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prostate carcinoma,Pca)组织bcl-2、p53、P504S及34βE1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54例前列腺癌标本的bcl-2、p53、P504S及34βE1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标本进行对照。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bcl-2及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44.4%和33.3%,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阳性率(25.0%和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中,低分化组bcl-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高及中分化组(P<0.05),临床分期D期明显高于B及C期(P<0.05);p53的表达水平在上述各组及各期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504S在54例前列腺癌均呈阳性表达,相反34βE12均呈阴性表达。结论在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中,P504S能区别良性腺体和癌,bcl-2及P504S蛋白在前列腺癌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检测bcl-2、P504S及34βE12蛋白表达水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EZH2和P27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两者与前列腺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之间的关系,探讨EZH2和P27蛋白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接受手术的前列腺癌30例和前列腺增生17例的病理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EZH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EZH2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组中及前列腺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7%(26/30),41.2%(7/1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前列腺癌高、中分化组与低分化组之间和高中、低分化临床分期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表达:在前列腺癌组中及前列腺增生组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0.0%(12/30),76.5%(13/17),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蛋白的阳性率与前列腺癌组织的病理分级呈负相关.[结论]EZH2和P27蛋白表达检测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疾病进展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前列腺癌中P504S、E-Cadher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前列腺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Max Vision)法检测45例前列腺腺泡腺癌、6例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及1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504S、E-Cadherin和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504S蛋白阳性率前列腺癌组(84.4%)明显高于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组(50.0%)和前列腺增生组(0%)(P<0.05);E-Cadherin蛋白阳性率前列腺癌组(42.2%)和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组(33.3%)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100%)(P<0.05);bcl-2蛋白阳性率前列腺癌组(60.0%)明显高于前列腺高级别上皮内肿瘤组(16.7%)和前列腺增生组(20.0%)(P<0.05)。前列腺癌Gleason 8~10分组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率(31.8%)明显低于2~4分组(83.3%)(P<0.05);8~10分组bcl-2蛋白的表达率(68.2%)明显高于2~4分组(33.3%)(P<0.05)。前列腺癌Gleason8~10分组(18.2%)和5~7分组(17.6%)E-Cadherin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2~4分组(83.3%)(P<0.05)。前列腺癌组P504S蛋白阳性同时E-Cadherin蛋白阴性的比率(51.1%)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0%)(P<0.05);前列腺癌组P504S蛋白阳性同时bcl-2阳性的比率(57.8%)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组(0%)(P<0.05)。结论 P504S高表达、bcl-2高表达有助于前列腺癌的诊断;联合检测P504S和E–Cadherin,P504S和bcl-2的表达,可以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患者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中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α-methylacyl-CoA racemase,P504s)、高分子量角蛋白(high molecular weight keratin,CK-h)、p63、细胞角蛋白5/6(CK5/6)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金华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2年1月171例前列腺癌患者超声引导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P504s、CK-h、p63、CK5/6阳性表达率,分析P504s、CK-h、p63、CK5/6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癌组织中P504s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CK-h、p63、CK5/6阳性率低于癌旁组织(P<0.05)。P504s、CK-h、p63、CK5/6表达与病理分级、分化程度、Gleason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 P504s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CK-h、p63、CK5/6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且P504s表达水平随着病理分级、分化程度、Gleason评分逐渐增强,表明P504s、CK-h、p6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组织学观察基础上,对321例前列腺穿刺标本进行P504s、P63、CK34βE12免疫组化检测。结果P504s在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瘤变(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和良性增生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Gleason评分的前列腺癌组织中,P504s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63、CK34βE12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呈阴性,在上皮内瘤变中呈不连续表达,在良性增生病变中呈强阳性表达。结论P504s是前列腺癌敏感而特异性标记物,与P63、CK34βE12联合标记在前列腺病变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6-8,26,169
目的探讨P504s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不同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前列腺手术或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列腺癌(PCa)患者4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患者13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54例,对存档病理蜡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PCa、PIN中P504s的表达的阳性率与BPH中P504s的表达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Ca与PIN中P504s的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504s、PSA与PCa的Gleason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P504s具有良好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性和肿瘤特异性,在PCa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 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基因及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分别采用半定量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前列腺癌组织及35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SM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①PSMA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6%(44/52)及68.6%(24/35),虽然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表达阳性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但两组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SMA mRNA半定量结果在两组间存在差异,癌组织中PSM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增生组织中的表达(P < 0.05)?②前列腺癌组织中PSMA蛋白表达总阳性率高达94.2%,明显高于增生组织中的阳性率(65.7%),且以++~+++居多?结论:PSMA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提示其可作为前列腺癌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前列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各取50例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癌组织(前列腺癌组)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良性前列腺增生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依次为:74.00%vs 12.00%;OD值为0.17±0.04 vs 0.14±0.03)(P<0.01或P<0.05)。前列腺癌组HIF-1α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低分化高于高、中分化(87.10%vs 52.63%,P<0.05),在伴有骨/淋巴结转移高于不伴有转移(81.58%vs 50.00%,P<0.05),而与TNM分期(Ⅲ~Ⅳ期和Ⅰ~Ⅱ期)、年龄(>70岁和≤70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次为:84.38%vs66.67%;75.86%vs 71.43%)(P>0.05)。HIF-1α的阳性率在Gleason分级、TNM分期、骨及淋巴结转移间两两呈直线正相关(n=37,r=0.735、0.710、0.734,P<0.01)。结论 HIF-1α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强,其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形成过程,增强表达的HIF-1α蛋白可能与前列腺癌的恶化有关,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COX-2、bcl-2和PCN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COX-2、bcl-2和PCNA与前列腺癌(PCa)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70例PCa标本中COX-2、bcl-2的表达。结果BPH和PCa组织中COX-2阳性率分别为8.33%和61.43%,PCa组织的COX-2、bcl-2和PCNA的表达明显高于BPH(P<0.05),且在PCa组织中COX-2、bcl-2和PCNA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降低和临床分期的增高而上调,转移组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bcl-2、PCNA在PCa中的表达与COX-2的表达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COX-2的异常表达与PCa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COX-2可能通过促进前列腺细胞增殖和抑制细胞凋亡在PCa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OPN及survivin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检测前列腺癌组织中骨桥蛋白(OPN)及survivin的表达,以探讨OPN和survivin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与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应用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OPN及survivin的表达.结果 46例前列腺癌组织中OPN mRNA及survivin mRNA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6.1%(35/46)和67.4%(31/46),OPN及survivin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9.6%(32/46)和67.4%(31/46),两者表达呈正相关(P<0.05),并且两者在前列腺癌不同分期和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增生及正常前列腺组织中均未见阳性表达.结论 OPN和survivin与前列腺癌分化程度、分期呈正相关,可能在前列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PSA和PCN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①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症中的表达特征。②方法 收集不同分级的前列腺癌组织 4 4例 ,前列腺增生组织 2 0例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 ,观察PSA和PCNA的表达。③结果 PSA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较高 (16 / 2 0 ) ,在前列腺癌组织中则表达较低 (2 3/4 4 )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H =7.5 35 ,P <0 .0 5 ) ;随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增加 ,前列腺癌PSA表达下调 (H =7.0 31、7.396 ,P <0 .0 5 ) ;PSA表达与血清PS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0 .6 5 3,P >0 .0 5 )。PCN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较前列腺增生组织增加 ,差异有显著性 (H =7.892 ,P <0 .0 5 ) ;PCNA的表达随Gleason评分增加而增加 (H =6 .5 0 2 ,P <0 .0 5 ) ;不同临床分期前列腺癌的PCNA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 (H =2 .345 ,P >0 .0 5 )。④结论 PSA和PCNA的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P7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选取40例胃癌及20例萎缩性胃炎作为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P73、PCNA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P73蛋白在萎缩性胃炎组中表达率为20.0%(4/20),在胃癌组中的表达率为62.5%(25/4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CNA蛋白在萎缩性胃炎组中表达率为55.0%(11/20),在胃癌组中的表达率为80.0%(32/40),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胃癌组中P7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胃癌组中PCNA蛋白的强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③胃癌组中P73蛋白与PCNA蛋白表达成正相关(rs=0.387,P<0.05)。结论:P73作为抑癌基因有其组织特异性,P73、PCNA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和生物学行为存在密切关系,是胃癌细胞增生活跃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卵巢上皮性癌PTEN和PCNA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何茵芳  吴智玉  韩钦玮 《医学争鸣》2005,26(19):1808-1810
目的: 探讨卵巢上皮性癌中PTEN和PCNA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了128例卵巢上皮性癌,46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和PCNA的蛋白表达,分析不同组织中PTEN及PCNA表达的差异及二者的相关性. 结果: 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中PTE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而PCNA蛋白表达水平与PTEN相反,随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肿瘤和卵巢恶性上皮性肿瘤顺序依次增髙,两者表现出明显的负相关(r=-0.511, P=0.000),且PTEN和PCNA蛋白表达与病理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 结论: PTEN蛋白的表达下降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而PCNA蛋白的表达增强则与卵巢癌组织的增殖及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癌(PCa)患者前列腺组织与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16例PCa患者,于前列腺切除术(或前列腺穿刺活检)后行双侧睾丸切除,按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年龄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各组织AR表达情况。结果前列腺组织AR表达:早期组表达低于晚期组(P〈0.05);低分化组表达高于其它病理分级组间(P〈0.01);AR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正相关(P〈0.05)。睾丸组织中早期组AR表达高于晚期(P〈0.05),AR表达与临床分期负相关(P〈0.05);前列腺与睾丸组织AR表达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PCa患者前列腺与睾丸组织间AR表达彼此独立;前列腺AR阳性表达程度与PCa分级、分期有关,其睾丸AR阳性表达程度PCa分期有关,对判断PCa生物学行为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癌中PCNA、p16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列腺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p16蛋白的表达与意义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S -P法 )对 5 0例前列腺癌进行PCNA、p16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前列腺低分化腺癌PCNA指数(PCNA_LI)显著高于高分化腺癌 (P <0 .0 5 ) ,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降低 (P <0 0 5 )。p16蛋白阳性的前列腺癌PCNA_LI显著低于p16蛋白阴性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随着前列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细胞增殖率升高 ,而p16蛋白表达率明显降低。p16蛋白表达缺失的前列腺癌细胞增殖较旺盛。PCNA、p16蛋白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联合使用P504s、P63、34βE12双染标记前列腺组织标本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特异性、敏感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P504s单抗、P63单抗、34βE12单抗先后在同一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标本上行前列腺腺泡细胞和基底细胞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染色。P504s表达于癌变的前列腺细胞浆;P63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核,34βE12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浆。结果 P504s表达阳性而34βE12和P63表达阴性或不连续表达提示为前列腺癌,并可行Gleason评分;P504s表达阳性、34βE12和P63完整阳性表达提示前列腺上皮内瘤;504s表达阴性、34βE12和P63连续阳性表达提示良性前列腺病变。结论通过联合使用P504s、P63和34βE12在同一前列腺标本上进行双重染色标记前列腺癌变细胞、前列腺基底细胞,通过观察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完整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等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增加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促进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和PCNA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MC)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细胞增殖活性和临床病理特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子宫内膜、20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及33例EMC组织中Survivin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EMC及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组织中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78.8%和55.0%,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且与PCNA呈正相关(r=0.446,P=0.005)。结论: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可用来鉴别肿瘤恶性程度、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