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化蛋白C是一种可以促进纤溶、抑制血栓形成及炎症的内源蛋白,是严重败血症时凝血和炎症过程的重要调节因子,动物实验及临床试验表明,用其替代物治疗严重败血症可以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因而为治疗严重败血症提供了崭新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败血症C反应蛋白的检测和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高敏C反应蛋白(sCRP)浓度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的诊断依据.方法 用比浊法测定新生儿败血症患者的CRP、sCRP浓度,并与WBC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CRP、sCRP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均高于WBC计数,3个指标中敏感性以sCRP最高;特异性、阳性预测值以CRP最高;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CRP、sCRP两者相差无几.结论 C反应蛋白浓度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Medline、 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9年1月至2011年7月),获得CRP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的文献。采用QUADAS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Disc 1.4和RevMan 5.0软件检验各文献间的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及其95%C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S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并行敏感度分析。结果 20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分析结果显示: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69(95%CI:0.65~0.72)和0.87(95%CI:0.86~0.89),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1。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2~0.92)和0.86 (95%CI:0.81~0.90),SROC AUC为0.94,Q*指数为0.88;CRP≥8 mg·L-1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54(95%CI:0.47~0.61)和0.81(95%CI:0.76~0.85),SROC AUC为0.80,Q*指数为0.74;两者合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汇总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95%CI:0.65~0.74)和0.83(95%CI:0.80~0.86),SROC AUC为0.88,Q*指数为0.82。在纳入文献中标本来源和检测方法的差异等非阈值效应因素是产生异质性的原因。结论 CRP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败血症超敏C反应蛋白诊断界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确诊败血症新生儿81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152例和非败血症新生儿103例,比较三组间hs-CRP浓度;以血培养为金标准,通过绘制ROC工作曲线,确定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最佳诊断界值点;同时对比分析hs-CRP、传统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比值(I/T)及血小板(PLT)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确诊新生儿败血症组、临床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组及非败血症组hs-CRP中位数分别为15.0、11.0和1.0mg/L;hs-CRP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51,最佳诊断界值点为3.0mg/L;hs-CRP、CRP、WBC、I/T、PLT诊断新生儿确诊败血症组与非败血症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灵敏度分别为90.1%、42.0%、34.6%、16.0%和22.2%,特异度为66.0%、95.1%、87.4%、95.1%和97.1%。结论 hs-CRP是一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理想的初筛项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指导疑诊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OS)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9年2~7月入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胎龄 > 35周且疑诊EOS的新生儿为观察组(n=428),前瞻性观察抗生素治疗情况,若临床症状好转且连续两次CRP < 10 mg/L,考虑停用抗生素。2018年2~7月入住该院、胎龄 > 35周且疑诊EOS的患儿为对照组(n=328),回顾性分析其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感染反复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等。结果 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 < 0.05)。两组感染反复发生率及临床转归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C反应蛋白用于指导胎龄 > 35周、疑诊EOS新生儿的抗生素治疗策略,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不增加感染反复的发生,可尝试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又称应激蛋白,是普遍存在于所有生物细胞中一组结构和功能具有广泛同源性的蛋白质。败血症是因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所引发的一种过度炎症反应状态,导致炎性介质的大量、失控性释放并相互刺激、诱导、调节,形成复杂的级联反应网络,从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缺血再灌注损伤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机体对损伤的突出表现是炎症反应,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当细胞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如增高的温度、有害的理化因素、缺氧、感染、创伤等刺激时,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败血症起病隐匿,进展迅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极易发生休克、多器官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败血症新生儿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有关新生儿败血症临床检测指标包括细菌培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细胞因子、细胞表面抗原及细菌基因检测等.该文将对上述指标在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治疗监测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早期诊断非常困难,但新生儿败血症的预后与早期应用抗生素密切相关。所以,新生儿学科工作者近年来比临床和实验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试图找出早期诊断的依据。本文主要对血培养、C反应蛋白、幼稚粒细胞与粒细胞总数的比值、血浆血介素-1受体拮抗剂、白介素-6、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前降钙素的水平及心率变化特点等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张晶  樊寻梅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1):830-830
目的 探讨严重感染患儿血浆前降钙素(PCT)的特点,确定导致PCT增高的相关因素,评价其预测价值,并与C反应蛋白(CRP)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作比较。设计前瞻性观察研究,48h病例追踪研究。地点 一所大学儿童医院的儿童重症监护病房,该病房与一儿童临床免疫实验室合作。患儿 18例怀疑败血症收入PICU的儿童(平均年龄3.1岁,范围1个月-16岁)。治疗所有患儿均按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根据患儿是否出现休克或呼吸衰竭给予相应的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和机械通气治疗。测量和主要结果 对所有患儿在入院时测定血浆PCT和CRP,如可能在随后的6、12、24、48h分别测定。在大多数病例,PCT在入院时已很高(范围1.0-722ng/m1),之后增高并不明显。与C反应蛋白相反,血浆PCT不随患儿的年龄变化而变化。在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程度评分高(儿童病死率危险度)或后来死亡的患儿PCT明显增高。结论 患败血症儿童的血浆PCT水平很快增高,即使在小于12个月的婴儿也是如此。与CRP和嗜中性粒细胞计数相比,PCT对判断预后具有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前瞻、对照的方法明确白血病患儿并发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injuny,ALI)时血浆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09年1月至12月收入我院PICU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合并ALI患儿17例,其中粒细胞缺乏组10例,粒细胞正常组7例.比较两组患儿发生ALI时的基础资料(年龄、性别、危重病例评分、是否合并休克、化疗阶段、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在发生ALI的第1天和第4天检测血气和血浆APC水平.结果 与粒细胞正常组相比,粒细胞缺乏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更长[(16.60±10.83)d vs(3.79±4.08)d,P=0.0096],其发生ALI第1天的PaO2更低[(54.90±17.05)mm Hg vs(92.70±27.53)mm Hg,P=0.0097],第4天的APC水平更低[(193.06±63.19)pg/ml vs(286.28±25.12)pg/ml,P=0.007 7].结论 白血病患儿存在粒细胞缺乏合并ALI时,其产生APC的能力严重受损,机械通气时间更长,氧合更差,预后更差.监测APC水平对此类患儿的预后有一定提示作用,也为将来行APC的替代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降钙素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入院日龄为3~28 d的新生儿.根据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进行分组:对照组、局部感染组、单纯败血症组、败血症合并严重并发症组.按预先设定时间段对研究对象采血以分别进行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培养及血常规检测,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入选76例,对照组20例、局部感染组15例、单纯败血症组29例、败血症合并严重并发症组12例.PCT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指标,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97.1%、97.1%、82.9%,优于hsCRP(80.4%、88.6%、89.2%、79.9%).与hsCRP相比,PCT与败血症的严重程度相关性更强(rPCT=0.859,rhsCRP=0.782),与败血症临床情况更相符(P<0.05).结论 血清PCT作为实验室检测指标,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感染,败血症时血浆纤维结合蛋白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败血症换血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生儿败血症属儿科急危重症 ,死亡率高。我院两年多来应用外周静脉加脐静脉同步换血术配合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换血治疗组11例 ,共进行了13例次的换血 ,其中2例换血2次 ;对照组8例。全部病例符合1987年上海会议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 ,血培养均阳性。相关病史有 :旧法接生8例 ,胎膜早破2例 ,脐和皮肤感染4例 ,挑马牙和肠炎各1例。临床表现相似 ,均有哭声弱 ,反应差 ,面色苍白 ,其中合并中度或中度以上黄疸15例 (78.9 %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为治疗24~36小时后病情未能控制 ,合并中度以上…  相似文献   

14.
重组人活化蛋白C与儿科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活化蛋白C(APC)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结合,可直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核因子-κB的核转运,能调节凋亡抑制剂bcl-2同族蛋白,并抑制促凋亡转录因子p53,有独立的抗炎抗凋亡作用.蛋白C的缺乏与休克的进程相一致,可预测预后.APC可降低成年人重度脓毒症的病死率,在儿童中使用当剂量达到每小时24μg/kg时所产生的稳定的APC血浆浓度与成人伴有脓毒症时等效剂量一致,药动学和药效学也显示儿童和成年人类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组人活化蛋白C(rhAPC)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为正常组,B组为模型组,C组为rhAPC预处理组,D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浸水束缚应激(WRS)的方法制备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模型,C组在WRS开始前半小时通过鼠尾静脉注入rhAPC(100μg/kg),D组在同一时间点注入同等量的生理盐水。计数各组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分离胃黏膜上皮细胞,并制成细胞浓度为1×106/ml的单细胞悬液,加入荧光染料DiOC6,上流式细胞仪检测胃黏膜线粒体跨膜电位。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的浓度。结果B组胃黏膜UI,血清TNF-α、IL-6的浓度均较A组明显升高(P<0.001),胃黏膜线粒体跨膜电位较A组明显下降(P<0.001)。C组胃黏膜UI,血清TNF-αI、L-6的浓度均较B组显著下降(P<0.001),胃黏膜线粒体跨膜电位较B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rhAPC可抑制TNF-αI、L-6的释放,抑制线粒体跨膜电位降低,从而对胃黏膜急性损伤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活化蛋白C(APC)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结合,可直接抑制促炎细胞因子核因子-κB的核转运,能调节凋亡抑制剂bcl-2同族蛋白,并抑制促凋亡转录因子p53,有独立的抗炎抗凋亡作用。蛋白C的缺乏与休克的进程相一致,可预测预后。APC可降低成年人重度脓毒症的病死率,在儿童中使用当剂量达到每小时24μg/kg时所产生的稳定的APC血浆浓度与成人伴有脓毒症时等效剂量一致,药动学和药效学也显示儿童和成年人类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CRP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严重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CRP对不明原因发热儿童严重细菌感染诊断价值的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采用QUADAS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使用MetaDisc 1.4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结果 初检到314篇文献,7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进入系统评价(n=2 179)。6篇为前瞻性研究,1篇为回顾性研究。CRP的最适界值为30~91 mg·L-1。严重细菌感染的患病率为1.7%~29.3%。4篇文献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是严重细菌感染独立的预测因素。报道敏感度和特异度文献间具有高度的异质性,采用描述性分析,CRP不同最适界值诊断严重细菌感染的敏感度为33%~89%,特异度为75%~97%。报道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的文献间具中度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式合并,合并阳性似然比为4.43 (95%CI:3.49~5.63),阴性似然比为0.39(95%CI:0.29~0.54)。SROC曲线下面积为0.85,Q指数为0.78。结论 在以不明原因发热就诊的婴幼儿中,CRP对严重细菌感染具有中等的诊断价值,应用时尚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IP3)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5月新生儿科收治的36例败血症患儿纳入败血症组,36例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RIP3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CRP),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计数(PLT);比较两组间及败血症患儿治疗前后的RIP3、CRP、PLT差异,采用ROC曲线评估三项指标对败血症的诊断价值。结果败血症组治疗前后以及与对照组之间RIP3、CRP和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败血症组治疗前RIP3、CRP水平高于治疗后和对照组,PLT水平低于治疗后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RIP3≥15.91 ng/mL、CRP>8 mg/L、PLT<100×109/L时,三项指标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77.8%、58.3%和13.9%,特异度分别为91.7%、91.7%和88.9%;RIP3、CRP和PLT联合诊断时,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86.1%、97.2%和93...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败血症是儿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病死率较高,且常合并重度黄疸,易导致后遗症,治疗疗程长以至一些患儿不能完成疗程。我院采用换血疗法配合治疗效果好,使胆红素水平下降迅速,一般状况得以快速改善,血培养阴转率提高,缩短了疗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