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阐析五脏相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历史继承性、五脏相关学说的方法论与理论特点及五脏相关的模式与渠道,提出五脏相关学说是纯粹从医学角度来体现五行思想的核心--"五脏关联性"的应用性理论模型.从五行到五脏相关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换,而是在现念上的突破,在实质内容上的突破,是对中医五脏系统关联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五行学说进行了剖析,认为五行学说不能很好说明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不能完整地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五行用繁琐的语言来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和诊治原则。指出教材上的五行内容已显得落后,没有必要写入教材。应该用五脏相关理论代替五行学说。  相似文献   

3.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建构过程中 ,起到了以下三个作用 :一是运用五行的特性来分析和归纳脏腑等组织器官的五行属性 ;二是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来分析和研究五脏各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是运用五行乘侮和母子相及来阐释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因此 ,五行学说不仅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 ,而且并有着指导临床的实际意义。   (一 )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内脏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以五行的特点来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木性曲直 ,枝叶条达 ,具有向上、向外…  相似文献   

4.
对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提出缘自20世纪60年代,是基于对中医五行学说的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理论学说.五脏相关是指人体可分为心、肝、脾、肺、肾五大系统,其系统内部、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与环境之间相互关联;五脏相关学说体现了现代中医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功能系统观、脏象联系观和天人整体观三个理论层次的整体认识.其研究思路和基本方法:临床研究是课题的工作重点,医案研究是主要切入点之一,结合现代科学技术,采用人机结合方法,是我们正在积极探索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5.
五行学说属于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特性及"相生""相克"规律来认识、解释和探索世界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秦汉时期,五行学说被应用于医学,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黄帝内经》中就详细记载了五行、五气、五脏、五味、五体、五志、五色、五声、五音等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五行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自然界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用以识别、归纳各种事物的自然属性。本文从探究五行学说的起源入手,把握五脏五行配属的演变脉络,揭示五行学说的科学内涵,以此说明五行学说对目前的中医临床仍旧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五行学说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贯穿于中医学理  相似文献   

7.
就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译进行评析。由于中国学与中国哲学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尖评析五行学说时必须对其发生的源头作一叙述。并对五行的英语翻译从字面上,意义上进行剖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8.
四、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关系  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均属于我国古代唯物辩证法的范畴 ,渗透到医学领域中来 ,同为中医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各有自己特殊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 ,虽然各有特点 ,是两种不同的学说 ,但两者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 ,在医学领域中是综合运用的。二者均是以阴阳、五行的各自属性及其各自相互联系的法则为理论指导的 ,以临床可见的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为客观指标 ,去分析、研究、探讨和阐释人体内在脏腑、经络等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理论上有许多重要的相同点。例…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五行学说”不能很好地说明五脏生理功能、五脏间的相互关系及其病变的相互影响和诊治原则,而主张将“五行学说”作为参考内容附在书后,或者从教材中删去。  相似文献   

10.
回族医学七行学说与中医学五行学说的差异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族医学是阿拉伯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完美结合,其理论重视先天(四行)与后天(三子)之间的和谐整体关系,构成其特有的七行学说.中医学以中国古代哲学为背景,将五行学说视为理论构架,强调五行之间生克制化,从而实现机体的内在平衡.本文从理论探讨的角度出发,揭示回族医学七行学说与中医学五行学说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运用现代的唯物辩证法去剖析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首先,用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剖析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其次,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和发展原则剖析了中医五行学说;最后,对阴阳五行学说的取舍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发展,并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以及中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影响下而逐渐形成的。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础。学习中医必须了解五行,懂得五行学说,前人说:“不通五行,难为中医”。1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元素)及其运动变化。“行”指“行列”,排列顺序及其变化。五行最初叫五才,即五种有用之才。前人说:“五行组成万物,亦组成人”,人有五指、有头、上肢、躯干、下肢;有胚胎期、幼年期、壮年期、老年期、死亡期。《灵枢·阴阳二十五》曰:“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五行学说和阴阳学说一样,也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含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相生和相克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规律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五行学说的形成五行学说起源于殷周,成熟于春秋战国。"五行"二字,始出于《尚书·洪范》:"初一曰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各有其特性,它是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五行的产生可能…  相似文献   

14.
五行学说哲学思想源流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萌于民间宗教信仰崇拜的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人们在长期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长期斗争中,产生的与天命神权相对峙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引入中医领域后,五行学说进一步得到发展。通过探析五行学说哲学思想的发萌、发展以及成熟,来进一步分析五行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运用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学的传承与创新拔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学的传承与创新——微观辨证学,分察舌辨证和平脉辨证,阴阳计量辨证和寒热辨证,五脏气血辨证。通过其可以实现辨证标准化、规范化和微观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并结合运用五行学说识别疾病病因、病机的传变规律和临床指导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6.
中医“五脏相关”理论继承与创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整理当代名医邓铁涛教授"五脏相关"原创学术理论的缘起,时<内经>"五脏相通"以及历代医家提出的"五行互含"、"五脏旁通"、"五脏穿凿"等与五脏相关的理论进行学术源流探讨与梳理,并从理论探讨、临床调研、实验研究3个领域总结了开展中医"五脏相关"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成果.认为现代中医应继承五行学说合理内核,创新五脏相关理论;中医五脏之关系,不是依靠书斋五行相生相克的推理,而是长期临床实践之总结;从五行到五脏相关,中医学术的发展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而五脏相关理论的提出及其解释与研究,顺应了时代发展,走到了学术前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与五脏相关的脏象联系观及五脏和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中医五行在脏腑辩证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日益为传统中医学研究所用。探讨中医五行学说中生物大分子五行生克机制,揭示生物大分子与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为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运用中医五行原理,结合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和生化的分子代谢原理,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初步发现生物大分子的中医五行配属为DNA属肾水,RNA与肝木相配,蛋白质配心火,糖类为脾土,脂类属肺金。大分子之间不仅存在已知的DNA衍生RNA、RNA衍生蛋白质、蛋白质衍生糖和糖衍生脂类之直线关系,而且存在着与机体五行五脏相关的"相生、相克"之循环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内容,但关于五行的起源以及五行学说的本质,当今学术界存在很大分歧。通过对历代文献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观点:古人对"五"的崇拜是五行形成的基础,五行的概念源自对生活中5种基本物质的概括,形成于商末周初;五行相胜源于古人对五材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察,形成于西周,春秋时期五行相胜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已有运用,而且发现五行无常胜;五行相生源于四时的轮替,是五行学说与时令学说结合的产物,形成于战国时期。五行学说在战国时期逐渐发展成熟,五行生克结合形成了完整的五行学说。汉代五行学说达到鼎盛,五行乘侮的观念是对五行学说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试论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哲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古代哲学的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作为思维方法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认为这三种古代哲学思想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促使中医学形成了同源性思维和相互联系的观点 ,构建了表达人体自身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统一性的整体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