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膀胱瘤行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是目前比较好的一种输尿管转流手术。该手术应用肠管顺蠕动,加之粪尿分流,很少发生逆行性感染及电解质紊乱。不足之处就是出现腹壁造瘘口,增加病人生活上的不便,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收治该病2例.均为老年男性,年龄64~68岁,主因无痛肉眼血尿人院,行B超及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癌,多次行肿瘤局部电刀切除,及膀胱部分切除后复发,这次人院行膀胱全切除,回肠代膀胱术。其中第2例将回肠代膀胱置于腹膜外,术后随访3年,至今健康状况良好。1.2手术步骤:患者仰卧位,骨盆部抬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预防术后肠梗阻护理对策.方法:对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预防术后肠梗阻的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43例患者膀胱癌行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的患者中40例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了肠梗阻.结论:加强对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患者术后肠梗阻的预防护理对策对术后肠蠕动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膀胱肿瘤居泌尿系肿瘤首位,好发于41-70岁,近几年有年龄减小趋势,男女比例为4:1。临床表现主要为无痛间歇肉眼性血尿,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等。手术治疗常见的术式有:①经尿道电切;②膀胱部分切除术;③全膀胱切除加回肠代膀胱术。全膀胱切除加回肠代膀胱术对机体损伤大,回肠为有菌器官,术后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因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疗效情况。方法将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在2017年5月~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76例肌层浸润性膀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进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多项相关指标,来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相当,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放置导尿管时长、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基底病理活检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广东省饶平县人民医院行TURBT术治疗的80例膀胱癌患者,按术后有无行基底病理活检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电切基底部标本病理活检,比较两组肿瘤复发、进展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4例,行二期全切膀胱根治术;非肌层浸润性尿路上皮癌36例,其中行二次TURBT术11例(活检无肌层组织6例、活检为上皮异形增生5例),活检无异常25例;对照组发现肌层浸润性膀胱癌7例,其中姑息治疗4例,行膀胱保留术3例;另外33例均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T),其中复发后行淋巴结清扫+膀胱全切术8例;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肿瘤复发率27.50%,进展率30.00%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基底病理活检可确定肿瘤分级、分期,检出残余肿瘤,确定电切深度、范围,为二次电切术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6.
王静 《中医临床研究》2014,(18):131-132
目的: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应用于术后膀胱癌病患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5月收治的膀胱癌患者35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膀胱灌注化疗,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经过3个月到6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心理状态。结果:患者在术后半年生存率上为91.4%(32/35)。其中2例患者出现病情复发,包括1例表浅性复发以及1例浸润性复发。治疗后患者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膀胱灌注化疗,并辅以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其生存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并能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羟基喜树碱(Hcyr)和吡柔比星(THP)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应用HCPT和THP行膀胱癌患者电切或部分切除后膀胱内灌注,随访2年,记录每次膀胱灌注后的局部及全:牙反应情况,定期行膀胱镜复查。结果:HCPT法和THP法膀胱灌注,2年内膀胱癌复发率分别为15%和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尿路刺激征、血尿及肝肾功能等毒副作用亦无显著性差别。结论:羟基喜树碱和吡柔比星膀胱灌注预防表浅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膀胱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1-2004年我院收治的21例膀胱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膀胱腺癌18例,脐尿管腺癌3例。原发性膀胱腺癌行全膀胱切除加尿流改道9例,膀胱部分切除4例,经尿道电切术4例,姑息性尿流改道术1例。脐尿管腺癌患者行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3例。结果19例获得随访,1a生存率53%(10例),2a生存率35%(6例),5a生存率18%(2例)。结论原发性膀胱腺癌宜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脐尿管腺癌应做扩大膀胱部分切除术,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复发、转移患者的总体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痉基喜树硷和干扰素治疗膀胱癌术后复发。方法:对膀胱癌行膀胱部分切除后28例、经膀胱镜检证实有局部复发者,有自制导管针行膀胱粘膜下注射顺铂和干扰素。结果: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再复发5例、复发率为18%。复发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论:该方法有效的治疗及延期肿瘤的再发,并为治疗复发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拟复方芪莪汤与米托蒽醌膀胱灌注联合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患者疗效及对VEGF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治疗的115例非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1例采用米托蒽醌膀胱灌注治疗,研究组64例在米托蒽醌膀胱灌注治疗基础上给予自拟复方芪莪汤治疗,对比2组术后随访1~3年复发情况、VEGF水平、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QLQ-C30)。结果研究组平均复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且随访的1~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VEGF水平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QLQ-C30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复方芪莪汤与米托蒽醌膀胱灌注联合治疗对非浸润性膀胱癌术后疗效、VEGF及生活质量均具有积极影响,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陆昌萍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147-148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全切是治疗侵润性膀胱癌最主要的手段。原位膀胱术是患者在进行根治性切除后,用其回肠段制成一个新膀胱,让患者保留经尿道排尿的功能,其优点是最大程度的提高了贮尿、控尿及排尿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我院自2000年1月-2011年10月对15例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护理过程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膀胱恶性肿瘤是泌尿科常见疾病之一,膀胱肿瘤侵犯浅基层以上、复发肿瘤、多发肿瘤以及位于膀胱三角的肿瘤,多主张行膀胱全切除,而回肠结肠新膀胱术具有低压、可保护肾功能、可控率高、最大限度的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特点.我院1995年以来对36例患者施行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吡柔比星术后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将84例膀胱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6例,术后用吡柔比星30mg加蒸馏水30m1行膀胱内灌注;B组38例,术后用丝裂霉素C20mg加生理盐水30m1行膀胱内灌注。结果随访3年,结果满意。结论吡柔比星膀胱内灌注能有效预防膀胱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4.
本院对16例膀胱癌患者施行膀胱全切可控性回肠新膀胱术,显著提高了膀胱全切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术前心理护理,留置深静脉导管,术中使用变温水毯及切口保护器,手术器械分次、分区摆放以及熟悉术者习惯等方法,做到主动配合,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改善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去结肠带盲升结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男性膀胱癌患者行膀胱全切去结肠带盲升结肠新膀胱术,膀胱全切采用顺逆相结合的方法,截取盲肠、升结肠、切除结肠带作为新膀胱。结果手术时间250~360 min,平均270 min。术后全部获得随访,31例白天夜间均可控制排尿,只有1例夜间不能控制排尿;2例单侧轻度肾积水;2例新膀胱结石,其中1例反复尿路感染;1例尿道残端癌复发;1例新膀胱后尿道吻合口狭窄;1例肠梗阻。结论膀胱全切去结肠带盲升结肠新膀胱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无电解质紊乱,更符合生理要求。  相似文献   

16.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其治疗主要有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和保留膀胱的肿瘤切除手术。保留膀胱的术式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两者术后均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这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膀胱肿瘤患者71例,5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膀胱肿瘤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占西方人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1],分别占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四位,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十位[2].对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治疗主要为了达到以下3个目的:(1)切除现有病灶;(2)预防肿瘤复发;(3)预防肿瘤进展如肌层浸润、转移.TURBT是目前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金标准.为了预防术后肿瘤复发、演进和转移,在70年代以前,膀胱癌术后通常以塞替哌、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化疗药物进行膀胱灌注治疗,但仍有半数以上患者在3 a内复发,约有20%患者发展成为肌层浸润性肿瘤[1].70年代以后,大量研究显示膀胱肿瘤有免疫原性,并且动物实验也显示卡介苗(BCG)可用于模型动物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膀胱灌注预防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20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的46例患者参与临床试验,随机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23例。给予对比组单一膀胱灌注治疗,给予观察组中药干预联合膀胱灌注治疗。密切观察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并比较2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比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复发率低于对比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治疗中应用中药联合膀胱灌注方案可取得显著效果,既能降低术后复发率,又能避免灌注不良反应,进而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全膀胱切除术后3种尿流改道术式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180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中行回肠膀胱术58例,原位新膀胱术94例,输尿管皮肤造口术28例,比较不同术式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中情况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种尿流改道术式间性别和病理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输尿管皮肤造口术与其余2种术式在年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术式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种术式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都是较好的膀胱全切术后尿流改道方式,术前应明确适应证,并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个人意愿选择相应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在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自主排尿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58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膀胱癌患者,术后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包括:贮尿、控尿、排尿三种功能训练,问卷调查患者排尿日记、日/夜控尿情况、尿失禁发病率,测定自由尿流率.结果:术后随访3-36个月,全部患者恢复规律自主排尿,膀胱功能性容量230~390ML,随访1年患者中发生夜间尿失禁9例,发生率0.18,经及时指导后控尿能力逐步提高.结论: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进行系统新膀胱功能训练,可使患者尽快恢复新膀胱储尿控尿功能,经尿道正常排尿,有利于其社会心理的维护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