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位妊娠属本虚标实之证,肝郁脾肾亏虚为本,浊毒血瘀、冲任不畅为标,虚实互为因果,夹杂致病。湿与浊同源,湿轻于浊,浊极于湿;热与毒同类,热渐于毒,毒重于热。湿热之邪日久转化成浊毒,浊毒血瘀少腹,气血失调,冲任不畅,胞脉受阻,终致孕卵异位着床。治宜化瘀泻浊、杀胚消癥。临证采用化瘀消癥泄浊方加减治疗。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
妇科恶性肿瘤属“癥瘕”“妇科癌病”等范畴,是因脏腑功能紊乱,阴阳寒热失调,气血运行失常,湿浊、痰饮、瘀血结聚胞宫胞络形成癥块为患。徐振晔教授认为,妇科癌病与肝、脾、肾及冲任关系最为密切,治疗上“以通为用”,以整体观念、脏腑辨证为纲,拓展“通”法的内涵,以通理气血、通调冲任、通利湿浊、通下瘀结、通补脾肾等法综合辨治,达到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10):45-48
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调控女子的经、带、胎、产。子宫内膜容受性指子宫内膜在"着床窗口期"内允许胚胎着床的能力,是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的体现,因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而备受学术界重视。中医药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是中医理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肾藏精、主生殖,天癸为肾气发挥生理作用的物质基础,冲任二脉亦包涵了生殖功能,胞宫为胎儿孕育的场所。子宫内膜容受性作为胞宫实现生理功能的一部分,受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的调节。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的各自的生理功能以及相互作用的功能正常,子宫内膜才能发挥容受胚胎的生殖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梳理文献,就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究,以期为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的辨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祥云教授在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认为其病机关键在于"肾虚血瘀",肾气不足,则冲任失于濡养,气血不畅,停滞而为瘀阻;血海满溢失常而见月经失调;气滞血瘀日久,停聚于胞宫胞脉而成癥瘕。治疗上以补肾活血化瘀为大法,辨病辨证相结合,顺应月经周期,以达到调经、止痛、消癥、助孕等目的。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在机体的整个生命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决定着人的生长衰老的全过程.对妇女来说,肾对生殖功能的调节是通过肾-天癸-冲任-胞宫轴而进行的,肾主宰着"肾-天癸-冲任-胞宫"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通过训诂学方法与中医辨证,结合古今医家对该病的认识,认为胎盘植入属中医学"胞衣不下""癥瘕""息胞"等范畴,病位在胞宫胞脉,以脾虚为本,气虚血少与湿瘀互结为病机特点。治疗宜益气活血、湿瘀分消之法,拟方消息化癥落胞汤治验。  相似文献   

7.
<正>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崩,首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中"阴虚阳搏谓之崩"。漏,始见《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崩漏的发病是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的严重失调,其病机为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子宫藏泄失常,常见病因为脾虚、肾虚、血热、血瘀。  相似文献   

8.
窠囊是痰瘀互结理论的重要论述,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理论。此文基于窠囊内结理论,认为子宫肌瘤因脏腑气血冲任虚衰,外邪内侵,或情志因素或饮食不慎等造成脏腑功能失调,气机不畅,气血不和,形成瘀血、湿浊、痰饮等有形实邪,阻滞胞宫、胞脉,日久形成癥瘕。郑惠芳教授基于窠囊理论提出“窠囊阻滞冲任胞宫”是子宫肌瘤发病的中医机制,并采用化痰化瘀并行、注重补气、健脾补肝肾之法治疗子宫肌瘤,取得较好效果。附验案2则。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因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属于中医学不孕、闭经、崩漏、癥瘕等病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水湿痰浊内生,而致痰湿壅阻,脂膏挟湿阻滞冲任及胞脉,日久成积成瘕,致经滞而行,发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女性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性病变,称为慢性盆腔炎。本病病程缠绵,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本人从事中医妇科工作30年,治疗本病取得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病因病机慢性盆腔炎属中医"带下病"、"妇人腹痛"、"癥瘕"、"不孕"、"痛经"等范畴。本病病因多端,或因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摄生不慎,导致湿热虫毒之邪入侵胞宫、胞脉、胞络、冲任,阻滞气血而起;或因情志郁结或思虑日  相似文献   

11.
围月经期哮喘是妇女哮喘的常见类型;“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是中医总结出的妇人生理的重要理论,它类比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但涵盖面更加广泛,是围月经期哮喘的发病基础;玄府气液宣通是“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异常是月经期哮喘的生理基础,玄府气液不通上影响肺之宣降,下影响肾精之藏泄、胞宫之开阖,是围月经期哮喘的直接原因。临床治疗当兼顾玄府与“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  相似文献   

12.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属于"不孕""癥瘕""血隔""闭经"等范畴。肝肾郁滞,脾失健运,痰脂瘀阻滞冲任为该病发病的主要机制,临床将其分为肝脾郁滞、痰脂瘀阻络、肝郁化火、脾肾阳虚4个证型,分别给予疏肝解郁、理气运脾、疏畅气机之自拟调肝种玉汤;健脾祛痰消脂、行气活血祛瘀之自拟启宫荡胞丸;清肝泻火、解郁理气、凉血散瘀之自拟化肝逐瘀汤加味;温运脾阳、培肾固本、暖宫助孕之自拟内补二天汤加味等治则方药,以疏肝益肾、祛痰消脂、行气祛瘀、顺畅胞脉胞络、任通冲盛、经调卵排有嗣。  相似文献   

13.
介绍门波教授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经验。门师认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多因瘀、热、湿作用机体,湿邪为患,郁久化热,热壅血瘀,三者兼夹为患,侵及胞脉,故病机关键在于胞脉闭阻不通,难以摄精成孕,治疗重点为"疏通胞脉"。针对导致胞脉闭阻的病因,结合中医外治法相关理论,非经期善以活血化瘀、清热利湿药来治疗该病,采用自拟消癥煎内服联合中药外敷;经期因势利导,促进经血顺利排出,予生化汤加减口服,联合中医特色盆腔理疗方法,从而达到通管助孕之目的。验之临床,疗效显著。附典型病案1则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陈群伟 《新中医》2019,51(4):279-281
简版:癥积与现代医学中的肿瘤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奇经理论在瘕积辨治中的应用情况,发现癥积的发生与冲任失奇经虚损、外邪留滞等奇经相关因素有关,其治疗与奇经理论相关的治法可概括为通补奇经法、奇经消癥法、奇经正经同调丸药缓图法。总结学习奇经理论在癥积辨治中的应用经验,可为中医肿瘤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冲任二脉的生理特性冲任二脉皆起于下焦,二脉属于经络系统中的奇经,《灵枢·五音五味篇》中说道:“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同其它奇经一样,冲任二脉也有着蓄溢气血,调节十二正经气血运行,并将蓄藏的气血输送给有关脏腑、组织的作用。但冲任二脉还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二脉在妇女的生理功能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女子生长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肾气开始充盛,使得“任脉通,太冲脉盛”。并由肾精气化产生了天癸,天癸通过任脉而至胞宫,促使胞宫开始发挥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同时冲任二脉还将蓄…  相似文献   

16.
冲任督带理论在妇科具有重要意义,历代医家对冲任督带有不同见解,更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督脉为病,女子不孕"等言论。通过分析冲任督带四脉与脏腑经络及与女性生殖生理病理关系,试阐释冲任督带四脉在女性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芳芳  张晓甦 《吉林中医药》2010,30(11):921-923
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多为经产不慎,六淫乘袭,七情内伤,饮食劳逸等致气血不和,脏腑失调,进而损伤冲任,血、瘀、痰、湿相结,阻于胞宫,日久积而成癥瘕。瘀血内停是其病机关键,临床活血化瘀、消癥散结兼以扶正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18.
介绍金季玲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经验。金教授认为"瘀阻胞宫冲任"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病机,临证治疗时应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为原则,分期辨证治疗,经期以活血化瘀止痛治标,方选少腹逐瘀汤化裁;非经期以化瘀消癥治本,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减,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正>带下病为妇科常见病,以带下量多,色、质、气味发生改变为主,属现代医学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疾病范畴。带下病一词最早见于《素问·骨空论》:"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癥瘕。"真正病名首见于隋·巢元方《诸病源侯论》曰:"冲任之脉既起于胞内,阴阳过度,则伤胞络,故风邪乘虚而入于胞,损冲、任之经,伤太阳、少阴之血,致令胞络之间,秽液  相似文献   

20.
子宫肌瘤是妇科病中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的范畴。肝肾与胞宫、冲任的关系密切,且肾虚肝郁、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易生痰瘀,阻于胞宫而成癥瘕,故肝肾为子宫肌瘤的基本病机。从肝肾论述子宫肌瘤病因病机,希望为中医防治该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