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术后不同途径输注鱼精蛋白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4例患者按给药途径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A组升主动脉给药,B组颈内静脉给药;观察两组注射鱼精蛋白后3、10、20、30 min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气道压力(AP)的变化。结果 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给予鱼精蛋白3、10、20 min后血压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压力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影响血流动力方面,主动脉根部注射明显小于静脉注射,在控制注射鱼精蛋白不良反应方面,效果也明显优于颈内静脉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以供体腹主动脉重建肝动脉对受体血流动力学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12头随机分为供、受体两组,每组6头,受体再随机分为A组(肝动脉吻合组)和B组(腹主动脉吻合组)),每组3头.供、受体动物均接受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供体动物行快速肝脏切取术取出供肝.受体动物置入Swan-Ganz导管,行背驮式肝移植术,A、B组采用不同的肝动脉重建方式,A组在不阻断腹主动脉下采用肝动脉端端连续吻合,B组在阻断腹主动脉后以其腹主动脉侧壁和供肝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检测开腹前5 min (T0)、无肝期30min (T1)、新肝期30 min (T2)、肝动脉重建后10 min (T3)、术毕时(T4)、术后1 h(T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动脉楔压(PCWP)、心排量(C0)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和cTnI.结果 在T0~T2时,组间各指标无差别;在T3时点,B组HR、CO低于A组,MAP、CVP、PAP、PCWP高于A组,cTnI组间无差别;在T4、T5时,B组MAP低于A组,CVP、PAP、PCWP、cTnI高于A组,HR、CO组间无差别.结论 采用完全阻断腹主动脉和以腹主动脉行端侧吻合的肝动脉重建方式加重了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成A、B、C组,分别给予西地那非、贝前列素、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每组服药时间均为6个月。观察3组用药前、后6 min步行距离(6MWD)、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肺血管阻力(PVR)等指标变化,记录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C组6MWD增加较A、B组明显(P<0.05);A、C组mPAP、PVR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且C组下降更明显(P<0.05),B组变化不明显。各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联合贝前列素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较2药单用更有效,且安全,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血管手术后儿茶酚胺给药途径对左心房压(LAP)与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线性关系的影响.方法 32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复温时开始经左心房给药(A组)或中心静脉给药(B组).记录泵注儿茶酚胺类药后5 min(T1)、10 min(T2)、20 min(T3)和40 min(T4)时的LAP和PCWP、平均动脉压(MVP)、心排血量(C())、肺血管阻力(PVR)和肺动脉平均压(PAPM).结果 线性回归分析显示,A组T1、T2、T3和T4时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18、0.835、0.815和0.814,明显接近于1;而相应时间点B组的,分别为:0.117、0.191、0.178和0.175,明显小于1.T1时,A组MAP、CO明显高于B组(P<0.05),PVR低于B组(P<0.05).结论 经左心房途径给儿茶酚胺类药对LAP与PCWP的线性关系影响小,有利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地那非和前列地尔对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A组)、前列地尔组(B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A组鼻饲西地那非100mg;B组静脉泵入前列地尔20ng.kg-1.min-1;C组用等量生理盐水。记录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需吸入氧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A组、B组能显著降低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血管阻力指数(PVRI)(P<0.05);与B组比较,A组能显著降低体循环血管阻力指数(SVRI)(P<0.05);A组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及吸入氧浓度均低于B组(P<0.05)。结论西地那非的改善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心肺保护作用优于前列地尔。  相似文献   

6.
蒋立虹  吴剑 《中国药业》2000,9(11):54-55
目的了解前列腺素E1(PGE1)与硝普钠(NP)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3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分别使用PGE1(实验组)及NP(对照组)治疗,每组15例.实验组在体外循环手术结束时从中心静脉持续泵注PGE120~30ng/(kg·min);对照组从中心静脉持续泵注NP 2~4μg/(kg·min),观察患者术后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PAP)、心脏指数(CI)、肺阻力指数(PVR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的动态变化.结果PGE1降低肺动脉压力、肺动脉阻力、体循环阻力的作用明显强于NP(P<0.05),在增加心排血量方面亦优于NP.结论PGE1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疗效显著,比硝普钠更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更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方法 将24例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温血组(A组,n=12),采用温血诱导心脏停搏、冷血维持与终末温血灌注进行心肌保护;冷血组(B组,n=12),采用冷氧合血停搏液进行心肌保护。两组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无明显差异;体外循环前(T1)、主动脉开放1h(T2)、主动脉开放6h(T3)、主动脉开放12h(T4)、主动脉开放24h(T5)分别抽血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结果 体外循环前两组间含量无差异。主动脉开放后LDH、CK—MB、cTnT含量较体外循环前明显升高(P<0.01),T4、T5时点B组,LDH、CK—MB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T3~T5时点B组cTnT含量较A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冷温血停搏液联合灌注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病人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冷血心脏停搏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以便能制定婴幼儿最佳用药方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先天性心脏病择期手术患儿128例按西地那非剂量分为4组:0.3mg/kg组(A组)、0.6mg/kg组(B组)、1.2mg/kg组(C组),1.8mg/kg组(D组),连续记录4组给药前、给药后3、7和14d的体动脉压、肺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同时观察用药后患儿是否有不良反应。术后1个月复查体循环血压、肺动脉压。结果①部分高剂量患儿出现轻微不良反应,调整剂量后自行消失。②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的比较:组内比较:各组用药前与用药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a.用药3d各组比较:A与B组P>0.05;C与D组比较P>0.05;A与C比较P<0.05;A与D比较P<0.05;B与C比较P<0.05;B与D比较P<0.05;b.用药7、14d两两组间比较,均为P>0.05。③体动脉收缩压:各组的组内和组间比较均为P>0.05。④复查肺动脉压组间比较均为P>0.05。结论婴幼儿应用西地那非不良反应轻;不同剂量用药3d后,各组所有患儿的肺动脉高压均有明显改善;短期内高剂量比低剂量的西地那非的疗效明显,但长期应用的降压效果是一致的,婴幼儿给药从小剂量(0.3mg/kg)开始,给药间隔则经验性的延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术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 相同量的鱼精蛋白经上腔静脉(V组,86例)和升主动脉根部(A组,115例)不同的途径给药,中和体外循环后的肝素,观察两种方法对心率、动脉压、平均肺动脉压、气管内压、末梢血氧饱和度的影响、给药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 A组给鱼精蛋白的时问更短(150s与230s, P<0.05),不良反应小(P<0.05).结论 经升主动脉给鱼精蛋白的效果明显优于上腔静脉途径,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0.
陈榕  周学琴  郭长杰 《中国药房》2005,16(17):1297-1299
目的:比较和分析豚鼠经不同途径给予氟尿嘧啶后血药浓度的变化。方法:豚鼠分别经动脉输注(A组)、静脉输注(B组)、腹腔灌注(C组)3种途径给予氟尿嘧啶后分别采集不同时间外周静脉和门静脉血样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并分析血药浓度及其变化。结果:给药后,A、B组门静脉和外周静脉血药浓度5min达峰值,C组10min达峰值;A组门静脉血药浓度于前20min时为最高值,C组在后30min时浓度最高。结论:在局部化疗情况下,宜选择“动脉输注联合腹腔灌注”给药方式;在局部化疗兼顾全身化疗情况下,宜选择“动、静脉联合输注”或“静脉输注联合腹腔灌注”给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小儿眼窝填充术围术期麻醉效果与恢复质量。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择期行眼窝填充手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例,静脉全麻后联合眼窝深部浸润麻醉;B组20例,静脉全麻。气管内插管后持续输注0.2μg/(kg.min)瑞芬太尼以维持麻醉深度。术中通过监测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调节丙泊酚输注速率,使AAI维持在20~30,记录入室所测值为基础值(T1)、插管时(T2)、眼窝深部浸润(T3)、术中分离眼窝深部组织(T4)、术毕(T5)、拔管时(T6)六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AAI值及丙泊酚T4点给药速率和全程给药速率。观察两组患儿苏醒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记录术前、术后3 h的血糖和血清皮质醇水平。结果在T4点MAP、HR、AAI值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分离眼窝深部(T4)点丙泊酚的输注速率及均值,A组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3 h时血糖和血清皮质醇值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增高值明显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拔管时间小于B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屏气呼吸道梗阻,A组发生率也明显小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麻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对小儿眼窝填充手术,能降低术中静脉麻醉药的用量,有助于术后苏醒,可有效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和代谢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不同体位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腹腔镜手术时对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40例,并按需分为两组:A组20例,行头低足高体位;B组20例,行头高足低体位。两组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丙泊酚依次静注麻醉诱导,持续输注丙泊酚、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维持气腹压14mmHg。连续监测HR、BP、CVP,ECG、PETCO2、SpO2和Ppeak。分别于气腹前(T1)、气腹后调整至手术所需体位10min(T2)、20min(T3)及解除气腹后5min(T4)记录各数值用于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VP气腹后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1),且A组升幅明显高于B组(P<0.01)。气腹调整体位后10minHR较气腹前增快(P<0.01),此后略有减慢,B组解除气腹后降幅较大,与气腹后两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BP、Ppeak明显升高(P<0.01);气腹后直至解除气腹后5min时PETCO2较气腹前均升高(P<0.01),而SpO2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BP、Ppeak、PETCO2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时不同体位对CVP能够产生明显的影响,头低足高体位使CVP更大程度地升高,可能会对对心脏做功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容量琥珀酰明胶对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静脉输注琥珀酰明胶250 ml+林格氏液750 ml;B组:静脉输注琥珀酰明胶500 ml+林格氏液500 ml;C组:静脉输注琥珀酰明胶1 000 ml。3组均于麻醉前10 min开始输入琥珀酰明胶,40 min内各输入1 000 ml液体。记录3组麻醉手术期间血压、心率的变化,3组低血压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3组SBP在T1、T2、T3与T0相比,均显著下降(P<0.01)。B组、C组SBP在T1、T2高于A组(P<0.05),而且在T3显著高于A组(P<0.01);HR仅A组在T1较T0升高较多(P<0.05)。A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B组、C组(P<0.05),均未见异常出血。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输入500 ml或1 000 ml琥珀酰明胶时,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布托啡诺经鼻腔给药和静脉注射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效果。方法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经鼻滴入布托啡诺,B组静脉注射布托啡诺。比较2组用药前(T0)、用药后1min(T1)、静脉注射丙泊酚后1min(T2)、2min(T3)、3min(T4)、4min(T5)、术毕(T6)、清醒(T7)时的MAP、HR、SpO2以及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检查持续时间、OAA/S、肢动情况、丙泊酚总量、麻醉效果。结果 2组MAP、HR在T1~T7较T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SpO2在T2~T6较T0、T1、T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高于B组(P<0.05)。2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检查持续时间、术中镇静评分(OAA/S)、丙泊酚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肢动情况。A组麻醉效果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舒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托啡诺经鼻腔给药用于无痛肠镜检查效果优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15.
王惠铭  侯兴会  张丽  勾凤钦  姚三巧 《河北医药》2011,33(17):2619-2622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麻醉中的可行性及最适宜的剂量。方法 15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瑞芬太尼0.5μg/kg静脉注射(>30s),随后0.25μg.kg-1.min-1持续输注。切皮前追加瑞芬太尼1μg/kg,体外循环前再次单次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B组、瑞芬太尼1μg/kg静脉注射(>30s),随后0.5μg.kg-1.min-1持续输注。C组:手术开始时芬太尼用量达20μg/kg,体外循环前追加至30μg/kg。分别监测记录不同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合度(SpO2)、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糖、血乳酸、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 3组患儿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气管拔管时间A组和B组明显短于C组(P<0.05)。入室至术毕3组间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瑞芬太尼人均总用量A组(1532±121)μg,B组(2348±160)g有明显差异(P<0.01)。体外循环期间COR和ACTHB组高于A组(P<0.05)和C组(P<0.05),拔管后COR和ACTH比较A组与B组高于C组(P<0.05)。3组患儿的血糖值以体外循环30min为最高,体外循环30min、停机前、拔管后与插管后、锯胸骨后,比较显著升高(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0.25μg.kg-1.min-1持续输注并于切皮前追加瑞芬太尼1μg/kg,体外循环前再次单次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2μg/kg能更有效的抑制应激反应。是适宜的小儿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出现肺动脉高压分为A组(肺动脉高压)和B组(非肺动脉高压),各25例。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心电图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并比较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及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主肺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比值、左室射血分数、降主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结果 A组主肺动脉直径(3.53±0.27)cm、主肺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比值(1.39±0.14)、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比值(1.13±0.08)、肺动脉收缩压(45.89±5.72)mm Hg(1mm Hg=0.133 kPa)均大于B组的(2.90±0.29)cm、(1.16±0.12)、(0.92±0.09)、(25.30±5.38)mm Hg,左室射血分数(48.00±8.72)%低于B组(62.30±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降主动脉直径(2.57±0.22)cm、升主动脉直径(3.09±0.27)cm与B组的(2.55±0.21)、(3.08±0.28)c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液透析患者中主肺动脉直径、主肺动脉直径/降主动脉直径比值、主肺动脉直径/升主动脉直径比值与肺动脉高压发生呈正相关(r=0.876、0.812、0.776, P<0.05);左室射血分数与肺动脉高压发生呈负相关(r=-0.568, 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可对血液透析患者肺动脉高压进行准确诊断,并为病因诊断提供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17.
酚妥拉明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酚妥拉明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45例PPHN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23例,应用酚妥拉明,3 mg·kg-1·次-1,3 h内静脉点滴,使用1 d.B组22例,应用硫酸镁饱和量200 mg·kg-1,20~30 min内静脉点滴,然后以20~50mg·kg-1·h-1维持量维持,一般使用1~3 d.结果:A、B两组治疗前后肺动脉收缩(PASP)明显下降,PaO2、OI、PO2(A-a)及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间治疗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酚妥拉明单次和硫酸镁多次给药均可使新生儿PASP下降,而酚妥拉明单次给药更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药房》2017,(17):2366-2369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一氧化氮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5年2月我院胸心血管外科收治的40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一氧化氮组(单独组)和前列地尔+一氧化氮组(联合组),各2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常规手术治疗;单独组患儿术后予以外源性吸入一氧化氮(体积分数为20×10-6),联合组患儿在此基础上联合静脉泵入前列地尔5 ng/(kg·min),持续72 h。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肺动脉压、T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Ig)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CD3~+、Ig A、Ig M和Ig G水平无明显变化,但CD4~+、CD4~+/CD8~+、Treg/CD4~+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肺动脉压、CD8~+、Th1、Th2、Th1/Th2、Th17/CD4~+、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单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一氧化氮可显著降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肺动脉压,改善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降低补体C3和C4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对全麻病人眼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凯军  金吉  袁志兰 《江苏医药》2008,34(6):582-583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麻黄碱和去氧肾上腺素对全麻病人眼内压(IOP)的影响.方法 48例ASA Ⅰ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病人,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例.气管插管后1、2组分别静脉输注麻黄碱5mg、10 mg,3、4组分别静脉输注去氧肾上腺素50μg、100μg,记录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5min(T1)、注药后10min(T2)病人IOP、收缩压(SBP)和心率(HR).结果 1、2组给药后T2的IOP较T0及T1下降(P<0.05);3、4组给药后IOP也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病人使用50~100 μg去氧肾上腺素对IOP无明显影响,而麻黄碱可使IOP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0例分为三组,每组20例。麻醉诱导前30 min, A、B组于10 min内静脉泵注利多卡因负荷量均为1.5 mg/kg,其后分别以1.0、3.0 mg·kg-1·h-1维持至术毕;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记录麻醉诱导前(T0)、放置喉罩后即刻(T1)、放置喉罩后3 min(T2)和放置喉罩后6 min(T3)时的HR与MAP。记录三组患者术后2、6、24 h VAS疼痛评分和术后24 h内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次数。于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3 d,记录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计算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 三组T0~T3时HR与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后2、6、24 h的VAS疼痛评分及术后24 h内PCA次数均少于C组(P<0.05),且B组PCA次数亦少于A组(P<0.05)。A、B组术后1、3 d的MMSE评分高于C组(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