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丙酚-利多卡因复合麻醉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避免体外循环 ,心脏不停跳 ,使病人围术期生理干扰小 ,手术效果优良 ,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快 ,但对临床麻醉提出了挑战。作者在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应用异丙酚 利多卡因复合麻醉 ,围术期生命体征稳定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0例病人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5 0~ 6 1岁 ,体重 5 1~ 79kg。术前存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ASA分级Ⅲ~Ⅳ级。术中搭桥 2根血管者5例 ,3根血管者 4例 ,4根血管者 1例。麻醉方法 麻醉前 30分钟肌肉注射哌替啶 1mg/kg、东莨菪碱 0 3mg。…  相似文献   

2.
Chen X  Xu M  Wang LM  Shi KH  Jiang YS  Liu PS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4):940-942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搭桥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早期临床结果和经验。方法2003年5月—2005年5月,对53例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搭桥手术治疗。53例中,男性41例、女性12例,年龄55~79(64±7)岁。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心绞痛分级:Ⅰ~Ⅱ级15例,Ⅲ级6例,Ⅳ级32例。有心肌梗死史26例(49%)。冠状动脉造影:双支病变3例,3支病变50例,其中合并左主于病变9例。左心室射血分数0.26~0.65(0.52±0.17)。53例共行70支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左前降支系统38支,其中5例内膜剥脱后先用大隐静脉片行前降支成形,再在补片上用乳内动脉搭桥;回旋支的钝缘支8支;右冠状动脉系统24支。应用左乳内动脉53支,桡动脉2支,余均为大隐静脉桥,人均搭桥(3.8±1.1)支,再血管化指数1.03±0.07。结果术中桥血流测定显示63支桥血流满意,7支欠满意。术后2例发生围手术期心肌梗死,但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53例皆痊愈出院。44例随访6~29个月,无心绞痛发作;9例失访。6例在手术后3~27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桥血管均通畅。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内膜剥脱后搭桥,安全可行,再血管化程度高,是治疗弥漫性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改为体外循环的原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搭桥 )改为体外循环搭桥的原因和结果 ,以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 ,非体外循环搭桥 (OPCAB) 195 2例 ,2 9例 (1 4 .9% )围术期发生室颤 (5例 )、低血压 (2 4例 ) ,被迫改为体外循环下搭桥 (ONCAB)。 2 6例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其中 8例阻断升主动脉下搭桥 ;单纯辅助循环 3例。结果  2 9例平均搭桥 (2. 9± 0. 6 )支。死亡 9例 (31. 0 3% )。术中血压≤ 80 / 4 .0mmHg(1mmHg =0 . 133kPa)者和大于此值者死亡率分别为4 7. 6 %和 8. 33% (P =0 .0 4 3) ;术中低血压持续时间 <15min者无死亡 ,≥ 15min死亡率 4 2 . 86 % (P =0 . 0 2 9)。死亡组病变血管均≥ 3支 ,且阻塞严重 ,女性死亡率高 ,死亡病例的术者行OPCAB例数均较少。结论 术中低血压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死亡密切相关。OPCAB术者经验少、病变血管 >3支者、冠脉阻塞程度严重者和女性的手术风险高 ,应严格掌握OPCAB适应证。OPCAB术中发生问题应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4.
心脏不停跳下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10月至 1999年 11月 ,我们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多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 0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 0例中男 13例 ,女 7例 ;年龄 41~ 70岁 ,平均 5 5 2岁。合并高血压 14例、糖尿病 8例 ,伴陈旧性心肌梗死 9例 ,PTCA术后再狭窄 1例。射血分数 0 38~ 0 5 2。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3支病变 15例 ,2支病变 4例 ,单支左主干 90 %狭窄 1例。手术采用胸骨正中切口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 12例 ,非体外循环下手术 8例。游离内乳动脉及大隐静脉备用。体外循环组常规建立体外循环 ,术中鼻咽温 2 8 6~31 7℃ ,必要时应用局部…  相似文献   

5.
肥胖病人冠脉搭桥围术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肥胖人数也日趋上升。由于肥胖本身常并发循环、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肥胖已被列为麻醉手术的高危因素之一。为此 ,本研究旨在探讨肥胖因素对冠脉搭桥围术期循环功能的影响。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 85例行 3~ 5支冠脉搭桥手术病人 ,年龄 30~ 84(平均 6 5 5 )岁 ,体重 5 5~ 131(平均 76 9)kg ,体表面积1 41~ 3 36 (平均 1 97)m2 ,ASAⅢ~Ⅳ级。病人按体重指数 [bodymassindex(BMI) =体重 (kg) 身高2 (m2 ) ]分为病理性肥胖组 2 7例 (BMI >35 )和非肥…  相似文献   

6.
心脏手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6月 ,我们对 2 2 1例成人心脏手术病人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术中监测 ,现分析结果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2 1例中男 10 7例 ,女 114例。年龄13~ 85岁 ,平均 36 5岁。包括二尖瓣置换 (MVR)术 5 4例和双瓣膜置换术 31例 [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 35例 ,迷宫 (III)术4例 ]、主动脉瓣置换术 17例、室间隔缺损 (VSD)修补术 3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2 9例、冠状动脉搭桥 (CABG)术 2 4例、法洛四联症矫治术 9例、乏氏窦瘤破裂、冠状动静脉瘘修补各 4例、部分房室通道 3例、Ebstein畸形、双腔右心…  相似文献   

7.
右腋下直切口在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1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右腋下直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 30 3例 ,全部成功 ,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 30 3例中男 136例 ,女 16 7例 ;年龄2~ 5 3岁 ,平均 13 6岁 ;体重 8~ 6 1kg ,平均 2 6kg ;心胸比率0 5 0~ 0 70 ,平均 0 5 8。病种和手术方法见表 1。表 1 本组 30 3例病人的病种、合并畸形及手术方法 (例 )病  种合并畸形永存左上腔静脉部分型肺静脉畸形引流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手术方法直接缝合补片修补缝闭动脉导管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肺动脉瓣成形房间隔缺损 2 41882 75 5…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并分析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冠心病病人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34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0 30且不伴左心室室壁瘤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病人行CABG ,平均年龄(5 8 0±9 4 )岁。冠状动脉造影显示LVEF为0 15~0 30 ,平均0 2 7±0 0 4 ,其中2支病变3例,3支病变31例(包括左主干病变4例)。超声心动显示左心室舒张末直径(LVDD)平均为(6 1 5±8 9)mm ,LVEF平均0 2 8±0 0 7。心功能分级平均为2 9±0 7。体外循环下手术2 6例,非体外循环常温手术(OPCAB) 8例。每例旁路移植2~6支,平均(3 9±0 9)支。随访率94 1% ,随访时间平均(3 5±1 9)年。结果 无手术死亡。早期主要并发症为心功能不全。所有病人心绞痛症状明显减轻,左心室舒张末直径平均(5 5 2±7 1)mm ,LVEF平均0 4 7±0 11。心功能分级平均1 9±0 3。以上指标与术前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生存率为91 9% ,5年生存率为85 7%。5年免除心绞痛为81 3% ,心功能分级为1~3级,平均1 4±0 6。结论 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的CABG病人的中、远期疗效满意,充分的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9.
Gao C  Zhou F  Li B  Xiao C  Ma X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2):930-931
目的 对比研究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术 (CCABG)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术 (OPCAB)围手术期心肌肌钙蛋白I(cTnI)动态变化规律 ,以明确心肌损伤的程度。方法  5 9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 ,射血分数 (EF) 0 35~ 0 5 6 ,其中 34例行OPCAB ,患者平均年龄 (5 9 1± 1 7)岁 ,平均搭桥数 1 0~ 5 0支 ,平均 (2 90± 0 8)支 ;2 5例行CCABG ,患者平均年龄 (5 6 5± 1 8)岁。搭桥数 2 0~ 5 0支 ,平均 (3 2± 0 7)支。分别在术前 ,术后第 8、2 4、48、72、96、12 0h时 ,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 ,离心后取血浆测定cTnI值。cTnI的测定采用自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荧光测定法 ,仪器检测灵敏度cTnI 0 35 μg/L。  结果 术前 2组患者cTnI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OPCAB手术组cTnI值在术后观察期内均低于CCABG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t=1 9432 ,P =0 0 0 7)。全组患者无死亡 ,均痊愈出院。 结论 cTnI是诊断心肌损伤的良好指标。OPCAB手术心肌损伤程度显著低于CCABG手术。  相似文献   

10.
110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我们自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7月共为 130余例病人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现将资料完整的 110例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全组病人男 89例 ,女 2 1例 ;年龄 36~ 75岁 ,平均 (5 9 2± 8 1)岁。有心肌梗死史者 70例 (6 3 6 % ) ,合并左心室室壁瘤 2 2例 (2 0 % )、合并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并重度狭窄、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各 1例 ,6 0例高血压 ,5 9例有吸烟史 ,2 3例糖尿病 ,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后 1年。单支血管病变 3例 ,2支血管病变 10例 ,3支血管…  相似文献   

11.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莹  陈瑾 《护理学杂志》2002,17(3):199-20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 off- pump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即在病人跳动的心脏上“搭桥”。该手术由于不在体外循环下进行 ,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特别适合高龄、危重、不能耐受体外循环的冠心病病人 [1] 。由于手术在持续跳动的心脏上进行 ,操作难度较大 ,因此要求手术室护士提高配合质量 ,以缩短手术时间 ,减少手术并发症。我院于 2 0 0 0年 3月至2 0 0 1年 6月施行 OPCABG 9例。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9例冠心病病人中 ,男 6例、女 3例 ,年龄 39~66岁 ,平均 5 2 .5岁。 3…  相似文献   

12.
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 0 0年 4至 6月 ,我们采用经胸骨下段正中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2 5例 ,现初步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 本组 2 5例中男 18例、女 7例。年龄 4 2~70岁。在体外循环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12例、CABG加瓣膜手术 3例、加室壁瘤手术 2例、加右房粘液瘤手术 1例 ;在非体外循环下CABG 7例。平均每例病人搭桥 1~ 5支。病人取仰卧位 ,皮肤正中切口自胸骨角下 3cm左右至剑突 ,长 9~ 12cm。常规正中锯开胸骨从剑突至第 2肋间并横断右半侧胸骨。本组中 2 4例用牵开器牵开胸骨并抬高左半侧胸骨 ,用电刀游离切开…  相似文献   

13.
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CABG) ,是目前冠心病外科治疗的一种新趋势 ,符合降低医疗费用和外科创伤这种“微创伤外科”潮流。我院从 1997年 7月至 2 0 0 0年 1月共施行 8例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本组 8例病人 ,男 6例 ,女 2例 ,年龄 5 0~ 72岁 ,体重 5 2~ 74kg。病程 2月~ 6年 ,劳累性心绞痛 4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4例。合并高血压病 4例 ,糖尿病 1例 ,有心梗史 1例 ,心衰 1例。冠状动脉造影 :左前降支单支病变 3例 ,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3支病变者 5例 ,心功能Ⅲ…  相似文献   

14.
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核心环节是维持循环功能稳定。为了获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又可使血液动力学保持稳定 ,临床上常采用多种药物联合诱导的方式。本文观测了咪唑安定 芬太尼 羟丁酸钠联合诱导对心脏手术病人的效果及血液动力学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择期行心脏手术病人 2 2例 ,男 17例 ,女 5例 ,平均年龄 61 7岁 ,身高 163cm ,体重 62 9kg。心功能Ⅱ级 9例 ,Ⅲ级 10例 ,Ⅳ级 3例。手术类型 :冠脉搭桥术 14例 ,心脏瓣膜置换 5例 ,冠脉搭桥 +瓣膜置换 2例 ,冠脉搭桥+室壁瘤切除术 1例。麻醉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吗啡 0 2mg/kg、地西…  相似文献   

15.
<正> 冠脉动脉搭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科自2001年12月~2002年12月对17例冠心病病人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通过对这些病人恢复情况的分析,看来术后恢复期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对病人以后的生活质量影响很大,现将对冠脉搭桥术后恢复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50岁。 1.2 手术方法:16例在体外循环下施术,1例在心脏不停跳情况下施术,搭桥3支的3例,搭桥2支的4例,搭桥1支的  相似文献   

16.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CABG)术的手术指征及外科处理要点,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1999年1月至2001年5月18例急诊CABG病人中男15例,女3例.年龄40.0~71.5岁,平均(61.7±8.5)岁.术前急性心肌梗死(AMI)8例[7例直接行冠状动脉造影(冠造)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例溶栓失败,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TCA],冠造均提示三支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到急诊CABG手术时间平均(9.4±6.3)?h;不稳定心绞痛不能控制7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及PTCA时右冠状动脉撕裂、急性心包压塞及室颤各1例.术前放置主动脉气囊反搏泵(IABP)13例.1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急诊CABG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78.5±25.2)?min,平均阻断时间(65.3±23.6)?min;平均每例搭桥(3.4±1.1)支;1例小切口行不停跳搭桥.采用左内乳动脉桥14例、右内乳动脉桥1例、桡动脉桥6例.结果1例术中死亡,1例术后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余16例随访2~25个月,无死亡;亦无明显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结论急诊CABG是挽救不能控制的急性心肌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及时正确的抢救方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需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后进行 ,创伤大 ,耗时长 ,恢复慢 ,花费多[1] 。随着冠状动脉搭桥技术的进步 ,采用直视下不停跳直接搭桥成为趋势 ,同时也对我们麻醉提出了新的要求。近 1年来 ,我院对单纯冠状动脉搭桥的病人全部采用了不停跳直接搭桥的方式 ,取得了良好效果。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全组 30例 ,男 2 8例 ,女 2例 ,年龄 5 4~ 79岁 ,体重 5 9~ 86kg。手术前均处于心绞痛发作药物控制过程中。其中 12例病人有心肌梗死史 ;合并高血压者 2 2例 ;糖尿病 (Ⅱ型 )者 8例 ;合并单束枝传导阻滞者 6例 ,其中 1例病人同…  相似文献   

18.
分析、统计我们应用 3种不同管径静脉管、>16岁者行体外循环插管手术病人资料 ,讨论 1 0cm2 (0 4 4× 3 32英寸 )静脉管的优越性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1996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间 ,我们使用 2根 0 5cm2 (3 10× 1 2 0英寸 )静脉管行体外循环手术 14 1例 ,全组年龄 16~ 75岁 ,平均 (39 5± 13 8)岁 ;体重 30~ 84kg,平均 (5 4 4± 9 4 )kg ;其中瓣膜置换术 81例 ,先心病矫治术 2 3例 ,左房黏液瘤摘除术 5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2例 ,Bentall手术 2例 ,其他手术 2 3例。使用 1 0cm2 (0 4 4× 3 32英寸 )静脉管行体外循环手术 312…  相似文献   

19.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51例报告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Zhao Q  Wang Y  Xia L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52-654
目的 探讨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实用价值。 方法 自 1998年 8月至 1999年11月 ,5 1例冠心病患者接受微创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男性 42例 ,女性 9例 ,年龄 39~ 80 (平均 6 4)岁 ,陈旧性心肌梗死 35例 ,糖尿病 9例 ,左室射血分数 2 0 %~ 72 % ,平均 (5 3±13) %。采用前胸正中切口 ,应用CTS、Octopus、USSC血管固定器 ,搭桥 1~ 4(平均 2 7)根 ,应用左胸廓内动脉 35例、右胸廓内动脉 1例 ,双侧胸廓内动脉 15例 ,桡动脉 3例。 结果 手术死亡 1例 ,病死率 1 9%。平均ICU时间 1 2d ,术后平均 6d出院。平均胸腔引流量和输血分别为 415ml和 16 0ml。随访平均 14个月 ,所有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 ,活动量增加。 2例患者术后 2个月随访冠脉造影 ,吻合口满意率 10 0 %。 结论 微创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经济、有效 ,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 ,并可应用于多支血管病变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32例Wheat手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置换合并升主动脉扩张的外科处理方法。方法  1996年至 2 0 0 2年间32例Wheat手术病人中男 2 5例 ,女 7例。平均年龄 ( 4 8 6± 8 9)岁。主动脉瓣病变主要是先天性二瓣化畸形 ( 19例 ,5 9% )。升主动脉内径 4 5~ 6 0mm ,平均 ( 5 2 2± 4 5 )mm。均在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瓣和升主动脉置换。结果 无手术和住院死亡。心功能均恢复至I~II级。平均随访 2 2个月 ,无死亡 ,无远期假性动脉瘤发生。结论 Wheat手术对需要主动脉瓣置换同时合并单纯升主动脉扩张的治疗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