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几种医用材料的细胞生物相容性评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2种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评价几种生物材料的细胞生物相容性。方法:依据ISO10993-1.1997及GB/T16886.1-1997,应用琼脂覆盖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对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壳聚糖和类金刚石等5种生物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通过建立MTT比色法的L929细胞生长代谢标准曲线,确定了96孔板适宜的细胞接种数。结果:5种生物材料MTT试验中毒性级均为0级,琼脂覆盖法中材料周围及脱色区内细胞溶解评价(Z/L值)均为0/0。结论:5种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在犬肾近端小管上皮细胞(MDCK细胞)和人胚肾细胞(HEK-293细胞)模型的毒性作用,并探讨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检测的实验方法。方法选用马兜铃酸A作为阳性对照,将不同厂家和批次的丹参注射液、柴胡注射液的原液及稀释液,与MDCK细胞或HEK-293细胞共同孵育,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量化细胞毒性,计算相对增殖率,进行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评价。结果在MDCK细胞模型中,两批丹参注射4个液稀释浓度下毒性分级显示为0级,一批稀释9、27、81倍后显示为0级,柴胡注射液稀释27、81倍后显示为0级;在HEK-293细胞模型中,一批丹参注射液4个稀释浓度下毒性分级显示为1级,一批稀释9、27、81倍后显示为1级,一批稀释27、81倍后显示为1级;柴胡注射液稀释27、81倍后显示为2级。结论利用肾脏细胞来源的细胞,可尝试建立中药注射液体外肾细胞毒性检测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细胞株细胞数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比色法由于具有快速简便、无同位素污染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试验[1] 。但不同细胞其生物学性状不同 ,所用细胞数量也应不同。我们以PC12和CHO细胞株为模型 ,于 2 0 0 3年 8— 9月对MTT比色法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寻求最佳条件。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 RPMI— 16 4 0培养基 ,DMEM培养基 ,马血清(GIBCOBRL ) ;四甲基偶氮唑盐 (AmericanBiotecholog ,MTT) ;二甲基亚砜 (SigmaDMSO) ;无水乙醇 (天津北辰骅跃化学试剂厂 ) ;十二烷基硫酸钠 (BIOMOL ,SDS) ;胎牛血清 ,新生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四唑盐比色法对5种骨水泥的细胞毒性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0 引言 应用细胞培养法对牙科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是一种简便、有效、经济的方法 .近年来 ,国内外有许多学者报道用 MTT检测细胞活性 ,并认为用 MTT法可以代替活细胞计数、同位素标记进行细胞毒性试验 .我们应用 MTT法对 5种骨水泥的细胞毒性进行了评价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 材料和方法1.1 测试材料 1号 :生物水泥 ,2号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 ,3号 :氰基丙烯酸酯骨水泥 1号 (自制 ) ,4号 :氰基丙烯酸酯骨水泥 2号 (自制 ) ,5号 :氰基丙烯酸酯骨水泥 3号 (自制 ) .阴性对照采用珊瑚 ,阳性对照采用聚氯乙烯 .1.2 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6.
MTT比色法的改良及其在LAK细胞活性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改良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并用来检测淋巴因子激化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活性。方法:在MTT代谢产物甲瓒DMSO溶解后的最佳吸光度测定及效靶细胞不同孵育时间的比较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MTT代谢产物甲瓒DMSO溶解后的最佳吸光度为510nm,效靶细胞最佳孵育时间为4h。结论:改良的MTT比色法优于常规的MTT比色法。 相似文献
7.
蜂毒素体外抑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目的:研究蜂毒素对建系肿瘤细胞体外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凝胶色谱法从蜜蜂毒中纯化得高纯度蜂毒素,分别选取SMMC-7721、BEL-7402和Hep-3B三种肿瘤细胞系,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观察蜂毒素对3种肿瘤细胞系的生物抑制作用,以丝裂霉素、长春新碱、华蟾素为对照;并考察了蜂毒素对SMMC-7721细胞系的生长抑制作用的时效关系。结果:蜂毒素的抑瘤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抑制率优于对照组药物,蜂毒素对SMMC-7721细胞系各时间点的抑瘤率无显性差异。结论:蜂毒素的体外抑瘤作用明显,而且作用发生迅速。 相似文献
8.
9.
10.
11.
①目的通过细胞毒性试验和溶血性试验来筛选符合生物相容性要求的心室辅助装置材料。②方法 5种受试聚氨酯材料,制成60 cm23份,每份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取3支试管,每管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作为阴性对照。取3支试管,每管加入蒸馏水作为阳性对照。全部试管置恒温水浴中保温,每支试管中加入稀释兔血,继续保温,吸出管内液体,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其吸光度。上述材料灭菌后制备其浸提液,在含L-929细胞的培养皿的琼脂表面放置滴有材料浸提液的无菌滤纸片,培养箱避光培养后染色,最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测。③结果先接枝聚氨酯(APCU)、聚碳酸聚氨酯(PCU)、聚氨酯(PU)3种材料溶血率为0.3%、1.4%、0%,而先磺化聚氨酯(SPCU)及肝素化聚氨酯(HPU)溶血率为23.6%、12.1%;先接枝聚氨酯及聚碳酸聚氨酯毒性分级为0.6级和0.2级,而先磺化聚氨酯、肝素化聚氨酯及聚氨酯毒性分级为1.5级、1.5级和1.2级。④结论先接枝聚氨酯,聚碳酸聚氨酯和聚氨酯3种材料符合医用材料的溶血试验要求,先接枝聚氨酯及聚碳酸聚氨酯符合材料细胞毒性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2.
13.
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MTT比色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植物血凝素及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PHA-LAK)的体外广谱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MTT比色法测定 PHA-LAK对体外培养的K562、MGc80-3、143TK-、HeLa、LoVo等5种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PHA-LAK对5种不 同组织器官来源的肿瘤细胞均有明显杀伤活性,在效靶比为7.5:1.0时,PHA-LAK对143TK-细胞的杀伤率可高达 57.3%,杀伤效应随效靶比增加而升高;但在效靶比为15:1时,杀伤效应不随效靶比增加而增高数。结论 (1)来自健康献血 员的PHA-LAK对肿瘤细胞具非特异性杀伤活性,能较好解决传统过继免疫治疗中免疫效应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问题; (2)在一定的条件下,MTT法用于检测免疫效应细胞的杀瘤作用时才具灵敏、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奥曲肽(Octreotide,OCT)对人胃癌细胞株MKN45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分析法分别测定OCT对生长于无血清培养基及含10%胎牛血清(FBS)培养基中MKN45细胞的调控作用。结果 OCT10^-2,10^-3,10^-4g/L对培养于无血清培养基中的MKN45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以10^-3g/L浓度的抑制作用最显著,为10.4%;而OCT10^-2,10^-3,10^-4,10^-5,10^-6g/L对生长于含10%FBS培养基中的MKN45均未显示出抑制作用。结论 OCT可抑制无血清培养基中的MKN45的生长。胎牛血清中可能含有可快速降解OCT的肽酶,使得OCT未显示出对生长于含10%FBS培养基中的MKN45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B125等四种合成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CB125等四种合成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1.CB125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浓度为10^-8~10^-4 mol.L^-1,(与对照组比较,P〈0.01。),抑制率为55%~73%,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2.CB97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浓度为10^-17~10^-4mo1.L^-1(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抑制率为60%~63%;3.JS86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浓度为10^-7~10^-4mol.L^-1(与对照组比较,P〈0.01。),抑制率为59%~72%,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4.JS146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浓度为10^-6~10^-14mol.L^-1(与对照组比较,P〈0.05或P〈0.01。),抑制率为60%~65%。结论CB125等四种合成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其中CB125抑制作用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量检测 ATP在卵巢癌药敏试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 35例新鲜卵巢癌组织标本进行药敏试验 ,应用 Victor 2多功能检测仪微量检测 ATP值。结果 1Victor 2多功能检测仪微量检测 ATP标准品与发光值的关系 ,在 ATP浓度为 10 - 9~ 10 - 5m ol/ml时 ,显示极好的线性关系 ,直线方程为 Y =0 .892 X +10 .2 5 7,相关系数 r=0 .998(P<0 .0 1)。 2微量检测 ATP的变异系数平均为 7.3%。 3微量检测 ATP进行药敏试验 ,敏感性 92 .0 % ,特异性 70 .0 % ,预测准确率为 87.1%。结论 应用 Victor 2多功能检测仪微量检测 ATP进行药敏试验 ,方法稳定 ,实验成本降低 ,更为简便、快速 ,误差小 ,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制备适用于炎症性肠病超声诊断并靶向MAdCAM-1的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并鉴定其物理性状及体外寻靶能力?方法:采用超声破碎法制备长循环脂膜超声微泡,通过“生物素-亲和素”法桥接超声微泡与抗MAdCAM-1单克隆抗体(MECA-367)?对制备出的靶向微泡造影剂进行物理性状检测;通过光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该靶向造影剂对TNF-α诱导的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结合能力?同法制备携同型对照抗体IgG2a微泡作对照?结果:制备的靶向超声微泡形态好且粒径较均匀,平均粒径(464.5 ± 85.7)nm,Zeta电位(-19.3 ± 2.5)mV?SVEC4-10细胞MAdCAM-1的表达与TNF-α刺激时间成正相关?并且,当TNF-α浓度达到20 ng/ml时,MAdCAM-1的表达达到峰值?体外寻靶试验表明,该靶向造影剂较多并牢固地黏附到表达MAdCAM-1的细胞周围;携IgG2a的同型对照组未见明显结合?结论:成功制备出桥连MECA-367的靶向长循环脂膜超声造影剂,该造影剂在体外对高表达MAdCAM-1的炎性细胞模型有较强的特异性亲和力;TNF-α诱导SVEC4-10细胞建立炎症性肠病细胞模型的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2-氨基-[2-(4-辛基苯基)乙基]-1,3-丙二醇盐酸盐(简称为FTY720)是一种来源于冬虫夏草的新型免疫抑制剂。从结构上不同于环孢素A(CsA)、他克莫司(FK506)以及雷帕霉素(Rapa)等,与其他免疫抑制剂相比,该药具有免疫抑制效果明显,毒副作用低等特点,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9.
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体外聚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超声造影剂——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造影剂,并研究其体外基本特性及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方法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液态氟碳脂质微球超声造影剂,检测一般理化性质,再制备生物素化微球,以空白微球为对照组,分别在加入亲和素前后,观察体外聚集情况及超声显影效果,并用DFY超声图像定量分析统计软件计算、比较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结果所制备的液态氟碳脂质微球为外观呈乳白色的混悬液,镜下微球形态圆整,大小均一,性质稳定,粒径(171.9±91.0)nm;制备的生物素化微球在加入亲和素后聚集成团状,并可增强超声显影,经DFY软件分析,加入亲和素前后超声图像平均灰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制备出稳定的纳米液态氟碳脂质超声造影剂,并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证明了该微球具有聚集后增强超声显影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体外靶向SonoVue微泡与绒癌细胞的结合特性、结合率及靶向微泡的稳定性,为临床进行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定位提供依据.方法 用SonoVue微泡与兔抗人HCG抗体作用制成靶向造影剂,然后分别与绒癌细胞及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作用,比较各自的结合率及冲洗前后的结合率.结果 SonoVue微泡与兔抗人HCG抗体的结合率为77.6%;绒癌细胞与靶向SonoVue微泡的花环形成率为(87.8±6.3)%,明显高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花环形成率的(9.4±1.7)%(P<0.05);靶向SonoVue微泡与贴壁生长的绒癌细胞结合率为(85.4±4.7)%,冲洗后结合率为(83.1±3.8)%(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绒癌细胞与靶向SonoVue微泡的结合率为81.0%.结论 在体外靶向SonoVue微泡与绒癌细胞可特异性结合,其结合力具有一定的强度,可望能抵抗毛细血管内血流生理性冲洗的破坏,实现靶向显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