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改变情况。方法以2006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本院住院、发病24h内采血的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以同期90名中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检测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型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的PLT值低于对照组,而PDW、MPV、P-LCR的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CT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明显改变,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预防和诊断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健康人年龄增长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系统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健康体检者血常规结果 .结果 血小板计数(PLT)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PLT与MPV间存在明显负相关,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一般与PLT的变化一致.结论 年龄增长与血小板参数有明确的相关性,临床可通过动态监测血小板参数来观察血小板活性的变化,为年龄增长血栓性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陈益宏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4):495-496,500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4月诊治的124例肝炎患者,分为3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5例为甲组,重型肝炎早期患者42例为乙组,重型肝炎晚期患者37例为丙组.选取我院同时间段6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4组血小板4项参数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同期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回顾性分析80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高于正常对照者(P〈0.01),伴转移者PLT和PCT高于无转移者(P〈0.01),而PDW和MPV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增高,提示血小板与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有密切关系,血小板参数可作为恶性肿瘤疗效及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探讨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184例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将其与同期随机选择的18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并根据患者Child—Pugh分级情况分为A、B、C3组,比较3组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低于健康体检者(P〈0.0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大血小板比率(P-LCR)高于健康体检者(P〈0.01);肝硬化患者的PLT和PCT随着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降低,MPV、PDW和P—LCR随着患者Child.Pugh分级的增加而升高。结论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随病情进展变动,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值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把同期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为对照组。同时比较肝硬化有消化道出血者和无消化道出血者的血小板参数。结果: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DW,MPV,PCT有明显下降,肝硬化有消化道出血者的PDW,MPV,PCT比无消化道出血有显著下降。结论:血小板参数测定值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出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值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测定值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 6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 ,把同期健康体检者血小板参数为对照组 ,同时比较肝硬化有消化道出血者和无消化道出血者的血小板参数。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PLT、PDW、MPV、PCT有明显下降 ,肝硬化有消化道出血者的PDW、MPV、PCT比无消化道出血有显著下降。结论 :血小板参数测定值有助于判断肝硬化患者出凝血状态。  相似文献   

8.
王晶 《大家健康》2016,(8):52-5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40例肝硬化患者及40例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及体检时间均处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将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将肝硬化患者作为实验组,对健康体检者及肝硬化患者进行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的检验,观察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及实验组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参数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及实验组肝硬化患者之间对比的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大血小板压积、血小板体积及凝血酶原时间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针对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的检验价值较高,能有效将患者的肝功能损伤程度及出血现象反映出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杨迎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28):3755-3756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160例健康体检者和患者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患者血小板微粒量检测结果。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和冠心病患者(P<0.01),但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中微粒检测可作为血栓性疾病临床诊断,以及血小板预测和活性判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2012年1月收治肝硬化患者87例,设为实验组,同期120例体检健康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PT、TT、APTT、PLT以及PCT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FIB、MPV以及PDW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异常,可将作为凝血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判断肝硬化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项目.  相似文献   

11.
郝明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4):3303-3304
目的:研究血小板数量及其相关参数变化与肝病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使用AC 910血球计数仪对肝病患者及正常人群行末梢采血,进行血常规检查,对血小板数及其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肝病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肝病病情呈明显负相关关系。结论:检测血小板各项参数值,可为肝病患者病情诊断提供初步评价,是一项简便、快捷、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贺海林  王芬芳  徐华  严伟玲 《吉林医学》2013,34(13):2409-2411
目的: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建立几种常见病理妊娠(先兆子痫、妊娠期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血小板参数的参考值范围,并与正常妊娠组对照。方法:血液标本取自妊娠晚期妇女106名,测量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结果:研究发现在先兆子痫、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中,PLT变化具有统计学差异;此外,MPV在先兆子痫和妊娠期糖尿病中亦呈显著变化。结论:本次研究可帮助临床医师通过观察血常规结果的变化来管理相关病理妊娠。当然,血小板的变化极为复杂,只有临床与检验的紧密合作才有可能正确应对相关的诊断与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13.
简崇东 《医学综述》2011,17(4):569-572
血小板在脑梗死发病前、发病过程及病后都发生变化。血小板计数和体积改变可能是脑梗死形成的一个原因,而不是梗死后继发改变。在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检测血小板参数可作为脑梗死加重的一个危险因素进行观察,同时可作为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血小板的异常变化,与梗死范围的扩展和病情的预后有关,病情越重,梗死面积越大,血小板参数改变越明显。血小板计数减少、平均血小板体积及血小板分布宽度增加是与脑梗死病情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抗血小板黏附性和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4.
肝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小板4项指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应用sysmex公司SF-3000全自动血液计数仪检测164例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①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急性肝炎组PLT、PDW、PC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PLT、PDW、PCT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肝病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同肝病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结论:血小板4项参数测定为肝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初步评价提供了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3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24例急性白血病(AL),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3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的PTJT和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ITP患者的MPV和PDW明显高于AL、MD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1),AL和MDS患者的PDW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二者的MP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ITP、AL和MDS患者缓解后PLT和PCT明显上升,而PDW下降,与未缓解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TP缓解组的MPV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1),而AL和MDS缓解组的MPV值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韩日成  钟彩玲 《河北医学》2009,15(8):903-906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BKM Ac.T5d iff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6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和治疗后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早期、完全缓解期PLT、MPV、PDW、PCT结果并以50例健康人的PLT、MPV、PDW、PCT值做对照。结果:化疗前ALL患者PLT、MPV、PC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PDW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骨髓抑制期PLT、PDW、PCT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MPV比化疗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髓恢复早期可见MPV、PDW、PCT比骨髓抑制期及化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LT明显高于骨髓抑制期(P〈0.01),与化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完全缓解期PLT、PCT、MPV、PDW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PLT、MPV、PDW和PCT四项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治疗前后ALL患者的骨髓代偿情况、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 对34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随机抽取的40例血小板正常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改变。结果 血小板减少组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血小板正常患者,但蝶形红斑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CH50、白细胞下降程度和尿蛋白出现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而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分布宽度出现异常高于血小板正常组。结论 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与血小板正常患者比某些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8.
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征.方法对34例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随机抽取的40例血小板正常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其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改变.结果血小板减少组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血小板正常患者,但蝶形红斑的发生率低于后者,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CH50、白细胞下降程度和尿蛋白出现率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而血小板比容、血小板分布宽度出现异常高于血小板正常组.结论伴有血小板减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及实验室检查与血小板正常患者比某些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邢渊  宋成功 《甘肃医药》2010,29(3):258-260
目的:了解正常体重、超重、肥胖体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探讨体重指数与血小板分类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575例健康体检者在早晨、空腹、脱鞋帽外套的统一情况下,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采末梢静脉血样,进行BC-3000细胞仪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不同性别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血小板4项均数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每组年龄段血小板4项的均数进行差异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重与超重、肥胖、严重肥胖间血小板参数的均数比较,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之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体重指数与PDW之间呈正相关(r=0.102,P〈0.01);结论:超重、肥胖者代谢早期微血管的变化和血小板分布宽度有显著相关性,重视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提示代谢综合征微血管病变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