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对舟山口岸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行为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调查监测,为对远洋劳务人员实施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方法〕在远洋劳务人员出国前以船为单位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他们在艾滋病相关行为方面的信息,并对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艾滋病暴露行为进行逐项比较。〔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干预组在接受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后,安全套使用率明显提高,性病感染率明显下降,刮面刀、牙刷分开使用等方面明显改善,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呈显著性(P〈0.05)。在非婚性行为等其他方面干预后两组进行比较,差异均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远洋劳务人员出国前,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有助于他们减少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艾滋病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归国劳务人员入境检疫和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强化入境检疫的监督力度。[方法]对舟山口岸发现的15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揭示入境检疫对控制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作用。[结果]15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境外有高危行为,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有6例在入境时未作HIV抗体检测,其中1例失控时间长达4年之久,期间继续发生高危行为造成持续的再传播。[结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短期入出境人员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存在管理上的盲区,很难适应目前我国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疫情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归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舟山口岸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HIV和梅毒感染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分析了解此类疾病的流行特点,为今后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上半年出入境远洋劳务人员的HIV和梅毒感染情况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境和入境远洋船员间梅毒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出境和入境船员间HIV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从年龄和婚姻构成分析,已婚的青壮年人群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对近几年的梅毒流行趋势和流行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根据出入境人员的梅毒和HI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对高危人群有针对性地实施行为干预措施,从而遏制性传播疾病在口岸的进一步蔓延,以达到有效地控制此类疾病流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出国劳务人员掌握艾滋病知识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出国劳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制订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教育和培训规划提供依据。〔方法〕于2002年4~6月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36名出国劳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调查。〔结果〕出国劳务人员对于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我国艾滋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艾滋病可以预防等内容掌握较好,回答正确率在90%以上;对于艾滋病的传染性、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等内容了解不多,回答的正确率在60%~80%;与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共用碗筷是否会传染艾滋病以及性病可以促进艾滋病传染则知之甚少,回答的正确率在35%以下。〔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自身防护意识和水平,防止艾滋病的传入和扩散,保护我国人民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干预性宣传教育,提高劳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方法]随机抽取到黑龙江各个口岸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赴俄罗斯劳务团体作为调查对象,对出国劳务人员在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取有效调查问卷4809份,并将调查结果的所有数据经SPSS12.0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接受宣传教育人群属于性活跃的文化程度较低的体力劳动人群;经过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后,对艾滋病的基本知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有效预防艾滋病方法的认识也有较大的提高。[结论]此次宣传教育效果显著,建议今后检验检疫部门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作为一项日常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口岸出境劳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时发现目前艾滋病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为今后口岸改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对象在江苏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的各分中心采取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出境劳务人员共700人,对其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出境劳务人员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电视、报纸和杂志。其中51.82%的人员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知识,但性别、年龄和既往是否获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等因素对他们的现有水平基本没有影响。同时,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现有水平对安全套的使用也影响不大。结论社会各种类型的宣传教育对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是有效的,但要进一步提高出境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必须要加强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加大安全套使用的推广,充分发挥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综合作用,采取形式更加新颖多样,内容更加通俗易懂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艾滋病与梅毒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厦门口岸出国劳务人员中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方法〕对1988~2000年经厦门口岸出入境的出国劳务人员25900人次进行了HIV感染和梅毒的血清学检测。〔结果〕HIV感染者检出8例,总检出率为0.31‰,其中30~40岁年龄组为7例,占感染者总数的87.5%;检出梅毒感染者26例,总检出率为1.01‰,其中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在20~40岁年龄组的25例,占感染者总数的96.15%。1994年检出首例梅毒感染者至2000年平均年递增24.5%。〔结论〕厦门口岸出入境劳务人员HIV感染均属境外经异性性接触传播,地区主要来自东南亚。梅毒主要是在国内因性乱感染。说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加强对性传播性疾病监测,及时发现病例,对阻止其经出入境口岸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归国劳务人员入境检疫和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关系,强化入境检疫的监督力度。[方法]对舟山口岸发现的15例艾滋病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感染途径及传播方式,揭示入境检疫对控制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作用。[结果]15例艾滋病感染者中的绝大部分人在境外有高危行为,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有6例在入境时未作HIV抗体检测,其中1例失控时间长达4年之久,期间继续发生高危行为造成持续的再传播。[结论]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短期入出境人员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存在管理上的盲区,很难适应目前我国国境口岸控制艾滋病疫情的需要,亟需进一步完善。归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深圳口岸出入境人员实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对出入境人员实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深圳地区出入境人员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知晓率较高;对宣传较多的知识知晓率较高,经过行为干预后知晓率无明显变化;而对宣传较少的知识知晓率明显偏低,行为干预后效果明显;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较低,行为干颅后,效果很好;对日常生活中哪些是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认识比较模糊,经行为干预后,同情和愿意帮助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人数没有明显变化;电视是出入境人员了解艾滋病知识的首要途径,而医生在宣传艾滋病知识方面起到的作用远远不够。[结论]对出入境人员通过健康咨询对其行为进行干预,是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行为干预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对出入境人员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方法。[方法]对行为转变理论模式的基本内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合出入境人员特点对理论模式实施不同阶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出入境人员属于特定人群对其实施预防艾滋病行为干预的措施应包括:广泛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安全套的使用;广泛开展安全用血知识的宣传;阻止共用注射器吸毒;施行规范化的性病诊断和治疗。[结论]检验检疫人员需经过系统的培训,才能从事行为的干预工作;行为干预项目是否成功,须经过形成评价和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   

11.
远洋劳务船员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受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较容易发生高危性行为。他们以其流动性大,高危性行为相对频繁而成为导致艾滋病、性病传入我国的高危人群,也是造成艾滋病、性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移的桥梁人群。提高远洋劳务船员的思想道德水平,改变他们的高危性行为,是有效控制艾滋病、性病传播的重要措施,应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抓紧、抓好落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获取归国劳务人员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寻找归国劳务人员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方面的缺失,探索适合出国劳务人员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和防治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为制定出国劳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的方式。在山东口岸11个国际旅行保健中心,单纯随机抽取前来进行健康体检的归国劳务人员,采用现场独立填写问卷的方式,对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采用SPSS12.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86.40%的归国劳务人员在出国前接受过关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国前在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占82.8%;被调查的归国劳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在文化程度和前往各大洲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前往国家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表现在前往哈萨克斯坦的人员在出国前均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一些问题在性别、年龄和职业等方面有差异,表现为女性、年龄小和从事石油行业的人员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比例高。〔结论〕绝大多数归国劳务人员在出国前已接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前往国家是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主要因素;通过朋友或医生传授和学校教育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比例普遍偏低,应加强以上两种途径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在性病门诊对性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对贵溪市性病防治中心门诊2006年1~3月就诊的112名初诊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结果]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性病患者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高危行为明显减少(P〈0.01);安全套使用情况和就医行为改变不明显(P〉0.05)。[结论]对性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对性病/艾滋病防治和控制工作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3家公立性病门诊患者性病/艾滋病病毒(STD/HIV)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为性病知识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依据。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性病门诊患者性病知识进行评估。结果:患者STD/HIV防治知识综合得分低,仅为60多分;STD症状和后果得分最低,仅为40多分。结论:上海市性病门诊患者的STD/HIV防治知识欠缺、态度不一、行为高危,急需加强对门诊患者健康教育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主城区参与男男性接触人群(MSM)艾滋病行为干预工作的社会组织现况,为进一步做好MSM人群干预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调查重庆市主城区7个参与MSM干预活动的社会组织在2005~2009年间参与MSM人群干预工作的相关情况。利用定性访谈方法对此7个社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此7个社会组织多数成立时间为2~4年,均未进行注册,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在7人左右,主要通过酒吧、浴池和网络途径开展干预工作。2005~2009年间支持这些组织开展干预活动的经费从1万元增加到92.5万元,开展干预活动完成的指标数据显著上升。组织间存在着互相合作和竞争的关系。结论目前此类社会组织在重庆市主城区的MSM人群干预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组织自身和互相之间仍然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强引导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艾滋病防治工作,防止艾滋病疫情输入、蔓延。[方法]2008年,宁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实施了"外出务工人员防治艾滋病多部门参与模式探讨"项目,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研究。[结果]活动实施前与实施1年后各调查75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0.07%、87.77%(P〈0.01);艾滋病态度、行为正确率,实施前为37.53%,实施后为64.2%(P〈0.01)。外出务工人员自愿咨询检测,实施前的1年为226人;实施期间的1年为502人,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者。实施期间主动检测108人,检出HIV抗体阳性者2例(外地到本地打工人员)。[结论]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市娱乐场所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性行为特征,为对该人群制定行为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夜总会、桑拿沐足、卡拉OK、酒店宾馆等娱乐场所735名从业人员进行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行为问卷调查。结果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性病艾滋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为64.7%,安全套使用知识知晓率为70.1%;43.9%从业人员承认有商业性性行为,承认有商业性性行为的人员中71.7%有非嫖客性伴侣,18.6%有2个或以上性伴侣;商业性性行为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9%,与性伴侣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9.2%。结论广州地区娱乐场所从业人员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缺乏,安全套使用率低,普遍存在感染性病艾滋病危险.陛行为因素,全面推广100%安全套使用,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建筑工地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感染及相关特征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流动民工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水平、求医行为以及梅毒、HIV感染情况,探求适宜于该群体的健康教育与干预的模式。方法调查上海市康桥、宝山工地及苏州工业园建筑工地流动民工599人,对他们进行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求医行为、获取相关信息的途径、危险性行为等方面的问卷调查,同时对其中571名流动民工抽血进行梅毒(RPR、TPHA)、HIV检测。结果调查对象599人中,男性483人,女性116人;平均年龄36.14±10.01岁。调查对象中正式工358人,临时工241人,正式工较之临时工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人群对蚊虫叮咬不传播答对率最低(分别为33%;25.3%)。调查对象梅毒感染率为1.4%,HIV感染率为0。结论建筑工地流动民工以青壮年男性居多,艾滋病防治知识偏低,缺乏正确的就医行为,是性病艾滋病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