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廷治  胥燕 《河南中医》2012,32(2):148-149
临床上采用桂枝汤治疗疾病时,护理上具有一定的特色:药物炮制时必须“嚼咀三味”,煎药时必须“微火煮取”,用药后须“啜热稀粥,温覆令一时许”,发汗时须令“遍身漐漐,微似有汗”,病轻者“不必尽剂”,病重者“日服二三剂”,反烦者,加刺风池、风府.自汗者“先其时发汗”.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一首桂枝汤,历经千载,如今仍在临床上运用。其组方严谨,配伍恰当,用量精确,在临证中灵活化载,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桂枝汤治疗一些内科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李学麟  杨鸿 《光明中医》2008,23(8):1052-1054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以外感病为主线,结合病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的基础病及误治、失治等因素,论述了:①体质禀赋的强弱、地域的区别等,使之在同一病邪的作用下表现出不同的病证;②同一病症在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病理机制;③不同的基础病在同一病邪的作用下可有不同的病证;④通过症状差异的鉴别对病位、病性等进行判断。详尽地介绍了其在治疗过程中的辨证思路和步骤,以及鉴别诊断的要点,从而制定了治疗原则和治法、方药,对中医临证思维有着极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中风之方,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甘草(炙)。用于治疗太阳中风之表虚证。笔者取其本方的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作用,治疗其它疾病,收效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浅析《伤寒论》中桂枝汤及其类方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姜勋  韩延华 《河南中医》2010,30(7):630-633
桂枝汤是《伤寒论》的第一张方子,其类方占据了《伤寒论》方中的绝大部分,这些方子在临床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有着很好的疗效。本人整理归纳桂枝汤及其类方32首,并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枝枝汤乃仲景师所创,始见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原方由桂枝3两,芍药3两,支甘草2两,生姜3两,大来12技组成。本方以主药桂枝而命名。《删补名医方论》云:“名桂技场者,君以杜校也。”方中以挂技辛温、解肌通阳为主药。辅以酸苦微寒之芍药,和营血而效明法。枝枝得芍药之改,寓调卫干和营之中;芍药得桂技之辛甘,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妙用。桂芍相伍,调和营卫,此即仲景师组方之宗旨,立方之真谛也。革束姜皆佐使之品,生姜宣散,助桂枝以通阳。草、枣甘缓,益气调中,助芍药以和管。只回桂技兼有祛风散寒之效,敌本方对营卫…  相似文献   

8.
桂枝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太阳中风证的重要代表方,可在临床中辨治诸多疑难杂病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本文重点探索桂枝汤方药作用及病位、解读方药及配伍,得出方药组成作用特点并不局限于太阳中风证,并可辨治诸多内伤杂病;权衡桂枝汤方证之发热、恶寒、头痛、汗出、不能食、心下闷、鼻塞,运用桂枝汤辨治长期低热、血管神经性头痛、妊娠大便难、窦性心动过缓,而不能仅局限于某一病变部位或症状表现,临证只要审明病变证机是气血虚夹寒,用之即能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桂枝汤类方是以桂枝汤方为基础,根据桂枝汤方证的兼证,变证以及其它杂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加战化栽而成,也是《伤寒论》中最多的一组类方,在全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桂枝汤加味变化、减味变化、加减变化和舍方变化来对桂枝.汤类方的组方思想进行探析,并结合了历代名家的观点,以期更好地了解张仲景的类方组方思想来指导临床的组方用药和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10.
陈建 《光明中医》2010,25(5):753-754
对《伤寒论》第146条条文的疑点进行剖析,指出柴胡桂枝汤具和枢机,解表邪;理气机,通血痹;振阳气,解郁结等功效。并举临床案例来说明柴胡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11.
方证是张仲景在中医辨证论治思想指导下,通过对比分析疾病的特异性症状及其对应的最佳治疗方剂,逐渐归纳总结而形成的。文章通过比较《伤寒论》中头痛方证,分析太阳头痛桂枝汤证与太阳头痛麻黄汤证、太阳变证头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阳明头痛承气汤证、少阳头痛小柴胡汤证、少阴头痛四逆汤证、厥阴头痛吴茱萸汤证和霍乱头痛五苓散、理中汤证之不同,旨在说明方证的形成是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应用方证不能按图索骥,要深入研究方证中蕴含的辨证思维,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具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调肝理脾、调和阴阳之功效,与产后病阴阳气血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应用桂枝汤类方治疗产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桂枝有促进发汗、解热、镇痛、镇静、抗惊厥、抗炎、抗过敏、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凝血、利尿等作用。作者在临床中以桂枝汤方类治疗有关病证,亦收到较佳疗效,现将验案报道于后。1桂枝汤加归芎治疗产后风寒感冒叶某,女,26岁,农民,2012年8月6日初诊。正常分娩三日因外感,服解热镇痛西药症状不减,至产后10日,求中医诊治。症见:发热恶寒,紧裹衣被,汗多湿衣,全身疼痛,头晕心悸,少腹冷痛,恶露未尽,体温39℃。舌淡苔白微腻,脉细微数,口渴不思食。诊为产后血虚、感受风寒,治以调和营卫、补血解  相似文献   

14.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经腑同病 ,互为因果 ,反复难愈后人研究《伤寒论》,有经证、腑证之言 ,如太阳经、腑证 ,阳明经、腑证 ,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而少阳之经、腑证 ,尚无定论。笔者曾提出小柴胡汤证是少阳经证 ,大柴胡汤证是外感病中少阳腑证之观点。杂病之中 ,必有少阳经脉症状 (如沿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 ,亦必有胆腑症状 (如上腹或右上腹疼痛等 ) ,方可谓之经腑同病。其发病特点为经、腑证象 ,彼此影响 ,十分明显。如少阳或兼邻近经脉(多为太阳经 )出现症状 ,常能引发上腹或右上腹症状 (胆位于剑突右下方 ) ,反之亦然。若兼外感 ,则有寒热现象 ,此与 …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具有调和营卫、温中补虚、调肝理脾、调和阴阳之功效,与肝癌阴阳气血失调的基本病机相符合。辨证选用《伤寒论》桂枝汤类方治疗肝癌并发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伤寒论》桂枝汤类方在肝癌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奇  谷松 《国医论坛》2021,36(2):3-6
本文通过分析历代医家对桂枝与芍药的阐述,结合中医传统思维方式来探索桂枝汤的深层含义.发现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配伍并非发汗解肌、敛阴和营那样简单.桂枝上则入心助心阳,下则降肺平肝又温肾,其阳热之气,可升可降遍行周身,内外周流.芍药之效当为从下焦收摄阴气上行与阳气相和,一路行其开破疏达之性,敛中有补,补中有泻.两者配伍,实...  相似文献   

17.
刘炳凡研究员主张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证思维,与仲景在《伤寒论》中的临证思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从刘老"首重脾胃"的思想与《伤寒论》对其的影响,《伤寒论》与刘老的病、证、症结合思维,病、证、症、脾胃相结合的临床应用举例3个层面,进行了较为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8.
葛根,来源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秦汉之际,已被广泛应用,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并有记载,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伤寒论》中,张仲景以桂枝加葛根汤用于治疗“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其中,“太阳病,汗出恶风”为桂枝汤所主治,加上一味  相似文献   

19.
关于桂枝汤的归属,历来存在很大争议,学术界对于桂枝汤属于解表剂、和解剂还是补益剂一直争论不一。文章通过分析桂枝汤药物功效、仲景对于桂枝汤的临床应用,以及后世对于桂枝汤应用的一些看法,讨论桂枝汤的归属,明确桂枝汤之作用机制在于温阳益胃、滋阴和营,实属补益之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