正>物质的毒性作用对人的影响是个永远回避不了的话题,东西方早期医学理论中均把“毒”及量的概念放在重要位置,表述了量决定物质是药还是毒的认识。瑞士医学家Paracelsus(1493—1541年)建立了以“量”将物质和毒联系的模式,成为现代医学重要基础之一,也成为毒物学理论起点。1毒物危害现况及发展趋势人们最初对物质的认识是泛化的,将世界成分分成4种或5种。以技术革命为主导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人类对物质的认知。  相似文献   

14.
五脏之毒是什么? 在中医看来,我们体内有很多毒素,凡是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对我们的身体和精神会产生不良作用的物质都可以称为“毒”,例如瘀血,痰湿,寒气,食积,气郁,上火。  相似文献   

15.
近日,有病人拿来一张小报.该报头版头条报道一“惊人医学发现”;“九成已婚妇女有阴道陈年淤毒。”该报云.“妇科炎症是因为子宫内膜、阴道褶皱处长期堆积大量经血和各类代谢产物的淤毒,成为滴虫、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绿脓杆菌、淋球菌等孳生的温床,引发阴道炎、宫颈炎。  相似文献   

16.
夏季,各种蔬菜瓜果纷纷上市,是人们大饱口福的季节。但是,在享用水果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提防一些“毒”水果。据了解,这些“毒”水果多是在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了催长素、催红素、膨大素,或者存放中过量使用防腐剂,甚至出售中也使用着色剂、打蜡、漂白染色等,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据食品卫生部门检测,  相似文献   

17.
“是药三分毒”,药物能治病,又能致病,用药决不可麻痹大意。  相似文献   

18.
<正>当药物与咖啡“相遇”,可能会影响药效发挥,甚至产生毒副反应。咖啡深受大众喜爱。一杯香浓的咖啡,可以让忙碌、疲惫的职场人在一瞬间“满血复活”。咖啡为啥能提神?是因为它含有重要物质咖啡因。这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然而,当药物与咖啡“相遇”,可能会影响药效发挥,甚至产生毒副反应。以下几类药物,大家喝咖啡时要慎重服用。  相似文献   

19.
邹功珍 《现代保健》2009,(24):106-106
疫毒痢是痢疾中的一种特殊证型,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7岁小儿,临床上以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风为主要特点,也有少数病例是由普通痢疾转变而来。其发病机制是疫痢之邪毒重,瘀结肠风,可在未形成脓血便下泄之际,则热邪毒已先内陷,窜营人血或内陷心包,肝风妄动,出现一系列闭脱危证。临床常见有“实热内闭”、“内闭外脱”两种证型。现将本病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手足口病简称HFMD,多发生于婴幼儿,属于中医“温病”“时疫”“湿温”“痘疹”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该病的病因为外感湿热疫毒,当湿热之邪伤及肺脾两脏时,造成肺胃失和或毒邪蕴积于脾,使脾主四肢及开窍于口的功能失调,临床表现有发热、流涕、微咳等类似夏季感冒的症状或流涎、拒食、烦躁等。中医治疗有疏风清热、清心泻火、清暑化湿、滋阴降火等方法,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独特的疗效。本文分析手足口病中药及其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