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鼠疫应急处理程序中报告和接报工作程序的探讨”一中探讨了《鼠疫应急处理程序》前2个程序:(1)鼠疫疫情信息报告程序,(2)鼠疫疫情接报处置工作程序。本文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预案及文献特制订了:(3)鼠疫应急总指挥工作程序,(4)鼠疫应急专家组工作程序,(5)鼠疫应急专业队伍工作程序,(6)鼠疫应急现场工作程序等4个程序,现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染病的报告也由传统手工操作转向了快速便捷的电子化(网络报告),不但提高了传染病报告的速度,也为快速控制传染病爆发、流行和制定相应措施和政策提供了依据。而随着非典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出台,更是为传染病的快速报告提供了法律保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邵明立局长近期签署局令第21、22、23、24号,21号局令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特别审批程序》于2005年11月18日起施行;22号局令发布《进口药材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2月1日起施行;23号局令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听证规则(试行)》于2006年2月1日起施行;24号局令发布《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4.
突发非典"催生"应急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出台,表明了中国政府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果断构筑起快速应对机制的决心和信念。1法律支撑的“欠缺”在哪里?一个国家完整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首要的是应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支撑。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相继构建起了以防治传染病为主的公共卫生法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与传染病防治有关的法律法规有75个,地方性法规有174个,规范性文件和若干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标准有400个。上至保障公民健康权的宪法,下至公共卫生、医院管理、卫生检疫、卫生产品市场准入等方…  相似文献   

5.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制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2003年SARS危机的暴发,在给社会和公众健康带来危害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3]。SARS危机发生后,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基础上迅速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该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控制SARS疫情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更加凸现出建立和完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制度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紧迫性。因此,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律法规制度,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一环。笔者就国…  相似文献   

6.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国务院于2003年5月12日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以下简称《应急条例》。《应急条例》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重点解决了应急处理工作中存在的信息不准确、反映不及时、准备不充分等同题。具体而言,《应急条例》有五大法律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全球震动的SARS疫病流行,其对人类社会的冲击决不亚于前几个世纪的传染病,但却以流行时间短、流行区域小、感染人数少、死亡人数少、没有有效的预防疫苗和特效治疗药却被人类所战胜而独树一帜,这应当载入人类预防控制疾病史册。在中国SARS肆虐之际,2003年5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  相似文献   

8.
2003年,SARS侵袭中国,暴露出我国卫生体制和卫生职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公共卫生监管职能不到位、公共财政政策缺位、医院现有的诊疗环境和诊疗流程不合理、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制度不健全、国家对医疗卫生宏观调控或导向作用较脆弱等。从暴露的问题看,我国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在应急处理工作中还存在着信息不准、反应不快、应急准备不足等问题。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地在事故发生后保护财产和生命安全,以及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能力,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就为应急预案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由于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而且可能破坏性、危害性和负面影响极大,有的事件发生尤为迅速。因此,处理事件的时间因素显的最为关键。如果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则能够迅速控制事件管展。  相似文献   

9.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在抗击非典型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标志着我国进一步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为更好地发挥条例的作用,现就条例对突发事件的定义提出我们的看法,与专家和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的法律价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直接关系到公众健康和社会安全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危害严重的中毒事件、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引发的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恐怖袭击、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如何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及时应对,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11.
医疗机构作为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的前哨阵地,是整个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重点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应不断优化有限资源,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建设应急管理组织、特色性应急预案、灵活多变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公关能力等方面,不断研究探索创建有特点、适应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应急医疗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医学》2012,(2):147
2011年12月23日,自治区卫生厅召开全区冬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听取了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当前流感、手足口病、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形势的通报,尤剑鹏副厅长对全区今冬明春重点传染病防控和卫生应急工作进行了部署。  相似文献   

13.
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及时、准确、按时限报告是预防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关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执业人员发现传染病疫情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但在实际工作中,填写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及报告过程中存在有很多问题,为解决好这些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使传染病报告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4.
创新卫生监督管理 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近年来,卫生监督部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卫生管理和创新性的监督工作。用先进的、科学的思想指导执法监督工作,确立了监督工作原则,明确指导方针。在各上级政府的领导下,各个卫生监督所(局)把创新监管思路明确了,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明确了,有的单位还上报了一些科研题,这对卫生监督管理事业的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烈性肠道传染病主要是指霍乱,其经粪一口途径传播,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甲类传染病。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烈的腹泻、呕吐以及由此引起的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循环衰竭。白银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曾出现过霍乱的散发病例,因此在本市开展烈性肠道传染病应急救治演练对提高烈性传染病的救治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伦理原则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制定,对我国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为了增强《条例》实施的自觉性,必须对《条例》所涉及到的伦理原则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以提高人们的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切实预防和控制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相似文献   

17.
2003年爆发的“非典”疫情,促使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出台。与地方医疗卫生机构相比,军队卫生机构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简称突发事件)时要担负许多特殊的任务,其作用不可替代。军队卫生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切实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准备,笔者认为,当前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张燕  宋文爱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926-4927
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规范应急处置抢救程序,增强医务人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意识和处置能力,我院于2009年起实行场景模拟应急演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正式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其报告、处置及其他事项在法律上做了规定。2004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该系统运行到现在,对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类型、事件发生频率、危害程度、影响因素和发生规律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暴露出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2004至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情况为例,对应急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大同市2004年—2011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中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数据,分类标准参照卫生部《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  相似文献   

20.
李珏 《基层医学论坛》2014,(11):1466-1467
学校、幼儿园属于人群密集场所,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此,儿童入托、入学前查验预防接种证是控制疫苗相关传染病在学校和托幼机构暴发流行的有效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条例》和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05〕408号)等法律法规规范精神,迎泽区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近7年。为了解迎泽区依法实施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给进一步改善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本文对太原市迎泽区2012年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及疫苗补种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