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己肯定,但对于面神经麻痹患者针刺何时介入意见不一。笔者通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采用针刺法治疗本病患者133例,认为治疗本病患者针刺早介入,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4年以来,笔者运用针刺透穴推拿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2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麻痹,又名面瘫、周围性面神经炎,中医学称之为“口眼斜”、“火受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弛缓不收,而致面部板滞,口眼歪斜。2007年以来,笔者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拨火罐治疗本病9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以供医生参考使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120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将患者按照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针灸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针灸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33%(59/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3%(50/60),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36~52岁,均排除颅内及其它部位病变,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采用中药祛风活络,活血化瘀、扶正止痉、养血安神、平肝息风,结合针灸及面部肌双重调理手法治疗。结果本组52例中痊愈:完全恢复正常,48例(92.3%);显效:口眼歪斜明显减轻,眼闭合稍差,进食时面颊少量存食物3例(5.7%);有效:口眼歪斜减轻,眼闭合露睛,进食面颊存较多食物1例(2%);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92.3%的患者达到痊愈。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4月至2003年5月,我院用针灸并口服泼尼松治疗面神经麻痹1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1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与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112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推拿手法治疗情况并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铲,总有效率达9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电针刺激联合隔姜灸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PF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106例PFP病人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依据PFP治疗标准,给予单纯的口服药物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加入电针刺激疗法与隔姜灸法进行治疗,共治疗20d。结果:在中医证候评分与患侧肌电图情况的比较上,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在临床疗效的比较上,在总有效方面,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痊愈情况方面,观察组更是远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刺激联合隔姜灸法治疗PFP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面神经炎又称Bell氏麻痹,是指茎乳管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性反应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可见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口角?斜,流涎,额纹消失,眼裂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鼻唇沟平坦。本病起病突然,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心理。现将其面部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麻痹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中医学称为“口眼喁斜”),诱发因素可能系风寒、病毒感染、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神经的营养血管痉挛,导致神经缺血水肿。因骨性面神经管仅能容纳面神经通过,面神经一旦发生缺血水肿,必然导致面神经受压。表现一侧表情肌完全性瘫痪,额纹消失,眼裂变大、不能闭合,患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中药散剂冲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针刺加中药散剂冲服治疗后进行观察。结果治愈94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96%。结论针刺结合中药散剂冲服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茎乳孔内发生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所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我们采用物理疗法为主,配合穴位按压及按摩面部表情肌功能训练等治疗,对128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崔保生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610-61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把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采用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对照组36例单纯用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针刺联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疗效好,见效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多功能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并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同时配合电子生物反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94.74%,对照组为65.79%,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和体征、面部表情自然程度、眼裂闭合程度、鼻唇沟变浅程度、口角歪斜程度额纹消失程度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功能生物反馈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多功能生物反馈疗法还是不能代替传统的药物疗法,它只能作为治疗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18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护理,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近2年收治的189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生活、饮食、心理、康复等护理。结果: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后,痊愈98例,好转89例,无效2例。结论: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复发和减轻后遗症状。  相似文献   

16.
赵丽  曲虹  初荣 《沈阳部队医药》2005,18(6):411-41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Bell面瘫)的治疗以住多采用药物治疗,恢复期配合针灸治疗。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采用功能训练辅助综合治疗的方法对面神经麻痹进行了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隔姜灸治疗面神经麻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病程最长半年,对照组25例,男16例,女9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57岁,病程最长三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方法将50例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进行疗效观察。结果50例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后,治愈40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50例患者在经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改善微循环药物低分子右旋糖酐,及维生素B1、维生素B12、胞二磷胆碱、辅酶Q10等神经营养代谢药物的治疗和茎乳孔附近超短波透热物理疗法治疗后,病情恢复良好,总有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双侧面神经麻痹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率不及单侧面神经麻痹的 1% ,既往报道甚少 ,我们对近 5年间在门诊和病房确定诊断为双侧面神经麻痹的 16例病人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例中 ,男 13例、女 3例。年龄 16~ 71岁 ,平均4 6岁 ,其中 16~ 19岁 2例 ,2 0~ 3 9岁 4例 ,4 0~ 4 9岁 6例 ,5 0~ 5 9岁 2例 ,60~ 71岁 2例。1.2 症状和体征本组病人均为急性起病 0 .5~ 10 h内达到顶峰。所有病例双侧面部表情完全瘫痪 ,前额皱纹消失 ,眼裂扩大 ,鼻唇沟平坦 ,口角下垂 ,不能做露齿动作 ,双侧船帆征阳性。病人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鼓…  相似文献   

20.
<正>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的面瘫口僻口眼喎斜的范畴,为中风之中络的证侯[1]。为与中风引起的中枢性面瘫区别,采用西医学病名。中医学认为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风邪袭络,导致面部气血脉络痹阻、筋脉失养所致[2]。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茎乳孔内外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面神经损伤,致使额纹消失、皱眉无力、鼻唇沟变浅、口眼喎斜、眼睑闭合不全及味觉障碍等。传统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