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和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es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0例(U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口服,每日1次,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分别采集静脉血,测量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sRAGE及esRAGE水平。另选择20名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治疗前,UA组的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sRAGE和esRAGE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阿托伐他汀治疗3个月后,UA组患者的血糖和HbA1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sRAGE和esRAGE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sRAGE水平与LDL-C浓度呈负相关(r=-0.36,P=0.01)。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多效性,阿...  相似文献   

2.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4):326-329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裂解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cRAGE),探讨其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住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53例,其中Ⅲ期18例,Ⅳ期17例,Ⅴ期18例。检测患者血清sRAGE、esRAGE、cRAGE水平,并评估其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Ⅳ和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RAGE、esRAGE和cRAGE水平均高于Ⅲ期患者(P<0.05),Ⅴ期糖尿病肾病患者sRAGE、esRAGE和cRAGE和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水平亦高于Ⅳ期患者(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RAGE(r=0.961)、esRAGE(r=0.931)、cRAGE(r=0.964)水平与CACS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早期联合检测sRAGE、esRAGE、cRAGE可能成为评估糖尿病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预测其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等心血管事件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RAGE)、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裂解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cRAGE),探讨其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2012年5-12月住院患者,设立糖尿病组(DM组,n=32)、糖耐量异常组(IGT组,n=28)、糖耐量正常组(Control组,n=24)。分别检测HbA1C、sRAGE、esRAGE、cRAGE水平,并评估其与冠状动脉钙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HbA1C、sRAGE、esRAGE、cRAG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M组IGT组Control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值也逐渐升高,与以上结果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HbA1C、sRAGE、esRAGE、cRAGE可能成为预测不同糖代谢状态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等心血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之一,也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N-乙酰半胱氨酸对哮喘小鼠肺组织HMGB1、RAGE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在小鼠哮喘模型肺组织表达及分布.以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影响.方法 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及哮喘 NAC处理组.每组7只.建立哮喘模型.用RT-PCR法检测肺组织HMGB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两者在肺组织的分布.结果 HMGB1 mRNA表达在3组中分别为0.88±0.02,0.86±0.05,0.98±0.05;晚期糖基化终产物mRNA表达在3组中分别为1.20±0.20,1.21±0.08,1.58±0.21.相对于对照组,哮喘组的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表达未发生显著性改变(P0.05);相对于对照组和哮喘组,两者在NAC组表达均显著增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染色可见HMGB1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及肺泡上皮细胞,在细胞核、胞浆及胞膜均可见.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主要分布于肺泡上皮,表达于胞膜上.结论 HMGB1及其受体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参与哮喘气道氧化应激,但其确切的调控机制及在哮喘中的作用尚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 10月入住我院的CKD患者10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测定血清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以及部分生化指标,分 析sRAGE水平与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是否相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且有较高的收缩压、甘油三酯、葡萄糖和血磷水平,较 低的血红蛋白和胆固醇水平(P <0.001),CKD患者颈动脉内径和斑块总数的均高于对照组(P <0.001),CKD 组患者sRAGE 水平与年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 IMT均呈负相关(P <0.01).结论 sRAGE可作为生物标志物,为诊断及预防CKD引起的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在妊娠期糖尿病和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水平差异,以及糖基化终产物及其受体水平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产前检查并生产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9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孕期无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9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并对比研究组治疗前后与同孕期对照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基化终产物水平,检测并比较两组胎盘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生儿结局与其糖基化受体等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的糖基化终产物水平[(50.42±16.44)ng/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23±11.22)ng/L],且在治疗后差异仍然存在[(44.33±11.54) ng/L vs(37.42±9.42)ng/L];而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量的研究组胎盘组织中糖基化终产物受体水平(0.998±0.076)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475±0.013).回归分析显示,高糖基化终产物水平是影响围产儿结局的一个危险因子(OR=7.342,P<0.01,95%CI=3.691-10.993).结论 高糖基化终产物水平是影响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结局的一个不利因素,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可作为其围生儿结局异常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前列地尔对冠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其血浆内源性sRAGE、esRAGE和cRAGE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7月~2011年7月于笔者医院就诊并选择内科保守治疗的76例冠脉粥样硬化患者平均随机分入前列地尔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冠脉粥样硬化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前列地尔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基础上每天采用20μg前列地尔静脉滴注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脂指标和血浆内源性sRAGE、esRAGE和cRAGE水平.结果 前列地尔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3min聚集率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内源性sRAGE、esRAGE和cRAG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地尔治疗组患者其余指标与对照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列地尔能够显著改善冠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浆内源性sRAGE、esRAGE和cRAGE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可溶性受体(RAGEs)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肺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IPF患者102例(IPF组),门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多态性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4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44例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中观察APOE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并用ELISA法测定血浆羧甲基赖氨酸(carboxy methyl lysine,CML)、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的水平。结果:冠心病组APOEε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患者血浆CML、sRAGE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APOEε4携带者的血浆CML、sRAGE水平与对照组APOEε4携带者无显著差异。老年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得到APOEε4携带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非携带者的3.511倍(P<0.05),而CML、sRAGE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增加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随着年龄增长,APOEε4等位基因仍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水平与老年人冠心病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林建华  周杰  崔忠林  林艺雄 《广东医学》2008,29(8):1361-1362
目的 观察肝癌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产物Nε-羧甲基赖氨酸(CML)的水平。方法 采用抗戚蓝蛋白(KLH)晚期糖基化终产物抗体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63例无合并糖尿病患者、23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及40名健康人群进行血清CML定量测定,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别。结果 无合并糖尿病肝癌患者血清CML水平为0.91±0.18 mg/L,合并糖尿病患者血清CML水平为0.94±0.21 mg/L,与健康人群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否合并糖尿病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肝癌患者血清CML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肝脏是一个重要的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代谢器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型利钠肽(BNP)、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连续诊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9例,根据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计算左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ECG将患者分为房颤组(AF组,105例)及无房颤组(NAF组,104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BNP、hs-CRP水平。结果 AF组中阵发性房颤48例,持续性房颤24例,永久性房颤33例。AF组患者的BNP[(198.66±118.85)ng/L与(86.37±66.96)ng/L]与LVMI[(127.19±28.04)g/m2与(83.70±17.23)g/m2]明显高于NAF组(P〈0.01)。永久性房颤患者BNP明显高于阵发性房颤患者[(242.45±134.36)ng/L与(178.95±102.73)ng/L,P〈0.05],而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患者BNP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间hs-CRP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患者BNP与患者LVMI、LA、房颤持续时间成正相关,与LVEF成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BNP水平升高,房颤的可能性增大。hs-CRP与房颤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BN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房颤之间关系密切。BNP可作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心肌肥厚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程仁力  黄涛  张澍  黄利军  孙彤  谢后田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36(12):1357-1358,1361
目的:观察心房颤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炎症与心房颤动的关系。方法:将84例心房颤动患者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组(> 30 d)43例和阵发性心房颤动组(< 48 h)41例,并选择40例水平窦性心律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hs-CRP。结果:持续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组和对照组(P<0.01),阵发性心房颤动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房颤动与炎症有关,炎症参与了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利钠肽(BNP)的变化,探讨炎症机制及脑利钠肽在心房颤动发生、发展与维持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测定94例心房颤动患者(房颤组)和非房颤患者(对照组)血清hs—CRP和BNP,同时测定左心房大小。观察hs—CRP和BNP与房颤的关系。结果房颤组血清hs—CRP和BN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P〈0.01)。且持续性房颤组hs—CRP高于阵发性房颤组(P〈0.01),而BNP在阵发性房颤组与持续性房颤组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反应及BNP在房颤的发生、发展与维持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王赛英  傅国胜 《浙江医学》2011,33(6):807-809
目的 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硫氧还蛋白(TR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房颤发生、发展中量的变化以探讨房颤的发病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性房颤组)4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组)42例,对照组39例,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hs-CRP、TRX、SOD表达水平,同时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各组左心房内径(LAD),并对各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血清hs-CRP、TRX水平及LAD值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均高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组高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持续性房颤组、阵发性房颤组SOD活性均低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组低于阵发性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LAD与hs-CRP呈正相关(r=0.817,P<0.01),与SOD呈负相关(r=-0.825,P<0.01),与TRX呈正相关(r=0.919,P<0.01).结论 炎症和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左心房的电重构及结构重构,并促进了房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人类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1 与心房颤动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心房颤动 患者326 例,健康体检者100 例,将心房颤动患者分为阵发性房颤组、持续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检测 受试者血清FGF21、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测量左房直径、 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 心房颤动组血清FGF21 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血清FGF21 水平与血清三 酰甘油、总胆固醇及左房直径呈正相关(P <0.05)。房颤组间各指标比较发现,血清FGF21 在永久性房颤组 患者中含量最高,持续性房颤组次之,阵发性房颤组最低,且各组有差异(P <0.05);而高密度胆固醇则在3 组房颤患者体内呈相反趋势(P <0.05)。结论 血清FGF21 水平与心房颤动相关,FGF21 有可能参与了心房 颤动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探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75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分为三组,其中窦性心律组34例;阵发性房颤组11例;持续性房颤组30例,于术中获取右心耳组织约250mg,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1KT—PCR)技术测定心房组织中Ⅰ型胶原、Ⅲ型胶原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mRNA含量,采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对心房组织胶原沉积量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PCNA蛋白水平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与窦性心律纽比较,阵发性房颤患者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01;P〈00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慢性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0.001;P〈0.001);与阵发性屠颤患者比较,慢性颤患者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1;p〈0.05)。结论心房组织中PCNA基因表达上调可能是导致房颤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分子机制之一,可能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的效果及其对左房内径的影响。方法选择揭阳市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患者7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给予拉西地平治疗,两组均治疗1年,每月随访1次,观察患者血压、房颤、左房内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9、0.121、0.091、0.074,均P〉0.05);治疗6个月研究组房颤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4.754.P〈0.05),治疗12个月后研究组房颤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减少(t=5.526、7.459,均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左房内径均无明显变化,治疗12个月时研究组左房内径较对照组明显缩小(t=4.629,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长期用药(半年以上)可明显改善房颤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有效改善左房重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性心房纤颤(房颤)患者血中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持续性房颤患者39例,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血栓阳性(22例)和血栓阴性(17例)组,另选窦性心律患者(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各20例。所有对象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中D-二聚体水平。结果血栓阳性和阴性组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窦律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5),血栓阳性组D-二聚体水平高于血栓阴性组[(0.70±0.10)mg/L vs(0.41±0.18)mg/L,P〈0.05]。结论D-二聚体水平增高是持续性房颤患者左房血栓形成的重要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关系。方法选择75例EH合并AF患者分为阵发性AF组(EH+pAF,44例)和慢性AF组(EH+cAF,31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CTGF,用PCR方法检测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并与EH且为窦性心律(SR)组(EH+SR,37例)及健康对照者(NC,36例)进行比较;比较EH+AF组不同基因型间TGFβ1与CTGF的血清浓度。结果 EH+cAF组和EH+pAF组血清TGFβ1及CTGF水平均显著高于EH+SR组和NC组(P〈0.01);EH+AF组与EH+SR组、NC组ACE I/D多态性缺失纯合型(DD型)、杂合子(DI型)、插入纯合型(II型)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D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EH+AF组中较EH+SR组和NC组明显增加(P〈0.05);EH+AF组不同基因型之间TGFβ1及CTGF浓度比较发现,DD基因型TGFβ1浓度显著高于DI型(P〈0.01)和II型(P〈0.01),DD基因型CTGF浓度明显高于II型(P〈0.05)。结论 D等位基因可能是高血压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易患基因;房颤患者ACE DD基因型TGFβ1和CTGF水平明显升高,藉此可引起心房肌纤维化及心房重构,导致房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评估中老年心房颤动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未明确病因的中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定为研究组,并选择同期住院非冠心病房颤患者62例定为对照组,分析研究组危险因素,并对所有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与冠心病关系。结果高血压患房颤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因素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持续性房颤为45.45%,明显高于本组阵发性房颤16.17%(P〈0.05),与对照组持续性房颤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ST-T改变为47.37%,与本组非ST-T改变及对照组ST-T改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为心房颤动高发人群,如有危险因素或并发危险因素,未明确病因合并持续性房颤且ST-T改变患者,应考虑为冠心病引发,但不能确诊,仍应以冠脉造影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