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韩英  郭红霞  张超  刘玲莉  夏天 《华西医学》2012,(7):1100-1101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护生)对艾滋病(AIDS)相关知识了解情况及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态度,为学校开展相关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年2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85名护生进行调查,收回问卷276份,有效问卷257份。结果护生对HIV/AIDS相关知识平均得分为(21.2±3.8)分,对正确使用安全套知识平均得分为(3.7±1.6)分,各年级掌握情况有差异(P<0.001)。257名护生中,82.5%对因输血或注射感染HIV者持同情态度,33.9%和32.3%的护生对因婚前或婚外性行为、性服务者而感染HIV者持歧视态度。结论学校应对护生进行系统正确的HIV/AIDS相关知识的教育,培养护生正确对待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高年级大专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态度,为医学院校开展艾滋病相关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青海省3所院校338名在校大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掌握不全面;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存在误区;护生对艾滋病护理意愿不高;艾滋病职业防护知识缺乏;艾滋病学校教育所占比例不高。结论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职业防护知识的专业教育,确立艾滋病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消除护生对艾滋病的消极心理,为护生今后参与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高校在校低年级本科护理学生对乙型肝炎及艾滋病的认知及防护状况。[方法]根据文献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护理系在校的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共42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低年级本科护生对乙型肝炎和艾滋病基本知识掌握程度较高,但不够全面;对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人态度较积极,但相关的防护知识欠缺。[结论]学校应从学生一入校起就对学生开展乙型肝炎和艾滋病相关的健康宣教和职业防护教育。  相似文献   

4.
陈辰  谈菁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20):15-17,21
目的了解不同年级本科护生(未实习过的本科三年级护生;实习已满10个月的本科四年级护生)从事艾滋病护理的意愿,分析影响护生选择艾滋病护理工作的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选择168名护生,按照他们所处年级不同分为本科三年级组和本科四年级组,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对AIDS认知不够全面,在护理意愿方面,本科三年级和本科四年级的护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害怕被艾滋病患者所传染和同情艾滋病患者,希望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成为影响护生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两大因素。结论护生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的意愿相对较高,但在AIDS认知及影响因素方面尚有待于通过进一步加强学校和临床教学来完善。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实习生对艾滋病(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AIDS患者的态度。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0名临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实验对AIDS基本知识认知普遍较高,但对非传播途径认识不足,大专以上者正确回答率仅66.7%,中专60.1%;93.0%的护生担心接触AIDS患者受感染,39.0%的护生不愿意护理AIDS患者。结论应加强对临床护理实习生AIDS防治专业知识的培训,端正对AIDS患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护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 了解护生对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AIDS患者的态度。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3名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AIDS知识分数为(8.7±1.8),对HIV经性、静脉途径传播的认识正确率高,对不会传播HIV的途径回答正确率低。态度分值为(44.2±3.4),其中同意HIV感染者在社区应该被隔离者占91%,86%害怕护理AIDS患者时被感染,愿意去护理AIDS患者的为47.3%。知识与态度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17,P=0.013)。结论 护生对AIDS存在错误的认识,害怕护理患者时被感染的心理普遍存在,护理AIDS患者的意愿不高。对护生开展针对性AIDS专题培训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用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共计544例实习护生,采取不记名独立填写的方式进行艾滋病认知、态度问卷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平均得分(9.49±3.16)分,对主要传播途径认识正确率为81.40%;对高危行为和安全套等知识掌握仅有42.28%.实习护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呈中等水平,平均得分(172.11±14.37)分.艾滋病知识水平、态度水平的影响因素为学历、民族以及知识得分.结论 实习护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态度有待提高.对实习护生开展健康教育不仅要注重提高知识水平,更要加大对艾滋病的态度及高危行为的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8.
实习护生对护理相关法规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护理相关法规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择2003年在本院实习的大专、本科护生100名,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护理相关法规理论知识、临床典型医患纠纷案例处理、护生对护理相关法规教育的需求.结果实习护生对护理相关法规知识掌握不够,存在着许多盲区和误区,对临床上常见的可能导致的医患纠纷事件缺乏处理能力,存在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护生对护理相关法规知识非常需要.结论对护理专业学生应开设护理法规课程,实习期间进行护理相关法规知识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护理实习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护理意愿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方法对68名护理实习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护生的艾滋病知识均分为13.7分,对职业感染、不可能传播HIV的途径等知识回答正确率低.态度均分为0.89分,86.8%护生的态度分为正分,表示同情和支持艾滋病病人,但对因静脉吸毒、性乱、同性恋染上艾滋病者持歧视态度.护理意愿均分为77.7分,有25%的护生表示不愿意为艾滋病病人提供护理.相关分析表明艾滋病知识、态度、护理意愿之间呈显著性相关关系.结论护生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对艾滋病病人护理意愿低.本文为此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华  周小兰  宋梅  黄黎 《全科护理》2011,9(25):2327-2329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艾滋病的态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66名护理本科3年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问卷得分为33.22分±2.61分,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知识、预防及治疗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对非传播途径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护理本科生艾滋病态度问卷得分为28.86分±3.24分,对艾滋病病人存在正向的态度;护理本科生艾滋病知识与态度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护理本科生对艾滋病的知识掌握得较好,对艾滋病病人存在较强的正向态度,但担心护理病人时被感染的心理普遍存在,护理病人的意愿不高,因此有必要对护理本科生开设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课程。  相似文献   

11.
护生AIDS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艾滋病(AIDS)健康教育前后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AIDS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珐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护理系大二、大一共400名学生在AIDS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前后进行问卷调在。结果被调查护生AIDS知识总知晓率从教育前的75.3%提高到教育后的84.9%(P〈O.01);对AIDS高危行为持赞成态度的教育前后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在对待AIDS/HIV采取“跟普通人一样对待”态度者从教育前的58.5%提高到教育后的66.8%(P〈0.05);12.1%的护生曾发生过性行为。结论在护生中开展全面、系统、深入的AIDS健康教育很有必要;采用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的AIDS健康教育形式对护生是有效和适宜的。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性知识和性行为调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状况,为今后在该人群中开展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所大学1~4年级的学生,进行自答式问卷调查。结果2所大学22940名学生参加本次调查。结果表明94.6%的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知道性的有关知识;46.3%的大学生通过黄色媒体获得性知识,而通过学校、老师和父母获得性知识的比例分别为15.8%、3.1%和2.0%。91.6%的大学生知道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68.8%学生认为蚊子叮咬、公厕、马桶等也可传播艾滋病。安全套可预防艾滋病知晓率为52.1%。13.1%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平均年龄19.5岁,首次和最后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29.2%和47.8%。1.4%的大学生曾被诊断患有性病。结论大学生对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对安全套预防艾滋病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偏低,今后应把学校作为性病艾滋病预防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行为及吸毒行为状况,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4所综合性大学的525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统一凋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9.3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仅有18.00%的学生采取了保护性措施,男大学生安全套的使用率(21.41%)高于女大学生(8.96%);另一方面,1.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吸毒史,1.08%的学生近6个月注射过毒品.结论 发生性行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较少采取保护性措施,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着吸毒等高危行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李迎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9(10):501-504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行为及吸毒行为状况,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4所综合性大学的525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统一凋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9.3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仅有18.00%的学生采取了保护性措施,男大学生安全套的使用率(21.41%)高于女大学生(8.96%);另一方面,1.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吸毒史,1.08%的学生近6个月注射过毒品.结论 发生性行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较少采取保护性措施,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着吸毒等高危行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性行为及吸毒行为状况,为学校和有关部门制订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法对乌鲁木齐市4所综合性大学的5259名少数民族大学生采用统一凋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9.30%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仅有18.00%的学生采取了保护性措施,男大学生安全套的使用率(21.41%)高于女大学生(8.96%);另一方面,1.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有吸毒史,1.08%的学生近6个月注射过毒品.结论 发生性行为的少数民族学生中较少采取保护性措施,自我保护意识差,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着吸毒等高危行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针对大学生进行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杭州市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 (AIDS)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状况 ,为今后改进健康教育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杭州市某高校 ,随机抽取 2 5 5名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AIDS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 ,获得AIDS相关知识的途径与易于接受AIDS知识的宣传方式等。结果 该校学生对AIDS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 87 5 0 % ,对AIDS预防措施的知晓率为 72 15 % ;85 %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了避免感染性病 /艾滋病而使用安全套 ;对于涉及隐私的问题 ,2 8. 33%的学生拒绝回答 ;99. 1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 ;报刊、杂志 ,广播、电视 ,网络是他们获取AIDS知识的主要途径 ;电影、专题讲座、录像、宣传读本是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方式。结论 当前大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认识水平尚可 ,但对AIDS的态度仍有不足 ,对该人群开展针对性强的宣传教育活动的同时 ,促进该群体对AIDS态度的转变 ,进而改变该群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张波  陈军伟 《疾病监测》2015,30(8):648-651
目的 了解舟山市定海区暗娼人群对于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特征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的感染情况,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严格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2014年定海区对402名暗娼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HIV、梅毒及丙肝抗体检测。 结果 401名暗娼人群中未检出HIV和丙肝抗体阳性者,梅毒阳性率为1.2%,不同档次场所和安全套使用频率不同之间梅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940,P=0.024; 2=7.990,P=0.02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7.3%,但不全面,特别是低档暗娼正确率低,本地工作时间是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安全套使用率较低,低档场所略高于高档场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安全套的使用与年龄有关。最近1年接受有关预防艾滋病的服务在不同档次场所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结论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知识认知不全面,低档暗娼接受艾滋病宣传干预的可及性低,安全套使用仍处于较低水平,说明今后在加大干预力度的同时,要深入开展和普及特别是低档暗娼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宣传和行为干预,提高防病意识,改变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18.
郝晓刚  王炜 《疾病监测》2012,27(4):300-303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暗娼人群基本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艾滋病相关行为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流行趋势, 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信息和依据。 方法 利用国家级暗娼监测哨点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均在95.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正确率为60.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1.0%,最近1 个月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79.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是居住时间与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档次、居住时间、文化程度、年龄段;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最近1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与知晓率相关系数为0.350,0.344;暗娼人群 HIV 感染率为0。 结论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识的正确率较低,安全套使用比例有一定的提高,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仍然较低, 暗娼人群 HIV 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但是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需进一步加强暗娼人群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在校护理专业本科生性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为开展性教育探索适宜的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浙江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03,2004,2005级护理在校本科生301名,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其性知识、性经验、性观念、避孕知识、性教育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学院本科生性基础知识掌握较好,有性经验的比例为19.3%,91.4%的学生认同婚前性行为,避孕知识掌握较差;户籍、收费形式以及年级对护理系在校本科生掌握性知识有一定影响.结论 应该加强护理院校的女大学生的性教育,一年级、三年级,民办学生、城市和农村女大学生为性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