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索硒酸酯多糖(KSC)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作用。方法:以KSC为实验药物,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荧光显微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峰及细胞周期等,研究其对HepG-2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随着作用时间及药物浓度的增加,KSC对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就越明显。120mg.L-1KSC作用72 h,细胞生长抑制率达69.31%,IC50为43.92 mg.L-1。形态学观察可见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细胞周期主要受阻于S期。结论:KSC可在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MTT法检测多种肿瘤细胞对硒酸酯多糖(KSC)的敏感性。方法:以30、60、120mg/L3种不同浓度的KSC分别处理HepG-2、Bel-7402、MCF-7、SGC-7901、A5495种肿瘤细胞,采用MTT法检测KSC对5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结果:KSC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KSC120mg/L作用72h后,对上述5种细胞株的抑制率分别为69.31%、62.24%、53.29%、52.03%、33.62%。结论:KSC对多种肿瘤细胞都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最强,具有治疗肝癌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硒酸酯多糖与紫杉醇单独及序贯给药对体外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及SRB法检测药物对乳腺癌MCF-7细胞体外杀伤作用,应用金氏公式判断联合用药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结果:MTT及SRB法结果显示,药物对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两者联合作用效果优于单独作用组,30mg/L的硒酸酯多糖与0.5~2nmol/L紫杉醇联合应用表现为协同作用,与4nmol/L紫杉醇联合应用表现为相加作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紫杉醇作用于G1期,同时添加组及序贯给药组既可发生S期和G2/M期周期阻滞,又可诱导凋亡,但凋亡率低于Taxol单独组。结论:紫杉醇与硒酸酯多糖对乳腺癌MCF-7细胞有协同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联合用药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的体外抗肿瘤作用,初步探讨蛇葡萄素钠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测定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联合用药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诱导细胞凋亡作用。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单用在12.5、25、50、1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小鼠肺癌Lewis细胞的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6.25~50μg/ml的蛇葡萄素钠与卡铂3.12~25μg/ml联合用药对卡铂抑制Lewis细胞的增殖作用具有协同效应;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25、50、100μg/ml与卡铂25μg/ml联合应用时,凋亡率显著增高。结论:蛇葡萄素钠单用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Lewis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性抑制作用,蛇葡萄素钠与卡铂合用可以增强卡铂的活性,有协同抑制作用,蛇葡萄素钠可能是通过诱导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地鳖纤溶蛋白(EFP)及含药血清对人肝癌HepG-2和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制备EFP,并制备不同浓度EFP小鼠含药血清;采用MTT法分别将EFP和EFP含药血清加入HepG-2和MCF-7细胞悬液中,分别检测增殖抑制效果。结果 EFP直接用药各组均对HepG-2无抑制作用,而EFP含药血清各组对HepG-2细胞均有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作用;EFP组和EFP含药血清组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MCF-7细胞增殖。结论 EFP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血清药理学方法更能真实的反映药物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人肝癌HepG-2细胞MMP-1表达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红景天苷(0.5mg/m L、1.0mg/m L、2.0mg/mL)中培养,48h后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的粘附能力影响;并将2.0mg/m L红景天苷与HepG-2细胞共同培养24h、48h、72h,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的表达。结果:1.0mg/m L及2.0mg/m L浓度组能显著抑制HepG-2细胞与基膜的粘附,且随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增强(P0.05);48h及72h组中肿瘤细胞的MMP-1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红景天苷能够抑制MMP-1的表达并降低肝癌细胞的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0,(7)
目的:探讨苦木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MTT比色法检测苦木提取物在不同浓度(6.25、12.5、25、50、100μg/mL)及不同时间(24、48、72h)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利用TUNEL法测定探讨苦木提取物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的效果。结果:苦木提取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且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有显著的凋亡效应,而在对照组未见有显著的凋亡现象。结论:苦木的醇提物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的生长,其具体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增值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蛇葡萄素钠抑瘤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考察蛇葡萄素钠单用及与卡铂合用对人肺腺癌GLC-8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以及Bcl-2表达。结果:MTT实验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单独应用及与卡铂联合应用对GLC-82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蛇葡萄素钠(100、50、25μg/ml)单用组及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组作用于GLC-82细胞48 h后,Bax表达上调,且有浓度依赖性;AMP-Na 50μg/ml单独用药组、卡铂25μg/ml单独用药组以及AMP-Na(50、25、12.5μg/ml)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组作用于GLC-82细胞48 h后,Bcl-2蛋白的表达下调,但无浓度依赖性。AMP-Na各剂量组(100、50、25、12.5μg/ml)单用组及AMP-Na各剂量组与卡铂25μg/ml联合用药Bax/Bcl-2的比率增高,且有浓度依赖性。结论:蛇葡萄素钠单用对GLC-82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卡铂合用,对GLC-82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效应;蛇葡萄素钠可能是通过下调Bcl-2并上调Bax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蛇葡萄素对K562/ADR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蛇葡萄素与阿霉素合用对人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K562/ADR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测定蛇葡萄素与阿霉素合用对K562/ADR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应用金正均公式进行联合用药效果分析;藻红蛋白标记抗体检测蛇葡萄素对K562/ADR细胞膜表面P-糖蛋白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测定蛇葡萄素对K562/ADR细胞内阿霉素累积的影响.结果:1.25~5 mg·L~(-1)的蛇葡萄素能够明显逆转K562/ADR细胞对阿霉素的耐药性.1.25 mg·L~(-1)蛇葡萄素与低浓度阿霉素合用可表现出拮抗效应,而浓度在2.5 mg·L~(-1)以上的蛇葡萄素与阿霉素合用可表现出相加至协同效应.蛇葡萄素能够浓度依赖性减少K562/ADR细胞膜P-糖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结论:蛇葡萄素能通过抑制P-糖蛋白外排药物,促进抗癌药物在细胞内的累积,增强抗癌药物对耐药细胞的细胞毒作用,逆转肿瘤多药耐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0-O-β-D-吡喃葡萄糖苷-20(S)-原人参二醇(人参皂苷IH901)与医学上常用抗肝癌药物环磷酰胺(CTX)、5-氟尿嘧啶(5-FU)、顺铂(cDDP)单独用药及联合用药体外抗肝癌细胞Bel-7402、SMMC-7721的活性。方法应用MTT法检测人参皂苷IH901、CTX、5-FU、cDDP分别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单独及联合用药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并根据金氏公式计算其协同指数(Q值),进而评价两药联用的增敏效果。结果 IH901与CTX联合用药后对Bel-7402、SMMC-7721抑制作用明显增强,且二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而IH901与5-FU联合用药后对2种细胞仅相加效果;IH901与cDDP联合用药,对Bel-7402仍然是相加的效果,对SMMC-7721则是具有轻微的协同效果。结论人参皂苷IH901可增强CTX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具有化疗协同效果,且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抗肝癌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与氧化苦参碱联合用药的肝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 SD 大鼠12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人参皂苷 Rg1(Rg1)组、氧化苦参碱(OMT)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各10只。分别复制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和CCl4致大鼠肝纤维化2种模型,观察Rg1,OMT及联合用药的肝保护作用。结果 Rg1和OMT均可降低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Rg1组分别为(2.76±0.22)mmol/L、(1.24±0.17)mmol/L、(112.39±12.91)U/L、(195.16±12.99)U/L;OMT组分别为(2.35±0.19)mmol/L、(1.09±0.09)mmol/L、(90.57±10.25)U/L、(186.45±13.14)U/L,P<0.05或0.01],升高肝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α mRNA和PPARγ mRNA[Rg1组分别为(0.64±0.05)、(0.77±0.07);OMT组分别为(0.67±0.07)、(0.73±0.06),P<0.05或0.0)],减轻脂肪肝程度,且联合用药组[分别为(1.87±0.21)mmol/L、(0.77±0.10)mmol/L、(58.78±8.87)U/L、(149.78±11.27)U/L、(0.81±0.09)、(0.89±0.05)]效果优于Rg1组和OMT组(P<0.05或0.01);Rg1和OMT均可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血清ALT、AST[Rg1组分别为(146.75±5.11)U/L、(147.53±7.31)U/L;OMT组分别为(148.24±4.32)U/L、(93.90±14.22)U/L,P<0.01]水平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Rg1组为(5.54±1.06)nmol/g,OMT 组为5.85±0.91)nmol/g,P<0.01],提高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Rg1组为(91.61±9.26)U/mg prot;OMT组为(86.19±8.51)U/mg prot,P<0.01],降低SQS评分[Rg1组为(2.7±0.4);OMT组为(2.9±0.5),P<0.05];联合用药组ALT、AST、MDA、SOD[分别为(92.21±4.36)U/L、(52.08±7.56)U/L、(3.68±0.54)nmol/g、(99.67±13.13)U/mg prot]效果优于Rg1组、OMT组。结论 Rg1与OMT有协同护肝作用,对肝脏PPARα、PPAR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半边旗提取物5F-Na盐溶液对肝细胞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半边旗提取物物5F-Na盐溶液分别作24、48、72h对三种不同类型肝细胞癌细胞株(HepG2,Hep3B,BEL-7402)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半边旗提取物5F-Na盐溶液分别对3种肝癌细胞作用24、48、72h后,所有的肝癌细胞株生长增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P<0.05),5F-Na盐溶液对HepG2,Hep3B,BEL-7402作用72h后的IC50分别是20.67,16.74,16.09mg/L。结论:半边旗提取物5F-Na盐溶液能有效抑制肝细胞癌细胞株的体外增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莱菔硫烷(SFN)在体外对人肝癌HepG-2细胞G2/M期的阻滞作用,并探讨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10、20、40μmol·L-1的SFN处理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株48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FN对HepG2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Blot法检测SFN对HepG2细胞内Cdk1、p-Cdk1(Thr14)和CyclinB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SFN作用于HepG-2细胞48h后,随着SFN浓度的增大,G2/M期细胞比例逐渐升高,当SFN浓度达到40μmol·L-1时,G2/M期细胞比例达到31.95%,且出现凋亡峰;随SFN浓度的增大,细胞内Cdk1和CyclinB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或P〈0.05),同时p-Cdk1(Thr14)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SFN可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发生G2/M期阻滞;SFN可通过下调HepG-2细胞内Cdk1和CyclinB1蛋白的表达、上调p-Cdk1(Thr14)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而抑制Cdk1-CyclinB1复合物的形成和活化使人肝癌HepG-2细胞阻滞在G2/M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对脑组织受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Fenton反应诱导大鼠脑组织匀浆的脂质过氧化模型和结扎小鼠大脑中动脉(MCAO)致脑梗塞模型;分别测定了槲皮素在这两种体内外脑组织模型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在体外,槲皮素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Fenton反应导致的脑组织匀浆中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其IC50为1.7×10-4mol/L。在体内,腹腔注射20mg/kg的槲皮素可有效改善MCAO小鼠的运动功能障碍(P〈0.01),缩小脑梗塞范围(抑制率为24%,P〈0.01),减少脑组织中LPO的生成(P〈0.01)及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结论:槲皮素对体内外的脑组织有一定程度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氟康唑与玉屏风散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建立小鼠深部白色念珠菌病模型,观察氟康唑与玉屏风散对小鼠生存时间、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白色念珠菌的吞噬率(pp)及血清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在非免疫抑制状态下,氟康唑组联合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分别为(9.10±1.43)d、(9.20±1.62)d,与模型组[(8.00±1.6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玉屏风散组血清中NO、TNF-α、pp含量分别为(90.00±4.50) μmol/L(0.52±0.05) nmol/L、(40.20±2.6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9.90±4.20) μmol/L、(0.45±0.05)nmo1/L、(40.50±2.50)%,与模型组[分别为(93.10±3.50) μmol/L、(3.98±0.31) nmol/L、(38.50±2.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免疫抑制状态下,玉屏风散组小鼠生存时间以及血清中NO、TNF-α pp含量分别为(7.90±1.86)d、(83.90±4.10) μmol/L、(0.72±0.05) nmol/L、(39.90±2.80)%,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4±1.91)d、(83.50±4.20)μmol/L、(0.52±0.04) nmol/L、(39.20±1.90)%,与模型组(分别为(6.40±1.90)d、(86.60±3.80) μmol/L、(4.22±0.23) nmol/L、(25.30±2.3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玉屏风散与氟康唑合用对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治疗有协同作用,可能与玉屏风散调节机体免疫、平衡体内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常氧条件下姜黄素对Hep1细胞的增殖及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常氧条件下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20μmol/L)对肝癌Hep1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终浓度为15μmol/L姜黄素对体外肝癌细胞系Hep1细胞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分析Hep1细胞凋亡的变化;常氧条件下不同浓度姜黄素(0、5、10、15、20μmol/L)对肝癌Hep1细胞作用24h后,RT-PCR检测Hep1细胞HIF-1α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5、10、15、20μmol/L的姜黄素在作用1周后,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1细胞增殖;流式分析显示15μmol/L的姜黄素使Hep1细胞凋亡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的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20μmol/L姜黄素处理组的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升高更为显著(P0.01)。结论:常氧条件下,姜黄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肝癌Hep1细胞的增殖,促进Hep1细胞的凋亡和HIF-1α mRNA的表达,常氧条件下姜黄素抑制肝癌Hep1细胞增殖的机制可能与缺氧条件下姜黄素的抑瘤机制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8排螺旋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细胞肝癌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CT检查联合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均为肝细胞肝癌的患者48例,使用8排螺旋CT进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动脉期、门静脉期、平衡期),并对各期CT检查图像重建分析。结果:动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33例(68.75%),显著高于低密度无强化患者15例(31.25%);门静脉期患者螺旋CT扫描结果显示高密度强化患者5例(10.42%),等密度强化12例(25.00%),两者均显著低于低密度强化的31例(64.58%);平衡期患者39例(81.25%)为低密度无强化,显著高于混合低密度强化的9例(1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8排螺旋CT分期增强扫描诊断肝细胞肝癌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除了给予常规药物控制血糖,均静脉滴注前列地尔10ug ,1次/天,α-硫辛酸600mg,1次/天,并静脉推注甲钴胺1mg,1次/天。连续用药2周。治疗前后分别记录TCSS评分,正中神经(MN)、腓总神经(CPN)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后TC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MNCV、S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α-硫辛酸、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异丙酚预处理对Ca^2+诱导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5只,体重220g~235g,雌雄各半,断头处死迅速取出心脏制备线粒体悬液后,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时照组(C组),CaCl2组加入CaCl2 100nmol/(mg·prot),不同浓度异丙酚组(P25组、P50组、P100组)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异丙酚25μmol/L、50μmol/L、100μmol/L,5min后加入CaCl2 100nmol/(mg·prot)。分光光度法测540nm处吸光度的改变反映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mitoe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MPT)的程度,以罗丹明123为荧光探针测定线粒体跨膜电位(mitochondrial transmembrane potential,△ψm)。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线粒体膜MPT程度升高(P〈0.01),线粒体△ψm下降(P〈0.05或P〈0.01)。与CaCl2组比较,P25组、P50组和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线粒体△ψm上升(P〈0.05或P〈0.01)。与P25组比较,P50组和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线粒体△ψm上升(P〈0.05)。与P50组比较,P100组线粒体膜MPT程度降低(P〈0.01),而线粒体△ψ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预处理可减轻Ca^2+造成的线粒体膜MPT和△ψm的降低,对Ca^2+诱导的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