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静脉桡动脉内痿(AVF)重建术的效果。方法 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终末期))维持性血液透析伴AVF血栓形成的患者。首次建立AVF全部采用的是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使用时间6~48个月。再次手术采用患肢前臂近心端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重建AVF。结果 12例手术全部一次性成功,随访6~48个月。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头静脉桡动脉端侧吻合内瘘重建手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有效的保护方法.方法 8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需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潘生丁与罂粟碱联合治疗组(n=43),阿司匹林对照组(n=42),观察两组患者血管狭窄、血管闭塞、血管瘤样扩张、血管硬结的发生率及内瘘血流量、拔针后出血时间、动态静脉压、KT/V数值比较.结果 治疗组43例中出现闭塞1例,占2.33%,血管狭窄6例,占13.95%,对照组42例中出现闭塞8例,占19.05%,血管狭窄15例,占35.7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内瘘血流量、拔针后出血时间、动态静脉压、KT/V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潘生丁联用罂粟碱可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并可延长AVF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手部健瘘操配合中药熏蒸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AVF)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首次内瘘术后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组,其中30例术后接受常规干预(作为对照组),另30例术后接受手部健瘘操配合中药熏蒸干预(作为观察组),比较术后2周、术后4周、术后6周时头静脉血流量和头静脉内径,以及术后内瘘成熟率、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P <0.05)。比较头静脉血流量、头静脉内径,术后2周时,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4周、术后6周时,观察组头静脉血流量、头静脉内径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首次透析流量高于对照组,首次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手部健瘘操联合中药熏蒸对AVF成熟有促进效果,可增加透析血流量,降低并发症,对疾病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动静脉瘘患者应用内瘘专项护理配合优质护理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10例MHD动静脉瘘患者,分组以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5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行内瘘专项护理联合优质护理理念。对比两组内瘘成熟度、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头静脉内径更长,内瘘成熟时间、内瘘开始使用时间更短,头静脉距皮深度更深(P<0.05);护理后GQOLI-74评分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3.64%)较对照组(18.18%)更低(P <0.05)。结论 MHD动静脉瘘患者应用内瘘专项护理配合优质护理理念,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内瘘成熟,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蒋克国  王佳  黄蕾  肖蓓 《安徽医药》2021,25(2):284-287
目的 探讨端侧吻合法建立前臂直径<2.0 mm头静脉血管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的效果,为预测直径<2.0 mm头静脉血管是否能建立AVF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建立AVF并且留在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的终末期肾脏病病人30例.根据术前超声测量头静脉管腔直径大小,分为观察组(头静脉血管直径<2.0 mm)和对照组(头静脉血管直径>2.0 mm),各15例.超声测量两组术前和术后的头静脉、桡动脉和术后瘘口直径和平均血流流速,记录首次上机透析时间,透析12周后采集透析时的血泵血流量、有效血流量和动脉压,评价AVF功能及成功率.结果 对照组均一次性成功建立AVF,成功率100%(15/15).观察组中12例一次性成功建立,1例二次手术后成功建立,1例术后12周后经球囊扩张后可以使用,1例选择颈内半永久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首次成功率80%(12/15),总成功率93%(14/15).观察组和对照组首次使用时间分别为(40.14±13.26)d和(31.00±4.77)d,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明显延后(P<0.05).术后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瘘口直径分别为(3.41±0.08)mm和(4.15±0.65)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头静脉直径分别为(3.87±0.81)mm和(4.74±0.99)m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透析时有效血流量分别为(247.8±20.60)mL/min和(263.60±22.59)mL/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端侧吻合法在前臂位置同样适合建立头静脉管腔直径<2.0 mm病人的AVF,但需要较长的成熟期,成熟后基本不影响透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静脉内瘘术前、术后及其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肾内科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临床资料,使用超声筛选适合造瘘术的前臂血管,术后超声监测随访AVF血流量及内漏狭窄、血栓等并发症。结果头静脉内径大于或等于1.3mm、桡动脉内径大于或等于1.5mm适合造瘘血管,血流量在430ml/min左右,即能满足血透要求,又能降低内瘘并发症。本组并发症是桡动脉细小斑块14例,内瘘血栓7例,内瘘口狭窄6例,瘘旁形成血肿2例,头静脉瘤样扩张9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在血液透析患者对动静脉内瘘术前血管的选择、吻合部位的确定、术后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的监测分析以及内瘘合并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樊梅荣  曾财花  殷鹭  陶玲玲 《江西医药》2023,(12):1394-1398
目的 探讨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下评估动静脉内瘘血管,绘制动静脉内瘘位点图以指导护士绳梯穿刺。方法研究选取80例自体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助建立动静脉内瘘位点图指导绳梯穿刺法,对照组则通过传统方法评估动静脉内瘘进行绳梯穿刺。观察两组患者6个月内穿刺成功率、血流量不足发生率、24小时血肿发生率、绳梯穿刺执行率,两组患者分别在第3、6、9、12个月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血管,评估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绳梯穿刺的执行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流量不足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患者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后的第6、9、12个月内瘘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辅导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能够增加护士绳梯穿刺的执行率,降低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发生率,降低动静脉内瘘位点图建立后第6、9、12个月血管狭窄、血栓、血管瘤样扩张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臂内瘘首次使用动脉端的穿刺方法,以提高内瘘首次穿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依据患者内瘘手术时间顺序分为两组,由一人操作。对照组:24例选择瘘口近侧&gt;3 cm处头静脉作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静脉回路选择非瘘侧任意静脉。实验组:24例选择内瘘侧肘正中静脉作为动脉出路离心方向穿刺,静脉回路选择非瘘侧任意静脉。比较两组患者动脉出路穿刺一次成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血流量;比较两组在2年时间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动脉穿刺成一次功率(100%)高于对照组、皮下血肿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血流量能达到180 ml/min,且实验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臂内瘘首次穿刺采用肘正中静脉作为动脉出路其穿刺成功率高、能达到理想的透析血流量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13):40-43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木瓜酒湿敷用于促进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84例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熏洗联合木瓜酒湿敷,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管头静脉内径、血流量变化,统计术后30d内内瘘闭塞、首次穿刺成功人数,比较两组内瘘成熟所有时间以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血管狭窄改善、血流量改善、血管杂音增强、硬结软化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实验组血流量、内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内瘘形成用时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木瓜酒湿敷能有效促进内瘘成熟、提高内瘘质量,减少内瘘闭塞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改良穿刺法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使用改良穿刺法对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效果。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对照组采用动脉端离心方向穿刺法,两组患者静脉端均为向心方向穿刺。观察两组内瘘并发症包括动脉瘤、内瘘狭窄、内瘘阻塞的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种穿刺方式的透析效率包括尿素氮及肌酐清除率。结果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影响透析效率。结论 动脉端向心方向穿刺法能保证透析效率,降低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钝针穿刺内瘘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9年2月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患者资料,根据使用的穿刺法来将其分为绳梯法穿刺组(49例)、钝针穿刺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穿刺点渗血率、穿刺失败率、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透析间血流量、拔针按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经护理,钝针穿刺组的穿刺点渗血率与穿刺失败率均明显低于绳梯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钝针穿刺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绳梯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钝针穿刺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绳梯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钝针穿刺组的拔针按压时间明显短于绳梯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透析间血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钝针穿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绳梯穿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钝针穿刺内瘘技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可以显著缓解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情况,有效保护血管,提高血液透析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降低动静脉内瘘(AVF)感染发生率的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与2010年在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44例为对照组和293例为干预组。干预组在实施常规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干预措施:积极开展健康教育;采用科学的穿刺方法,如不固定穿刺点,采取阶梯式或纽扣式穿刺方法,穿刺方式采用顺穿、反穿交替进行;去除致敏原;积极治疗和控制皮肤瘙痒;于透析结束24h后采用木瓜酒湿敷以保护AVF。结果干预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VF感染的人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实施常规感染控制措施的基础上结合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AVF感染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率、减轻经济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华  张卫  朱强  王旭彦  刘志敏  菅秀丽 《河北医药》2011,33(19):2928-2929
目的通过监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的血流量,探讨其与AVF血栓形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华北石油总医院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4例,使用Transonic HD02血液透析监护仪(超声稀释技术)检测AVF血流量,随访6个月,以发生内瘘血栓为终点事件,将患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分析AVF血流量与发生内瘘血栓的相关性;根据AVF血流量分将患者分为2组:高流量组(54例,Qa≥500ml/min)和低流量组(30例,Qa〈500ml/min),分析2组发生血栓的危险性因素。结果结果20.2%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AVF血栓,AVF血流量在血栓组明显下降(P=0.001);低流量组半年内AVF的累计通畅率是77.4%,其发生血栓的风险是高流量组的4.5倍。结论AVF透析患者AVF血流量越低,AVF发生血栓的可能性越大。AVF的血流量低于500ml/min是发生近期血栓的强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上肢3种不同手术部位和吻合方法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为3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上肢自体动-静脉内瘘,根据手术部位和血管吻合方法不同分为3组:腕部标准内瘘215例(A组),肘部端侧吻合内瘘组54例(B组),肘部侧侧吻合内瘘组53例(C组)。比较术后2周和4周内瘘血流量、术后至开始应用时间、1、2年通畅率及并发症。结果 A组术后2周和4周内瘘血流量低于其他两组,术后至开始应用时间长于其他两组(P<0.05);3组的1、2年通畅率无统计学差异;B组血栓形成、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肘部侧侧吻合内瘘具有和腕部标准内瘘一样并发症少的优点,又具有肘部端侧吻合内瘘成熟快、血流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在稳定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5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型号:飞利浦iu Elite及EPIQ5)对患者桡动脉、头静脉以及吻合口结构、峰值流速和血管阻力指数(RI)进行检测,并测量患者肱动脉血流量参数。结果 5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桡动脉、头静脉血管内径与健侧肢体相比显著增加(t=12.730、7.931、4.319,P 0.05)。56例患者接受超声检查后,血管平均血流量为(1059±475)mL/min,超声检查结果提示34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结果正常,22例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包括狭窄7例,静脉瘤状扩张6例,盗血现象4例,血栓3例以及假性动脉瘤2例。中血流量组患者与低血流量组患者、高血流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64.29%和56.25%,中血流量组显著较低(χ~2=11.826,P 0.05)。各组在血流量参数、桡动脉(血管内径、PSV)、吻合口(血管内径、PSV、RI)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头静脉内径上仅狭窄组显著减少,假性动脉瘤组显著增大,在桡动脉RI上狭窄组显著增高,假性动脉瘤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患者进行血流量和血液动力学检测可早期发现狭窄、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对于合并血流量参数较高和较低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钝针扣眼穿刺法和锐针绳梯穿刺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于我院血液净化中心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共7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锐针绳梯穿刺,观察组应用钝针扣眼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渗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渗血率及血栓形成、血管狭窄、动脉瘤的发生率显著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在感染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穿刺后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及重度程度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钝针扣眼穿刺法比锐针绳梯穿刺法更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降低穿刺点渗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孙海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17-3117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于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内瘘术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提高内瘘手术的成功率.方法:对我院192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选择行头静脉-桡动脉端端吻合术,观察疗效.结果:术区瘘口处均可扪及震颤或闻及血管吹风样杂音,动静脉内瘘术后4周开始使用,首次穿刺透析血流量大于200 mL/min,血液透析效果满意,随诊6个月~5年,无肢端缺血并发症.结论:桡动脉与头静脉吻合内瘘术,血液透析临床应用满意,是前臂血管内瘘术的理想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科学》2016,(13):207-210
目的探讨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在部分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82例高吻合口瘘风险的直肠癌前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行Ⅰ期根治切除吻合术,观察组术中同时行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吻合口瘘6例,发生率为14.63%;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1例,发生率为2.43%。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其中4例吻合口瘘行二次手术永久性造瘘,观察组二次手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合并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平均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吻合口瘘高危因素的直肠癌患者,预防性末段回肠袢式造瘘可明显降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鄢艳  孙庭  陈钦开 《江西医药》2007,42(12):1206-1208
目的 探讨鼻烟窝动静脉内瘘(AVF)在血液透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413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分两组.其中行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组241例(占58.35%),前臂动静脉内瘘组172例(占41.65%),比较不同部位的内瘘使用情况.结果 和前臂远端腕部AVF(cimino 瘘)相比较,其平均血管吻合口内径,透析时的平均血流量,内瘘的平均成熟时间,内瘘用于透析的平均时间内瘘4周、1年通畅率,血栓形成和窃血综合征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Cimino瘘患者动脉瘤的发生率和肿胀手综合征的发生率较鼻烟窝内瘘显著增加(P<0.05),鼻烟窝AVF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较小(P<0.05).结论 鼻烟窝AVF较Cimino瘘有更多优点,其远期通畅率高,并发症少,配合正确的使用方法及细致的护理,可达到长期、安全使用的目的 ,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造瘘术后护理中持续质量改进(CQI)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8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按常规护理;观察组108例,采用CQI模式进行护理,建立专职内瘘小组,有针对性地评估患者,分析存在的问题,制订健康教育方案及目标,并由专人实施.结果 2个月后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自我锻炼依从性、首次穿刺成功率、使用中血流量高于对照组,穿刺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结论 CQI应用于动-静脉造瘘术后血液透析患者,可提高患者自我锻炼的依从性,增加穿刺成功率,保证血液透析的血流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