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丘脑底核脑深部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六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对 6例帕金森病 (PD)进行了丘脑底核(STN)脑深部电刺激 (DBS)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3例 ,年龄 5 6~ 72岁 ,平均 6 7 3岁。病史 4~ 14年 ,平均 8 8年。以肢体、头面部震颤、肢体僵硬为主要症状 5例 ,均服用美多巴、安坦、息宁等药物治疗 ,效果不理想或无明显疗效。其中 3例在 6~ 18个月前曾在本院进行一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 ,毁损术后一侧肢体症状缓解 ,因另一侧肢体症状加重而入院手术。2 .MRI解剖定位 ,坐标计算确定靶点。3.微电极记录 :在局麻下额部中线旁 2c…  相似文献   

2.
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二次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毁损术后再行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brain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靶点选择、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I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3例毁损术后的PD患者行DBS手术,其中7例曾行单侧苍白球毁损术(posteroventralpallidotomy,PVP),5例曾行单侧丘脑毁损术,1例曾行双侧丘脑及左侧苍白球毁损术。DBS的靶点包括单侧丘脑底核(subthalamicnucleus,STN)6例,单侧丘脑腹中间核(ventralintermediatnucleus,Vim)1例,双侧STN4例,一侧STN及对侧苍白球(globuspallidusinternus,Gpi)2例。结果DBS对毁损术后的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单侧毁损术后行双侧DBS效果最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5),无新的手术合并症。结论曾行毁损术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最好,并可减少药物用量,不加重原有的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 1996年 6月~ 1999年 6月 ,用CT导向结合术中电生理刺激验证方法对 2 1例帕金森病患者行丘脑VL核射频毁损 ,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共 2 1例患者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4~ 68岁 (平均 56岁 ) ;病程最短 3年 ,最长 17年 (平均 8年 ) ;按病情分级 :一级 2例 ,二级 15例 ,三级 4例 ;其中仅单侧手术者 17例 ,双次手术者 4例。框架安装及扫描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丘脑VL核为靶点 ,用安科脑立体定向仪与CT结合靶点初步定位 ,其中定向仪框架Y轴与OM线平行后 ,然后框架前方向下 5~ 10…  相似文献   

4.
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程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PD)的手术方法和脉冲发生器程控调节。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2月用脑深部电刺激丘脑底核(STN)治疗帕金森病61例,其中单侧30例,双侧31例。采用磁共振扫描结合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术后用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运动评分评价刺激效果。结果61例PD患者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1.3个月。脉冲发生器开启时,在“关”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45.2%;在“开”状态下,UPDRS运动评分改善率20.7%,未发现任何并发症。结论脑深部刺激(DBS)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状,手术并发症少,术后可根据患者的症状调节参数,丘脑底核(STN)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最佳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osteroventral pallidotomy,PVP)后再行丘脑底核(subthalamic nucleus,STN)脑深部电刺激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的可行性、术中电生理学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应用MR和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12例单侧PVP术后症状再次加重的PD患者实施STN-DBS手术,其中4例行毁损灶对侧的STN-DBS,8例行双侧STN-DBS。结果STN-DBS对本组12例PD患者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双侧STN-DBS的效果尤为明显,术后3个月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或0.01),美多巴的用量明显减少(P<0.01),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中电生理记录显示毁损灶同侧的细胞放电明显低于正常情况。结论曾行单侧PVP的PD患者如面临二次手术,可以选择DBS手术,以双侧STN的DBS效果最好,可减少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立体定向脑内核团毁损术和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9例帕金森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毁损组和DBS组,比较两组术前1周、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ADL日常生活评分,以及两组术后1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通过随访观察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79例患者中,70例行脑内核团毁损术,全部为单侧毁损,其中Gpi毁损8例,Vim核毁损62例。9例患者接受DBS手术,全部为双侧STN-DBS。两组在术后1个月和术后1年的UPDRS运动功能和ADL日常生活评分与术前1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比较毁损组和DBS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发现两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毁损组术后有10例患者出现轻偏瘫,脑出血4例,感觉障碍4例,视野缺损2例,吞咽困难2例,随访发现7例不同程度复发。而DBS组除1例出现近期精神症状外,无远期并发症和复发病例发生。结论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和脑内核团毁损术均是治疗帕金森病的有效方法,但是DBS具有非破坏性、可双侧同期手术、术后可调节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立体定向脑深部结构毁损治疗顽固性癫痫,虽已逐渐得到广泛应生,但杏仁核毁损对人类认识能力的影响仍存有不同意见。我院自1987年7月以来采用立体定向方法治疗顽固性癫痫30例,对其中(?)手术前后选择性进行神经心理学检查,以期观察手术对认识能力的影响。 (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4例。年龄17~41岁,平均27岁。病程5~29年,平均14年。文化程度:小学3例,中学9例。本组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全身性发作5年。手术靶点以杏仁核为主,辅以Forel-H、扣带回及胼胝体,其中1例杏仁核毁损5例,双侧杏仁核毁损7例。 (二)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采用修订的韦氏成人智力测验量表(WAIS)检查12例,  相似文献   

8.
苍白球腹后部 (PVP)是治疗帕金森病 (PD)的理想靶点[1] ,仅依据影像学的解剖定位毁损PVP核(团 )仍有一定的视野缺损、偏瘫等并发症[2 ] 。我院2 0 0 1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 ,在影像学解剖定位的基础上 ,应用微电极记录 ,射频电极电生理刺激验证的基础上 ,行PVP毁损术治疗PD32例 ,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性 2 4例 ,女性 8例 ,年龄 4 5~ 74岁 ,平均 5 9岁 ;病程 2~ 18年 ,平均 6~ 8年。我们对以下条件患者 ,为手术适应证 :(1)明确诊断为PD患者 ,排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迭加症状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运动障碍性疾病立体定向手术中脑出血危险因素,以降低脑出血并发症.方法 对689例运动障碍性疾病进行了立体定向脑深部刺激术(DBS)和毁损术,共有853个靶点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丘脑底核(STN)刺激术188个,丘脑腹中间核(Vim)刺激术5个,苍白球内侧部DBS 2个,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478个,Vim毁损术180个.结果 术后无症状性脑出血14例,症状性脑出血10例.有高血压病史患者脑出血发牛率明显高于无高血压病史患者.在微电极记录2-4条针道的手术靶点中,脑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微电极记录1条针道的脑出血发生率.DBS、PVP及Vim毁损术靶点脑出血发生率分别为0.5%、3.6%及3.3%,前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后两者.结论 高血压病史是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微电极记录针道数与脑出血发生率成明显正相关,脑深部刺激术是较毁损术更安全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脑深部刺激术和毁损术在双侧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中的优缺点。方法69例帕金森病病人进行了双侧手术治疗,其中同期双侧丘脑底核(STN)脑深部刺激术(DBS)11例,同期一侧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PVP),另一侧STNDBS3例,分期一侧PVP或腹中间核(Vim)毁损术、另一侧STN或VimDBS9例;分期双侧PVP或Vim毁损术41例,同期双侧PVP5例。平均随访9.3个月。结果UPDRS评分显示刺激术和毁损术均能显著改善对侧肢体震颤、僵硬和运动迟缓症状,双侧刺激术还能改善步态和姿势症状,但双侧毁损术可加重语言、吞咽及流涎等症状,并发症较高。结论双侧DBS是具有双侧症状的帕金森病病人手术治疗的最佳术式,双侧毁损术并发症较高,应严格慎重采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再行对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术(STN-DBS)的可行性,并对其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应用MRI及微电极记录技术进行靶点定位,对20例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的帕金森病人行对侧STN-DBS,在STN-DBS术前及术后1周分别行统一帕金森评定量表(UPDRS)运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20例病人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1周的UPDRS运动及ADL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减少(P<0.05,P<0.01),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对单侧苍白球联合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后的帕金森病人,择期行对侧STN-DBS安全且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深部脑刺激术( DBS)和脑内核团毁损术在Meige综合征(MS)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2例患者术前均采用Burke - Fahn - Marsden肌张力障碍运动评分(BFMDRS),1例MS患者行双侧苍白球内侧核(GPi) DBS手术治疗,1例患者行单侧GPi射频毁损术治疗.结果 行双侧GPi - DBS患者术后随访1年改善达83.7%(BFMDRS评分由术前的22.5分减少为4分),随访2年改善率达69.1%左右(BFMDRS评分由22.5分减少为6分),疗效较为稳定.1例行立体定向右侧GPi毁损术,术后1周疗效明显,BFMDRS从28分减少到6分,改善达78.6%;术后3个月BFMDRS评分为15分,改善率为46.2%,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症状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双侧GPi - DBS对于传统治疗无效的Meige综合征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不能接受DBS手术的患者,行苍白球或丘脑毁损手术也是值得推荐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功能显像研究探讨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 DBS)对纹状体多巴胺系统代谢的影响。方法对2只偏侧帕金森病(PD)模型猴及4例临床PD患者在施行单侧STN DBS手术前后给予SPECT检查,测定纹状体区域多巴胺转运体(DAT)及多巴胺D2受体(D2R)含量变化。结果STN DBS电刺激后2只偏侧PD模型猴及3例疗效较好的PD患者纹状体区DAT含量明显增加,2只PD模型猴D2R含量逐渐下降,4例患者D2R检测与术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N DBS可以明显改善PD症状,SPECT检查显示刺激侧纹状体区DAT含量升高,提示STN DBS可能改善了刺激侧纹状体区多巴胺的代谢,这可能是STN DB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 1997年 11月至 1999年 4月期间对 2 4例以震颤为主同时伴有中度以上僵直及行动迟缓的帕金森病 (PD)患者实施微电极引导的同期同侧苍白球、丘脑双靶点毁损术。采用UPDRS评分标准 ,对其手术疗效做全面的评估。临床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男 16例 ,女 8例。年龄 2 7~ 72岁 ,平均 57 2岁 ,病史 3~ 18年 ,平均 7 3年。全部 2 4例患者均以震颤为主要症状且伴有中度以上僵直及行动迟缓。其中 14例患者服用左旋多巴胺类药物有效但伴有严重开关现象 ,UPDRS积分开状态 34 7± 15 3,关状态 66 3± 14 3。 10例患者服药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RI定位下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疗效。方法应用MRI定位下射频热凝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49例,其中30例行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13例行双侧扣带回加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6例行右侧伏隔核脑深部电刺激术加对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手术前后应用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6个月均获随访,其中临床痊愈28例,显著改善9例,轻度改善7例,无明显变化5例。22例术后早期出现一过性并发症,均在术后2周内恢复。术后焦虑,强迫,抑郁症状量表分数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MRI定位下核团毁损术及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难治性强迫症有显著疗效,并发症较轻,可以显著改善病人强迫、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帕金森病立体定向手术靶点位置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0例PD行丘脑手术10例(其中单侧丘脑手术8例,双侧2例),苍白球手术8例(其中单侧苍白球手术5例,双侧3例),丘脑加苍白球手术2例.所有病人均行MRI(西门子1.0T)薄层扫描,影像重建后测量原手术靶点位置及大小、分析靶点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20例病人有7例出现并发症.对侧肢体轻瘫,精神症状对侧半身疼痛和短期复发各1例,言语不清3例.毁损灶最大11×10×14mm,最小3×2×4mm.结论立体定向手术的靶点定位与治疗效果直接相关.手术成功关键在于合理靶点的选择、定位以及毁损灶大小适当.配合微电极记录技术和经验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脑脚间核脑深部电刺激对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大脑脚间核脑深部电刺激(DBS)术治疗3例药物难治性冻结步态帕金森病患者。其中2例患者采用双侧大脑脚间核DBS,1例患者采用单侧大脑脚间核联合对侧丘脑底核DBS。采用UPDRSⅢ(27~30项)对患者的轴线症状进行评分,评估效果。结果术后2例双侧DBS术的患者改善率为63.6%和66.7%;单侧DBS术患者的改善率为57.1%。3例患者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大脑脚间核DBS术对药物难治性帕金森病冻结步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双侧颞叶癫痫(bilater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BTLE)是癫痫治疗的难点问题,当不适合单侧颞叶切除手术时,探讨应用神经调控治疗BTLE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BTLE患者,经过术前评估和颅内电极脑电图监测明确诊断,且无法明确主要责任侧,施行神经调控治疗。其中4例接受迷走神经刺激(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治疗,1例接受双侧海马深部脑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疗效评估采用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和McHugh疗效分级评价标准,随访术后效果。结果 5例BTLE患者,经过4~72个月(平均23.60±25.18个月)随访,采用发作频率减少百分比评价:1例患者发作频率改善100%,3例发作改善60%~75%,1例发作改善50%;采用Mchurgh分级评价:1例患者为MchurghⅠ级,3例为MchurghⅡ级,1例MchurghⅢ级。其中1例行双侧海马DBS治疗患者发作频率较术前改善约6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神经调控方法微创,治疗BTLE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不适合单侧颞叶切除的BTLE患者,VNS和DBS可以作为一种外科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颅内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116例应用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和85例应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获得术前、术后和DBS开启后6个月、1年、3年及5年的不同服药状态下帕金森病联合评分量表(UPDRS)的评分,比较手术前后UPDRS运动评分的差异。结果核团毁损术和DBS在术后6个月、1年和3年的随访中均能显著改善患者术前UPDRS运动评分,在第5年仅DBS组UPDRS运动评分较术前有改善,同时DBS组患者术后抗帕金森病药物用量较术前减少。结论核团毁损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均能显著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UPDRS运动评分,DBS疗效更为长久。  相似文献   

20.
我科 1988年以来对 19例行脑立体定向多靶点毁损术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了麻醉 ,现将麻醉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以探讨该术式最佳麻醉模式。1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患者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19~ 51岁 ,均符合DSM -Ⅲ精神分裂症标准。病程 4~ 2 1年 ,平均 12年 ,手术前历经抗精神病药物、胰岛素和电休克系统治疗而无效。入院前使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进行评定 ,经全面体格检查除外躯体疾患 ,ASAⅠ级。毁损靶点为双侧前扣带回 4~ 6点或扣带回加每侧杏仁核 1点。麻醉方法 手术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