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在平阳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成纤维细胞对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先将大鼠分成平阳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平阳霉素组气管内给药复制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平阳霉素3mg/kg),生理盐水组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7,28 d处死平阳霉素组大鼠10只,生理盐水组大鼠4只,其中平阳霉素组及生理盐水组各取3只提取肺成纤维细胞,平阳霉素组6只提取大鼠原代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分别进行培养。待两种细胞均已贴壁后,再进行如下分组即:①实验组:用平阳霉素组肺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加入平阳霉素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并培养48 h;②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组肺成纤维细胞上清液加入平阳霉素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并培养48 h。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SP-A、TGF-β及H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①SP-A mRNA和HGF mRNA的表达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形成过程中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对肺成纤维细胞FSP1,TGF-β,HGFmRNA表达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机制.方法:2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平阳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平阳霉素组气管内给药复制大鼠肺纤维化动物模型,生理盐水组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7,28天各处死平阳霉素组大鼠10只,生理盐水组大鼠4只,其中平阳霉素组3只及生理盐水组3只提取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平阳霉素组6只提取肺成纤维细胞,分别进行培养.至2种细胞到亚汇合状态时,实验组即:用平阳霉素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清液培养平阳霉素组肺成纤维细胞48h;对照组即:用生理盐水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清液培养平阳霉素组肺成纤维细胞48h,然后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肺成纤维细胞FSP1,TGF-β,HGFmRNA表达量的变化.平阳霉素组及生理盐水组各余1只用作HE染色.结果:(1)实验组7天,28天FSP1mRNA,TGF-βmRNA,HGF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2)第7,28天实验组FSP1mRNA,TGF-βmRNA表达无明显差别(P>0.05),实验组28天HGFmRNA表达高于第7天(P<0.01).结论:平阳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大鼠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能够促进肺成纤维细胞FSP1mRNA、TGF-βmRNA的表达,能够促进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射生理盐水2 mL/kg)、博莱霉素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博莱霉素5 mg/kg)和姜黄素组(气管内一次性注射博莱霉素5 mg/kg后第15天起每日腹腔注射姜黄素50 mg/kg)。分别在实验第14、17、21、28天每组各处死大鼠6只,取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和Masson染色以评价病理变化;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0含量。结果姜黄素组第28天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显著轻于博莱霉素组(均P<0.05);BALF中IL-10含量显著高于博莱霉素组(P<0.05)。结论姜黄素可以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其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IL-1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YKL-40在博莱霉素诱导的肺间质纤维化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以博菜霉素(7.5mg/kg体重)气管内注入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分别于第7天、14天、21天分批处死动物。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判断肺组织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采用免疫组化、realtime 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肺组织YKL-40表达情况。 结果 光镜下清晰可见博莱霉素组大鼠肺组织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增加,肺泡炎在第7天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第14天、21天肺泡炎症减轻,但仍与对照组间差异显著;纤维化程度在第14天即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博莱霉素各组YKL-40上调表达有时间依赖性,且主要来源于平滑肌细胞、肺泡巨噬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YKL-40转录水平在第7天即显著增加,蛋白水平在14 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 d时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YKL-40表达量与肺纤维化程度正相关,YKL-40可能参与肺纤维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对平阳霉素致肺纤维化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超微结构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105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其中对照组25只,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各40只。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Wistar大鼠经气管穿刺注射平阳霉素5mg/kg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Wistar大鼠经气管穿刺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后地塞米松组大鼠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4mg/kg体重),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以上3组均1次/d。分别于1、7、14、21、28d取材,对照组每批5只,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每批8只,检测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ISA )检测血清TGF-β1 、IL-8水平。结果 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符合肺纤维化的典型表现证实造模成功;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超微结构较对照组明显改变;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血清TGF-β1、IL-8水平先升高后降低, 各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以第7天为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模型组和地塞米松组间血清TGF β1、IL-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GF-β1、IL-8在平阳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参与了肺泡炎和肺纤维化过程。地塞米松(4mg/kg)并不能降低肺纤维化大鼠血清TGF-β1、IL-8水平,可能与地塞米松同时可抑制机体免疫,从而增加了罹患感染的机会有关。  相似文献   

6.
氨茶碱对平阳霉素致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氨茶碱对平阳霉素诱发的大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氨茶碱组,每组16只.后2组气管内滴入平阳霉素(5 mg·kg-1)制备肺纤维化模型,滴入前1d分别经腹腔注入生理盐水和氨茶碱溶液(60 mg·kg-1),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气管内滴药后第7 d、28 d分2批处理动物,收集血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标本.肺组织病理切片行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光镜下计数BALF中炎症细胞的数量;根据血浆与BALF上清中总蛋白的含量计算肺通透系数.采用放免法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血浆中环腺嘌呤单核苷酸(cAMP)浓度,比色法测定肺匀浆中丙二醛(MDA)和羟脯氨酸(HYP)水平.结果:第7 d,模型组肺泡炎明显,氨茶碱组病变较轻微;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肺通透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和氨茶碱组(P<0.01);模型组BALF中TNF-α活性和肺匀浆中MDA和HY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氨茶碱组以上各指标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或0.01).第28 d,模型组出现肺纤维化和蜂窝肺,氨茶碱组病变明显减轻.模型组肺匀浆HYP水平明显高于氨茶碱组;但氨茶碱组血浆中cAMP浓度不论第7 d、28 d均高于模型组.结论:氨茶碱对平阳霉素诱发的肺纤维化有阻断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加cAMP从而缓解肺泡炎有关.  相似文献   

7.
①目的 观察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晚期变化.②方法 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气管内灌注博莱霉素A5制备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第28、42、56天取肺组织行HE和Masson染色、测定肺系数和羟脯氨酸含量.③结果 模型组肺泡炎、肺纤维化严重(P 均<0.01).④结论大鼠肺纤维化晚期仍有明显炎症反应,肺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纤维化早期阶段中医证型及证型与部分细胞因子的关系.为临床制定肺纤维化的合理治疗方案及中医“证”的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强的松对照组、瓜蒌薤白汤组、大黄鹰虫丸组、肾气丸组和麦门冬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气管内一次性注入平阳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灌胃用药,于造模后第7、14天分批处死动物,进行HE染色观察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芪丹颗粒剂对平阳霉素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采用平阳霉素〔5mg/ (kg·d)〕气管内注入建立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 ,观察芪丹组〔2 50mg/ (kg·d)〕与氢化可的松腹腔注射组〔2 5mg/ (kg·d)〕治疗后肺组织病理学、胶原蛋白沉积、TGF β和TNF α的表达。发现 :芪丹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胶原纤维沉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激素组。正常组TGF β、TNF α弱表达 ,模型组强表达 ,芪丹组的表达显著少于模型组和激素组 (P <0 .0 1)。提示 :芪丹颗粒剂可明显减轻大鼠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的程度 ,而且明显优于激素组  相似文献   

10.
浓当归注射液对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 2 5 %浓当归注射液对博莱霉素 (BLM)所致肺纤维化发生发展过程的影响及机理。方法 :大鼠气管内注入BLM诱导肺纤维化 ,随机分 3组 ,分别给于生理盐水、2 5 %当归注射液、氢化可的松腹腔内注射 ,第 2 ,7,15 ,30d分 4批处死 ,测算肺系数 ,肺组织HE染色、Masson3色染色、纤维连接蛋白 (Fn)免疫组化 ,及图象分析仪定量和电镜观察 ,测血及肺匀浆丙二醛 (MDA)、羟脯氨酸 (Hyp)。结果 :当归组和激素组 7d及 30d时肺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肺泡炎及肺纤维化显著减轻 ,2d时Fn增多不明显 ,肺匀浆MDA产生显著减少 ,30d时血及肺匀浆Hyp均显著降低。结论 :当归能显著减轻BLM所致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诊断肺部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日本八光公司C2切割针在CT引导下对45例肺部病变进行穿刺活捡。结果45例均穿刺成功,出现气胸6例,局部出血和咯血2例,肺部并发症17.7%,确诊率90%。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肺部疾病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T引导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对胸部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17G、18G软组织切割式活检针和21G抽吸针、PTC针对胸部占位33例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结果: 33例经皮胸腔穿刺活检患者中,结合临床资料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肺癌25例,结核1例,胸腺癌1例,转移性癌2例,未能作出明确诊断者4例;诊断准确率为87.9%,术后并发气胸1例,痰中带血3例。结论: CT引导经皮胸腔穿刺活检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辅助诊断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效果。方法 对27例肝脓肿病人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结果 27例病人行穿刺30次。穿刺成功率100%。共放置引流管30根。随访21~60d.病灶消失25例,治愈率92.6%,2例中转手术。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脓肿引流安全、微创、操作简单,可作为临床治疗肝脓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切割针肺活检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方法选择2008年11月—2011年11月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胸部CT表现为占位性病例48例,回顾分析所有病例的病史、肿瘤标记物、气管镜、胸部CT及肺活检病理。结果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22-79岁,平均57岁。48例均穿刺活检成功,37例确诊为恶性肿瘤,其中鳞癌18例,有一例肺穿刺活检结果为浆细胞性肉芽肿,术后标本病理为中分化鳞状细胞癌,此例患者以术后病理结果统计;腺癌12例,包括1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现称肺原位腺癌;小细胞癌4例;低分化非小细胞癌2例;转移癌1例,该病例原发为左侧肾脏;硬化性血管瘤1例;结核2例;机化性肺炎1例;真菌2例,但未区分出曲霉和隐球菌;炎性假瘤1例;未确诊4例,穿刺结果为肺组织内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术中或者术后发生气胸4例,咳血3例,肺部并发症14.6%,明确诊断率91.7%。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占位性疾病确诊率高,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但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诊断价值有限,为减少假阴性率,对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不能明确诊断但可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增生的纤维组织或者坏死组织者,需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周围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8例疑似周围型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照组32例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对两组穿刺活检确诊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确诊率分别为89.47%及46.8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18.42%及15.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对兔肺癌模型活检针经皮肺组织检查时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方法成功建立41只兔肺癌模型,至肺部肿瘤长至直径1 cm,每只家兔在CT引导下实施经皮肺活检针检活检5次,总共205次,统计及分析并发症的概率。结果 41只兔肺癌模型中,19只发生并发症(46.3%),其中7只发生单纯气胸,5只发生单纯胸腔出血,7只出现胸腔出血合并气胸的情况。总计14只发生气胸(34.2%),共有12只发生胸腔出血(29.3%)。结论活检针经皮肺组织检查在兔肺癌模型可行,但出血、气胸并发率高。提示应用在人肺癌患者多次穿针时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CT引导下双针法经皮穿刺冲洗加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CT引导下双针法经皮穿刺冲洗治疗,同时给予静脉点滴两联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静脉点滴两联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愈例数、治愈率、脓肿消退的平均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脓肿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引导下双针法经皮穿刺冲洗加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很小、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病程的重要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与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的优劣。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脓肿患者80例(80个肝脓肿),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超声组(n=40)和CT组(n=40)。给予超声组患者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给予CT组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结果超声组患者的2次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CT组(P0.05),3次穿刺成功率显著低于CT组(P0.05),操作时间显著短于CT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超声引导与CT引导下经皮肝穿刺引流治疗肝脓肿均安全有效,但前者比后者经济便利。  相似文献   

19.
尤圣勇  环志根  杨杰  张蓓  范晖  苏新华 《河北医学》2006,12(10):973-97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12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经病理诊断证实94例。结果:94例患者中与病理检查相吻合的肺癌86例,穿刺确诊78例,8例为良性病变。诊断灵敏度90.7%,特异度100%,诊断准确率91.5%,并发气胸8.9%,肺内出血10.7%,均自行吸收,未需特别处理。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内病变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探究常规CT引导、强化CT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以及支气管内超声引导经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EBUS-TBLB)在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 年1 月-2014 年1 月该院452 例肺周围型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肺活检方法不同,分为常规CT 引导组180 例、强化CT 引导组132 例、EBUSTBLB组140 例,比较3 种活检方法取材满意率、肺癌确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EBUS-TBLB 组和强化CT 引导组在气胸发生率、咯血或咯血增大率方面低于常规CT引导组( p<0.05)并且EBUS-TBLB 组气胸发生率低于强化CT 引导组( p<0.05);3 种穿刺活检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均较高。影响因素分析:在常规CT引导组,病灶大小与气胸发生率及咳血或咳血增大率相关(p <0.05),在常规CT 和强化CT引导组,病灶和胸壁的距离与气胸发生率相关( p<0.05)。结论常规CT 引导、强化CT引导经皮肺穿刺及EBUS-TBLB均可作为肺周围型病变的诊断手段,其中EBUS-TBLB损伤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