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婴幼儿磁共振检查特点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0年4月期间行磁共振检查的84例新生儿及婴、幼儿特点,检查前(或预约时)对患儿家进行磁共振检查知识宣教并在检查全过程根据患儿不同及病情轻重选择适当的护理方式。结果:84例患儿进行磁共振检查1次顺利完成并图像质量优良79例,符合诊断要求的扫描图像4例,1例不能1次完成磁共振扫描患儿家长放弃检查。结论:个体化护理是小儿磁共振扫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及婴幼儿磁共振检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接受磁共振检查的新生儿及婴幼儿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儿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检查前、中、后给予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中54例患儿一次磁共振检查图像清晰,有3例患儿检查图像基本符合要求,有3例患儿在检查过程中醒后不配合检查,通过进行催眠后对其检查成功,一次性取得磁共振图像成功率为95.00%;观察组中39例患儿一次磁共振检查图像清晰,有11例患儿检查图像基本符合要求,有13例患儿在检查过程中醒后不配合检查,通过进行催眠后对其检查成功,一次性取得磁共振图像成功率为81.67%。结论整体护理的应用对新生儿及婴幼儿磁共振检查有显著效果,且磁共振室内的护士要有较为全面的护理知识,还要了解影像学方面知识,只有医生、护士、患者三方相互协调,才能使磁共振检查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在磁共振检查中的作用,旨在解除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检查能顺利进行.方法:选择48例在核磁检查时发现的幽闭恐惧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准备和护理以及检查方法,观察组从心理上给予放松训练和想象系统脱敏治疗等方法进行询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幽闭环境恐惧耐受程度,是否能顺利完成检查.结果:对照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高于观察组,全部顺利完成检查.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幽闭恐惧症患者在磁共振检查中的焦虑恐惧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选取实施护理干预的47例HIE患儿为干预组;实施常规护理的44例HIE患儿为对照组,比较2组疗效。结果:2组轻度HIE患儿经治疗均痊愈;但中重度HIE患儿治愈率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缺氧状态,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对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的心理指导和护理措施。方法:对120例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患者在检查前、中、后的指导和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对本组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大多顺利完成检查,仅6例患者重新训练和指导后,配合良好,获满意效果。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是肝脏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对130例肿瘤患者不配合磁共振检查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静  胡亚兰  赵青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68-297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不配合磁共振检查时对其进行的各项护理干预。方法:对2004年至2007年我科接受磁共振普通平扫或增强扫描时,不配合的130例肿瘤患者采取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30例患者中,127例成功接受各项有效的护理干预,顺利完成磁共振检查,总有效率为97.7%。结论:肿瘤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很好地配合磁共振检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针对出现的疼痛、躁动等不安情况时给予有效的药物干预,使患者能顺利配合并最终取得检查成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以近年在本院治疗的78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高压氧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后,本研究中78例HIE患儿治愈76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患儿2例,治愈率为97.44%。结论:本组HIE患儿行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确切,入舱前、后以及出舱后对HIE患儿的护理干预可保障高压氧治疗的效果,有效的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并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护理。方法:对120例HIE患儿进行详细检查和评估,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查阅相关资料,对家属进行宣教,取得家属的配合,制定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20例患儿中,治愈105例,死亡3例,放弃治疗3例,因经济困难病情好转出院9例。通过随访,3例出现脑瘫,2例出现脑积液,1例出现癫痫。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HIE患儿治愈率,减少、减轻后遗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70例HIE患儿行CT扫描,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通过治疗护理,本组HIE患儿治愈率90%.结论: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水肿及有效护理是HIE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黄临红 《吉林医学》2011,(30):6488-648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e-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伴肾损伤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137例HIE患儿进行肾损害的系统评估,提出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取得较满意的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结论:对HIE伴肾损伤的患儿采取合理而准确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肾组织的病理损害,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43例HIE患儿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合理给氧、限制液体入量、降低颅内压和控制脑水肿、合理喂养、控制惊厥、加强合并症的护理、高压氧治疗及预防感染等护理措施。结果:治愈出院39例,好转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治疗3例,放弃治疗出院1例。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HIE治愈率、降低后遗症发生率的关键和治疗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3月收治的缺血缺氧性脑病200例患儿。结果:通过治疗护理,本组200例HIE患儿,治愈率达85%。结论:控制惊厥,降低颅压、减轻脑水肿;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纠正缺氧,维持正常的血糖,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可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HIE患儿重在预防,早期治疗可减少神经元的死亡,同时疗程要足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8例HIE患儿进行观察,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128例HIE患儿,治愈86例,好转32例,放弃治疗6例,转院4例.结论 HIE患儿经控制惊厥、降颅内压、减轻脑水肿、营养脑细胞、纠正缺氧、维持血糖正常、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并发症、注意保暖和喂养及早期干预,可以提高HIE患儿的治愈率和好转率,有效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曹会  薛小霞 《中原医刊》2011,(22):104-105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临床诊断为HIE的患儿行CT检查,并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4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其中18例合并颅内出血。CT诊断为轻度HIE21例,中度16例,重度9例。轻度病例经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明显后遗症,中度病例中I例有后遗症,重度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CT对HIE的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BAEP)检查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2例已经临床确诊的HIE新生儿采用BAEP检测,分析其结果。结果:62例HIE患儿中BAEP检测异常者有46例,异常率为74.19%。结论:BAEP检测是评价HIE患儿脑功能状态及损害程度的客观指标,敏感性高,结果准确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群 《广西医学》2008,30(7):1105-1106
目的探讨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将92例HIE分为干预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干预组新生儿进行家庭护理与干预治疗,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定期家庭走访,对2组新生儿进行预后记录评估。结果相同月龄干预组的发育商(DQ)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干预治疗能有效地促进HIE患儿的智能发育,使其预后大有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MRI技术在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6例HIE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入院后均完成常规MRI扫描、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分析不同MRI技术诊断新生儿HIE的临床价值.结果:①本组46例HIE患儿共检出病灶130枚,其中SWI扫描检出病灶数目最多(86.92%),其次为DWI序列(70.00%),常规MRI序列中以T2 FLAIR序列检出病灶数目最多(56.92%),HIE患儿病灶主要分布于大脑皮质区,其次为室鼓膜,DWI对大脑皮质损伤诊断阳性率高,SWI对小脑、鼓室膜、硬膜下与硬膜外损伤诊断阳性率较高.②46例HIE常规MRI检出阳性21例,DWI检出27例,SWI检出33例,DWI+SWI联合检出41例,以三者联合检查检出HIE阳性率最高(89.13%),其次为SWI序列(71.74%).结论:MRI不同序列中以SWI对新生儿HIE诊断阳性率最高,其次为DWI序列,采用DWI联合SWI序列扫查可提高HIE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浅谈磁共振对比剂过敏反应的护理方法。方法:结合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的4848例病例进行讨论。结果:出现过敏反应3人,这些出现症状的患者在我科护士的及时、有效护理下平安、顺利完成MRI检查。结论:当患者出现对比剂过敏反应时,迅速开展抢救措施及心理安慰,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恐惧心理,在完成增强扫描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康复路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HIE患儿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至出院,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康复路径进行住院期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分别对2组患儿进行神经行为、运动及智力发育指数测定。结果:2组治疗后神经行为、运动发育指数、智力发育指数1、3、6个月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治疗后1、3、6个月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1)。结论:护理康复路径可有效促进HIE患儿脑神经的恢复,并对运动功能恢复及智力发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汤让 《中外医疗》2011,30(11):166+168-166,168
目的对缺氧缺血性疾病(HIE)患儿的护理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收治的16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中对患儿从吸氧、保暖、惊厥、合并症、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有效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缺氧缺血性疾病患儿实施有效护理,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