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戴钺  董颖洁  建宇 《光明中医》2009,24(3):445-445
日前,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二届中医药理论知识竞赛活动成功举行。赛场上,10支参赛团队分别在中医药基础理论及临床应用、中医药法律法规知识、中医药古文化以及风采展示等方面展开了激烈角逐。在抢答环节中,由院领导随机出题,各队踊跃抢答,气氛异常热烈。在风采展示中,各代表队有以《论语》为主题自编自演了论语歌、论语朗诵、论语相声,还有以幽默风趣的情景剧表演展示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豪迈情怀。竞赛活动最终决出了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奖、风采奖。  相似文献   

2.
李珍 《光明中医》2010,25(5):861-861
<正>[本刊讯]"中医药知识在中小学的教材中设置还几乎是一个空白,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华文化不利。"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副主席史贻云建议,将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写入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3.
<正>[本刊讯]"中医药知识在中小学的教材中设置还几乎是一个空白,这对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弘扬中华文化不利。"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政协  相似文献   

4.
持续追踪与分析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变化趋势,为制定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有关政策、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采用分层多阶段结合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不包含西藏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28个调查点15~69岁常住人口进行入户调查。研究采用《2017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接触、认知、信任和使用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该研究共调查89 107人,有效问卷87 287份,有效率97.96%;其中城市人口占51.35%,农村人口占48.65%;男性占48.25%,女性占51.75%。2017年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91.72%,阅读率89.61%,信任率89.60%,行动率55.53%。研究发现,年轻群体、高文化程度居民、未患慢性病群体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情况更优。建议加强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人群开展差异化中医药健康教育,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打好大众媒体组合拳。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研究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和素养水平。方法:使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的《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调查问卷》,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河南省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24家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进行线上调查。结果:共调查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人员2 123人,剔除不合格问卷29份,纳入分析的问卷2 094份,有效率为98.6%。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工作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行动率分别为96.6%、93.9%、90.2%、69.9%,具备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人数为1 438人,占比68.7%。不同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专业结构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阅读率、信任率、行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的主要因素为地区、文化程度、专业结构和个人月收入。其中,城市、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专业结构为医疗和公共卫生、个人月收入高的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较高。结论: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率、阅读率均较高,但行动率低,存在知...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知识的体系和历程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中医药既是知识的源泉,有待编码;又是知识的未来,引导超越。正确把握中医药的发展,紧密结合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中医药由远古走向未来,从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的现代转型过程具有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一致的特征,而全球发展的整体转型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基于健康共享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要求,抓住这一战略机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成果的支撑,促进中医药的自主转型。能否发挥中医药的文化活力,促进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制定和实施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论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概念及范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及其文化,在知识作为财富为其创造者带来经济利益并给予法律保护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传承发展中医药知识的创造者或其权利人给予应有的保护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项目。本文力求说明作为权利义务指向或被保护客体的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概念及其范畴。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的现代转型过程具有与中国发展阶段相一致的特征,而全球发展的整体转型为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战略机遇。基于健康共享和文化多样性的价值要求,抓住这个战略机遇,需要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创新成果的支撑,促进中医药的自主转型。能否发挥中医药的文化活力,促进科技与人文的协调发展,将成为制定和实施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实现中医药国际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知识的基本性质——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全球化的背景下认识中医药的价值、潜力、机遇和创新发展前景,应用知识论的理论研究中医药知识创新战略十分必要。根据波兰尼关于知识的理论,认为中医药知识在性质上属于意会知识(Tacit knowledge),这种知识比一般作为客观知识(Explicit knowledge)的科学知识更具有实在性且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开拓个性化科学境界的理论和实践功能。在此基础上认识、把握和坚持中医药理论的自主性是其知识创新的关键,有助于人们打破技术性思维的限制,充分理解中医药与现代社会建设的内在一致性,这是一个战略性和方向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加大文献整理力度,摒弃残留糟粕,大胆分流中医药知识之无效内容,进一步规范中医药语言,即可提炼、纯化中医药知识,开放中医药学科体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中医药工作者在较以往更短的时间内学习掌握纯化的中医药知识后,能有更充裕的精力和时间与吸纳现代科学与现代医学的最新成果,更好地发展和创新中医药知识,丰富中医药知识的科学内涵,提高中医药的自下而上竞争能力。此外,分流下来的无效内容可能成为一种文化在人文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知识体系及其文化,在知识作为财富为其创造者带来经济利益并给予法律保护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传承发展中医药知识的创造者或其权利人给予应有的保护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项目。本文力求说明作为权利义务指向或被保护客体的中医药传统知识的概念及其范畴。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知识记录分散、隐性知识众多,又富含关系知识,因此在关联、表达、利用知识上具有优势的知识图谱能够为领域提供有益辅助.系统梳理中医药领域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可见基于中医药知识图谱的应用正在不断发展,将知识图谱构建技术运用于中医药知识图谱中时则需虑及领域特点.根据领域知识特点与实践需求,一些研究设计了知识...  相似文献   

14.
略论我国中医药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医药的法制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基本步人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将组织开展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工作。调查重点针对分布在基层、民间的中医药传统知识进行抢救性调查、挖掘和整理,全面掌握中医药传统知识资源状况,为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抓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给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的良好机遇,并为中医药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创造更好的务件,认为应给中医事业更多的政策扶持,如将中医医院改名为国医医院,统一中医医院的标识、统一中医医院的急救系统短呼电话号码,为中医医院的发展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等,通过这些举措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振奋中医药工作者的情绪,从而促进中医药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1月6日开幕的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高强提出,要从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保持中医药事业万代常青的高度,明确发展目标,理清发展思路,抓住发展重点,找准关键环节,求真务实、真抓实千,推动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将中医药事业作为澳门将来重点发展的方向之一。如何发挥澳门的优势规划发展中医药事业因此成为重要命题。本文首先就澳门发展中医药的优势进行分析,进而为澳门未来中医药科技与产业的发展提出策略建议,希望为澳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苏中医药》2011,(4):F0002-F00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积极优化江苏中医药机构设置和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动态     
《新中医》1993,(7)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十分关心中医药事业,最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中医药管理杂志》正式创刊题词:“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宋健同志题词:“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加速中医药事业发展。”陈敏章同志题词:“加强中医药软科学研究,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