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压力波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释放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15只犬高速投射物致伤,检测致伤前后血浆ET、NO浓度,并用肠系膜血管内皮细胞(VEC)、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联合培养,体外检测强压力波致伤前后培养上清中的的ET-1、NO浓度。结果高速投射物致伤犬后血浆中的ET、NO浓度显著升高。联合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致伤后ET、NO浓度在致伤后10分钟迅速升高,至6小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以ET升高更显著,持续时间更长。结论实验结果提示在血管应激反应过程中,血管组织可能通过局部自分泌、旁分泌方式,释放ET-1、NO调节局部血管舒缩功能。在高速投射物致伤的强压力波作用下,由于ET释放占优势,在血管出现以收缩为主的反应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速枪弹伤时内皮细胞内皮素释放及mRNA转录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高速枪弹伤时产生的强压力波对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素(ET-1)的释放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高速枪弹致伤犬腹部以及高速枪弹压力波致伤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实验模型,采用放射免疫及斑点杂交的方法,从整体、细胞、基因不同层次观察内皮细胞ET-1释放及表达的特点。结果:致伤犬和培养的内皮细胞在压力波作用下,ET-1释放和基因表达的变化具有相似的趋势,出现即刻和延迟反应,即伤后10分钟至6小时ET-1释放明显增加,mRNA(ET-1)转录增强则出现在伤后4~6小时。结论:压力波是导致ET-1释放及基因表达紊乱的重要力学因素,ET-1mRNA转录增强可能是压力波对ET-1调节的延迟效应的分子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速投射物所致流体扰动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高速投射物所致流体扰动对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630042重庆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李开龙,刘荫秋,赖西南,练伟坤,安波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Q469采用高速投射物射击体外模拟循环管路,观察弹击瞬间,剧烈扰动的流体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VEC)结...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内皮细胞(EC)损伤及功能障碍所致的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在冠心病(CHD)发病中的意义,观察了48例CHD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和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含量变化,并用卡托普利干预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显示:CHD患者外周血中NO低于正常,ET和CEC则明显高于正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证实CHD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细胞损伤以及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外周血NO、ET及CEC的浓度变化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轻重的参考指标,卡托普利对于上述各指标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变,采用同种骨髓提取液(BME)复制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连续多时相点检测血管内皮标记物;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浆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内皮素(ET-1)以及肺组织GMP_140含量,并行常规病理及电镜检查。发现致伤后0.5h,CEC,血浆GMP-140,ET-1均显著升高,持续6h仍显著高于伤前和对照,其中血浆GMP-  相似文献   

6.
一氧化氮损伤内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主要研究:①内毒素损伤内皮细胞过程中一氧化氮(NO)的作用;②不同浓度NO供体SIN-1对内皮细胞的作用以及SOD、CAT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提示:NO在内毒素损伤内皮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浓度SIN-1可严重损伤内皮细胞;SOD、CAT对内皮细胞的不同保护作用说明ONOO^-的产生可能是NO损伤内皮细胞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文章探讨在缺氧条件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缩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舒血管活性物质NO和NO抑制剂LNNA对VEGF基因表达的影响。采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缺氧及血管活性物质处理、Northern杂交、酶联免疫检测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等方法观察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VEGF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及缺氧 3h检测不出 ,而缺氧 6h可见有VEGFmRNA表达。ET、NO、LNNA对血管内皮细胞处理后 ,检测到VEGFmRNA表达 ,ET能促进VEGFmRNA的…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血管紧张素Ⅱ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国强  王英 《武警医学》1999,10(5):258-26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NO)、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的变化及其与高血压发病关系。方法用重氮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50例EH患者治疗前后及36例正常对照组血浆NO、AngⅡ浓度。结果(1)EH患者血浆NO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Ang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经降压治疗后EH患者血浆AngⅡ浓度恢复至正常,NO浓度有明显地增高(P<001),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2)EH患者血浆NO与AngⅡ呈负相关(γ=-086,P<001);(3)EH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与NO呈负相关,与AngⅡ呈正相关(γ=-082,F=5103,P<001)。结论NO、AngⅡ共同参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对烫伤豚鼠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豚鼠30%TBSAⅢ度烫伤为模型,分为复苏组(n=48)、治疗组(n=48)和伤前对照(n=8)。复苏组在烧伤后立即给予平衡液复苏,治疗组在复苏同时给予川芎嗪。分别在伤前、伤后2、4、8、12、24和48小时,测定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在伤后4和8小时取回结肠动脉中段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治疗组各时相点ET水平较复苏组低(P〈0.05,P〈0.01),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两组ET/NO比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显示,治疗因管内皮细胞损害明显轻于复苏组。结论:川芎嗪对烧伤早期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肢体枪伤后脑及外周血内皮素—1活性应变效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斑点杂交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后各时相点海马、丘脑下部、颞叶灰、白质内皮素-1(ET1)RNA表达和血浆ET1含量。结果:低、高速投射物致伤组伤后2h海马、丘脑下部、颞叶灰、白质ET1RNA表达和ET1含量显著升高,并持续至伤后8h;血浆、脑脊液ET1含量同步升高。各脑区和血浆、脑脊液ET1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非颅脑创伤可致脑组织间接损伤,脑组织和体液ET1间有其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山莨菪碱对烧作病人血管内皮细胞(VEC)的保护作用,60例烧伤病人,随机分成烧伤对照组(30例)和山莨菪碱治疗组(30例),两组病人分别于伤后1、5、10、21天取静脉血测定CEC、ET、NO、LDH、ALT及白细胞数,10名正常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线病人所测指标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用药期间各指标值明显低于烧伤对照组,尤其用药后5天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说明山莨菪碱对烧伤病人血管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投射物侵彻撞击时产生的压力波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肌醇磷脂信号通路的变化及其在继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以军用7.62mm枪弹侵彻介质水所产生的强压力波作用于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测定压力波作用后细胞内三磷酸肌醇(IP3),游离钙含量以及蛋白激酶C(PKC),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并以特异的肌醇磷脂代谢阻断剂新霉素预作用于培养内皮细胞后,观察压力波作用后上述参数变化。  相似文献   

13.
用放射免疫测定和免疫组化法缺氧对培养的小牛肺动脉内皮细胞(PAEC)和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自分泌心钠素(A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内源性洋地黄因子(EDLF)的影响。无氧培养24h末,PAEC分泌ANP减少43.5%(P〈0.001),ATⅡ和EDLF呈明显负相关(r为-0.88和-0.786,P〈0.01),细胞内ANP阳性颗粒也显著减少(P〈0.001);PASM分泌ANP无显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探讨放射线辐照对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影响及炎细胞浸润的分子机理 ,建立能定量评价内皮细胞通透性变化的细胞模型是必要的前提。本实验以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ECV3 0 4为对象 ,用培养小室法 ,观测视黄酸诱导的单核样HL 6 0细胞在受照单层内皮细胞上的粘附及迁移变化。一、材料和方法1 细胞培养与辐照 :①HL 6 0细胞的诱导 :细胞于含10 %小牛血清的RPMI 16 40培养液中 ,37℃ ,体积分数为0 5 %CO2 条件下培养至 1× 10 5个 ml,加入视黄酸 ,使终浓度达 5× 10 - 3 mmol L ,继续培养 3d ,用于实验。②ECV3 0 4细胞…  相似文献   

15.
创伤后应激障碍早期边缘系应变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模型,探讨了伤后早期边缘系下丘脑、海马区及颞顶区灰、白质脑组织内皮素-1(ET-1)表达与释放及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发现,伤后8h高速组下丘脑、海马区ET1含量明显增高(P〈0.01);低速组下丘脑,高速组下丘脑、海马区ET1-mRNA表达增强(P〈0.05);超微结构改变仍以高速组下丘脑、海马区为主,多集中于神经元、神经纤维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变化。提示伤后脑组织E  相似文献   

16.
GANGLIOSIDEGM1POTENTIATESNERVEGROWTHFACTOREF┐FECTSONREGENERATIONOFCRUSHEDSCIATICNERVEINRATSWANGMin-sheng(王民生),CHENZhong-wei(陈...  相似文献   

17.
韩烨  万功华 《人民军医》2000,43(6):335-336
左旋精氨酸(LArg)是一氧化氮的合成底物。我们以血液中内皮细胞(CEC)为血管内皮(VEC)损伤的指示物,以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反映血管内皮的功能变化,观察老年人高血压(EH)病用左旋精氨酸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探讨左旋精氨酸对高血压病血管内皮的影响。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1)观察组:按1978年WHO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均为我科住院高血压病人: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6070岁,平均658岁。排除糖尿病、高脂血症、肺心病、冠心病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2)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6073岁,平均668岁。均经询问病史及…  相似文献   

18.
兔延迟断蒂组织移植局部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兔延迟断蒂组织移植局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血管痉挛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局部血浆和动脉壁ET的的含量,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局部血浆中NO2含量间接反映NO水平。结果术后4小时,局部血浆及动脉壁ET含量增高非常显著(P<0.01);术后8小时,局部血浆、动脉壁ET含量增高显著(P<0.05)。术后4小时,局部血浆中NO含量下降非常显著(P<0.01);术后16,24小时,局部血浆中NO含量增高非常显著(P<0.01)。结论术后16~24小时,延迟断蒂组织移植局部ET含量恢复正常,NO含量明显增高,是延迟断蒂组织移植血管危象发生率下降的原因,此时为断蒂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旨在解缺氧时多形核白细胞(PMN)与肺微血管内皮细胞(PMVEC)粘附对血管壁通透性影响的机理。方法:利用兔PMN悬液与PMVEC单层共育模型,观察缺氧时兔PMN与PMVEC粘附率、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一氧化氮的变化(NO),通过CD18单抗封闭试验观察了粘附率与PAF、释放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与结论:缺氧时致的PMN-PMVEC粘队季PAF、NO的释放。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及功能障碍所致的内皮血管活性物质失衡的冠心病发病中的意义,观察了48例患者外周血一氧化氮,内皮素和循环内皮细胞的含量变化,并用卡托普利干预进行治疗前后对比。结果显示:CHD患者外周血中NO低于正常,ET和CEC则明显高于正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