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被称为"仲景群方之魁,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之总方也"。《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以桂枝汤加减化裁的属桂枝汤类的方剂有20多首,主治中涉及疼痛之证,内而脏腑经络之痛,外而头项腰背四肢之痛,仲景均以桂枝汤加减化裁,审证求因,"无一药无一方专门治痛而无一药无一方不能治痛",选药精当,结构严谨。《桂枝汤类方治疗疼痛证治规律浅探》一文从桂枝汤及其类方所治疼痛相关条文方药分析,探讨仲景治疗疼痛的证治规律,为临床辨治疼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伤寒论》有"伤寒误下救表救里"之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各医家历来均按流传下来的经文进行注解,未能准确解释其形成的机制。讨论此部分内容有助于掌握《伤寒论》知识系统,理解仲景学术思想。本文对各注家的注解进行讨论,并分析伤寒误下身痛证的病因、症状、治则、治方和麻黄汤与桂枝汤的方后注,认为伤寒误下之后救表之方为麻黄汤而非桂枝汤。  相似文献   

3.
大剂柴胡桂枝汤治疗急腹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报道应用大剂柴胡桂枝汤治疗不明原因的胃脘痛、胃溃疡、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 ,屡获奇效 ,且无任何不良反应。笔者临床亦经常选用此方治疗急腹症 ,特别是对急腹症急性疼痛发作的治疗 ,缓急止痛 ,疗效确切。今就仲景书中有关柴胡桂枝汤的方义与大剂柴胡桂枝汤的证治机理作一探析 ,以就正于同道。1 原文方证柴胡桂枝汤证在仲景书中有两条 ,一是《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中的 1 46条 ,二是《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中的附方《外台》柴胡桂枝汤。《伤寒论》1 46条云 :“伤寒六七日 ,发热 ,微…  相似文献   

4.
赵怀舟  贾颖 《山西中医》1998,14(5):46-47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中首见理中丸方,由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味组成,其方论下有作汤加减法。《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将此理中汤称为人参汤。而在宋本《伤寒论》中“人参汤”作为独立的方名仅在146条柴胡桂枝汤方论中出现,且非指...  相似文献   

5.
柴胡桂枝汤见于《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原文第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曰:"《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本方由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而成,仲景用此方治疗太阳外证未罢,邪已入少阳之证,柯韵伯谓之"为双解两阳之轻剂".本方既能调和营卫气血,又能和解表里,疏利肝胆,临证治疗范围颇广,应用机会亦甚多.  相似文献   

6.
乌梅丸方出于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历代著名方书如《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圣济总录》、《普济方》等均有记载。方后所列主治证候则多是根据《伤寒论》原文略加阐释,对方剂组成和药物性能论述不多。如宋  相似文献   

7.
余习读《伤寒论》一书略有所悟,遂写昧识”一篇。敬请同道赐教。1.太阳中风兼证21、22条析疑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桂枝汤证为太阳中风之本证。所谓其兼证,大抵是在桂枝汤的主证不变,主方也不变的前提下随证治之。据21条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  相似文献   

8.
正《伤寒论》桂枝汤在太阳病中以大量条文论述,堪称"伤寒第一方",在三阴病篇也接二连三提及桂枝的使用,如太阴兼太阳合病条文"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虽桂枝汤为太阳病主方,于太阴兼太阳合病中散太阳之邪,但仲景并未提及太阴病某个方药与桂枝汤连用,以散太阴之湿邪,实则以桂枝汤统太阴兼太阳二病。又如厥阴病篇提到下利,腹满痛,身体疼痛者,其治法为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  相似文献   

9.
从整体与局部、原病与变证、常治与变的方、以及真假桂枝汤证方面,探讨《伤寒论》的辩证思想。  相似文献   

10.
桂枝汤在《伤寒论》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在113方中,应用桂枝汤以及用桂枝汤随证加减共70方,约占63%。综观仲景立方之意,是为治疗太阳中风及其变证而设。然而,  相似文献   

11.
《广西中医药》2015,(6):47-48
<正>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方,具有解表和里、调补阴阳之功效,被历代医药方家誉为"群方之冠"。桂枝汤类方是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化裁而来的一组方剂,包括桂枝新加汤、桂枝加芍药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附子汤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研习《伤寒论》,认真学习历代医家对桂枝汤类方的应用经验,临证揣摩,学有所悟,并以桂枝汤类方辨证治疗产后病,常常获效。现略举数例。1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身痛  相似文献   

12.
探索枳实薤白桂枝汤的方药作用及病位、方药配伍及用量等,临床上可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辨治支气管哮喘、结核性胸膜炎、风湿性心脏病.认为枳实薤白桂枝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郁、瘀、痰证的重要基础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郁、瘀、痰,即可以法选用.  相似文献   

13.
浅谈近代中医辨治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医传入我国之前,中医辨治模式已有辨病治疗、辨证治疗、辨症治疗三种,由于证候是中医独有的概念术语,因此,辨证治疗相对于西医而言是独特的。古代中医,也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模式,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既要辨太阳病,同时还要辨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葛根汤证。这种模式一直相传至今,可以说是中医辨治的主体模式。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论治表证,除兼变证及合病三阴外,纯以表证论者,主要有麻黄汤证、桂枝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等,虽统称治表,但具体病位、证治机理、证候表现均有不同,仲景随证选用不同汤方充分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精神。《伤寒论》认为三阳病皆有表证,非太阳专属,故从太阳、阳明、少阳分经论治表证。太阳表证在皮毛,主方麻黄汤,主药麻黄;阳明表证在肌肉,主方葛根汤,主药葛根;少阳表证在腠理,主方是小柴胡汤,主药是柴胡。  相似文献   

15.
桂枝汤类方是以桂枝汤方为基础,根据桂枝汤方证的兼证,变证以及其它杂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加战化栽而成,也是《伤寒论》中最多的一组类方,在全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桂枝汤加味变化、减味变化、加减变化和舍方变化来对桂枝.汤类方的组方思想进行探析,并结合了历代名家的观点,以期更好地了解张仲景的类方组方思想来指导临床的组方用药和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16.
正桂枝汤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方由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组成。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而桂枝汤本身具有的调和营卫、阴阳的作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一向被中医界誉为方书之祖,而桂枝汤又是<伤寒论>的第一首方,因此柯韵伯称:"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伤寒论>中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变化后约有20余处,后世医家认为本方"乃调和阴阳,彻上彻下,能内能外之方","桂枝汤最切实用,外感风寒初起用之,内伤气血不和亦用之.妊妇用之,产后亦用之".故桂枝汤非仅治太阳经的病,其它杂病亦可用之.方中主药虽同,然经化裁加减后所主治症候截然不同,由此可知桂枝汤法并非一方仅治一病,而是方因证而立,亦因证而变.<伤寒论>桂枝汤法的加减变化体现了仲景辨证论治思想.现就桂枝汤法的加减变化进行一些阐述.  相似文献   

18.
孟宇航 《新中医》2018,50(1):177-179
正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一方,医药方家誉之为"群方之冠"。在桂枝汤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药味进而形成桂枝汤类方19方,故该方也成为《伤寒杂病论》中独立的一首药方。我国著名医学临床大师徐灵胎长期研习《伤寒论》,认为每种疾病的治疗都有其基础的治疗方法,只要在该基础之上增减药味且适度适量,皆可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1]。此见解为桂枝汤以及类方的使用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桂枝汤类方的变化,张仲景在《伤寒论》以及《金匮要略》中  相似文献   

19.
王帮众 《河南中医》2014,(9):1665-1667
《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是辨治太阳中风证的基础方,可在临床中用固定的基础方辨治病机不断变化的疾病,则很难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张仲景有鉴于此,以桂枝汤衍生合方为例阐述辨治复杂多变的疾病,只有重视合方应用,才是提高辨治疗效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被称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在《伤寒论》太阳病篇的应用频次仅略少于"经方之首"桂枝汤。其对太阳病及其变证具有突出的治疗优势,堪称是用治太阳病及其变证的主方。孙思邈概括"太阳病用柴胡汤法",列为《伤寒论》太阳病七法之第四法。根据张仲景"伤寒中风,有柴胡证"等病证合参、以病统证的思维模式,提出"太阳病柴胡证"的概念,认为"小柴胡汤实为疏表清里之首方",而不应将其限于"和解少阳"的狭义范畴。此观点为解析小柴胡汤在太阳病篇的主治病证,以及阐释其在现代外感发热性疾病中的治疗优势,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