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6 毫秒
1.
后囊破裂能否Ⅰ期植入人工晶体,直接关系到患者视力的恢复。因此,探讨后囊破裂时如何顺利Ⅰ期植入人工晶体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6年1月至1997年1月我院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房人工晶体植入术257眼,后囊破裂16眼,占6.2%,男性8眼,女性8眼,32~76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11眼,外伤性白内障2眼,先天性白内障1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随机抽取此期晶体后囊完整者16眼作为对照组,34~78岁,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随访时间3~12个月。1.2 手术方法 按常规白内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儿童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观察,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时机、屈光度的选择、手术技巧、并发症的防治及疗效.方法:2岁~12岁(平均 7.6±3.5岁)儿童白内障 78眼,I期植入人工晶体68眼(先天性白内障60眼,外伤性白内障8眼);Ⅱ期植入10眼(外伤性白内障6眼,无晶体眼4眼)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5共 37眼,占 47.4%;0.3~0.5共 28眼,占 35.9%;0.3以下 13眼,占 16.7%.术后葡萄膜炎及后发障较重.结论:儿童期白内障术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是防治弱视、恢复双眼单视功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刘梅英 《中原医刊》2001,28(3):24-24
本文对24例24眼5~13岁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于伤后不同时期行I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本组病人24例24眼,男18例,女6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眼球穿通伤19例,巩膜穿通伤2例,钝挫伤2例,晶体异物1例。均为单眼,视力均在0.1以下。根据外伤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间隔的时间将病人分为 3组:A组伤后 4~ 14天, 11例; B组半月~ 3月,7例;C组3月以上,6例。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吸出联合后方型人工晶体植入,晶体为国产(宇宙)PM-MA“C”袢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4.
秦毅  景善雨 《中原医刊》2001,28(6):56-57
由于儿童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在手术时机、手术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处理等多方面不同于成年人。在人工晶体植入问题上尚存有争议。为探讨儿童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及相关问题,现将我院96年以来施术的42例44只眼临床结果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文42例44只眼。男22例、女20例,年龄3~12岁。其中先天性白内障19例21只眼,外伤性白内障23例23只眼。在先天性白内障中,核性障2例2只眼、绕核性障8例10只眼、后极性障4例4只眼,全内障5例5只眼。在外伤性白内障中,就诊时已有大…  相似文献   

5.
人工晶体前膜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早期严重并发症,若未及时处理,将影响视力的重建。现将我院1995年4月~1997年6月住院所做后房型人工晶体260例(266眼),前膜形成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60例(266眼),其中32眼术后出现人工晶体前膜(全瞳孔区膜11眼,部分膜21眼),男14眼、女18眼。年龄最小6岁,最大81岁,平均55岁。前膜出现在老年性白内障7例,外伤性白内障11例,先天性白内障2例,并发性白内障12例,其中抗青光眼术后并发性白内障3例。1.2…  相似文献   

6.
时亚新  武水斗 《中原医刊》1999,26(12):28-29
我们自1992年3月~1997年5月共施行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158例,术中失误及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158例(168眼),男87例,女71例,年龄12~84岁。老年性白内障129例,外伤性白内障16例,并发症白内障8例,先天性白内障5例,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每天在裂隙4-5显微镜下观察至出院,其中86例随访,1a~3a,15例随访5a。1.2 术后矫正视力:32眼视力≥1-0,占19-5%;101眼视力在0-9~0.5间,占60-12%;20…  相似文献   

7.
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中护理附属医院手术室叶建英关键词白内障摘除术,人工器官,晶体植入,眼内,护理1临床资料1992年7月~9月对ll例患者(12只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老年性白内障8人(8只眼),年龄50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摘除和后房人工晶体(PC-IOL)植入术的疗效。方法:36例42眼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年龄2 ̄10岁,行囊外白内障摘除(ECCE)和PC-IOL植入,随访3个月至2年。  相似文献   

9.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复明治疗手段。本文对1000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病人随访3个月至6年,年龄从2岁-89岁,单纯后房型植入960眼,缝线悬吊术40眼,联合玻璃体切割56眼,联合小梁切除术64眼,视力恢复≥0.3占906眼,低于0.3占94眼,脱残率90.6%,脱盲率97%,治疗效果好。本文对各类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白内障28例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空孔伤23例,其中空孔伤合并球内异物3眼;钝挫伤5眼。伤后至手术时间为3天 ̄2年。28眼均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出院时敌正视力≥0.8者16例(57.1%),随访时间4月 ̄14个月。随访时矫正视力≥0.5者13例(65.0%),对外伤性白内障的特点、手术时间和手术操作的关键作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角膜穿孔合并外伤性白内障一期人工晶体植入4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角膜穿孔伤合并外伤性白内障行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时机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方法: 对1998~2002年我院40例角膜穿孔伤缝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分析及并发症治疗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术后矫正视力0.6~1.0 5眼(12.5%);0.3~0.5 16眼(40.0%);0.05~0.2 17眼(42.5%);0.05以下2眼(5.0%)。术后常见并发症为葡萄膜炎及后囊混浊。结论: 掌握适当手术适应证,正确处理术后并发症,角膜穿孔伤缝合外伤性白内障摘除联合一期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儿童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尚存在较多问题和很大争议[1]。本院于1993~1996年,对32例(32只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32只眼,男26例,女6例;右眼18例,左眼14例。年龄3~6岁12例,7~14岁20例,平均8.2岁。17例为角膜穿通伤,10例为钝挫伤,5例为爆炸伤。其中合并晶体前囊膜破裂4例,角膜白斑16例,虹膜前、后粘连15例,虹膜根部离断1例。从伤后到手术时间1天至7年不等,其中1个月以内手术者20例,超过2个月手术者8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囊方形截除术在皮质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囊方形截除术对55例(59眼)皮质性白内障行囊餐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3个月散瞳后通过房角镜观察人工晶体的固定位置。结果:术中56眼(94.9%)成功完成前囊方形截除,3眼(5.1%)失败,改为信封式截囊。术后有55眼(93.2%)人工晶体的双袢均在囊袋内。结论:前囊方形截除为皮质性白内障囊外摘除提供了一个边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显微外科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工晶体技术的不断完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的常规方法。我们于1992年2月至1996年6月对52例外伤性白内障施行了现代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共52例52只眼.男46例,女6例,年龄2.5~61岁。其中儿童13例,45岁以下者48例,占全部病例的92.3%。手术时间:48例伤后3~15天手术,4例伤后1~6年就诊手术。受伤原因:眼球钝挫伤9例,爆炸伤2例,多通伤41例。合并球内异物者9例,术前术中囊膜破裂者12例,晶体半脱位2例,膜性内障1例。…  相似文献   

15.
短期双眼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16例报告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双眼手术之间间隔至少3个月~6个月.短期内双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尚未见详细报道。我们对16例(32只眼)双眼白内障患者,在短期内先后摘除双眼白内障并植入人工晶体,效果基本满意,现报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原因。方法 对76例76眼白内障患者(老年性白内障60例,外伤性白内障16例)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一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后层混浊24例(31.6%),虹膜睫状体炎22例(28.9%),晶体后囊混浊9例(11.8%),瞳孔变形3例(3.9%),人工晶体偏位2例(2.6%),继发性青光眼及虹膜嵌顿各1例(1.3%)。结论 疗效的好坏关键是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目前最安全最有效的复明治疗手段。本文对800例人工晶体植入随访3个月至5年,年龄从2岁至89岁,视力恢复≥0.3占720例,脱盲率达95%,脱残率达92%。并对各类型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因其手术切口小 ,术后并发症少及视功能恢复快等优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并得到迅速发展。但后发障仍然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晚期的主要并发症。本文对1996年4月~1999年3月在本院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后发障的可能相关因素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期减少并发症。现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共1202例 (1412眼 )。其中男性617例 (730眼 ) ,女性585例 (682眼 )。年龄12~93岁 ,平均 (67.88±9.24)岁。1.2手术方法采用表面麻醉或球周、球后麻醉。用Mas…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57例(57只眼)白内障晶体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球结膜下注射5-Fu及地塞米松患者(用药组)与44例(45只眼)对照组患者在3月~2年随访期间发生人工晶体前、后膜形成情况:用药组共发生7只眼(占12.3%),对照组则为29只眼(占64.4%)(P<0.01,经x2检验),从而可以证实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球结膜下注射5-Fu和地塞米松,可以有效地抑制人工晶体前、后膜形成。  相似文献   

20.
郑红  陈凡 《河北医学》2000,6(2):114-116
介绍经透明角膜切口的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8例18眼施行手术,上方透明角膜内1mm处做3.2mm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后扩大切口中至5.5-6mm,植入人工晶体。结果18眼术后视力全部提高,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