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不同症状分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特异性抗体IgG(sIgG)及IgE(sIgE)表达.方法:连续选择近期就诊的腹泻型IBS患者43例,并按IBS总体症状分组(高症状分腹泻型IBS组,23例和低症状分腹泻型IBS组,20例),对照组为35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健康体检者.人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skG及sIgE检测.结果:腹泻型IBS组外周血sIgG及sIgE表达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同时高症状分腹泻型IBS组外周血sIgG表达阳性例数和阳性率均明显多于低症状分腹泻型IBS组(P<0.05 ~0.01).结论:腹泻型IBS患者外周血存在明确sIgG及sIgE优势表达,这种表达与腹泻型IBS症状轻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不同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表达变化。方法:选择近期住院的脑胶质瘤患者63例,在治疗前采用ELISA方法进行外周血IFN-γ、IL-2、IL-4和IL-10浓度检测。结果:胶质瘤组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高级别组(Ⅲ~Ⅳ级)外周血IL-4和IL-10浓度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Ⅰ~Ⅱ级),而前者外周血IFN-γ、IL-2浓度及IFN-γ/IL-4比值则显著低于后者(P<0.05或P<0.01)。结论:脑胶质瘤患者可能有Th2优势表达,与恶性程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我们观察了21例复发性自然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abortion,RSA)育龄期妇女外周血IL-4、IFN-γ表达水平及IFN-γ/IL-4比值变化,并与同期正常怀孕妇女的检测结果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益生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估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胶囊(美常安)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IBS-D患者158例,男性101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44.4±12)岁;随机分两组,分别给予美常安和培菲康2粒3/d2周,记录腹痛、腹胀、大便频率、大便性状、排便急迫症状计分、生活质量评分;治疗结束后继续随访一周,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基线期病程、症状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单项症状计分和总症状计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1周总有效率分别为41.8%(33/79)和49.6%(39/79),2周总有效率分别为51.9%(41/79)和65.8%(52/79);生活质量影响评分从33.12±23.11和31.88 ±20.17下降至18.06 ±18.73和19.93 ±17.43(P<0.01);不良反应少而且轻微.结论 美常安和培菲康可以减轻IBS-D的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h1/Th2和自然杀伤细胞表达变化。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1例),入选对象均接受了外周血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自然杀伤细胞(NK)浓度及IFN-γ/IL-4比值检测,并与同期住院稳定心绞痛患者(SAP组,25例)以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0例)比较。结果:AMI组血清IFN-γ浓度及IFN-γ/IL-4比值均明显高于AP组和对照组,而血清IL-4和NK细胞浓度则显著低于后两者(P<0.01)。结论:AMI患者存在明确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异常表达,且以Th1优势状态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传统辨证和聚类分析角度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制定IBS-D患者中医证型调查表,根据该型患者西医临床症状及中医腹痛、泄泻相关证候进行参照,总结出包括腹痛、腹胀、大便性状、病程、疼痛及腹泻次数等西医诊断要素又涵盖中医四诊证候在内的42个选项,制成调查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师对符合纳入标准患者进行调查填表,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中医证候用绝对数描述,中医证型用绝对数及相对数描述,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2检验),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依据中医诊断标准医生对120例IBS-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肝郁脾虚型73例占60.83%,脾胃虚弱型20例占16.67%,寒湿困脾型12例占10%,湿热阻滞型8例占6.67%,脾肾阳虚型7例占5.83%,其中肝郁脾虚型最为常见,其次为脾胃虚弱型和寒湿困脾型,湿热阻滞型及脾肾阳虚型较少见。结论使用SPSS17.0软件对120例患者中医症候进行聚类分析,聚为五类与临床辨证最为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生菌制剂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防治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临床收集13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成2组,每组6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和匹维溴铵),研究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制剂,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完成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开始的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及第10周的全消化道症状评分两组患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到了第12周研究组的全消化道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8周的疗程后,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21例,无效26例,其总有效率为62.32%;研究组显效36例,有效27例,无效6例,其总有效率为91.39%,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在主要的药物毒副反应方面也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生菌制剂联合传统治疗方法治疗腹泻型IBS不仅具有一定的疗效,而且药物毒副作用少,是临床上治疗腹泻型IBS的一种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特征及其与外周血T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不同透析膜对T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0例ESRD未透析(ND)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45例,分别采用醋酸纤维素膜(CA)、低通聚砜膜(PS-LF)、高通聚砜膜(PS-HF)进行透析,以及8例健康对照组(HC)的外周血T细胞,经PHA刺激培养24h后锚定蛋白(AnnexinV)的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IFN-γ及IL-4的水平。结果:ESRD患者未透析组及3种膜透析组T细胞AnnexinV的表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透析组患者T细胞AnnexinV的表达以CA组最高,PS-HF组最低,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D患者各组IFN-γ的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AnnexinV的表达呈负相关;IL-4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AnnexinV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ESRD患者存在Th型细胞因子的失衡,呈Th2型细胞因子占优势,T细胞的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是与胃肠功能紊乱有关的疾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该病中最为常见的一型,与祖国医学泄泻症候相近似,中医历代医家对泄泻多有论述,IBS-D可由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和内伤饮食、肝气郁滞、素体气虚、内生痰浊等因素而发病,其中湿邪是该病发病重要环节。 IBS-D的临床症状是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脾胃受损运化失司,谷气下流,小肠及大肠不能泌别清浊而致病。  相似文献   

10.
熊果酸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旨在研究熊果酸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的影响,并对机制作初步探讨。采用半定量RT-PCR和夹心法ELISA分别检测不同浓度熊果酸对PHA和PMA活化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IL-2)mRNA的表达及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Th1型细胞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随熊果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P<0.05),表明熊果酸可能对IFN-γ和IL-2在转录和(或)转录后水平发挥抑制作用,有可能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超敏反应性疾病的防治。而熊果酸和地塞米松分子结构相似,可能通过类似机制下调糖皮质激素受体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Th1 Th2型细胞因子在HBV感染的临床多种表现形式中的表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四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细胞中CD3+CD8+、CD3+CD8-细胞内的IFN γ和IL 4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急性乙肝患者的Tc2细胞百分比增高 ,慢性乙肝患者的Th1、Tc1细胞百分比减低 ,也低于急性乙肝患者 ,但Th1、Tc1细胞百分比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逐渐增多。分泌IL 4的Th、Tc细胞在正常人和各组病例中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慢性乙肝患者的Th、Tc细胞均以分泌Th1型细胞因子占优势 ,但数量的差异可能是HBV感染者不同结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帕罗西汀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帕岁西汀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方法:按罗马Ⅱ诊断标准选择45例腹泻型D—IBS患者,给予帕岁西汀10mg/d,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评定D-IBS主要症状、排便频率、粪便性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结果:42例患者完成研究,胃肠道主要症状、HAMD、和HAMA评分均明显减低,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大便次数、性状及腹痛在治疗1周后即明显缓解(P〈0.05),而抑郁、焦虑及精神状态的改善在2周后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观察指标评分呈逐周下降趋势,按意图治疗(ITT)和按方案(PP)分析,治愈率为81.0%,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帕罗西汀能明显缓解胃肠道症状,改善精神状态,但二者并不完全同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肠激宁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消化内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症患者90例,对其治疗方法进行分类比较,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肠激宁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组91.11%,复发率为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11%,复发率为15.63%;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激宁在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Th17细胞已被划分为一个不同于Th1、Th2和Treg的新的T细胞亚群,以分泌IL-17为主要特征。Th17在防御胞外细菌感染、介导慢性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炎症性肠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免疫调节紊乱是其发病的关键因素。免疫学和基因学的发现表明Th17及Th17效应因子在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对Th17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脑外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越来越多的证据[1-2]表明,脑外伤合并ALI患者存在外周免疫反应受损,即卒中诱导的免疫抑制综合征(SIDS),后者削弱了机体对人侵病原体的有效防御,导致感染率和病死率增高,但国内相关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6.
蔡蓉  朱瑜  王开放  周瑞祥  刘卉 《解剖学报》2019,50(4):471-476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体内外对胃癌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IL)-2、IL-4、IL-6、IL-10、IL-17a表达的影响。 方法 1.构建荷胃癌小鼠模型,共32只雄性615小鼠全部荷小鼠前胃癌(MFC)细胞后随机分为4组,分别用0、25、50、100 mg/kg剂量褪黑素进行腹腔注射并测量肿瘤长短径。干预1周后取外周血,剥离肿瘤组织进行称重和测量。2.将MFC接种于6孔细胞培养板中,贴壁24 h后分别用0、2、4、6、8、10 mmol/L浓度褪黑素干预,24 h后形态学观察并收集相应上清液。3.采用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褪黑素的浓度变化。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流式微珠阵列(CBA)分别检测外周血清、细胞上清液中Th1/Th2/Th17型相关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 结果 1.成功建立荷胃癌小鼠模型。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褪黑素中、高剂量组小鼠外周血清褪黑素浓度明显升高,肿瘤体积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中剂量组血清中IL-10浓度明显增加;高剂量组血清IFN-γ、IL-2、IL-10浓度均明显增加。2.褪黑素干预MFC细胞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6、10 mmol/L 褪黑素组中IFN-γ浓度显著降低;4、6、8、10 mmol/L 褪黑素组中IL-6浓度明显降低,而 6 mmol/L 褪黑素组IL-10浓度明显升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褪黑素体内外对胃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且可能通过调节Th1/Th2/Th17细胞相关因子IFN-γ、IL-2、IL-6及IL-10的表达起增强肿瘤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1、Th2型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及免疫耐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就Th1、Th2型细胞因子在排斥反应和免疫耐受中的表达、作用以及它们和排斥反应以及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益生菌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联合奥替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 drome,IBS-D) 患者疗效及对血清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共纳入93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联合奥替溴铵及奥替溴铵治疗,疗程 8 周;观察不同方案对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血清 CRP 水平变化。 结果患者大便频次与腹痛严重程度与血清 CRP水平相关,具有统计学差异 (分别 ρ=0.773,P=0.000;ρ=0.734,P<0.001);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大便频次,大便性状恢复正常时间及腹痛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分别P<0.001, P<0.002,P<0.003) 且试验组患者血清 CRP 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04);试验组总有效率 (93.62%) 高于对照组 (7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586,P=0.018);试验组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越高,其 CRP水平越低,二者呈负相关, 具有统计学意义 (ρ=-0.410,P=0.004);两组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IBS-D患者中血清CRP水平与其症状严重程度相关;给予益生菌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联合奥替溴铵方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病情,且血清CRP 水平随之下降,可作为疗效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表达的HLA-G1对同种异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Th1/Th2型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cDNA3-HLA-G1转入ECV304,以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蛋白质水平上检测HLA-G1分子在ECV304上的表达;以表达HLA-G1的ECV304作为刺激细胞,灭活后,与健康人PBMC共同培养,用ELISA检测上清液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浓度,观察HLA-G1对同种异体抗原激活的PBMC分泌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影响。结果与转染pcDNA3空质粒的对照组相比,HLA-G1能使PBMC的IL-10分泌增加(P<0.05),而IL-2,IFN-γI、L-4分泌无明显影响。结论HLA-G1能引起由同种异体抗原激活的PBMC分泌IL-10增加,提示HLA-G1有可能使Th1/Th2型细胞因子向Th2型偏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Th1/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单纯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各30例,分别设为A、B和C组,分别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lightcycle基因荧光定量分析仪检测HBV DNA,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外周血Th1和Th2类细胞因子,并进行比较.结果 A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总胆红素水平高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t=4.725、3.292、3.012;A组与C组比较t=4.568、3.126、3.217,P均<0.05);A组HBV DNA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916,P<0.05).A组外周血IFN-γ、TFN-α表达水平较B组、C组增加,A组与C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652、3.413,P均<0.05).A组外周血IL-4、IL-13表达水平高于B组,低于C组,但与B组和C组之间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t=0.721、0.452、A组与C组比较t=0.625、0.632,P均>0.05).结论 合并HBV感染的晚期血吸虫病患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Th1类细胞因子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