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预后影响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2年1月~2009年6月期间22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率为3.91%,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孕产妇死亡3例,新生儿死亡7例,胎死宫内1例。母婴预后与妊娠合并心脏病的种类相关。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与Ⅲ~Ⅳ级患者对母婴预后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前行心脏手术者53例,孕期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8例,母婴预后良好。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危害母婴健康。加强宣教工作,增强孕龄妇女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二级预防意识(早发现、早治疗);孕前评估心脏功能确定能否胜任妊娠;孕期系统产检,可有效改善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况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结果本组155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先天性心脏病(56例,36.13%)、心律失常(75例,48.39%)、风湿性心脏病(8例,5.16%)较为常见,其中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在Ⅰ-Ⅱ级、Ⅲ-Ⅳ级患者人数依次为48例和8例;合并心律不齐患者心功能均在Ⅰ-Ⅱ级;其中心脏功能在Ⅰ-Ⅱ级的患者其妊娠孕周明显长于心脏功能位于Ⅲ-Ⅳ级患者(P0.05)。结论心脏功能Ⅲ-Ⅳ级患者主要以先天性心脏病、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以及围生期心肌病为主,其中围产儿和医源性早产死亡率均明显增加。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孕产妇及围产儿结局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妊娠合并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妊娠结局,为今后对患有心肌病的女性进行生育指导及产前咨询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自2007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51例妊娠合并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 741例,其中合并心肌病51例,占2.9%。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29例(占56.9%),妊娠合并扩张型心肌病7例(占13.7%),妊娠合并围生期心肌病14例(占27.4%),妊娠合并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者1例(占2.0%)。51例患者进入围产期42例,4例自然分娩,38例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仅死胎1例,余新生儿均存活;所有孕产妇中无死亡病例。心功能I-II级32例,心功能III-IV级19例。51例心肌病患者除3例HCM因意外怀孕于早孕期间终止妊娠外,其余均出现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心脏事件。结论:心肌病患者孕前应评估心功能,一旦妊娠应及早就医,在多学科医学团队的管理下,加强妊娠期及产褥期监护,多数可以获得良好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4.
正妊娠合并心脏病分为妊娠前已有心脏病、妊娠后发现或发生的心脏病,与其他类型心脏病比较,尽管临床上并不多见妊娠合并肥厚型心肌病,但此病会诱发出现心源性猝死,因此需要高度重视~([1])。本次研究挑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妊娠合并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特征与妊娠结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挑选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  相似文献   

5.
妊娠对心脏病的影响以妊娠8个月、分娩期和产后3天最甚。这三个时期最易发生心力衰竭,孕产妇病死率最高,故亦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三关”。在判断心脏病患者孕前或孕期能否负担或维持妊娠时,一般应遵循下列几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340例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以下简称"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以孕产期发生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心力衰竭的心脏病孕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法分析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结果 340例心脏病孕产妇中先天性心脏病132例(38.8%)、风湿性心脏瓣膜病86例(25.3%)、心律失常63例(18.5%)、高血压心脏病33例(9.7%)、围生期心肌病26例(7.6%)。65例(19.1%)患者发生心力衰竭,4例(1.2%)患者死亡。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年龄≥35岁、孕前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肺动脉压力〉50 mmHg(1 mmHg=0.133 kPa)、基础心率〉100次/min、孕前发生心脏事件是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孕前咨询和产前规律检查是其保护性因素。结论心脏病孕产妇发生心力衰竭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相应危险因素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不同心功能状态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近4年间45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为4%,孕产妇死亡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0.6%。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以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最高181例;其次为心律失常15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66例;围生期心肌病28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功能Ⅰ级和Ⅱ级分别为312例和95例,Ⅲ级和Ⅳ级51例,行心脏矫治手术后能明显改善心功能。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发病结构改变,先天性心脏病居多,心律失常有增多趋势,生育年龄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逐年增加,需重视围生期心肌病的发生,风湿性心脏病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预后影响,探究降低影响的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心脏病种类以及手术治疗对母婴预后的影响。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为Ⅰ~Ⅱ的患者相比心功能Ⅲ~Ⅳ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对母婴的危害非常大,妊娠期女性加强孕前筛查。确诊的患者应当及时采取手术进行治疗,改善患者心功能从而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妊娠风险度评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量化心脏相关高危风险指标在判断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妊娠结局的独立或综合价值.方法 选择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收治的416名孕妇共535次妊娠,这些孕妇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获得性心脏病患者.将孕妇分为预测发生心脏事件组和实际发生心脏病事件组,就影响发生心脏事件各种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心肌病(PPCM)旧称产后心脏病,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一个亚型。此病不同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二者有以下两点可资鉴别:①PPCM与妊娠密切相关,绝大多数患者于分娩后3个月内发病,少数患者于娠娠晚期发病;双胎孕妇比单胎孕妇多见;再次妊娠还可诱发心脏扩大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与妊娠无关。②有相当一部分PPCM患者的心脏大小可完全恢复正常,这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1.
妊娠合并心脏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产科常见的一种严重合并症 ,占孕妇死亡原因第二位 [1] 。本文分析了我院 1980年 1月~ 1999年 8月间 6 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 ,旨在了解其变化趋势 ,探索影响母儿预后的有关因素及如何减少并发症。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从 1980年 1月~ 1999年 8月 ,我院收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 6 8例 ,年龄 2 2~ 36 (平均 2 6 .8)岁。初产妇 6 5例 ,经产妇 3例 ,孕周 34~ 4 1周。所有病例心脏疾病的诊断均根据病史、体检、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手术发现而确诊。心功能分级均按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育龄妇女合并心脏病的发生率约为1%~3%~[1],其中极少数孕妇需要在体外循环下实施保留妊娠的心脏手术。在此类患者的麻醉处理中,应考虑孕龄、心脏病病理生理、麻醉药物、麻醉方法、手术刺激以及体外循环对胎儿的影响,目前国内外相关报道极少。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6年4月,共完成9例体外循环下保留妊娠的孕妇心脏手术,现将麻醉处理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围产期急性心衰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最重要的并发症 ,病情凶险 [1~ 3 ] ,如不及时诊治常危及孕妇生命。从 1990~ 1999年我院救治 8例这种患者 ,现作一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 2 4~ 36岁 ;初产妇 5例 ,经产妇3例 ;发生心衰时间 :孕 32~ 36周 7例 ,孕 37~ 4 2周 2例 ;胎儿窘迫致死胎 1例 ,新生儿重度窒息 2例 ,轻度窒息 3例 ,孕前患风心病 4例 ,妊高征心脏病 2例 ,围产期心肌病 2例 ,心衰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标准 [1]分度 ,心衰 ~ 度 3例 ,心衰 度 5例。1.2 方法回顾性分析。2 结 果2 .1 中心静脉…  相似文献   

14.
妊娠合并心脏病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997~2004年66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风湿性心脏病居多(42.4%),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21.2%),然后为不明原因心律失常,心肌炎后遗症及围产期心肌病;(2)NYHA心功能Ⅲ~Ⅳ级者,母亲死亡率40%(6/15),围产儿死亡率13.3%(2/15)。结论:围产期NYHA心功能Ⅲ~Ⅳ级的心脏病产妇死亡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脏植入三腔起搏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肌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采用心脏植入三腔起搏器治疗5例心力衰竭合并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治疗前,c反应蛋白显著低于治疗前,6min步行试验显著长于术前(P〈0.05)。结论心脏植入三腔起搏器是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肌病需要在围手术期给予患者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呵护。  相似文献   

16.
风湿性心脏病(rheumatio heart disease)简称风心病,是由风湿性炎症过程所致的瓣膜损害。心脏四个瓣膜受累情况与其所承受负荷有关,一般以二尖瓣病变最常见,主动脉瓣病变较少见。妊娠并发心脏病是产科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重视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治疗和监测,对孕妇及胎儿有着极重要的意义。妊娠合并心脏病根据其症状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妊娠心悸”的范畴,中医将其分为虚实两类证型。虚证包括心气虚、心阳虚、气血虚;实证则主要为心血瘀阻。根据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治疗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中铁十七局医院2000年-2005年收治的30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心功能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围产期心肌病患者的护理。方法入选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围产期心肌病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围生期心肌病(PPCM)的临床特点。结果 PPCM易诱发心力衰竭,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从心力衰竭护理、产褥期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四个方面提出护理要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心功能状态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100例,就不同心功能不全妊娠方式、终止妊娠时机、母儿结局等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62例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9例Ⅲ级,11例Ⅳ级。剖宫产88例,阴道分娩12例。心功能Ⅲ-Ⅳ级20例,19例剖宫产,占95%,高于心功能Ⅰ-Ⅱ级,有统计学差异(P〈0.05)。统计围产儿死亡率,为2%,无孕妇死亡。结论妊娠合并心脏病在临床属高危妊娠,易有严重心功能低下发生,在心功能不断恶化的情况下,明显增加了低出生体重儿和孕妇剖宫产概率,采用介入和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显著降低了妊娠风险。减轻心脏负荷,使心肌耗氧量降低,应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并加强术后镇痛,对心脏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2009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6例妊娠合并IE的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包括孕周、心内膜炎感染类型、心功能分级、终止妊娠方式、手术指征及母婴结局。结果:6例患者均患有心脏疾病,其中先天性心脏病3例(室间隔缺损1例,法洛四联症1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瓣膜病变(中-重度反流+关闭不全)3例。心脏手术5例。分娩方式:6例患者均行剖宫手术终止妊娠,其中2例剖宫产同时性心脏手术。母亲结局:6例患者均痊愈出院。胎儿结局:剖宫取胎术1例,早产4例,足月产1例。5例新生儿无畸形,存活4例,死亡1例。结论:孕期合并IE发病凶险,严重威胁母儿安全,致死率高,临床上须引起重视,积极治疗。妊娠期心脏手术是可行的,剖宫产是终止妊娠适宜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20.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威胁母婴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 ,妊娠可加重原有心脏病 ,致孕产妇心功能恶化 ,同时因孕妇心功能不良而无法耐受妊娠被迫提前终止 ,导致围产儿死亡率增加。本文分析 9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临床资料 ,旨在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状态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980年 1月~ 2 0 0 2年 1 0月我科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 92例 ,年龄 2 3~ 39岁 ,初产妇 84例 (占 91 .30 % ) ,经产妇 8例 (占 8.7% )。根据病史、体检、心肌酶学、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X线、心导管造影或手术发现确定心脏病诊断。 92例中 ,风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