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柳青  庄肃慧  栗箫 《职业与健康》2006,22(16):1274-1275
目的了解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及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市1956~2004年乙脑流行特征。结果自70年代起,临沂市乙脑发病即呈下降趋势,尤其是80年代计划免疫正规实施之后,乙脑发病大幅下降,发病呈明显夏秋季高峰,10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控制乙脑发病应以预防接种为主,同时加强环境卫生管理,重视防蚊、灭蚊。在现有情况下,还应加大疾病监测力度,提高疾病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广西壮族自治区1990-2003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为预防与控制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90-200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及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广西壮族自治区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发病为农村地区明显高于城市,以9岁及以下儿童为主,男性高于女性,每年6~7月为本病流行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 做好高危人群的预防工作和提高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是防治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对50年代以来临沂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发病的有关资料汇总分析,并着重分析传播媒介。1.发病概况:50~60年代,我市乙脑年平均发病率为27.10/10万,平均病死率为17.26%,偶有爆发流行,发病无明显周期性。自70年代起,乙脑疫苗推广使用,年...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百色市1996 - 2015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近20年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1996 - 2015年百色市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618例,死亡3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0.86/10万,病死率为5.83%,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98/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为0.03/10万;发病高峰为每年的6 - 8月,12个县(区)均有发病,年平均发病率居前二位的为乐业县和凌云县;96.76%病例为15岁以下人群,以散居儿童(52.75%)和学生(36.89%)为主。结论 百色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发病高峰和发病年龄没有明显后移。应在维持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基础上,加强对重点人群、高发地区开展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和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宜宾市2004~2010年乙型脑炎流行情况及其变动趋势,为科学制订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宜宾市2004~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宜宾市7年间共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357例,死亡10例,年均发病率为1.03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29/10万.全市10个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发病高峰在7~9月,年龄集中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结论 7年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以散发为主,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儿童入学入托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构筑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烟台市区50a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变迁,分析流行特点及影响流行的因素,为今后制定疾病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有关资料,采用回顾流行病学方法,对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50-80年代以虫媒传染病为主,流行性乙型脑炎居首位,90年代以后,流行性出血热发病居首位,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结论 市区自然疫源性疾病控制,应加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抓好重点人群的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规律,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乙脑的发生与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1-2005年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共报告病例362例,平均发病率为1.41/10万;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份,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5岁组人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人群,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6.57%。结论宜宾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发病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应该加强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前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为乙脑)的流行形势依然严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仍然有较高的发病,甚至发生暴发.广西钦州市是乙脑流行的老疫区,历年来一直有散发流行.为进一步探讨钦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钦州市1995~2009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乙型脑炎,即日本乙型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经蚊媒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主要分布于亚洲和东南亚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学诊断主要依据血清学试验,在发病后4~7d,几乎在所有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液中都可检出特异性IgM抗体。近年来,广泛的疫苗接种以及防治措施的进步,使发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均有所下降。但在农村及条件相对差的地区,仍有发病。重症病例的病死率可高达38.5%~6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三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发病情况,为制定乙脑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分析1951~2008年三江县乙脑疫情资料.结果 1951~2008年三江县乙脑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分别为1.93/10万、0.43/10万和2.18%.以70年代为发病高峰期,80年代以后发病明显下降.发病呈明显季节性,高峰在夏秋季的6-8月份.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14岁以下儿童发病居多.结论 三江县乙型脑炎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扩大普种对象年龄,扎实开展扩大免疫工作,加大疾病监测力度,同时加强环境卫生治理,重视防蚊、灭蚊,做好乙脑病例的救治.  相似文献   

11.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以前在本县常年流行,危害儿童身体健康较严重。自70年代推行乙脑疫苗免疫以来,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并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流行特征也发生了变化。在施行乙脑疫苗免疫前的1964~1973年的10年中,全县乙脑发病2739例,死亡432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隆阳区2000~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状况,为防治此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区2000~2004年收治的23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乙脑发病率逐年下降,死亡率逐年降低,在我市呈季节性流行,集中在7、8、9月发病,占92.2%;年龄分布10岁以下儿童118例,占81.4%;11~20岁29例占12.5%,20岁以上14例,占6.1%,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61岁;农村病例明显高于城市,占95.7%;未接受疫苗接种者病情重、病死率高.结论我市隆阳区计划免疫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发病率、病死率逐年降低.但仍存在薄弱环节,政府部门及疾病控制机构要切实落实基层计划免疫工作,巩固计划免疫成果.采取预防接种、防蚊灭蚊等综合有效措施控制乙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本地区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点,指导预防工作和临床诊疗。方法回顾性研究天津市静海区医院2013年9~10月期间收治16例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反应、预后等。结果发现近年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增多趋势,有流行风险,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易漏诊、误诊;发病季节、聚集发病、头颅核磁基底节区、脑干受累、病原学检查有助于确诊。结论由于成人缺乏疫苗接种、免疫保护降低、人口流动造成易感性,导致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增多,在预防宣传和临床诊疗方面应受到重视,在流行季节应对于临床表现近似患者进行病原学筛查,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总结其治疗预后与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06年收治的31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带有恢复期症状出院的患者28例,转院1例,死亡1例;半年后随访留有后遗症的共8例。结论:流行性乙型脑炎为季节性发病,因此防蚊灭蚊是预防该病流行的主要环节,对10岁以下儿童的预防接种是保护易无人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1995~2004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浙江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浙江省1995~2004年乙脑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浙江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呈明显的夏秋季高峰,发病多为<10岁儿童。结论防制乙脑应采取以预防接种及灭蚊、防蚊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预防接种的重点为<10岁儿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 (以下简称乙脑 )在临沂市的流行规律 ,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 收集我市 1960~2 0 0 2年乙脑疫情报告及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1960~ 2 0 0 2年临沂市共发生乙脑 43 3 85例 ,死亡 5 45 1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 12 14 /10万 ,病死率 9 77% ;发病均有严格的季节性 ;年龄主要集中在 1~ 9岁年龄段 ,占发病总数的74 48% ;散居儿童和小学生是主要的发病人群 ,占 88 66%。结论 人群疫苗免疫、媒介蚊虫控制及动物宿主管理是减少乙脑发病流行的 3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嗜神经性的虫媒传染病。我国每年的乙型脑炎病人为1万左右。其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后遗症多,是当今我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985—1990年我们在豫南东部四县实行大规模地灭蚊措施,成功地控制了当地疟疾的流行。该地也是流行性乙型脑炎地方性流行区,为了解大规模的灭蚊措施间接对乙型脑炎的预防效果,我们收集了这些地区过去6年乙脑的发病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但由于这仍是一种在夏日需要注意的病症,并且病死率较高,因此本期公共卫生栏目请来太原市传染病医院冯亦农医生为您介绍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200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莉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376-377,375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1-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动态变化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探索有效的乙脑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云南省2001-2010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1-2010年共报告乙脑病例4 918例,死亡246例,年均发病率为1.1287/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563/10万;乙脑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个别年份波动较大,病例主要集中在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保山市、昭通市、文山州、普洱市和红河州等,发病季节性明显,6-9月为流行季节,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云南省乙脑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乙脑预防控制取得显著成效,但个别年份发病率波动较大,仍存在局部暴发流行的隐患,但发病率有所波动,在边境一线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乙脑的威胁仍然存在,应继续加强防控措施。今后几年应采取疫苗常规免疫和季节性突击接种相结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医药与保健》2007,15(6):29-29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通过蚊虫传播,其流行有严格的季节性,90%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患者中以儿童居多,发病急骤,有高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