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术后的应用,观察患者苏醒期的表现,寻找最佳的使用剂量。方法选择在静脉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R组,实验组S1组、S2组和S3组,每组30例,采用不同剂量的酮咯酸来观察患者在苏醒期的表现。结果四组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躁动和呛咳和发生率R组和S1组较S2和S3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发生率S3组高于R、S1和S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无呼吸抑制的情况发生;术后患者镇痛评分(VAS)及镇痛泵自控镇痛的次数R组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的合适剂量为1.0mg/kg,并发症少镇痛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肛瘘术后镇痛对患者不同状态疼痛评分、PCA按压次数、BCS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进行择期肛瘘切除术的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曲马多组和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每组40例.2组均在术毕患者清醒后采用自控镇痛泵,曲马多组泵内应用曲马多15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泵内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4 mg/kg,均采用100 ml 0.9%氯化钠溶液进行稀释,泵注速度2.0 ml/h,单次追加量为0.5 ml,锁定时间15 min.观察启动PCIA泵即刻(T0)、1 h(T1)、4 h(T2)、8 h(T3)、12(T4)、24 h(T5)、36 h(T6)、48 h(T7)患者在静息状态、活动状态(变换体位、躯体活动等)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观察患者4、8、12、24、48 h的BCS评分.观察术后患者按压自控镇痛泵的次数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曲马多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3~T7,T1高于T3~T6,T2高于T3~T7,T5低于T6、T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时T3~T7 VAS评分低于T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静息状态下T0 VAS评分高于T2~T7,T1时高于T3~T7,T2高于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状态下T0高于T1,T3~T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活动状态下T3~T5 VAS评分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组48 h BCS评分显著高于4、8、12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4、8、12 h BCS评分显著高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48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酮咯酸氨丁三醇组PCA按压次数、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曲马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肛瘘患者术后应用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尤其对活动状态的镇痛效果较为明显,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郑洁  胡滨  刘庆 《北方药学》2014,(11):110-111
目的:评价小剂量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择无痛胃镜下行胃息肉电切术患者80例。采取随机双盲法分为4组,每组20例。A组单纯丙泊酚麻醉组,B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组,C组丙泊酚复合大剂量酮咯酸氨丁三醇组,D组丙泊酚复合小剂量酮咯酸氨丁三醇组。观察记录4组患者术中丙泊酚使用剂量、术中呼吸抑制情况、生命体征变动情况、手术后恢复清醒所需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回访患者伤口出血发生率。结果:B、C、D组丙泊酚使用量低于A组(P〈0.05);C、D组生命体征波动小(P〈0.05);A、B组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D组术后恢复清醒时间低于其他组(P〈0.05);A组术后疼痛评分高于其他组(P〈0.05);D组术后伤口出血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小剂量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下胃息肉电切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躁动及基础体征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80例腹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常规麻醉基础上加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比较两种方法对患者术后疼痛、躁动及基础体征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手术结束后2h (T2)、手术结束后12 h(T3)及手术结束后24 h(T4)VAS评分分别为(1.24±0.23)、(1.21±0.17)及(1.19±0.3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躁动发生率为4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时(T1)、T2、T3及T4时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等基础生命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能显著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后躁动状态,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预防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在45~65岁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100例,ASA I-II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注酮咯酸氨丁三醇30mg;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滴0.9%氯化钠1ml。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问、拔管时间。拔管后15min、30min烦躁程度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疼痛评分及烦躁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可以预防七氟烷麻醉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比较地佐辛与酮咯酸氨丁三醇在颈髓过伸伤中不同疼痛程度的患者的镇痛效果,指导合理选择镇痛药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解放军第98医院80例颈髓过伸伤出现痛觉过敏患者的病历资料,以长海痛尺评分评定患者疼痛程度,长海痛尺评分≥3分为用药指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于地佐辛7.5mg肌注,对照组给于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注,比较2组对于不同疼痛程度患者用药后疼痛评分情况,3分以下为有效,≥3分为无效镇痛,并观察2组用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从镇痛有效率比较,2组用药30min后,中重度疼痛,观察组有效率100.0%,对照组有效率94.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有效镇痛.剧烈以上疼痛,观察组镇痛有效率95.0%,对照组有效率仅为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地佐辛镇痛效果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从镇痛前后疼痛评分比较,2组在中重度疼痛镇痛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剧烈以上疼痛镇痛后评分分别为(1.32±0.99)、(3.4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20.0%)高于对照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颈髓过伸伤的镇痛治疗中,中重度疼痛可选择地佐辛或酮咯酸氨丁三醇,剧烈以上疼痛地佐辛镇痛效果明显优于酮咯酸氨丁三醇,但地佐辛不良反应率较高,因此临床用药上建议根据疼痛评分来合理选择镇痛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复合喷他佐辛(在麻醉诱导前5 min给药)在外科全身麻醉术后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90例外科全身麻醉术后镇痛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复合喷他佐辛(在气管拔管前5 min给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复合喷他佐辛(在麻醉诱导前5 min给药)。比较两组外科全身麻醉术后镇痛效果;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的次数、术后2 h的疼痛程度、术后4 h的疼痛程度、术后8 h的疼痛程度、术后12 h的疼痛程度;术后2 h的镇静评分、术后4 h的镇静评分、术后8 h的镇静评分、术后12 h的镇静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外科全身麻醉术后镇痛效果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自控镇痛泵按压的次数、术后2 h的疼痛程度、术后4 h的疼痛程度、术后8 h的疼痛程度、术后12 h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2 h的镇静评分、术后4 h的镇静评分、术后8 h的镇静评分、术后12 h的镇静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复合喷他佐辛(在麻醉诱导前5 min给药)外科全身麻醉术后镇痛的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和发挥镇静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减少自控镇痛泵按压的次数,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解除肾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在肌内注射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3%高于对照组的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肾绞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柴军  龙波  韩宁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2):1155-1158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与曲马多对小儿七氟醚全麻术后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80例,年龄27岁、ASAⅠ7岁、ASAⅠ级。根据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入的药物分为4组,每组20例,曲马多组(T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曲马多1 mg/kg),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曲马多+酮咯酸氨丁三醇组(T+K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曲马多1mg/kg和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注盐水5 mL)。记录各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拔管后5 min(T5)、10 min(T10)的躁动评分,入PACU后记录疼痛和镇静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各组间患儿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5和T10 2个时点的躁动发生率排序:C组>T组>T+K组,C组>K组>T+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躁动发生率高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PACU后患儿疼痛评分排序:C组>T组>T+K组,C组>K组>T+K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组疼痛评分高于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T组和T+K组明显高于C组和K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和曲马多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小儿七氟醚麻醉后躁动的发生。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降低术后躁动的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酮咯酸氨丁三醇与地佐辛肌肉注射治疗急性结石性肾绞痛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结石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0例,分别肌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地佐辛,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肌注后采用口述评分法(VRS)、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和地佐辛肌肉注射治疗结石性肾绞痛均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但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治疗,不良反应率低,更适合急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局麻乳腺包块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择期乳腺包块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是右美托咪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Ⅰ组)和局麻组(Ⅱ组)。观察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VAS评分以及患者术中合作度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HR在T2下降明显(P〈0.01),MAP、RR、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Ⅰ组镇痛优良率为96.7%,Ⅱ组镇痛优良率为66.7%,Ⅰ组VAS评分明显小于Ⅱ组(P〉0.05);术中合作度Ⅰ组优良率96.7%,Ⅱ组为6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为局部麻醉下乳腺包块切除的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检查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10月保定市急救中心无痛胃镜检查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术前30 minim酮咯酸氮丁三醇注射液60 mg;对照组60例,术前未用任何镇痛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术中不适情况、术毕清醒时间、丙泊酚总用量.结果 观察组术中SBP和HR的波动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丙泊酚总用药量及术中不适发生例数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及清醒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用于无痛胃镜超前镇痛检查效果满意,可降低术中不适的发生率,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2013年沧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肾绞痛患者4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8例)与对照组(229例)。治疗组患者予以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盐酸哌替啶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尿潴留、低血压、过敏等)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山莨菪碱治疗肾绞痛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解除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患者在肌内注射山莨菪碱的同时,治疗组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哌替啶100mg肌内注射。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2.3%高于对照组的52.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肌内注射是一种快速、安全、高效、不良反应小的解除肾绞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胆绞痛镇痛效果。方法按就诊顺序将90例急性胆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在抗感染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肌注酮咯酸氨丁三醇60mg、静滴间苯三酚80mg;对照组给予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静滴山莨菪碱10mg。结果治疗1h后,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1.1%,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显效率为73.3%,总有效率91.1%,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是6.7%和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胆绞痛止痛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骨科患者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骨科下肢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舒芬太尼组(Ⅰ组):舒芬太尼3.0μg/kg+昂丹司琼4 mg;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Ⅱ组):舒芬太尼2.0μg/kg+酮咯酸氨丁三醇2.0 mg/kg+昂丹司琼4 mg。两组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 L,持续输注速度2 m L/h,追加0.5 m L/次,追加间隔时间15 min。观察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各时点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满意度Ⅱ组高于Ⅰ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Ⅱ组低于Ⅰ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用于骨科患者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骶管阻滞超前镇痛对小儿包皮环切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拟行包皮环切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酮咯酸氨丁三醇组(K组)、骶管阻滞组(D组)、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骶管阻滞组(KD组),每组20例。K组和KD组患儿于麻醉诱导前15 min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1。D组和KD组患儿术前行骶管阻滞麻醉,并于穿刺成功后一次性注入局麻药物0.8%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混合液1 ml·kg^-1。观察3组患儿术中体动、芬太尼和丙泊酚的使用情况、术后麻醉苏醒和麻醉苏醒后在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的停留时间、术后补救镇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K组相比,D组和KD组患儿术中体动发生率和术后布洛芬混悬液的服用率明显降低,术中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总用量明显减少,术后麻醉苏醒以及麻醉苏醒后在PACU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D组布洛芬混悬液服用率明显高于KD组(P<0.05)。3组患儿术后均未见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瘙痒和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对于小儿包皮环切术患者,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骶管阻滞的术后镇痛效果确切且提供了高质量的术后苏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超前镇痛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择40例择期在全麻下行骨折闭合复位的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在全麻诱导前静注曲马多0.8 mg/kg,联合用药组在全麻诱导前静注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和曲马多0.8 mg/kg。术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末气体浓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低氧血症、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术后躁动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曲马多预防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疗效优于单用曲马多,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吴娟  何涛 《北方药学》2015,(9):99-99
目的:观察酮咯酸氨丁三醇超前镇痛对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IL-6、TNF-a的影响。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接收胆囊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分配为依据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麻醉用药和手术方案一致的情况下,试验组62例患者在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酮咯酸氨丁三醇,对照组62例患者在术前半小时静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接受给药后各个时间点IL-6、TNF-a变化情况。结果:给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6、TNF-a水平差异不大(P>0.05),观察比较术中30min、术后2h、术后24h IL-6、TNF-a水平,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酮咯酸氨丁三醇应用于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超前镇痛,可以对患者血清中IL-6、TNF-a水平的升高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谢锋 《江苏医药》2012,38(12):1454-1455
目的 探讨酮咯酸氨丁三醇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 择期下肢手术患者4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组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0.5 mg/kg;B组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1mg/kg;C组术前给予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三组术后均行吗啡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记录术后VAS疼痛评分、感觉疼痛时间、PCEA用药量和不良反应.结果 三组间PCEA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比较,A、B组术后疼痛开始时间明显延迟,PCEA用量减少(P<0.05),不良反应减少.结论 术前给予酮咯酸氨丁三醇具有超前镇痛作用,能降低术后患者对PCEA镇痛药的需要量,从而减少吗啡PCEA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