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和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两种不同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医疗和护理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乳腺癌手术后引流患者60例,传统组30例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改进组30例应用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比较两种引流效果。结果改进组术后使用止痛剂人数少于传统组,术后72h引流量高于传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低,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术后出院时间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高真空负压引流瓶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相比较,能够降低皮下积液发生率,减少患者带管时间,使患者舒适感增加;缩短住院天数;使患者使用更安全、放心;护士操作省时、简便。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装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君花  许瑞华 《护理研究》2008,22(2):129-130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的效果.[方法]将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50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术后应用中心负压引流,改进组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进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优于中心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乳腺癌术后使用高负压真空引流与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预防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血运不良的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0月本科共治疗乳腺癌患者205例,术后按使用高负压真空引流与一次性负压引流进行分组,使用高负压真空引流患者95例,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患者110例,分别记录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组发生皮下积液26例(23.6%)、皮瓣血运不良7例(6.4%),使用高负压真空引流组发生皮下积液9例(9.5%)、皮瓣血运不良2例(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术后使用高负压真空引流比一次性负压引流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装置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的效果。[方法]将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250例病人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改进组,传统组术后应用中心负压引流,改进组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出血情况。[结果]两组皮下积液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改进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优于中心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引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4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采用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系统(德国pfm医疗公司)(实验组),4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传统负压引流球引流(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出现皮下积液14例,皮瓣坏死6例,实验组出现皮下积液3例,皮瓣坏死1例.2组在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用于乳腺癌术后创面的引流,减少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缩短了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腮腺手术术后护理中运用的优越性.方法 对56例腮腺手术患者中的24例采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通过观察术后不同引流方式患者引流液状况及术后皮下积液、感染率、涎瘘、疼痛评分、满意度等指标,对比普通负压引流球,观察其优越性.结果 使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组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及涎瘘发生率与使用普通负压引流球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评分、舒适度的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组和普通负压球的患者在术后皮下积液、切口感染率、涎瘘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但高真空负压引流瓶组患者术后舒适度、疼痛评分较普通组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老年人乳腺癌术后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3年12月收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65例,应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进行引流。对照组55例,使用传统负压引流瓶引流。分析两组术后皮下积液、皮瓣缺血坏死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与皮瓣坏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轻度皮肤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应用Drainobag真空高负压引流技术可减少皮下积液和皮瓣缺血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真空高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2009年3月~2013年12月入住我院的108例乳腺癌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在改良根治术后,分别用 REDON 真空负压引流瓶(实验组)和传统负压引流瓶引流(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皮下积液及术后引流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病人无论在皮下积液发生率、引流总量及引流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EDON真空高负压引流能明显减少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皮下积液的发生,缩短引流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乳腺癌根治术后中心负压引流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中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将我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应用中心负压引流,实验组术后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结果:两组对照,实验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的发生,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优于中心负压引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负压引流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使用中心负压持续引流联合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对照组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引流。结果治疗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心负压持续吸引能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江苏省苏州市立医院东区乳腺癌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70例。实验组应用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负压引流。对比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切口感染情况及拔管时间。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及切口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真空负压引流装置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rа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85例在我科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2例)选择持续电动负压吸引引流,实验组(93例)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两组术后总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总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乳腺癌根治术后,两种引流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联合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结果:研究组引流时间缩短,总引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皮下积液发生率和皮瓣坏死率均减少,而术侧上肢水肿发生率两组无差异。结论: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器联合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方法优于单纯使用一次性负压吸引器引流的方法。乳腺癌术后发生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是术后主要的切口并发症,术中减少组织损伤和严密止血及术后加强局部护理,可明显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负压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所起的临床作用.方法 本文通过472例乳腺癌术后随机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管道负压吸引三种方法 行创口负压引流,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与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别,而管道负压吸引与上述两种引流方法 比较,P<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管道负压吸引加预防措施是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有意义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负压引流法防止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负压引流在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中所起的临床作用。方法 本文通过472例乳腺癌术后随机采用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管道负压吸引三种方法行创口负压引流 ,对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一次性负压吸引球与一次性简易胸腔负压引流瓶比较 ,P >0 .0 5 ,无显著性差别 ,而管道负压吸引与上述两种引流方法比较 ,P <0 .0 5 ,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管道负压吸引加预防措施是预防乳癌术后皮下积液等并发症的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对66 例在我科施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 例)选择持续墙式中心负压吸引引流,改进组(33例)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对两组术后第一天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术后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改进组术后第一天引流量、置管时间、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Drainobag真空负压引流瓶引流效果好,能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增强了病人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根治术后负压引流效果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制负压引流瓶(试验组)和一次性负压引流器(对照组)在乳腺癌手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科1991年1月~2004年6月乳腺癌术后应用自制负压引流瓶86例,应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73例 进行回顾分析,对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率,切口I期愈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切口I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而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却相反,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25,结论 自制负压引流瓶效果优 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自制负压引流瓶是可靠、方便、适合推广的理想引流器。  相似文献   

18.
随机将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等。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负压真空引流瓶优于自制负压引流瓶,观察组换瓶次数远少于对照组,明显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负压引流装置用于乳腺癌术后引流的效果。方法:96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实验组采用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行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行负压引流。并观察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和伤口愈合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8.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4.9±2.5)d和(16.8±4.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的负压引流装置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伤口进行负压引流,能使手术创面充分引流,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两种不同引流方法对术后并发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等的影响.[方法]将2007年3月-2009年3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吸引器引流,对照组采用单管接一次性负压吸引引流瓶引流,观察两组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及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采用双管接电动负压器吸引引流法能有效的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