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安徽省2004-201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流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安徽省流脑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安徽省2004-2013年共报告1 457例,年平均发病率0.24/10万;死亡96例,病死率6.59%。病例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合肥市发病率最高(占全省发病总数的42.48%)。10~19岁年龄组高发,主要为中小学生。流行菌株以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为主,占所有检出菌群的86.87%。结论安徽省2004-2013年流脑流行优势菌群由A群变迁为C群,导致发病率上升,并出现新的流行特征。2009年以后,流脑防控成效显著,发病率逐年下降。2012-2013年,持续出现W135群流脑病例,表明流行隐患依然存在。应进一步加强监测,随时掌握菌群流行动态,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中国1997~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1997~2006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流脑爆发、流行及探索经济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利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的数据资料对流脑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1997~2006年流脑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2006年为0.128/10万;2000年以来病死率呈上升趋势,2006年>9.0%。病例主要集中在贵州、四川、云南、河南、辽宁、安徽、新疆等省(自治区);发病季节高峰前移,仍以<15岁儿童发病为主,但发病有向大年龄移位趋势;儿童发病构成下降,学生发病构成上升。结论中国1997~2006年流脑报告发病率逐年下降,表明流脑预防控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流行的隐患,应针对薄弱环节,以加强监测为主,掌握流行动态,辅以疫苗和药物预防以防止可能出现的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江西省1998-2007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趋势,为制定流脑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疫情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监测资料及流脑防治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江西省自20世纪80年代推广使用A群流脑疫苗以来,流脑流行的周期性被打破,流脑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2004年以来有所波动;1998-2007年全省累计报告流脑病例595例,年均发病率为0.14/10万,年均死亡率为0.0097/10万,病死率为6.89%;发病分布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多数病例分布在山区和边远的农村;高发季节为冬春季,发病高峰是1-4月份,发病年龄以<15岁为主,占77.98%;健康人群带菌以B群为主,C群带菌率逐年上升;C群血清抗体水平较低,不足以建立免疫屏障。结论 近10年来,江西省流脑呈现发病率低,病死率高,分布广泛,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年龄高峰等特征。加强流脑菌群监测及疫情预测预报,切实做好A+C群流脑疫苗的预防接种和应急免疫工作,重视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边远山区人群的宣传教育,以控制流脑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济南市流脑流行特征,为有效控制流脑流行、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1951~2003年流脑发病法定报告资料和流脑防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多年来,济南市流脑发病呈逐年下降态势,期间出现3次大的流行高峰;发病主要集中在3~7岁年龄段,发病率为8.47/10万,散居儿童占63.35%,2~4月占71.24%;城乡结合部的历城区发病率最高。[结论]济南市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这与流脑疫苗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特征及菌群变迁趋势,为流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河南省疫情资料汇编》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1950-2021年河南省报告的流脑病例数据和2006年后的流脑病原学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其流行特征和菌群变迁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共报告流脑发病和死亡病例1 140 810例和70 292例,病死率6.16%,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14/10万和1.30/10万;共有4个发病高峰,最高为1967年,发病数和发病率分别是358 643例和646.44/10万,其余3个发病高峰为1957、1977和1984年,发病率分别是52.50/10万、179.36/10万和45.38/10万;1985年后发病持续下降,2021年报告3例病例,为有病例报告以来最低水平。流脑自然流行期、疫苗使用初期、自费疫苗使用期和扩大免疫规划期年均发病率分是64.71/10万、15.69/10万、1.02/10万和0.01/10万,疫苗的使用打破了8-10年一次周期性流行的规律,2008年后病例呈高度散发状态。同一时期不同地区间和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间发病率差异较大,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999-2017年江苏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发病流行变化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流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1999-2017年江苏省流脑病例的流行情况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1999-2017年江苏省累计报告流脑病例814例,年均发病率00575/10万,其中2004年发病率最高,2017年降到最低;流脑发病主要集中在15岁以下儿童,占5644%;12月份到次年4月份为流脑发病高峰,占8713%,其中2月发病最多;病例以学生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4092%和 2277%;2006-2017年,C群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Nm)是主要流行菌株,占有明确菌群结果的5634%。结论 江苏省流脑发病呈下降趋势,但病死率有所上升,保持较高接种覆盖率,适时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开展流脑疫苗补充免疫,同时加强流脑菌群变迁监测,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济南市1951~2003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济南市流脑流行特征 ,为有效控制流脑流行、制订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济南市 195 1~ 2 0 0 3年流脑发病法定报告资料和流脑防治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 5 0多年来 ,济南市流脑发病呈逐年下降态势 ,期间出现 3次大的流行高峰 ;发病主要集中在 3~ 7岁年龄段 ,发病率为 8 47/10万 ,散居儿童占 63 3 5 % ,2~ 4月占 71 2 4% ;城乡结合部的历城区发病率最高。 [结论 ]济南市流脑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这与流脑疫苗的应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流脑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防控流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西历年流脑疫情监测资料与相关文献报道,对其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及分析.结果广西上世纪60~70年代流脑流行较为严重,80年代后期流脑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广西流脑发病率维持在0.1/10万以下.目前广西流脑呈散发,发病年龄以0~5岁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人群以农民、学生及散居儿童为主,发病高峰以冬末春初为主.结论目前广西流脑发病水平低,但流行菌群复杂,病死率高,菌群变迁、病原学诊断率低、婴幼儿抗体水平低下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安阳市50多年来流脑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今后进一步做好流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安阳市1953-2005年流脑疫情、个案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3年来流脑共发病11637例、年均发病率为8.95/10万,死亡667例,死亡率为0.51/10万,以20世纪60年代发病率最高,70年代明显下降,2000年以后下降到最低水平;发病季节高峰在1~5月;发病年龄主要在15岁以下儿童;以托幼散居儿童、中小学生居多。结论对15岁以下的儿童进行流脑疫苗的接种,提高有效接种率是控制流脑流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江西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流脑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江西省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4-2007年流脑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江西省2004~2007年流脑发病率为0.069/10万-0.129/10万,平均发病率0.105/10万;病死率为2.2%-16.7%;1-4月为发病高峰;〈15岁儿童发病占总病例数的75.4%;学生发病占总病例数的57.5%;送检的病例标本中,检出C群脑膜炎球菌的占73.9%。结论应规范接种A群、A+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加强流脑监测和在校学生流脑的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