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评价收缩性心力衰竭(SHF)兔模型的左心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LS、RS、CS)及扭转运动,探讨左心室扭转相关参数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1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两组:SHF组(n=11)及对照组(n=10).采用膈下腹腔动脉上方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建立兔SHF模型,2周后应用STE技术测量左心室LS、RS、CS及左心室扭转相关参数,并行左心室导管及心肌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SHF组LS、RS、CS、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Ptw)、等容解旋率(IUR)减低,扭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延迟.SHF组Ptw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呈负相关(r=-0.776,P=0.027;r=-0.842,P=0.009),Ptw与射血分数(EF)、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呈正相关(r=0.727,P=0.041;r=0.780,P=0.022).结论 STE可有效评价SHF兔的左心室功能,其中Ptw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评价腹主动脉缩窄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兔和舒张性心力衰竭兔模型的左室纵向、径向、圆周应变及扭转运动。方法:34只雄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n=10),左室肥厚组(LVH组,n=12),舒张性心力衰竭组(DHF组,n=12)。LVH、DHF兔以肾上腹主动脉缩窄的方法建立,模型建立后测量左室应变及扭转,并行左室导管检查。结果:LVH组纵向应变(LS)减低,DHF组的LS和径向应变(RS)均减低,LVH组的左室峰值扭转角度(Ptw)增加,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DHF组的Ptw仅有增加趋势。结论:STE可准确评价慢性压力超负荷对兔左室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E)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旋转和扭转变化规律的价值。方法 对30例左心室正常构型(LVN)的EH患者、30例左心室重构(LVR)的EH患者及30名正常人,经胸采集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和心底水平的二维图像,测量并计算心底部旋转角度峰值(Rotbase)、心尖部旋转角度峰值(Rotap)、左心室峰值扭转角度(Ptw)、收缩末期扭转角度(AVCtw)、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MVOtw)、扭转角度达峰时间(t-Ptw)和等容解旋率(IU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病LVN组及LVR组的Ptw、AVCtw、MVOtw、Rotap、Rotbase增加,IUR减低(P均<0.05);t-Ptw有延长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VN组比较,LVR组的Ptw、AVCtw、MVOtw、Rotbase增加,IUR减低(P均<0.05)。高血压患者的IUR与二尖瓣环间隔及侧壁部位的舒张早期峰速度均值(Em)呈正相关(r=0.685,P<0.001)。结论 STE技术可有效评估EH患者左心室扭转特征。  相似文献   

4.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糖尿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早期改变的价值.方法 45例正常人及36例糖尿病患者,分别测量左室心尖长轴18节段每个节段纵向应变率(SrL)和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各段平均SrL的舒张早期E′峰值和晚期A′峰值,及短轴各水平总体圆周应变率(SrC)、径向应变率(SrR)和旋转率(RotR)的E′和A′,计算E′/A′、解旋率(Untw R)和解旋减半时间(HTU),同时测量左心常规超声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15个节段SrL的E′、16个节段的E′/A′降低,14个节段的A′升高;对照组各节段总体SrL、SrC的E′及SrL、SrC、SrR的E′/A′降低,SrL、SrC、SrR的A′及RotR的E′和E′/A′升高;两组左心常规超声指标、Untw R和HTU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尿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受损的早期改变是SrL和SrC的降低,RotR的增加以及SrL、SrR运动规律的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收缩及扭转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GE Vivid 7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及M3S探头,对9例心脏移植患者和10例正常人采集标准心尖四腔观、心尖二腔观、心尖长轴观以及二尖瓣水平短轴观、乳头肌水平短轴观、心尖水平短轴观图像,应用EchoPAC多参数工作站分析各节段心肌应变、位移及扭转角度.结果 9例心脏移植患者在未出现急性或慢性排异反应时,其整体收缩功能正常,但部分节段心肌收缩功能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节段的扭转角度较正常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能够无创、简单而迅速地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及扭转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方法 对34例IVNC患者(IVNC组)及2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超声检查,分析左心室二尖瓣、乳头肌、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及心尖左心室长轴、四腔、两腔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灰阶图像。按照18节段划分法,记录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径向(Sr)、圆周(Sc)、纵向(εS)收缩期峰值应变,并将受累节段与未受累节段及对照组同水平相应节段进行比较。 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IVNC组左心室所有节段心肌Sr、Sc、εS均减低(P<0.05)。②IVNC组非致密心肌(乳头肌及心尖水平)Sr、Sc、εS测值较同一水平致密心肌减低(P<0.05)。③与对照组比较,IVNC组心率、LADs、LVEDD、LVM、LVMI、EDV、ESV值均增加,IVSd、LVPWDd、LVEF值均减小(P<0.01)。 结论 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减低,以受累节段收缩功能减低尤为明显。STI技术可准确定量分析IVNC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早期左心室舒缩功能改变的价值.方法 65例左室正常构型(LVN)的EH患者,其中33例为无左房扩大(NLAE)者,32例为左房扩大(LAE)者,45例正常人,测量长轴三节段纵向应变率(SrL)和短轴三水平径向应变率(SrR)、圆周应变率(SrC)及旋转率(RotR)的收缩期S峰值、舒张早期E'峰值、舒张晚期A'峰值及E'/A'值.结果 NLAE和LAE组SrL的A'在三节段间和SrR的S和A'及SrE的S在三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与正常组相比,NLAE组和LAE组SrL的S和E'及SrL、SrR和SrC的E'/A'降低,SrL、SrR和SrC的A'及RotR的E'升高.结论 STI检测EH患者早期左心室功能的受损不仅为舒张功能,而且收缩功能亦同时受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探讨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室扭转与径向位移的关系.方法 健康成年志愿者121例,按年龄分为青年组(18~45岁)、中年组(46~64岁)和老年组(≥65岁).取胸骨旁左室心尖和心底短轴观对左室各水平旋转及径向位移进行测量分析,计算出左室扭转与左室径向位移,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并比较不同年龄组的差别.结果 三组左室心尖部与心底部心肌旋转角度及各节段径向位移曲线随心动周期规律变化.三组左室扭转-位移环均呈"8"字构型.收缩期及等容舒张期左室扭转与径向位移均呈线性相关;随年龄增加,收缩期扭转-位移环的变化斜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青年组比较,中年组及老年组等容舒张期扭转-位移环的变化斜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年组与老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可无创性构建左室扭转-位移环,年龄影响收缩期左室扭转-位移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 STI)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左心室同步性.方法 分别对37例DCM合并CLBBB患者及2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3D STI分析,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16节段3D应变及经心动周期标化的达峰时间标准差(3D-SDI),左心室整体3D、长轴、短轴及圆周应变.结果 对照组心尖水平、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3D应变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整体3D、长轴及短轴应变与LVEF间有良好的负相关(r分别为-0.92,-0.84及-0.78,P均<0.01),圆周应变与LVEF间有良好的正相关(r =0.81,P<0.01).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3D、长轴、短轴及圆周应变均明显下降(P均<0.01),16节段3D-SDI明显增大(P <0.01).左心室收缩功能轻度下降、中度下降及显著下降组之间3D-SD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QRS时限无显著差异.结论 3D STI测得的左心室3D、长轴、短轴及圆周应变以及3D-SDI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左心室整体、局部收缩功能及左心室同步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入组16 例心脏移植患者,采集左心室二维及三维图像,测量左心室三维收缩同步性参数,包括16 节段、12 节段和6 节段达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Tmsv16-SD、Tmsv12-SD、Tmsv6-SD)及其最大差(Tmsv16-Dif、Tmsv12-Dif、Tmsv6-Dif);测量左心室二维收缩同步性参数,包括16 节段、12 节段和6 节段纵向、横向、轴向、径向应变收缩峰值时间标准差(LS-SD16/SD12/SD6、TS-SD16/SD12/SD6、CS-SD12/SD6、RS-SD12/SD6)和16 节段、12 节段和6 节段横向、径向位移收缩峰值时间标准差(TD-SD16/SD12/SD6、RD-SD12/SD6).结果 STI 获得的16 节段横向位移收缩峰值时间标准差和RT-3DE 测得的16 节段达最小容积时间标准差呈正相关(r =0.5140,P <0.05),两种方法所获得的12 节段和6 节段指标均不相关(均P >0.05).结论 STI和RT-3DE 均可以用于评估心脏移植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同步性,且Transv Displ SD16 可以作为评价心脏移植患者左心室收缩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业余马拉松运动员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杭州市招募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59例,根据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限分为A组(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间>2~5年)和B组(参加马拉松运动时间>5年);另选取同期在医院体检健康志愿者31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超声心动图结合二维斑点追踪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STE)技术,研究正常成人左室旋转运动特征.方法 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30例,取胸骨旁左室基底部及心尖部短轴扫查平面,对左室旋转进行测量分析,测量左室基底段和心尖段等容收缩期旋转角度、射血期旋转角度、等容舒张期旋转角度,计算等容舒张期解旋率,并将各项指标与年龄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成人心脏的左室旋转运动主要表现为基底部顺时针旋转和心尖部逆时针旋转形成的相反运动,收缩末后立即发生快速解旋运动.左室射血期旋转角度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等容收缩期旋转角度与年龄呈负相关,基底段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尖段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容舒张期解旋率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 STE技术可以无创评价正常成人左室旋转和解旋运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评价兔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形成对左室扭转角度的影响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26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6只作为对照组,20只作为实验组,结扎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和室壁瘤模型,饲养4周后,根据病理学检查有无室壁瘤形成将实验组分为心肌梗死组和室壁瘤组,应用STI分别测量各组左室短轴瓣环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并进行左室腔大小及心功能的检测.结果 室壁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舒张末期容积(LVEDV)均较心肌梗死组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短轴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及左室整体扭转角度均较心肌梗死组减小.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左室整体扭转角度与左室射血分数相关性良好.ROC曲线分析显示,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为1.21°时,判断LVEF<50%的灵敏性为76.9%,特异性为80.0%.结论 心尖部旋转角度的变化与左室收缩功能密切相关,当心尖水平旋转角度下降至1.21°时可提示左室收缩功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 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9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和32例对照者接受二维超声检查,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心尖长轴观、心尖两腔观和四腔观以及左室短轴观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测量自心电图QRS波起点至左室在心尖长轴观上的收缩期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ssl)及胸骨旁短轴观上的收缩期径向和环向应变达峰时间( Tssr,Tssc).计算左室各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Tssl-SD,Tssr-SD,Tssc-SD)及节段达峰时间最大差值(Tssl-Dif,Tssr-Dif,Tssc-Dif),以左室短轴观乳头肌水平前室间隔和后壁的径向应变的达峰时间之差(TAS-POST)≥130 ms作为左室收缩不同步标准,同时测量18个心肌节段纵向应变峰值与收缩末应变的差值之和作为纵向应变延迟指数(LSDI),LSDI≥25%作为左室不同步标准.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同步性参数较对照组增加(P <0.001或P<0.05);心肌缺血组同步性参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 LSDI与TAS-POST呈正向线性相关(r=0.676,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中,LSDI检测左室不同步敏感性高于TAs-POST(P<0.05).结论 二维斑点追踪应变成像技术能准确评价左室不同步性,LSDI与TAS-POST可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不同步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四维斑点追踪显像(4D-STI)及超声心动图分层应变技术评价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器植入术后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同步性.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住院的双腔起搏器植入术患者100例,并根据起搏部位不同将其分为右心室心尖组(RVAP组)35例、右心室间隔组(RVSP组)35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尿毒症患者左心室心肌整体及节段纵向应变特征,并探讨其左室应变能力与透析时间的关系.方法 将46例透析时间为0~5年的尿毒症患者,按不同透析时间段分为3组:A组17例,为透析时间≤1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3.00±12.63)岁;B组14例,为透析时间>1~≤3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3.78±14.32)岁;C组15例,为透析时间>3~≤5年的患者,平均年龄(52.16±10.43)岁;D组为正常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53.20±10.53)岁.在心尖四腔观,采用容积探头采集心脏全容积图像,并存储原始数据.运用TomTec 4D MV-Assessment软件进行脱机分析,获取左心室心肌整体及16节段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测值及其均值.结果 病例组组内各壁基底段至心尖段应变测值逐渐下降,而正常组各壁基底段至心尖段应变测值逐渐升高,但无论是正常组或病变组各组内这种由基底段至心尖段阶差式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A、B、C组各个节段应变值均较对照组减低.A组与B组,A组与C组间各节段有明显差异,B组与C组间除前间隔基底段、中间段有差异外,其余节段无明显差异.A组、B组及C组整体应变与16节段应变值均值均较对照组减低,B、C组均较A组减低;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D-STE能更好地评价尿毒症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透析治疗可能对尿毒症患者远期左心室收缩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