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斑部视网膜出血是多种眼科疾病及全身疾病的共同表现形式之一,往往导致急剧和严重的视力损害,对大面积发生于黄斑部的视网膜前和(或)视网膜下出血,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清除,以减少它对黄斑功能和结构的永久性破坏.对于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可采用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或联合玻璃体内注射tPA、注气、注射bevacizumab等方法;对于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采用激光引流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  相似文献   

2.
黄斑部视网膜出血是多种眼科疾病及全身疾病的共同表现形式之一,往往导致急剧和严重的视力损害,对大面积发生于黄斑部的视网膜前和(或)视网膜下出血,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清除,以减少它对黄斑功能和结构的永久性破坏.对于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可采用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或联合玻璃体内注射tPA、注气、注射bevacizumab等方法;对于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采用激光引流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  相似文献   

3.
黄斑部视网膜出血是多种眼科疾病及全身疾病的共同表现形式之一,往往导致急剧和严重的视力损害,对大面积发生于黄斑部的视网膜前和(或)视网膜下出血,应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清除,以减少它对黄斑功能和结构的永久性破坏。对于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可采用单纯玻璃体切除术或联合玻璃体内注射tPA、注气、注射bevacizumab等方法;对于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采用激光引流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出血是许多眼底疾病的显著体征之一.按部位分类,有周边部、赤道部、后极部、视盘周围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等;按形态分类,有点状、片状、火焰状视网膜出血等;按层次分类,有视网膜前出血、内界膜下出血、浅层出血(神经纤维层出血)、深层出血、视网膜下出血(神经上皮下出血)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下出血等[1].不同部位和层次的出血预示不同眼底疾病存在.有些眼底疾病尤其是在疾病后期,可存在多种形态、多个层次及部位的出血.区分不同部位和层次的视网膜出血,有利于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所以,正确描述视网膜出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上对视网膜前出血和内界膜下出血的描述常有混淆,即使在教科书和许多文献中对其的定义也不尽一致.有的将视网膜前出血定义为视网膜浅层的大量出血,血液聚集予视网膜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皮质之间[2,3];也有的认为其既可发生于神经纤维层与内界膜之间,也可发生于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皮质之间[4].尽管如此,在这些描述中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将后极部呈现液平面的出血形态定义为视网膜前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事实上,视网膜前出血和内界膜下出血截然不同,尽管两者都可出现液平面的表现,但引起这两类出血的疾病常不相同,且临床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部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收集2012-01/2016-01在我院就诊的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部出血患者7例7眼,3眼出血位于视网膜前的患者,1眼观察,2眼给予532nm激光玻璃体后皮质切开引流术;3眼出血位于视网膜内的患者,给予抗VEGF治疗;1眼合并有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内出血的患者,给予球内注气+激光玻璃体后皮质切开引流+抗VEGF治疗.结果:患者7例7眼视网膜前及视网膜内出血均吸收,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针对视网膜大动脉瘤破裂致黄斑出血的治疗,应根据出血范围和位置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从而达到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的激光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的有效治疗措施。 方法 对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范围大于2PD的36例,36只眼分别进行常规保守治疗25例,激光引流出血于玻璃体辅以药物治疗11例。 结果 25例常规保守治疗组视力恢复时间平均24 d;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吸收时间平均40 d。11例激光治疗组中引流成功者10例,该10例视力平均恢复时间为5d,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吸收时间为11 d。 结论 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激光玻璃体引流术是及早恢复中心视力的有效方法。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99-201)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特点及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在海军总医院眼科治疗的5例(8只眼)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积血特点及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临床疗效.结果 儿童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常见于间接性眼外伤及血液病,一般发现较晚,或因全身情况及专科就诊较晚,积血分解产物进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变性呈黄白色混浊,积血表面内界膜增厚机化引起血管弓部环形视网膜嵴,甚至牵拉性脱离,含铁血黄素对视网膜毒性作用明显.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1只眼术中发现视网膜撕裂口,视网膜脱离僵硬明显,术中放弃进一步治疗.另7只眼行常规23 G玻璃体切割手术.术后随诊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2只眼0.8,0.15、0.3和0.4各1只眼,另2只眼患儿视力检查不配合,但交替遮盖时均能主动寻找玩具.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儿童黄斑部视网膜内界膜下出血具有相对特殊的临床特点,及时发现并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手术可取得较好地疗效.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对视网膜前出血的治疗广泛采用YAG激光做玻璃体切开术。由于治疗视网膜下出血的玻璃体手术对眼的损伤大 ,近年来多采用玻璃体注气术。作者结合以上方法 ,对由视网膜微血管瘤引起的黄斑部视网膜前出血合并视网膜下出血的患者作了视网膜内界膜切开加玻璃体注气术。黄斑部的视网膜微血管瘤引起的视网膜前出血自然吸收常常需数月之久 ,而视网膜下出血常常隐蔽有视网膜微血管瘤 ,长时间可引起黄斑部功能损害 ,甚至引起反复性玻璃体出血 ,造成黄斑部的不可逆性损害 ,所以需要积极治疗。激光光凝术对黄斑部水肿 ,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可以…  相似文献   

9.
单纯玻璃体腔内注气治疗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肖云  苏兆安  姜节凯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11):700-702,I005
视网膜下出血多为脉络膜新生血管、视网膜血管、脉络膜血管破裂 ,导致血液积存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和色素上皮之间 ,常见于老年性黄斑变性、眼部拟组织胞浆菌病、视网膜大动脉瘤、高度近视、外伤等疾病。视网膜下出血常位于黄斑部 ,可同时伴有视网膜前出血或色素上皮下出血 ,导致中心视力急剧下降。以往对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均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被动地等待血肿自行吸收。但是 ,黄斑部视网膜下出血较多且厚时 ,自行吸收时间较长且视功能恢复较差[1] 。我科从 2 0 0 1年 2月至 2 0 0 2年 2月 ,试用单纯玻璃体腔内注入膨胀气体治疗 7例 (7只眼 )…  相似文献   

10.
韩毳  张宁  刘熙朴  刘宁朴 《眼科》2007,16(4):285-287
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位于黄斑区视网膜内界膜下或内界膜与玻璃体后界膜之间,可见于眼外伤、Valsalva视网膜病变、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伴发于视网膜动脉血管瘤病等视网膜血管性疾病。本文报告2例无明确原发疾病的黄斑区视网膜前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