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摄影体位:患俯卧于摄影台上,头向被检侧旋转,将被检侧额部、颧部贴于台面,鬓角中线对准台面长轴中线,被检侧外耳孔与对侧外眦角联线平面平行台面,听眦线垂直台面。  相似文献   

2.
中颅底锁孔入路颞骨岩部重要结构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颅底锁孔入路颞骨岩部的重要结构关系,提供相应的解剖依据,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模拟临床手术过程,在显微镜下对13具(26侧)成年国人灌注头颅标本进行解剖,观测颞骨岩部膝状神经节、颈内动脉、内耳道内侧缘、棘孔、蝶岩沟、弓状隆起和耳蜗之间的解剖关系。结果经棘孔后缘垂直于蝶岩沟的交点与膝状神经节连线位于Glasscock三角中棘孔和弓状隆起连线的内侧,构成新的三角位于Glasscock三角内侧,准确定位岩骨内颈内动脉,能避开鼓膜张肌和咽鼓管;岩浅大神经是磨除颞骨岩部十分重要的标志,通过它可以定位岩部颈内动脉、耳蜗和膝状神经节;根据弓状隆起的走行定位内听道长轴。结论经棘孔后缘垂直于蝶岩沟的交点、岩浅大神经和弓状隆起为标志定位岩骨内重要结构为手术提供了安全保证;中颅底锁孔入路具有创伤小、暴露好和并发症少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处理骑跨颅中、后窝的岩斜区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茎突螺旋CT表面遮盖成像法(SSD)三维(3-D)重建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疑有茎突过长患者采用螺旋CT轴位扫描(层厚:2mm,Pitch=1.5)并经SSD 3-D重建图像处理后,分别于冠状位、前斜45°角位及矢状位分别观察并测量其长度,并对在3个位置下所测量的茎突平均长度进行比较,采用分组配对t检验。观察阈值为50~200Hu。结果 3个位置都能直观地充分显示茎突的大小、形态,同一茎突在前斜45°角位上测量平均长度最长,而冠状位上最短。16例患者中有12人共有16条茎突长度超过3cm,为茎突过长。P<0.05(或<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螺旋CT SSD 3-D重建技术能多方位、清晰、直观地显示茎突的立体影像,使茎突长度的测量变得方便,并为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经颞骨岩部乙状窦前入路相关定位标志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岩斜区由蝶骨、颞骨和枕骨组成,该部位特殊,位置深在,周围毗邻椎基底动脉、脑干、海绵窦、Ⅲ~Ⅻ对颅神经、颈静脉孔等重要结构,是颅内肿瘤的好发部位。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  相似文献   

5.
颞骨茎突起自于颞骨鼓部下面,乳突尖的内上方,外耳孔内下约1 cm处伸向前下,由粗渐细如骨刺状,与冠状面的角度约11~25°,长度个体差异较大,有未发育、发育不良及完整、过长等型,邻近乳突、颈环枢椎、颌骨等.为避免与其他部位影像重叠,在茎突摄影过程中,要严格摆放体位,精确设予角度,才可获得良好效果.茎突摄影包括正位和侧位,正位一般采用前后位,并左右两侧分别摄片,以资对照;也可采用双侧1次曝光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岩乳管在薄层高分辨率CT上的显示率和管径大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2月100例患者200个颞骨轴位正常内耳薄层高分辨率CT影像,层厚分别为0.75,1,2mm。结果89%的岩乳管得到显示,平均管径0.68mm,管径比同层的上半规管要小。结论薄层高分辨率CT能很好地直观显示岩乳管的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移动式数字化X线摄影(DR)在床旁摄影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SHIMAD-ZU的MobileDaRt移动式DR进行床旁摄影。其中术后患者968例,急诊床旁117例。使用机器预设的摄影条件,对所得1085例影像照片进行分析评定。结果 1085例床旁DR摄影中,首次摄影成功1052例,成功率97%,失败33例(3%)。甲级片率为77.1%,乙级片率为15.1%,丙级片率为5%,废片率为2.8%。结论移动式DR应用于床旁摄影可获得满意的图像质量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环境X线辐射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髌骨轴位X线改良摄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患者髌骨轴位X线改良摄影的临床资料。结果 123例中,优片116例,占94.31%;良片7例,占5.69%。结论髌骨轴位X线改良摄影优片率高,重摄率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符合临床诊断需要,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下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玉海  王春莉  卢亦成 《江苏医药》2005,31(9):656-658,F0002
目的研究下岩斜区神经血管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和走行特点、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下岩斜区的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在镜下从不同方向研究下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舌咽神经通常以单干起源,迷走神经常由较多大小不等的神经根构成,舌下神经以两束者多见。小脑后下动脉(PICA)的走行可分为五段,延髓前段、延髓外侧段、扁桃体延髓段、扁桃体远段和皮质段;PICA的起源和走行变异最大,PICA的穿支主要发自第二、第三和第四段,供应延髓和第四脑室,PICA与Ⅸ、Ⅹ、Ⅺ最为密切。椎动脉一般从后壁发出穿支供应延髓的腹侧,并发出脊髓前动脉。结论(1)下岩斜区神经血管结构众多而复杂,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下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策划下岩斜区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PICA的扁桃体远段穿支变异有以下特点:当两侧PICA管径相近时,两侧都发出较多的穿支供应第四脑室的脉络丛及延髓帆;当一侧PICA缺如,而由同侧的小脑前下动脉代替供血时,对侧的PICA在此段发出多个穿支供应第四脑室脉络丛和延髓帆;当两侧的PICA均缺如时第四脑室脉络丛和延髓帆主要由管径较粗的一侧血管发出穿支供应。  相似文献   

10.
中岩斜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海  王春莉  卢亦成 《江苏医药》2005,31(8):568-570,i0003
目的研究中岩斜区神经血管间的关系及其分布和走行特点、血管穿支的分布特点等,为中岩斜区的手术提供显微解剖学基础。方法用15例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体头颅,在镜下从不同方向研究中岩斜区神经血管的走行分布特点、神经和血管间及其与周围结构间的显微解剖关系。结果磨除三叉神经节外下方颞骨岩部尖的骨质后,三叉神经可向下、向外移动。小脑前下动脉的走行可分为,桥脑前段、桥脑外侧段、小脑外侧间裂段和皮质段。当一侧的小脑后下动脉缺如时则为同侧的小脑前下动脉所替代,小脑前下动脉在四段中均有穿支供应桥脑或延髓,小脑前下动脉可与Ⅴ、Ⅵ、Ⅶ、Ⅷ相接触,其中与Ⅶ、Ⅷ的关系最为复杂。基底动脉(BA)的走行变异很大,高位的BA头端在本组占33.3%。其全程发出桥支,供应桥脑的腹侧或外侧。结论(1)中岩斜区神经血管结构众多而复杂,全面而系统地掌握中岩斜区的显微解剖是策划中岩斜区手术入路、减少术中并发症的重要前提和保证。(2)小脑前下动脉在中岩斜区有较多的穿支供应脑干和颅神经,手术中要尽量避免损伤。  相似文献   

11.
我科目引进上海产F30型X线机进行床头摄影至今,已顺利处理过约几千人次患者的床头摄片工作,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和较高的摄片质量,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现将本人的实验工作体验及方法介绍给大家,供同行们参考.l床头摄片的王来与特点在实验工作中,凡要求床头摄片的患者,多数是危重、不能移动或手术及外伤后不能活动者,此类患者进行床头摄影是必不可少的.故放射科技师必须熟练的掌握摄影技术和困人因体位而直的摄影特点.及移动式小型X线机的性能,以避免失败或造成废片.2床头摄影的体位选择在床头摄影陶片,…  相似文献   

12.
13.
为使牛腰椎X线摄影存在的困难得以克服,本文采用人工气腹和直肠暗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气腹拍摄腰椎右侧位片,可清楚显示L_1~L_5的主要解剖结构,X线照片质量达优、良级标准者为92%(23/25),而无气腹对照片解剖结构模糊,不能分辨,X线照片质量优、良级标准者为0,差、劣级为100%(25/25)。用直肠暗合拍摄腰荐部背腹位照片,可清晰显示L_5~S_1的主要解剖结构,X线照片质量达优、良级标准者为89.24%(15/17)。结果表明采用人工气腹的方法可克服牛腰椎X线摄影的固有困难,为解决应用普通X线机拍到可供诊断的腰椎X照片提供了现实可能。对气腹的安全性也作了观察与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R床边摄影在放射科特殊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放射科五年来500例应用CR床边摄影检查的X线影像照片,500例应用传统x线摄影影像照片,对其照片质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床边CR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明显提高了床边X线摄影的质量,降低了重拍率。病人接受X线的曝光量明显减少。结论CR床边摄影与传统x线摄影相比,CR床边摄影相对降低了对摄影技术的要求,能及时、准确的为病人的诊治提供一张高质量的照片,有效地降低了照片的重拍率,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资料,为患者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为临床赢得了救治病人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数字化X线摄影在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新华  吕梁 《云南医药》2005,26(2):136-137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DigitalRadiography)简称DR ,它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 ,在不少方面优于传统X线成像 ,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现将我院 30 0 0例胸片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材料与方法  1、仪器应用的是美国GE公司生产的RevolutionXQ/i和XR/dX线摄影系统 ,干式激光打印机为KODAK870 0。 2、从 2 0 0 4年 5月10日试用至 6月 2 0日所摄的 30 0 0例胸片作为分析材料 ,男性 176 0例 ,女性 12 4 0例 ,年龄为出生 4d~ 92岁。 3、由 3位放射科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和 3位主管技师对 30 0 0例胸片中的每幅图像照片通过摆位、可移动异物、摄影条…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斜位X线摄影在诊断膝关节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107例膝关节外伤骨折患者,均首先进行了常规正侧位摄影(髌骨加照轴位)。对其中膝关节软组织肿胀疼痛明显,不能屈伸者另行斜位摄影,对比观察其相应的X线表现,另发现股骨髁间窝骨折2例,髌骨骨折5例,胫骨平台骨折15例,单纯胫骨髁间隆突骨折7例,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异物3例。结论普通正侧位摄影是诊断四肢骨与关节的最基本、最初步的常规检查方法。为预防漏诊,应当把斜位摄影纳入外伤患者必备的检查项目。正侧斜位摄影并重对诊断膝关节骨折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腰椎峡部裂又称腰椎峡部不连,是腰椎常见疾病,自CT应用以来更多发现此病.我院1997-2005年间已诊断46例,现对其CT表现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胸部常规X线检查是临床应用最多的方法,但影像的分辨力低。计算机胸部X线摄影(CR)系统的应用,大大改善了胸片的成像水平,提高了影像的分辨力。为了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在胸部应用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对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正>颅脑损伤致颞骨骨折在临床中常见,其中纵型骨折在颞骨骨折中发病率最高,而颞骨纵型骨折容易导致听骨链损伤。在临床上早期多偏重于颅脑损伤并发症或危及生命的合并伤,而对于听骨链面神经管及内耳迷路损伤重视不够或遗漏,甚至贻误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在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时如何有效地为临床提供有关听小骨、面神经管及内耳迷路损伤的信息至关重要。回顾性分析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17例颞骨骨折伴听小骨脱位影像学资  相似文献   

20.
党云文  金宗浩 《江苏医药》1996,22(7):487-487
在国内外众多的乳腺癌诊断方法中,软X线摄影是应用较广泛、结论较可靠的方法之一。正确识别恶性病变X线表现,努力提高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资料1990年6月至1995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女性乳癌322例。其中31~40岁65例(20.1%);41~50岁90例(279%);51~60岁135例(41.9%);61~70岁26例(80%);71岁以上6例(1.8%);年龄最大82岁,最小31岁,中位年龄57岁。病理类型与发病数小叶原位癌12例(3.7%);导管内癌9例(2.7%),小叶癌24例(7.5%);腺癌78例(24.2%);实性癌(单纯癌、硬癌)182例(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