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究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联合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phy,TEG)评估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接诊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分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组)68例、B组(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组)32例;另外同期选取54例非妊娠期高血压且不合并凝血功能的健康产妇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其中A组年龄(26.49±2.18)岁,B组年龄(26.83±2.34)岁,对照组年龄(26.71±2.29)岁。组间采用独立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观察两组研究对象D-D水平、凝血功能指标以及TEG参数,并分析其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凝血功能障碍的关系。结果 B组D-D水平为(1.09±0.22)mg/L,高于A组(0.85±0.10)mg/L,且A、B两组均高于对照组(0.42±0.07)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TEG参数K[(1.28±0.12)min]、R[(4.08±0.39)min]均低于A组[K(1.56±0.17)min、R(4.23±0.44)min],TEG参数CI(2.51±0.26)、MA[(69.15±7.02)mm]、Angle角[(69.73±7.02)°]、LY30[(1.07±0.24)%]均高于A组[CI(2.23±0.24)、MA(67.05±6.23)mm、Angle(68.39±6.85)°、LY30(0.98±0.11)%],且A、B两组TEG参数K、R低于对照组[K(1.93±0.21)min、R(4.59±0.46)min],TEG参数CI、MA、Angle角、LY30高于对照组[CI(1.47±0.13)、MA(64.97±6.52)mm、Angle(64.93±6.52)°、LY30(0.90±0.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015、7.875、37.050、4.190、4.181、2.020,均P<0.05)。B组凝血功能指标PT[(10.64±1.08)s]、APTT[(26.85±2.74)s]、FIB[(3.91±0.38)g/L]均低于A组[PT(11.35±1.16)s、APTT(24.53±2.84)s、FIB(4.02±0.43)g/L],凝血功能指标TT[(16.28±1.64)s]高于A组[TT(15.43±1.56)s],且A、B两组PT、APTT、FIB低于对照组[PT(11.87±1.22)s、APTT(29.06±2.94)s、FIB(4.32±0.44)g/L],TT高于对照组[TT(14.98±1.5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67、3.853、6.582、6.663,均P<0.05)。与D-D、TEG单项相比,二者联合对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D在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中呈高表达,TEG参数在妊娠期高血压中表达异常,提示上述指标可能参与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二者联合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联合检测在急性脑血管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于本院治疗的17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及170例健康体检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为实验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Hcy及D-D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液中Hcy和D-D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值及对照组,对照组Hcy及D-D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Hcy及D-D含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Hcy和D-D两项指标,能够更准确、全面地反映患者病情,对于早期诊断急性脑血管病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蛋白(a)[LP(a)]、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在诊治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脑梗死组)及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两组在禁食12 h后采集静脉血,检测Hcy、Lp(a)、Fg和D-D含量.结果 脑梗死组血清Hcy、LP(a)、Fg和D-D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高Hcy、高Lp(a)、高Fg和高D-D分别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是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若这4项参数指标都明显异常时应积极对患者进行干预治疗,以免引起疾病进一步发展或加重趋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 c y)和D-二聚体(D-D)水平,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 0 0例非孕期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U R S A组)及1 0 0例非孕期正常妇女(对照组),抽取静脉血进行同型半胱氨酸、D-二聚体检测,并同时进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 R S A组H c y水平明显增高,血清叶酸、维生素B1 2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 R S A组D-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与H c y水平呈明显正相关;U R S A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之间,H c y、叶酸、维生素B12和D-D水平的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明原因反复性自然流产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增高,导致患者体内呈高凝状态,易致血栓形成,促使流产发生。临床上可通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及早进行诊断及预防性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方法:分析本院2018-11~2020-11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轻度组,将mRS评分≥3分的患者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重度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作健康体检的24例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比较3组血栓弹力图、血小板聚集率,并分析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重度组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血综合指数(CI)、血小板聚集率均高于轻度组、对照组,血细胞凝聚块形成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均低于轻度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MA、CI、血小板聚集率高于对照组,K、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MA、CI均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r>0,P<0.05);K、R与血小板聚集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聚集率具有相关性,临床上可以通过血栓弹力图评估急性脑梗死患...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CT联合血清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ACI)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收治的ACI患者82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比较不同病情ACI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分析多模式CT检查参数、血清D-D和Hcy水平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并分析多模式超声检查参数联合血清D-D和Hcy水平预测ACI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不同病情严重程度ACI患者多模式CT下对称性测量双侧相应区域的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P)、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血清D-D及Hcy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随着MTT,TP,CBF,CBV及血清D-D,Hcy水平的升高,重度ACI的可能性分别为0.413倍、1.441倍、0.001倍、0.002倍、1.007倍、1.313倍(P<0.05);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显示,TP及血清D-D,Hcy水平与ACI患者病...  相似文献   

8.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蓬  杨军  白雪  王麟 《黑龙江医药》2005,18(6):452-453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超过100万的患者被诊断DVT,其中5万-20万患者因DVT并发肺栓塞而死亡。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固,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对有高凝状态,既往曾有血栓形成的病史而又接受过手术的高危人群,骨创伤患者更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血浆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D—Dimer)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我们对40例DVT总者进行了凝血指标及D—Dimer检测,探讨其在D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PAgT采用比浊法,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D-D和Fib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脑梗死患者组100例,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上述4个项目的检测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组AT-Ⅲ为(80.01±11.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Fib和PAs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可以将AT-Ⅲ、D-D、Fib和PAgT作为脑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同型半胱氨酸( Hcy)、纤维蛋白原( FIB)、 D-二聚体( D-D)联合检测在急性脑梗死病人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3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 100例为研究组,根据病情的进展与演变分为非进展组( n=59)与进展组( n=41)并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健康人 10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 Hcy、FIB、D-D水平差异。结果研究组病人的 Hcy为( 15.11±5.69)μ,mol/L、FIB为( 5.39±1.15)g/L、D-D为( 2.63±1.29)mg/L,对照组病人的 Hcy为( 6.05±2.18)μmol/L、FIB为( 2.88±0.57)g/L、D-D为( 0.28±0.14)mg/L,研究组病人的 Hcy、FIB及 D-D显著高于对照组( P<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检测意义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对疾病的判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并对其实施D-二聚体的检测与相关数据统计、整理,最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D-二聚体含量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D-二聚体对诸如急性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存在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血栓弹力图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凝血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体内凝血功能状态。方法:对27例ITP患者及21例正常对照者进行TEG测定,了解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患者TEG表现为低凝图象,k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MA、CI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ITP患者体内存在病理性低凝状态,TEG可作为观察ITP患者血液凝固性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接诊的7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试验组,另外选取3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2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比较组间差异,另外将试验组分为斑块亚组和无斑块亚组,比较2亚组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结果试验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斑块亚组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明显高于无斑块亚组( P<0.05)。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具有正相关性(r=0.63,0.82,0.76,P<0.05)。结论血浆Hcy、D-二聚体、hs-CRP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三项指标检测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中肌钙蛋白I(CTn I)、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的水平与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检测90例心肌梗死和90例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Tn I、HCY、D-二聚体的浓度另外选择9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在心肌梗死中CTn I、HCY、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脑梗死中HCY、D-二聚体的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CTn I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HCY、D-二聚体水平的升高与心脑梗死关系密切。而CTn I、HCY、D-二聚体的浓度与心肌梗死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CTn I也是区别心脑梗死的标志物之一。三者的联合检测,不仅能区分心脑梗死,也有助于了解心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的变化。对于疾病的预防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急性脑梗死属于一种脑血管病,在临床较为常见,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将巨大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带给了患者家庭及社会~([1])。本研究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1~79岁,平均(57±10)岁;病程3 h至3 d,平均(1.3±0.5)d。10例为小面积梗死,8例为中面积梗死,12例为大面积梗死;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方面,11例为轻度,6例为  相似文献   

16.
了解D-二聚体(D-dimer)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在急性脑出血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及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了72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的D-D,MPV的变化,D-D采用ELISA法,MPV使用BACKMAN LH-750检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65例各型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V)、凝血酶时间(1-r)、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D-二聚体指标,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患者的PT、AVIT、Tr、FIB及D-二聚体指标均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慢性肝病患者的PT、AP丌、Tr、及D-二聚体均明显增高,FIB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肝硬化失代偿、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为甚,且各型肝病患者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与GGT、ALB、CHE及PA呈负相关,与TBIL、DBIL、TBA及ADA呈正相关;APTT、TT与GGT及PA呈负相关,与TBIL、DBIL、TBA及ADA呈正相关;FIB与TBIL、DBIL、TBA及ADA呈负相关.与GGT及PA呈正相关;D-二聚体与TBIL、DBIL及ADA呈正相关(P〈0.05)。结论Prr、APTT、TT、FIB、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尤以慢性肝病为甚,同时再联合肝功能指标综合分析,将有利于肝病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程监测、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下肢静脉血栓(LDVT)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急性脑梗死合并LDVT患者10例为观察组,同期确诊为脑梗死但未发生LDVT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行D-二聚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1081.43±36.42)ng/ml,对照组D-二聚体水平(402.15±32.27)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急性脑梗死合并LDVT有早期诊断价值,可以尽早识别出高危患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5例,用丹红+克林澳静脉滴注。对照组80例,仅用克林澳治疗静脉滴注,两组均为1次/d,连续使用14 d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根据NIHSS评分和血液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来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和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激活纤溶系统,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