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2002年4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5例十二指肠间质瘤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降部和水平部;内镜、X线钡餐和CT为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5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1例,肿瘤局部切除2例.术后2例复发,其中1例给予格列卫辅助治疗.结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十二指肠间质瘤惟一有效的方法.根据十二指肠间质瘤大小和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于病理分级呈高度危险病人术后应给予格列卫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间质瘤(CIST)是一种发生于十二指肠少见的肿瘤,在基层医院能正确诊断比较困难.现将我院诊治的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报道如下:指肠降部肿物并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间质瘤是起源于十二指肠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性肿瘤,占小肠间质瘤的10%~2000,临床报道较少;而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的病例则更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十二指肠间质瘤合并主胰管变异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2000~2012年收治的22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最常见于十二指肠降部,其次为水平部、球部、升部.临床表现以上消化道出血多见,其次为腹痛、饱胀、贫血.诊断方法的选择为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胃镜、超声内镜及CT.22例患者均获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9个月至12年,其中20例获得完整随访,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和70%.结论 十二指肠间质瘤以恶性者多见,术前诊断主要依据上腹部增强CT、胃肠道钡剂造影、胃镜以及超声内镜检查.手术切除是治疗十二指肠间质瘤有效的方法,应根据十二指肠间质瘤大小和位置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十二指肠间质瘤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间质瘤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降部和水平部;出血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次为上腹部疼痛不适,内镜和CT为最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16例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9例,肿瘤局部切除5例,术后随访6~42个月,1例复发并出现肝脏转移存活22个月,其余均未发现复发.结论 根据十二指肠间质瘤大小和确切位置应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大部分患者可通过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或局部切除达到根治目的,对于病理分级呈高度危险患者术后应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2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最常见症状为上消化道出血,占46%(18/39).增强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准确率为69%(22/32),十二指肠镜检查的准确率为83% (15/18).发病部位以十二指肠降部多见,占69%(27/39).39例均行手术治疗,R0切除34例,其中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1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及胃大部切除术各3例,另有转流或探查手术5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有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均行非手术治疗治愈.R0切除术后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72%、41%.结论 腹部增强CT和十二指肠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有效方法.根据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大小和位置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以达到R0切除,而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应该是首选术式.对于中、高危险度的患者,术后应给予伊马替尼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GIST)可以发生于胃肠道、网膜、肠系膜或腹膜表面,其中约60%发生于胃.GIST的手术治疗原则是尽量完整切除病灶.对于转移复发的GIST,手术仅限于解决穿孔、梗阻、出血等并发症.绝大部分胃间质瘤可以局部或楔形切除.位于贲门周围的间质瘤,如果局部切除后可能造成贲门狭窄,可以采取近端胃切除.胃窦小弯侧的间质瘤可以酌情进行远端胃切除,胃间质瘤患者极少实施全胃切除.发生于胃体大弯侧的间质瘤常需要联合脾、胰尾、横结肠切除.十二指肠间质瘤尽量采取局部切除,有经验的中心可以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小肠间质瘤手术操作时避免肿瘤破裂,一旦发现肿瘤侵犯周围脏器、结构,应该果断采取联合脏器切除.直肠间质瘤原则上采取低位前切除,避免腹会阴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预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66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无复发生存率进行比较分析,分别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Kaplan-Meier分析表明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他部位间质瘤患者(P=0.002).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原发部位、核分裂数目、临床症状均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大小、原发部位、核分裂数目为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结论 不同部位胃肠道间质瘤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预后最差.肿瘤大小、原发部位、核分裂数目是胃肠道间质瘤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对16例十二指肠间质瘤患者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内镜、B超和CT或MRI检查诊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7例,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5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2例,肿瘤局部切除术2例.结果:肿瘤直径2.5~12.0 cm,平均6.2 cm.低度恶性潜能2例,中度恶性潜能8例,高度恶性潜能6例.1例失访,1例术后15个月死于肝转移,14例已健康存活6个月~10年.结论:十二指肠间质瘤应根据位置和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外科手术切除是首选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胃肠间质瘤是来源于胃肠道未定向分化的的间质细胞肿瘤,可以发生于消化道的各个部位,十二指肠间质瘤的发生率较低。十二指肠间质瘤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需要结合腹部CT、内镜及超声内镜等辅助检查协助诊断,但是最终依靠组织病理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确定。手术治疗是十二指肠间质瘤的有效治疗方法,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十二指肠局部切除、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等,需要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以及基因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规范的手术及辅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