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由于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的标志物,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又由于缺乏有效治疗,因而预后差.近年来,肝癌相关基因和蛋白标志物大量涌现,本文就AFP-L3、GP73及抑癌基因DLC-1(deleted in liver caneer-1)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判定预后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由于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均高的标志物,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又由于缺乏有效治疗,因而预后差。近年来,肝癌相关基因和蛋白标志物大量涌现,本文就AFP—L3、GP73及抑癌基因DLC-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进行阐述,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判定预后提供一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目的 肝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当前急切需要肝癌的标志物.但是当前的所用的标志物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有一些新的候选标志物近年来被发现.方法 我们回顾了传统和新的肝癌血清标志物相关文献.结果 有几种有希望的新的肝癌血清标志物被认识.它们包括单个蛋白、蛋白组学合成物、肿瘤自身抗体.但是它们还没有一个能通过由EDRN所设定的最严厉的标准.结论 新的肝癌血清标志物被批准前还需等待合适的对照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PX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从Ualcan数据库获取正常肝组织及原发性肝癌组织GPX1表达数据,在LinkedOmics中检索GPX1的共表达基因,并通过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分析确定这些基因的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功能,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相关基因编码蛋白的互作网络。最后利用GEPIA数据库分析GPX1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肝组织比较,不同分期(IV期除外)、不同年龄患者肝癌组织中GPX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且男性肝癌患者肝癌组织中GPX1表达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均P0.05)。GPX1共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基因转录、翻译、蛋白泛素化、蛋白质磺酰化、mRNA稳定性调节、蛋白酶体复合体、线粒体翻译等分子生物学过程,并参与TGF-β、mTOR、WNT、MAPK、HIF-1α、NF-κB、VEGF、Notch等信号通路及各种癌症疾病通路。10个肝癌相关基因编码的蛋白与GPX1所编码的蛋白存在互作关系。GPX1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GPX1低表达患者(P=0.048、P=0.035)。结论:GPX1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肝癌筛选、预后预测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随着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人类基因组学等基础学科向肝癌研究领域的渗透 ,肝癌分子诊断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方面 ,以甲胎蛋白 (AFP)、异常凝血酶原为代表的一些行之有效的肝癌蛋白类标志物一直被临床沿用并得到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 ,肝癌基因类标志物研究日新月异 ,其基因诊断手段也正在逐步向临床过渡。1 肝癌蛋白类标志物1 1 AFP变异体AFP是一个人们熟知的肝细胞癌 (HCC)标志物 ,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早已为世界公认。然而 ,由于部分肝炎、肝硬化等良性肝病AFP亦升高 ,常使临床医生在判断结果时颇感棘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和正常肝脏组织的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分析其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手术切除的肝癌组织78例及正常肝组织78例的XRCC1基因甲基化情况,并随访3年以上.结果 肝癌组的XRCC1启动子甲基化率远高于对照组(P<0.05),肝癌组发生XRCC1启动子甲基化的危险是对照组的13倍(4.089 vs 41.332);XRCC1启动子甲基化的个体发生肝癌的危险是非甲基化的10.36倍(3.423 vs 31.354)(P<0.05);XRCC1启动子甲基化可致肝癌患者无进展期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降低(P< 0.05).结论 DNA损伤修复基因XRCC1启动子甲基化在肝癌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对肝癌患者较差的预后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SMC基因家族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分期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UALCAN和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库,分析SMC基因家族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表达水平,并进一步分析其在肝癌不同分期中的转录水平.利用GEPIA数据库完成对SMC家族各成员基因与肝癌的生存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简称肝癌)发病率高, 预后差。在其临床救治工作中, 早期诊断是争取最佳治疗时机的重要手段, 也是提高肝癌预后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肝癌的各类早期诊断方法中, 肿瘤标志物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血清甲胎蛋白作为肝癌筛查的主要血清学指标, 由于其灵敏度不高导致其诊断的准确性差。近年来, 随着对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深入研究, 对其灵敏度、特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状核糖核酸(circ RNA)一般有3种特性, 包括保守性、组织特异性和一定的丰度, 可以在一些疾病中发挥特殊的分子标记作用, 包括肿瘤。很多研究证明circ RNA在多种类型的癌症中异常表达, 并参与肿瘤的多种生物学和病理过程, 提示circ RNA有望成为很多肿瘤的诊断或者预后生物标志物。本文就circ RNA在肝癌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转移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精准医疗时代利用多组学、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筛选能准确预测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全面评估肝移植后患者免疫状态、诱导免疫耐受,选择敏感药物对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有效预防,重视复发转移的个体化治疗,将明显改善肝癌肝移植预后。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和查阅相关研...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DDR1基因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过度表达,如乳腺癌、卵巢癌、食管癌和儿童脑肿瘤等[1],目前尚未见DDR1基因在不同复发倾向肝癌中表达水平的报道.我们前期已经建立起了符合基因组学研究的比较完善的肝癌数据标本库[2],本研究在肝癌数据标本库基础上检测了DDR1基因在两组不同复发倾向肝癌患者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分析DDR1基因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探讨它们与肝癌复发转移的关系及其对判断肝癌临床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术后复发再切除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发性肝癌发现的途径 ,再切除的路径和手术方法 ,再切除的疗效以及影响再切除肝癌预后的因素。方法 研究 5 7例肝癌术后复发的各种发现途径 ,5 7例复发性肝癌进行再切除 ,比较第一次术后的无瘤生存期、再切除术后的生存期、累积生存期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复发性肝癌的诊断手段为术后AFP再次升高 36例 (81.8% ) ,CT发现病灶 43例 (87.7% ) ,B超发现病灶 33例 (6 4.7% )。第一次手术后的 1,3,5 ,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6 3.9% ,38.3 % ,2 6 .6 % ,12 .8% ;再切除后的 1,3,5 ,10年生存率为 5 6 .6 % ,37.7% ,31.9% ,16 .2 % ;而 1,3,5和 10年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 82 .1% ,6 0 .8% ,47.6 % ,19.5 %。影响再切除预后的因素有肿瘤的大小、数目、复发时间、再手术切除根治与否。结论 肝癌术后AFP的监测和定期的CT检查是发现复发性肝癌的最佳途径。再切除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之一。肿瘤的大小、数目、复发时间、是否有完整包膜和再手术方式都是影响复发性肝癌手术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肝转移是结直肠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国外近5年来对肝转移机制研究的状况作出大体的总结:研究发现肿瘤细胞对肝血窦特异性的黏附是导致转移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转移的过程大体可分为:脱落、黏附、入侵、生存、增生.在肝转移发生过程中,肝脏的非实质细胞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促使肿瘤生长.缺氧、炎症、免疫抑制是肿瘤微环境的特点,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因子在肿瘤进展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线粒体E3泛素蛋白连接酶MARCH5[membrane-associated ring finger(C3HC4)5]在肝癌转移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1)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TCGA库中肝癌细胞中MARCH5表达是否发生了异常改变,并进一步分析MARCH5表达与肝癌患者预后相关性。(2)采用细胞生物学方法下调人肝癌细胞HLE中MARCH5表达后,利用划痕实验与Transwell侵袭实验分析对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下调人肝癌细胞HLE中MARCH5表达后,利用qRT-PCR实验分析对上皮间质转化标志分子(上皮标志E-cadherin与ZO-1;间质标志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MARCH5表达显著上调(P<0.001),尤其在转移性肝癌组织中(P<0.001);MARCH5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27)。(2)下调MARCH5表达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LE的迁移与侵袭能力;下调MARCH5表达后HLE细胞中上皮细胞标志分子E-cadherin与ZO-1表达显著上调,而间质细胞标志分子N-cadherin与Vimentin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 MARCH5表达上调可能通过诱导上皮间质转化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资料完整并行手术治疗的123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病人1,3,5年存活率分别为87.2%,35.6%及21.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术前癌胚抗原(CEA)水平、是否R0切除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R0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切除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最佳手段,综合治疗是病人达到R0切除、改善远期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超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术前肝癌降期或桥接治疗的新方案,评价介入联合仑伐替尼治疗超米兰标准肝癌后实施肝移植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例超米兰标准肝癌通过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后成功接受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规律复查血清学标记物、CT检查或肝脏彩超等评估患者的预后及肿瘤复发情况,评估该桥接方案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第一例患者为肝癌伴门静脉右前支癌栓,为我国肝癌分期(CNLC分期)Ⅲa期,通过介入联合仑伐替尼治疗2个月,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提示肿瘤绝大部分坏死,仅周围见少许异形细胞团,规律随访1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第二例患者为肝癌伴肝中静脉侵犯,为CNLC分期Ⅲa期,通过介入联合仑伐替尼治疗1个月,肿瘤学评价为SD,患者接受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术后切口愈合良好,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提示绝大部分组织已坏死,仅见少量肿瘤细胞呈条索样、腺样排列,规律随访14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两例患者目前肝功能正常,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靶向治疗对晚期肝癌能较好的控制肿瘤进展,可作为超米兰标准肝癌肝移植前有效的桥接治疗手段,近期预后良好,对腹部切口的影响以及患者的中远期疗效需增加样本量并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肝癌综合治疗进展显著,但手术切除仍为肝癌病人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治疗方式。随着肝脏外科的快速发展,肝脏解剖学的复杂性和手术操作已不再是肝脏手术的主要障碍,肝切除术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成为肝脏手术的主要限制因素。临床上多数肝癌病人因此无法行一期根治性切除术,只能接受非手术治疗,长期预后较差。联合肝脏分隔和门静脉结扎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hsa_circRNA_103809在原发性肝癌病人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肝癌病人设置为肝癌组,75例健康体检者设置为健康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纳入者血清中hsa_circRNA 10380...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结直肠癌病人首次确诊时已有15%~25%发生肝脏转移,中位生存期约为6个月,然而行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后5年存活率可达60%。近年来,虽然在新辅助化疗和外科技术等方面取得迅速发展,使得病人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但肝切除仍是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CRLM)病人的主要治疗方式。肝切除术能够改善病人预后,手术应做到R0切除或者达到无疾病证据状态(NED);若有复发应积极施行二次手术;原发病灶部位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对预后影响尚有待研究;结直肠癌确诊至发生肝转移时间间隔越长预后较好(>2年)。然而,肝转移灶的大小、数目、部位情况等,并不是影响手术预后的主要因素。总之,肝切除对CRLM病人具有良好的预后,同时需要结合病人的切缘状态、残余肝体积、原发病灶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