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颌下急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如果不及时作脓肿切开引流,只单纯依赖药物治疗或等待脓肿自行溃破,常因脓液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不但病程长,增加病人痛苦,而且有并发败血症、脓毒血症,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的可能.正确掌握切开引流的指征及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切开引流的指征1、一般化脓性感染达5~7天,脓肿多已形成.此时全身出现中毒症状,持续发热,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2、颌下部肿胀显著,皮肤张力很大,表现红肿光亮,或呈暗红色.自觉跳痛,局部触诊有明显压痛及凹陷性水肿,脓肿常在压痛点的深面。如已查觉有波动或穿刺能抽出脓液,即证明脓肿形成。此时不宜单独应用药物治疗,应立即作切开脓肿引流.  相似文献   

2.
切开引流术是阿米巴性肝脓肿继发感染,细菌性肝脓肿经多次穿刺抽脓或闭合引流无效者常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根据肝脓肿的部位不同,切开引流的途径各异,如经腹膜外,经腹腔,经胸膜下和经胸腔切开引流等。通常将脓腔切开,排出脓液,并置软橡皮管或烟卷引流。鉴于某些病例因脓液稠厚或坏死肝组织块堵塞引流管导致引流不畅。作者对2例位置较高的肝右叶脓肿病人采取经胸腔膈肋窦开窗填塞凡士林纱条一期引流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细菌性肝脓肿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结果:诊断细菌性肝脓肿33例,3例单纯抗菌药物及支持治疗,18例经B超引导肝穿刺冲洗或置管引流,5例肝脓肿切开引流或加大网膜填塞,6例腹腔镜置管引流,1例肝部分切除.结论:细菌性肝脓肿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B超和CT/MRI检查,治疗采用单纯抗菌药物及支持治疗、B超引导肝穿刺冲洗或置管引流、手术切开引流或加大网膜填塞、腹腔镜置管引流、肝部分切除术.  相似文献   

4.
叶林娇  谢元才 《当代医学》2009,15(22):97-97
乳腺脓肿是由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好发于哺乳女性。其常用治疗方法是抗菌、消炎,切开引流。然而,常规的切开引流术,会导致病人的恐慌、痛苦,切开后需每天更换敷料,每次换药时需清洁脓腔,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脓液引流完毕后切口需要较长的愈合时间,且易引起疤痕增生,影响美观。故我们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置管代替常规切开用于乳腺脓液引流。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运用穿刺注药及切开引流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早期及脓肿形成的疗效。方法:穿刺注药患者经穿刺抽取脓液后,用双氧水或者地塞米松注射液从穿刺点反复冲注洗,直到局部红肿消退,皮肤色泽正常;切开引流是用传统方法切开排脓,每天从切口处用3%双氧水、盐水或抗菌素冲洗后放入引流条引流。结果:红肿早期穿刺注药,炎症得以控制,瘘管周围红肿消退快,治疗过程短,微创、美观;脓肿期切开引流可快速解除肿及胀疼痛,愈合时间短,经济负担小。结论: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不同时期采用不同方法。红肿期穿刺注1~3天即可改善局部肿胀、疼痛,脓肿期切开引流3~7天即可痊愈,均在短时间内缓解了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①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②脓肿切开引流。结果:间隙感染疗效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①明确诊断;②合理选择抗菌药物;③切开引流要充分;④局部与全身治疗相结合;⑤积极处理原发灶;⑥护理上强调清洁,根据患者情况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0岁。左顶枕部头皮肿痛一个月,发热二周,于1991年7月17日入院。1984年曾因左顶枕部头皮下脓肿切开引流治愈,1985~1990年多次因局部脓肿切开引流治疗。入院前二周在外院抗炎治疗无效,头皮穿刺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体检: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8.
经皮穿刺引流术治疗肝肺脓肿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立平  邹群 《右江医学》1999,27(5):269-270
通过45 例肝、肺脓肿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获满意疗效。留管期间应用α- 糜蛋白酶、无水乙醇等药物以增强效果,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经 B 超、 C T 定位后在 X 线下置管可提高成功率。与切开引流相比具有安全、微创、有效、操作简单,费用省等特点。适用于支气管引流不好的难治性肺脓肿,而对肝脓肿则是首选的治疗方法。脓液粘稠的脓肿采用本法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引流是将伤口内或腔隙中的分泌物、血液、渗出液、消化液等,通过引流管引出体外.它是重要的外科治疗措施之一. 1 常用引流物及应用范围 1.1 橡皮引流片是用薄乳胶橡皮片制成,在消毒液中消毒备用,多用于表浅伤口和脓腔引流,如皮肤的切口感染、脓肿切开,表浅肿块切除术后皮下引流,防止血液、脓液积贮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21例首发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并探讨病原菌分布与感染类型、脓肿位置、合并糖尿病的关系。结果脓液培养阳性细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53.85%)、肺炎克雷伯杆菌(10.14%)和金黄色葡萄球菌(8.04%)。大肠埃希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耐药率相对较低。肠源性病原菌多与混合感染有关,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表现为单一感染。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侵犯肛提肌下部组织,肺炎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草绿色链球菌易侵犯肛提肌上部组织。合并糖尿病患者脓肿中检出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比例较高,大肠埃希菌的比例有所下降(均P<0.05)。结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较低,耐药率较高;且不同感染类型、脓肿位置、是否合并糖尿病患者脓液中病原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的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弧形切口,切开引流前庭大腺囊液或脓液,观察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性生活不适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均100%,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弧形切口造口术有利于(囊)脓液引流通畅,使(囊)脓肿愈合快.  相似文献   

12.
李丽  李悦 《甘肃医药》2014,(11):870-872
目的:总结分析鼻内镜手术合并眶内脓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对鼻内镜手术后出现眶内脓肿药物治疗及鼻外切开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鼻内镜手术引起眶内脓肿一般只发生在术后额隐窝和额窦急性感染的时候,一旦确诊,应立即鼻外切开引流治疗。结论:鼻内镜手术后出现眶内脓肿,病情严重,可危及生命。应及早辅助鼻外开窗引流为治疗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睑腺炎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一般为葡萄球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眼科临床对这类病例的处理主要采用早期热敷,局部用抗生素软膏及抗生素眼液,晚期脓肿形成后可切开排脓促其愈合.但热敷及局部用药不能很好地阻止早期睑腺炎继续发展.脓肿形成切开引流治疗,患者较痛苦.我科1995~1997年采用超短波治疗早期睑腺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讨论眼眶急性炎症的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急性眶骨膜炎抗菌药物首先口服或静脉给予广谱抗菌药物.待细菌培养进行药敏试验后,改用敏感的抗菌药物.化脓性筋膜炎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局部对症处理.脓肿形成切开引流.  相似文献   

15.
急性牙槽脓肿是口腔科常见的疾患,脓肿形成后,切开引流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急性牙槽脓肿的感染来源1.由牙髓感染:由于龋齿扩大、穿髓,而使牙髓感染后,细菌沿根管通过根端孔至牙根周围组织,引起牙根端周围脓肿。2.由牙周袋感染:牙周袋内经常有细菌存在,溢脓,一旦全身抵抗力减弱或牙周袋内脓液引流不畅时,则在根侧形成牙周脓肿。3.由冠周感染:阻生牙(下颌阻生智齿最常见)或部分发出的牙齿其牙冠周围有龈片形成的袋,袋内  相似文献   

16.
<正>0引言颈部及上纵膈脓肿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常呈多间隙发展,严重者及处理不当常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及死亡。临床上常采用颈外侧切开引流脓液,脓腔内放置橡皮引流片~([1]),但常常存在脓液引流不充分,治疗时间长,尤其对合并上纵隔脓肿者引流更加困难,易导致脓腔进一步扩展等难题。我科于2016年3月收治1例右颈部多间隙脓肿伴上纵隔脓肿的患者,通过实施脓肿切开后放置可冲洗引流管,一侧接负压引流,一侧接生理  相似文献   

17.
<正>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其本质是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睫毛毛囊所属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眼科临床对这类病例的处理多为早期冷敷(或热敷)局部用抗菌软膏,晚期可切开排脓促其愈合。一般病例经眼科治疗都能取得较好疗效,但也有少数病例应用抗菌药膏治疗效果不佳或局部脓肿尚未成熟又不能切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试用超短波治疗,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充分引流 脓肿是外科感染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脓肿切开引流的目的在于建立脓腔与体外的通道,将脓液引流出体外,同时冲洗脓腔,使之缩小并消灭。对夕卜科医生来说,要尽量克服开腹手术的冲动,特别是对危重患者。引流前应尽可能通过B超或CT明确脓肿的部位、大小,是否是多房性脓肿。脓肿的首选处理方法是经皮脓肿穿刺引流术。单纯的脓肿完全可以通过经皮脓肿穿刺引流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19.
膈下脓肿常继发于腹腔脏器炎症、穿孔或上腹部手术后的感染,发病率约0.5%,死亡率高达7.5%。膈下脓肿早期,一般给予抗生素、输血、补液等非手术治疗。脓肿一旦形成,则须作手术切开引流。自1978~1983年我们共收治4例膈下脓肿(阿米巴肝脓肿溃破继发膈下脓肿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保守治疗继发膈下脓肿1例,上腹部手术后感染2例)均未作手术切开引流,而改用脓肿穿刺置硅胶管引流术。我们认为此法操作简便、安全、引流效果较好,可缩短疗程、对病人损伤小,无并发症发生。现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下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2012年间收治的103例急性乳腺炎病例,根据病人不同的阶段及情况,给予不同治疗如理疗、抗菌治疗、穿刺抽吸及切开引流等,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病人均临床治愈,早期病例无需抗菌治疗,脓肿形成病例大多可以行穿刺抽吸治愈,仅少数病人需行切开引流。结论:急性乳腺炎要根据病人病情区别对待,考虑病人是处于哺乳期或非哺乳期,乳汁淤积期或脓肿形成期,单发脓肿或多发脓肿等,选择恰当的治疗方能在治愈疾病的同时最大程度的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