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和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经病理和手术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资料,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表现为充盈缺损,龛影,局部黏膜破坏中断、展平消失,瘤周黏膜推移,小肠肠腔狭窄和胃肠道受压移位,诊断正确率达67.74%;CT表现为腔内或腔外肿块,肿块内可见液化、坏死、囊变及斑点状钙化,病变区均匀中度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管壁局限性增厚和转移病变,诊断准确率达83.87%。结论胃肠道低张气钡双对比造影对黏膜及黏膜下病变和管壁功能性改变及管腔狭窄、胃肠道受压推移等具有优势,而CT能明确显示肿瘤的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能提供更多的胃肠道腔外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2.
刘琰  诸伟  张文  朱兰香 《江苏医药》2005,31(5):390-390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探讨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特点。方法 连续16年间收集32例资料完整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对其临床、影像学表现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胃肠道间质瘤相对多见于胃、十二指肠及空、回肠,少见于结肠和食管,术前较难确诊;诊断多依靠免疫组化,其表型为肌源性及神经源性双向分化,CD117阳性,CD34多数阳性;良恶性判断取决于肿瘤大小及核分裂相计数;间质瘤微血管密度(MVD)增高及CT肿瘤强化明显,可提示其恶性程度高。结论 结合影像学、内镜和组织学检查术前确诊胃肠道间质瘤是可能的;术前准确显示肿瘤部位、大小与比邻关系及其良、恶性,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彻底切除有很重要的作用;术后随访是间质瘤复发早发现早治疗的唯一手段。  相似文献   

4.
王勤  王欢欢  张淮民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171-3172,I000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表现、病理学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4例GIST均为单发,位于胃10例,小肠4例。肿瘤多为圆形、类圆形,少数为分叶状不规则形。免疫组化检查:CD117(+)12例,CD34(+)9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GIST的诊断及定位有重要价值,但最后确诊有赖于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正>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肿瘤,曾被称为胃肠道平滑肌肿瘤。Mazur等于1983年根据肿瘤的分化特征提出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以来,目前已成为病理学和临床研究的热点。尽管绝大多数GIST位于胃肠道壁,但是仍有部分发生于胃肠道外,如肠系膜、网膜、腹膜后间隙和盆腔等。笔者收集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 12例,结合文献讨论其影像学特征,进一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对GISTs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2例GITs病例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病灶位于胃6例,小肠3例,食管、升结肠、肠系膜各1例;良性2例,交界性2例,恶性8例;12例中9例向腔外生长,8例肿块直径>5 cm,肿块内常见出血、坏死、囊变;肿块实质部分强化明显,囊变、坏死部分不强化,静脉期强化较动脉期显著.肿块内伴发含气液平2例,肝脏转移2例,区域淋巴结未见明显增大,所有病例均未见肠梗阻征象.结论 CT对CISTs诊断有一定价值,有时与平滑肌瘤、神经源性肿瘤鉴别困难,确诊需要结合免疫组化检查.  相似文献   

7.
杨生佑  刘宗才 《贵州医药》2010,34(6):542-54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最早由Mazur和Clarku于1983年提出,指出GIST的组织形态学上由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或多形性细胞组成,在免疫组织化学上具有表达C—KIT蛋白(CD-117干细胞因子受体)的特征。目前认为其可能来源于胃肠道的多功能干细胞。本文收集了13例经手术、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GIST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其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影像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张书凯  张方林 《河北医药》2008,30(9):1301-1302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 21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肿瘤发生于胃部11例,十二指肠1例,空肠5例,回肠4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者8例;肿块周边呈等密度,中间呈略低密度或低密度者12例;呈高、等、低混杂密度者1例.增强扫描:病灶中度或明显强化者10例;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多数小囊状坏死者5例;病灶中央坏死、液化,周边强化者6例.21例GIST中,良性7例,肿块直径多小于5 cm,边界清楚,多均匀强化;恶性14例,肿块直径大于5 cm,边界多不清楚,10例肿块内有坏死,5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检查对于GIST的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亦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临床资料.结果 54例胃肠道间质瘤中,良性15例,交界性及恶性39例.发生于胃32例,小肠18例,直肠4例.肿块横径3~20cm,呈圆形、类圆形或分叶状.本组病例术前诊断良恶性准确率为85%(33/39),对有...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病理界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是病理标本固定欠佳导致的诊断困难,诸多原因导致的固定不规范不同程度降低了病理形态学和免疫组化,分子生物学阳性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 25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或)增强检查。结果肿瘤发生于胃部16例,空肠4例,食管1例,回肠3例,直肠1例,病灶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平扫:肿瘤呈均匀等密度者18例;肿瘤呈密度不均者7例。增强扫描:病灶呈均匀强化者4例;病灶呈不均匀强化者17例。25例GIST中,良性11例,肿块直径多5cm,边界清楚,多呈均匀强化;恶性者15例,肿块直径均5cm,边界常不清楚,多呈不均匀强化,2例出现转移灶。结论 CT检查对GIST的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的判断亦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顾新泉  徐旭斌  沈贤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9):2963-2964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例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CT影像学表现,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结果:本组12例中恶性8例,潜在恶性2例,良性2例;发生于食管1例,胃6例,十二指肠2例,空回肠2例,结肠1例;CT平扫肿块密度较均匀3例,肿块密度不均9例,肿瘤内见片状新鲜出血灶1例,病灶中见钙化影1例.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呈中度或明显强化,瘤内坏死区无强化,3例病灶于静脉期强化程度较动脉期显著.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清晰地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与邻近周围组织关系等特征,对GIST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IST)过去常被误诊为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学、免疫学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性,Mazur和Clark[1]于1983年首次将这一特殊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命名为胃肠道间质瘤,同时将其与其他间叶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军  梁治平  曾旭文  曾文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7):1090-1092,I0001
目的 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16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肿物发生部位胃7处,小肠12处,结肠3处。16例CIST中良性4例,肿瘤直径≤5.0cm,边界清楚.密度均匀;恶性12例.肿瘤直径≥7cm,肿瘤边缘有分叶、肿块内有坏死,目中瘤的溃疡大而深,可见周围组织侵犯或远处转移。结论 CT对GIS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弥补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局限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以及评价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CT特点,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的CT资料。结果发生于胃部15例,小肠14例,结肠1例,CT平扫肿块呈软组织密度均匀者10例,瘤内有低密度坏死者15例,肿块内有钙化者3例,边缘清晰者22例,病灶多呈圆形或半圆形,增强扫描肿瘤实质明显强化,CT值在40-100HU,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良性10例,恶性20例,良性肿块直径小于5cm10例(10/10),恶性肿块直径大于5cm16例(16/20)。结论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上有更大优势,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MS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娄底市中医院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24例经手术证实的GISTs的MSCT表现。结果在24例GISTs中,发生于胃部10例(41.67%)、空肠4例(16.67%)、回肠6例(25%)、直肠l例(4.17%)、肠系膜3例(12.5%)。其中良性间质瘤5例(20.83%)、交界性间质瘤4例(16.67%)、恶性15例(62.5%)。良性GISTs多为边界清楚、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多强化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匀,强化不均匀。结论MSCT是GISTs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能准确显示GIST的部位、形态和大小,鉴别肿瘤良恶性,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孙桂森  刘敏  谷川  张淑英 《天津医药》2005,33(8):526-527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a,GISTs)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非上皮性肿瘤,临床变异较大,病理形态多样。传统的分类几乎都将其归为平滑肌肿瘤。随着免疫组化、电镜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证实此类肿瘤并不同于真正的平滑肌肿瘤,而提出GISTs概念,GISTs目前定义为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蛋白表达阳性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以往诊断的胃肠道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多属于间质瘤。  相似文献   

18.
姚烨 《中国药业》2007,16(9):46-47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诊断及治疗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2—2005年重庆市肿瘤医院腹外科收治的8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男女比为1.7:1,平均年龄56.5岁,肿瘤部位以胃肠为主,肿瘤平均大小6.8cm,全部行局部切除术或根治性切除术,免疫组化分析显示CD34。阳性率为75%,CD117阳性率为90%,病理报告均证实为恶性间质瘤,术后未行放化疗,未口服格列卫,2年死亡率为75%。结论GIST的诊断依靠免疫组化分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扩大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意义不大;GIST对放化疗不敏感,分子靶向药物格列卫能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9.
张涛 《中国当代医药》2013,(10):183-184
目的探讨临床上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住院患者36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6例。然后分析此36例患有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经手术切除及辅助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任何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手术切除后的随访活动中,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随后进行了二次切除术并加以辅分子靶向治疗,其他的患者全部状况良好,对没有表现复发的患者进行了胃肠镜和CT检查,均无肿瘤的局部转移或复发,本组中无死亡病例。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无特异性临床特征,术前的确诊率是非常低的,临床上确诊主要依赖于对患者进行的病理检查结果。目前来说手术切除的方法仍然是临床上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术后病理证实的5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46例行外科根治切除术患者,胃部间质瘤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间质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次为小肠。对本组46例行外科根治切除术患者进行随访,随访44例(95.65%),肿瘤复发与转移12例(27.27%),胃部复发转移发生率高于其他部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切除原病灶及转移病灶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最有效的方法,对复发与转移患者,给予二次手术治疗,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