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性以及与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关系。方法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20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状况,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6种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blaTEM、blaVIM、blaOXA-23 、blaSHV、 blaADC、 blaIMP)并加以分析。结果2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大多敏感。所有菌株均检出blaTEM、blaADC基因,有18株携带blaVIM基因,其余基因均为阴性。结论同时携带blaTEM、blaADC和blaVIM基因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调查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特点及β-内酰胺酶基因类型。方法用Phoenix-100系统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头孢噻肟等6种抗生素的最低抑菌浓度;用PCR法检测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耐药基因测序分析。结果247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仅为3.2%和4.1%,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其余14种抗生素耐药率为31.9%~67.2%。20株多重耐药性鲍曼不动杆菌中17株具TEM基因,任选3株经DNA测序为TEM-1型基因,与GeneBank(χ54604)比较,共有4处同义突变。未检出SHV、OXA、CTX-M、PER和VEB型β-内酰胺酶基因。结论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除与TEM型耐药基因有关外,可能还与其他耐药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常宁地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方法 采用国产天地人半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鲍曼不动杆菌进行鉴定,采用K-B琼脂纸片扩散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的药敏情况,采用标准纸片扩散法确证试验检测ESBLs,并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 8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痰及支气管分泌物最多,占77.50%;对所检测的20种抗生素耐药率大部分在50%以上,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较低,均为37.50%;检测出产ESBLs鲍曼不动杆菌31株,占全部菌株的38.75%;ESBLs阳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ESBLs阴性菌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宁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严重,ESBLs阳性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更为严重,这可能与本地区大量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有关.通过药敏试验及ESBLs检测可防止院内感染的区域性流行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4家医院2010年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研究该菌的流行型别,为临床合理用药及控制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4家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共204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上述细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乙二胺四乙酸(EDTA)纸片协同试验检测金属酶表型。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23、OXA-24、OXA-51、OXA-58、ampC、IMP-1、IMP-4、VIM-2编码基因。结果 4家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哌酮耐药率均较高,达到90%以上;对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耐药率均相对较低。研究发现浦东地区医院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多黏菌素B的耐药率均高于浦西地区医院。AmpC酶表型检测以公利医院表型阳性率最高(84.6%),瑞金医院表型阳性率最低(42.3%);金属酶表型检测,公利医院和仁济医院西院未检测到金属酶表型阳性菌株,另外3家医院中以东方医院检出率最高(27.3%),瑞金医院检出率最低(7.7%)。基因检测,浦东地区医院的OXA-23和ampC阳性率要比浦西地区医院的阳性率高。204株菌株OXA-51均为阳性,均未检测到OXA-24、OXA-58、IMP-1基因。在仁济医院东院和东方医院标本中检测到IMP-4和VIM-2基因,其他医院标本未检测到IMP-4和VIM-2基因。结论本地区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均检测出OXA-51,上海地区不同医院之间鲍曼不动杆菌产β-内酰胺酶情况略有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医院感染菌鲍曼不动杆菌(ABA)临床分离株头孢菌素酶(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及其耐药特点.方法 应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三维试验法检测不动杆菌属产生的AmpC酶和ESBLs.结果 69株鲍曼不动杆菌,产ESBLs 18株(26.1%),产AmpC酶17株(24.6%),同时产AmpC酶和ESBLs 4株(5.8%);产AmpC酶菌株对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比产ESBLs菌株多.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比例较高,临床应加强与微生物室的联系,科学用药,才能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6.
7.
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方法用Etest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11种抗生素对30株亚胺培南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值),三维实验法测定β-内酰胺酶表型,用PCR扩增9种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结果11种抗菌药物中,除多粘菌素B耐药率为23.3%,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为87.7%,其他抗生素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以头孢曲松作为底物,30株不动杆菌中单产ESBLs的33.3%(10/30),单产AmpC酶的3.3%(1/30),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的23.3%(7/30),产可水解头孢曲松但不能被克拉维酸和氯唑西林所抑制的酶的26.7%(8/30),未检测到产酶的13.3%(4/30)。VIM-1、VIM-2、OXA-24、CTX-M-2、IMP-1、VEB-1编码基因均阴性。27株菌检测到OXA-23、PER-1和AmpC编码基因中的2种或3种,测序证实与GenBank相应序列同源性均在98%以上。26号菌的PER-1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铜绿假单胞菌PER-1序列(AZ21957)相比,在第617位核苷酸发生了突变(A→C),该序列已在GenBank登录(登录号:DQ341275)。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与其产生OXA-23、PER-1和AmpC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采用琼脂扩散法作敏感试验。结果4年共分离鲍曼不动杆菌1101株,主要分布在呼吸科病房,占33、2%(366/1101),其次为外科监护病房(27.3%)、外科(24.7%)、内科(8、5%)和急诊科(6.2%)等。痰标本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最多见,占87、8%,其次为伤口分泌物等。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在4年内逐年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耐药率在各科室之间有差异,以呼吸科ICU分离菌株耐药率最高,除对亚胺培南敏感率较高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结论鲍曼不动杆菌的分离率逐年增加,且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以呼吸科明显,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的存在类型。方法用美国BD公司Phoenix-100型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及做药敏试验,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5种常见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采用随机引物PCR扩增对菌株进行分型。结果 5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而对其余18种抗生素耐药率为52%-100%,其中24株为泛耐药菌株,共分为8种基因型,B型菌株为主要的流行株,所有菌株均检出TEM-1基因,46株检出AmpC基因,31株检出0XA-24基因、21株检出0XA-23基因,7株检出IMP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以引起危重病人的呼吸道感染为主,对18种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对头孢菌素类高度耐药并且存在克隆传播,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是本院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酶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研究 总被引:64,自引:3,他引:64
目的 明确浙江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型。方法 采用ATB药敏试验条板微量肉汤法测定临床分离的6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β内酰胺酶基因型。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堵南、美洛培南的耐药率为1.7%,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8.3%,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以上。有18株菌株扩增到SHV型β内酰胺酶,17株为ESBLs SHV—12,另1株(HZ01株)扩增序列全长含826个核苷酸,与SHV—1相比,第35、191、238、240位氨基酸有不同,被命名为SHV-48(GenBank登录号:AY259164)。结论 浙江湖州地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严重,至少存在3种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别为SHV-12、SHV-48、TEM-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南京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蒯的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时南京第一医院2006年10月至2009年5月检出的635株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离到革兰阴性非发酵菌2472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635株,占25.69%,是非发酵菌中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位于第2位的感染菌,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85.04%),病房集中于ICU(51.34%)。该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性较高,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并出现多重耐药的菌株。结论南京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应定期监测其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分析2006~2008年分离本院感染患者标本的鲍氏不动杆菌及其耐药率资料。结果3年间共分离到鲍氏不动杆菌92株,主要以患者痰标本为主,分布率为72.26%;科室分布主要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居首位,合计分布率为25.97%;鲍氏不动杆菌总体耐药普遍较高,但耐药率较为稳定。结论临床医生应根据耐药率变化选择敏感药物或采取联合用药,既可有效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又能有效防止或减慢耐药菌株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点及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珠海迪尔体外细菌检测专用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院内3年间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来源于痰液(82.98%~88.76%)。2015年分离的70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5.7%~41.4%)低于2014年分离的94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6.4%~47.9%) ,而高于2013年分离的89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1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2.2%~18.0%)。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多粘菌素B、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总耐药率较低,分别为4.7%、5.1%、10.3%、15.4%;对四环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环丙沙星的总耐药率较高,分别为34.4%、31.2%、31.2%、29.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数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低于文献报道。加强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可预防和减少院内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鲍曼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情况和耐药表型及其携带基因的关系。方法收集48株鲍曼不动杆菌,用K-B法和琼脂稀释法检测其对阿米卡星的敏感性,PCR法扩增aac(6′)Ⅰ基因以及3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rmtB及rmtC基因)。结果 72.9%(35/48)菌株对阿米卡星表现为双圈耐药,其中100.0%菌株检出armA基因,未检出rmtB、rmtC基因,77.1%(27/3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0.4%(5/48)菌株对阿米卡星普通耐药,均未检出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其中80.0%(4/5)菌株检出aac(6′)Ⅰ基因;16.7%(8/48)菌株对阿米卡星敏感,未检出相关耐药基因。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情况非常严重;双圈耐药现象与armA基因诱导型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感染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采用WHONET5.4软件处理.结果 130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标本107株(82.3%),分泌物标本11株(8.5%),尿液标本5株(3.8%).科室分布主要见于重症医学科37株(28.5%),神经外科31株(23.8%),呼吸内科24株(18.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85.4%),对米诺环素耐药率最低(12.3%),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33.8%、34.6%,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在50%以上.13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发现11株为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8.5%).结论 该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主要来自痰液标本,以ICU等科室为主,耐药性严重,存在泛耐药株,需引起预防医院内感染和临床抗感染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143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合理用药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临床标本,进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将收集到的标本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培养基,置二氧化碳条件35℃孵育16~24 h。采用德灵Microscan微生物测试板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鲍曼不动杆菌93.01%分离自痰标本,87.41%分离的阳性菌株来自ICU,菌株耐药性较强,其中对亚胺培南耐药67株,占46.85%,泛耐药株16株,占11.18%,对舒普深的耐药低(K-B法),为20株,占13.99%。结论鲍曼不动杆菌主要侵犯ICU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及术后感染者。故实验室应加强对病房,尤其是ICU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株的分析和药敏监测,及时向临床提供相关信息,同时ICU应加强消毒隔离(特别是手卫生),阻隔各种可能的传播媒介,避免鲍曼不动杆菌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社区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耐药性,增加临床医生对该类肺炎的认识。 方法 纳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呼吸内科病房标本检测为鲍曼不动杆菌,且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44例,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转归。结果 社区获得性鲍曼不动杆菌肺炎患者多数伴有心脑疾病及慢性肺部疾病史,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发热。肺部CT呈现多形态改变,常见双肺受累。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不同程度耐药性,耐药率较高的是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其中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高达54.5%。结论 由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老年人为主,常伴有心脑肺部疾病,重症患者较多,但病死率较低,病原体具有不同程度耐药,需要临床医师关注。 相似文献
19.
12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鲍曼不动杆菌在医院感染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鲍曼不动杆菌在各病区及标本中的分布,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检测抗生素耐药性,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进行结果判断。结果12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痰液分布率最高,为85.25%(104/122),病室中呼吸内科检出率最高,为29.51%(36/122)。耐药率最高的抗生素是头孢西丁、头孢噻肟,分别为85.71%和72.73%。结论鲍曼不动杆菌已经成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尤其是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连续监测,以便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现况及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规范情况,并对其进行耐药性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綦江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例资料和药敏结果并按时间段进行比较。结果綦江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率为3.94%,抗生素不规范使用率为20.63%,且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药敏结果显示,綦江区人民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有试验抗生素耐药率超过50%,尤其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噻肟(CTX)、复方磺胺甲噁唑(T/S)三种药物呈现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耐药率逐渐升高的现象。结论严格执行环境消毒和加强抗生素规范使用监管对降低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和预防医院感染暴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