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5,6,6a,11b-四氢-7H-吡咯里嗪并[2,1-c]喹啉类化合物的镇痛作用构效关系,寻找具有镇痛活性的新型四氢喹啉类化合物。方法以吡里酮为原料,合成系列化合物。用乙酸致小鼠扭体法测定该类化合物的镇痛活性。结果合成了13个目标化合物,经波谱分析确证其结构。镇痛活性试验表明,所合成的部分化合物具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结论该类化合物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二氢吡咯并吡嗪酮衍生物的合成和抗炎镇痛作用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 研究3,4,-二氢吡咯并[1,2-a]吡嗪-1-酮(Ⅱ)类化合物的抗炎镇痛作用构效关系。方法 通过2-吡咯甲酸甲酯与N-氯乙腈的烃基化反应,制得N-氢甲基吡咯-2-甲酸甲酯(Ⅳ),Ⅳ经还原,环合,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生成6-芳酰基-2-甲基-3,4-二氢吡咯并[1,2-a]吡嗪-1-酮类化合物;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13个目标化合物;小鼠试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作用,其中,ZP163的作用活性与对照药布洛芬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寻找抗心律失常活性化合物。方法以抗心律失常药物sotalol(索他洛尔)为先导化合物,拼合具有抗室性心律失常活性的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药效基团,设计合成了9个N-2-(1-羟基-对甲磺酰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确证。并经离体豚鼠心肌功能不应期测定进行抗心律失常活性的筛选。结果合成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化合物Ⅰ3和Ⅰ7具有一定抗Ⅲ类心律失常活性。结论可用某些基团取代的四氢异喹啉替代sotalol结构中的异丙胺基。  相似文献   

4.
张大永 《药学学报》2005,40(11):988-993
目的设计、合成新的1,2,3,4-四氢异喹啉衍生的异硫脲类化合物,并研究其对NOS抑制活性。方法 将1,2,3,4-四氢异喹啉-2-基引入到异硫脲结构中,测试新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NOS抑制活性。结果和结论合成了2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烃亚胺基)(1,2,3,4-四氢异喹啉-2-基)甲基烃基硫醚类化合物(I类)和S-烃基-1-苯基-3-[4-(1,2,3,4-四氢异喹啉-2-基)亚甲基]苯基异硫脲类化合物(II类),结构经IR,1H NMR,MS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药理筛选结果显示,部分I类目标化合物(I-9和I-13)的NOS抑制活性高于阳性对照样品氨基胍(AG),而II类化合物的NOS抑制活性均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具有Ⅲ/Ⅱ复合作用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方法拼合1-苄基-1,2,3,4-四氢异喹啉与具有Ⅲ/Ⅱ复合作用的sotalol结构片段,设计合成1-苄基-2-(4′-甲磺酰基-1-羟基-苯乙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通过离体豚鼠心肌标本不应期测定法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筛选。结果合成了18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1a-1r)。体外结果表明化合物1d、1e、1i、1j具有较好的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作用。结论化合物1d、1e、1i、1j表现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延长动作电位时程的特征,有关Ⅲ/Ⅱ复合作用的药理实验有待进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1H)-3,4-二氢吡咯[2,1-c][1,4]恶嗪-1-酮(Ⅲ)类化合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 通过2-吡咯甲酸甲酯与1,2-二溴乙烷N-烃基化反应,制得1-(2-溴乙基)吡咯-2-甲酸甲酯(Ⅳ),经过氧化银处理,得到Ⅲ;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Ⅲ的6-酰基衍生物Ⅴ1-Ⅴ8;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的化合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药理实验表明,所合成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活性,其中Ⅴ5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7.
5-溴异喹啉经硝化、甲基化和还原得到8-氨基-5-溴-2-甲基-1,2,3,4-四氢异喹啉(4),再经Sandmeyer靛红合成、Suzuki偶合得关键中间体N,N-二甲基-4-(8-甲基-2,3-二氧-2,3,6,7,8,9-六氢-1H-吡咯并[3,2-h]异喹啉-5-基)苯磺酰胺(8).最后与2-氨氧基-1,4-γ-丁内酯盐酸盐缩合并经碱性开环制得竞争性AMPA受体拮抗剂SPD 502,总收率约10%.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1H)-3,4-二氢吡咯[2,1-c][1,4](口恶)嗪-1-酮(Ⅲ)类化合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 通过2-吡咯甲酸甲酯与1,2-二溴乙烷N-烃基化反应,制得1-(2-溴乙基)吡咯-2-甲酸甲酯(Ⅳ),经过氧化银处理,得到Ⅲ;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合成Ⅲ的6-酰基衍生物Ⅴ1~Ⅴ8;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的化合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 合成了8个目标化合物;药理实验表明,所合成的一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活性,其中Ⅴ5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合成药物     
135.镇痛药的合成研究:1,2,3,4-四氢-5H-2-苯并氮杂草类衍生物的合成Ⅰ~Ⅲ.Wildman 等报导,石蒜科生物碱雪花胺(加兰他敏,Galanthamine,A),石蒜胺(Lycoramine,B)以及脱甲基-脱氧-石蒜胺(C)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并有镇痛作用。藤村认为,这种镇痛作用与吗啡类镇痛药完全不同,这类生物碱为不受烯丙吗啡(Nalorphine)拮抗而受阿托品拮抗的新型镇痛药。本文作者注意到以 A~C 作基本骨架,在5-位有第四碳原子的1,2,3,4-四氢5H-2-苯并氮杂(?)衍生物可能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因而先合成了有关化合物Ⅵa~e。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3-芳基-2-甲基-1-吡咯并[1,2-a]吡嗪酮(2)类化合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通过吡咯-2-甲酸甲酯与α-溴代芳基乙酮的烃基化反应,制得1-(2-氧代-2-芳基)乙基吡咯-2-甲酸甲酯(4),4与甲胺反应经过环合直接生成目的化合物2;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炎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5个目标化合物;小鼠试验表明,一些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作用,其中化合物2o的作用活性与阳性对照药布洛芬相似.  相似文献   

11.
赵丽琴  杨志  张守芳 《药学学报》2001,36(4):258-261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有抗炎镇痛活性的新的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方法以二芳基取代杂环类COX-2选择性抑制剂为模板,以吡里酮为母体,设计并合成了5,6-二芳基-2,3-二氢-1-吡咯里嗪酮类化合物。用IR,1HNMR和MS确定其结构。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和小鼠醋酸扭体法测定这些化合物的(po 200mg·kg-1)抗炎及镇痛活性。结果合成了17个新化合物(1-17)。生物实验结果显示,多数化合物有一定的抗炎和(或)镇痛活性。结论化合物3,8,11,14和15抗炎活性优于对照药布洛芬;化合物9,10和11镇痛活性接近于对照药布洛芬,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探讨吡里酮类化合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设计合成了吡里酮二甲醇的单酯和二酯类化合物,并进行抗炎及镇痛活性试验.方法采用羟醛缩合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以小鼠耳肿胀法和醋酸扭体法分别测定目标化合物的抗炎和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得到了10个目标化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其结构经IR、1H-NMR、MS确定.药理实验表明,目标化合物均具有一定的抗炎或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设计合成N-酰基-1-(3,4-二甲氧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评价其抑制GABA转运蛋白对GABA的摄取作用.方法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目标物的结构,并经体外GAT-1竞争抑制性结合试验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目标化合物,初步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1c和1d对GAT-1的抑制作用要大于阳性对照药(R)-3-哌啶甲酸,显示较强的GAT-1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设计合成N-酰基-1.(3,4-二甲氧基)苄基-6,7-二甲氧基-1,2,3,4-四氢异喹啉类化合物。评价其抑制GABA转运蛋白对GABA的摄取作用。方法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高分辨质谱和红外光谱确证目标物的结构,并经体外GAT-1竞争抑制性结合试验进行活性筛选。结果与结论合成了4个目标化合物,初步活性试验表明,化合物1c和1d对GAT-1的抑制作用要大于阳性对照药(R)-3-哌啶甲酸,显示较强的GAT-1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H)-2-环己基-3,4-二氢吡咯[1,2-a]吡嗪-1-酮衍生物抗炎镇痛作用的构效关系。方法以2-吡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取代、环合,制备(2H)-2-环己基-3,4-二氢吡咯[1,2-a]吡嗪-1-酮(3);通过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得其6-酰基衍生物4a~4j。用小鼠测试了所合成化合物的抗炎和镇痛活性。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4a~4j,其结构经MS1、H-NMR分析确证。抗炎镇痛试验表明,有些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和/或镇痛作用,其中化合物4d的活性与对照药布洛芬相当。  相似文献   

16.
对3-甲基芬太尼的1-苯乙基、4-N-丙酰基进行了结构改造、测定了所合成化合物的镇痛活性及部分化合物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阿片受体亲和力和对阿片受体亚型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大部分化合物均有较强的吗啡样镇痛活性,强度约为吗啡的2~180倍。所试化合物的镇痛作用持续时间比芬太尼延长6~10倍。化合物1~4的受体亲和力(IC50)约为10-7~10-3mol。化合物13对阿片μ-受体有较高的选择性,对大鼠脑膜的λ/δ比值大于700,对小鼠脑膜的μ/δ比值为1000。  相似文献   

17.
This present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synthesize and investigate possible analgesic activities of some 2-(2-carboxyphenylsulfanyl)-N-(4-substitutedphenyl)acetamide derivatives that were designed by combining an analgesic drug thiosalicylic acid and the main pharmacophore group of paracetamol, N-(4-substitutedphenylacetamid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by IR, 1H-NMR, and Mass spectral data. Paracetamol, thiosalicylic acid and some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in the series exhibited significant analgesic activities in hot-plate, tail-clip, and acetic acid-induced writhing tests. Compound 2d showed more potent analgesic activity than both paracetamol and thiosalicylic acid. None of the compounds changed the responses of animals recorded in Rota-Rod or activity cage tests with respect to control values. Therefore, analgesic activities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evaluated in this study were not caused by motor impairments or neuroseda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18.
A new series of arylidene 5-phenyl-4-R-pyrrole-3-carbohydrazides 1a-j were prepared and evaluated for their analgesic-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All synthesized compounds showed a significant analgesic action in mice after intraperitoneal administration at a dose of 100 microM/kg. Two of these, 1b, (4'-methylbenzylidene)-5-phenyl-1H-pyrrole-3-carbohydrazide, and 1d, (4'-chlorobenzylidene)-5-phenyl-1H-pyrrole-3-carbohydrazide, were found to be more potent as antinociceptive agents respect to dipyrone and indometacin, used as reference drugs. Among compounds 1, only 1b showed a moderat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in rats while 1d proved to be a potent non antiinflammatory analgesic.  相似文献   

19.
丁平羽  李润涛  蔡孟深 《药学学报》1998,33(10):737-740
为寻找有较强镇痛活性的化合物,设计并合成了2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双芬太尼类似物,其结构经光谱分析与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Ia和IIb有较强的镇痛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