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PolyCHb)对动物心肌组织的影响。方法取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鼠麻醉后仅行股动、静脉插管,颈静脉及右侧颈总动脉插管;NaCl组及PolyCHb组:除同Sham组一样麻醉、插管后,分别输注生理盐水或PolyCHb(800 mg/kg);连续监测基础值、输注后0、10、20、30、60 min 3组大鼠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左心室收缩末期压力(pes)、左心室舒张末期压力(ped)、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 max)、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 min)、等容舒张时间常数(Tau)。另取18只大鼠同样分作3组,麻醉、插管后按分组做相应处理,取输后1、3、6 h血样于EDTA抗凝管中,离心取血浆,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Ⅰ(cTnⅠ)含量,6 h时处死大鼠,取心脏做病理学检测。结果 PolyCHb组、 NaCl组与sham组比较:1)术(输)后0—60 min MAP(mmHg)及pes(mmHg)持续升高,至输注后60 min时,分别为128.50±7.26 vs 115.67±4.72 vs 106.5±14.84(P0.05)与148.30±18.16 vs 122.83±13.57 vs 122.07±19.00(P0.05);术(输)后HR(次/min):0 min时分别为302.83±20.76vs 371.00±43.36 vs 387.50±47.27 (P0.05), 60 min时分别为391.50±34.26 vs 416.83±33.47 vs 431.50±33.76 (P0.05); ped(mmHg):60 min时分别为11.34±11.58 vs 6.83±4.79 vs 8.14±4.25(P0.05);2)dp/dt max(mmHg/s)与dp/dt min(mmHg/s)术(输)注0 min分别为6 530.50±418.63 vs 8 341.50±1 095.00 vs 8 242.17±1 579.38与5 352.83±449.02 vs 7 687.00±1 111.87 vs 7 799.50±2 246.39(P0.05),至术(输)后60 min分别为8 139.00±758.26 vs 10 083.33±1 256.59 vs 10 032.17±1 779.30与7 457.33±915.62 vs 9 192.00±892.90 vs 9 069.50±2 104.49(P0.05);3)Tau术(输)后0 min分别为17.01±3.72 vs 12.69±3.32 vs 12.57±2.07(P0.05);4)CK-MB(pg/mL)术(输)后1、3 h术(输)后1、3 h时分别为63.41±13.15 vs 49.67±20.10 vs 38.20±6.02与101.88±28.08 vs 37.80±18.21 vs 37.94±10.71(P0.05);5)cTnI(pg/mL)术(输)后3 h分别为14.61±7.03 vs 5.32±2.96 vs 5.72±2.90(P0.05)。PolyCHb组大鼠术(输)后6 h病理检查未见心肌损伤。结论输注PolyCHb可影响心肌功能,酶学水平升高,但不会造成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
两种复苏溶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早期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后小容量复苏与传统等渗溶液复苏对早期肺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4 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sham组、LRH组和HSH组 ,每组 1 6只。LRH组和HSH组动物复制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并维持低血压 (MAP 4 0mmHg) 6 0min ,其后 5min内开始复苏 (LRH组以 3倍于总失血量的乳酸林格氏液 +5ml/kg体重的 6 %贺斯 ;HSH组以 5ml kg体重的 7 5 %氯化钠 +6 %贺斯复合液 )。sham组仅行动、静脉置管。分别于复苏后 1h和 2 4h两个时间点处死半数动物 ,测定肺组织MPO活性、肺水含量及光镜下肺组织形态学改变 ;休克前及复苏后各时间点分别采血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llb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 )。结果 LRH组肺组织MPO活性、肺水含量和中性粒细胞CDllb表达水平均比同一时间点HSH组和sham组高 (P <0 0 5或P <0 0 1 ) ;HSH组肺损伤评分比LRH组低 (P <0 0 5或P <0 0 1 ) ;LRH组复苏后 1h可见肺泡间质增宽 ,肺微血管周围有较多炎症细胞聚集 ,在复苏后 2 4h上述改变更加明显 ,而且可见肺泡间质水肿 ,肺泡腔渗出。HSH组复苏后 1h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 ,在复苏后 2 4h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采用LRH复苏后早期即出现明显肺损伤 ,而用HSH复苏对早期肺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LRH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polymerized human cord hemoglobin,P olyCHb)与游离血红蛋白(free hemoglobin,FHb)部分体外凝血指标的异同,以分析PolyCHb对凝血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使用生理盐水,2种浓度的FHb和PolyCHb及含36%高铁血红蛋白的Pol...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一氧化氮(NO)及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7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n=6)、休克组(n=42)和结扎组(n=30)。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休克组于休克后90min、输液复苏后0h,休克组及结扎组于输液复苏后1、3、6、12和24h各时间点处死大鼠,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NO及其合酶的变化;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 休克组大鼠复苏后3h肺组织NO含量、NOS活性及iNOSmRNA表达开始升高,复苏后6~12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休克后90min及复苏后0h(P〈0.05或P〈0.01);结扎组仅于3h和6h增高,且结扎组复苏后6、12和24h肺组织NO含量、NOS活性以及iNOS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休克组相同时间点(P〈0.05或P〈0.01)。结论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降低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NO生成及iNOSmRNA表达,从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休克组、林格组和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组,每组10只.按Lamson法快速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40 mm Hg(1 mm Hg=0.133 kPa)维持1 h制备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制模后林格组给予乳酸林格液复苏,万汶组给予万汶加乳酸林格液复苏.复苏2 h后取血并处死大鼠取肺脏.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和电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光镜下观察休克组大鼠肺泡壁破坏严重;林格组可见大鼠肺泡问质增宽,肺泡壁和血管壁有轻度水肿;万汶组大鼠肺泡结构接近正常.电镜下观察休克组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呈明显损伤改变;林格组和万汶组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损伤较轻,但林格组同时出现间质水肿现象;对照组大鼠肺组织超微结构正常.结论 大鼠发生失血性休克后,肺组织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单纯使用乳酸林格液治疗失血性休克可能会加重肺部损伤,但联合使用万汶能减少内皮细胞损伤,减轻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乳果糖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失血性休克模型制备前60 min,先分为乳果糖预灌胃组即实验组2(10只).将实验组2及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处理的SD大鼠同时麻醉,左右股动静脉置管成功后再将未进行乳果糖预灌胃处理的SD大鼠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即空白组(10只)、生理盐水复苏组即对照组(10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红细胞悬液延迟输注30 min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RBC 1和RBC 2组(n=8),RBC 1和RBC 2组制备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先后采用晶胶复合液和红细胞悬液复苏,RBC 2组红细胞悬液延迟输注30 min;监测生理、血气等指标。结果与RBC1组相比,RBC 2组平均动脉压(MAP)和体温恢复延迟,RBC 1组复苏结束后2组MAP分别为(116.99±11.06)和(73.72±14.34)mm Hg(P0.01);RBC 1组复苏结束后30 min,2组MAP分别为(103.07±9.59)和(120.61±10.73)mmHg(P0.01)。RBC 1组复苏结束后120 min RBC 1组体温(37.28±0.80)℃明显低于RBC 2组(38.83±0.58)℃(P0.01)。与SHAM组相比,RBC 1和RBC 2组休克后pH、PCO2、BE和ctHb明显降低,PO2明显升高;复苏后PCO23 h,RBC 1和RBC 2组碱剩余(BE)值明显低于SHAM组。结论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的基础上,红细胞悬液延迟输注30 min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的生理、血气等指标无明显影响。提示紧急救治中输血准备工作耗时可能不影响失血性休克的复苏效果。  相似文献   

8.
脂质体包裹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工具。最近有研究称外源性一氧化碳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基于此,日本科学家试图弄清碳氧血红蛋白(COHbV)、碳氧红细胞(CORBC)较氧合血红蛋白(O2HbV)、氧合红细胞(O2RBC)是否能够更好地增强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组织活性。研究采用异氟醚吸入麻醉雄性Wistar大鼠,吸入氧浓度(FiO2)0.21,维持自主呼吸。股动脉放血50%造成失血性休克,15 min后分别给实验大鼠输注由质量分数为5%重组白蛋白固定的COHbV、CORBC、O2HbV、O2RBC、游离血红蛋白(EV),在复苏存活后6 h观察期内,所有大鼠的血压、血气分析指数均显著恢复。然而,复苏后3 h、6 h,EV组出现明显的低血压。复苏后6 h,EV组、O2HbV组、O2RBC组血清酶水平显著升高,而COHbV组、CORBC组血清酶水平显著低于O2HbV组、O2RBC组。3-硝基酪氨酸免疫组化显示,COHbV组、CORBC组肝、肺损伤较轻。经肺吸入一氧化碳(CO)后6 h,血羧基化血红蛋白从26%~39%下降到3%以下,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逐渐恢复了运氧功能。总的来说,COHbV、CORBC对大鼠失血性休克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对肠道细菌易位和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甲基-^3胸腺嘧啶核苷([^3H]-TdR)标记致病人肠杆菌,大失血性休克前注入大鼠的胃肠道,然后于失血性休克的不同阶段,通过检测^3H的放射活性和应用放射自显影的方法进行示踪,同时检测血浆内毒素的含量。结果 失血性休克早期即可发生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当休克发展到一定严重程度时,肠道细菌可进入血液循环,并侵及多个脏器。结论 失血性休克可致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肠道细菌易位性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聚合人脐带血红蛋白(PolyCHb)复苏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肝脏组织的影响。方法用改良wiggers法建立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将32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麻醉后大鼠仅行股动/静脉插管的假手术(Sham)组,以及在行股动/静脉插管后分别用羟乙基淀粉(HES)、含20 g/L Hb(2%PolyCHb)、60 g/L Hb(6%PolyCHb)的HES做复苏液行液体复苏的3个实验组。用多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大鼠放血前(基础值)、休克时、复苏后即刻(0 h)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复苏后6 h通过腹主动脉取血处死大鼠,立即检测血液中Hb、Hct、ALT和AST,并随即取右叶肝脏组织制备成10%组织匀浆,用商品化试剂盒测定活性氧簇(ROS)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另取左叶肝脏组织固定于10%中性甲醛做病理切片并做病理损伤定性分析。结果 2%及6%PolyCHb组与HES组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0 h:MAP(mmHg)分别为111±10.66 vs 132±6.09 vs 85.71±5.25 (P0.01),HR(b/min)分别为329.38±20.71 vs 282.75±48.03 (P0.05)vs 308.71±33.11 (P0.05);复苏后6 h:血液中Hb(g/L)分别为70.75±5.92 vs 84.13±9.33 vs 60.63±8.45 (P0.05),Hct(%)分别为18.75±1.68 vs 18.00±3.20 vs 18.15±2.42 (P0.05),ALT(U/L)分别为197.44±42.08 vs 162.75±44.06 vs 183.96±40.53 (P0.05),AST(U/L)分别为732.41±101.17 vs 737.86±113.90 vs 826.89±78.44 (P0.05),肝脏组织匀浆中ROS(U/ml)分别为419.84±17.76 vs 428.08±17.84 (P0.05)vs 396.21±3.72(P0.05),T-AOC(mmol/L)分别为0.63±0.01 vs 0.60±0.02 vs 0.67±0.01 (P0.05);病理切片:2%PolyCHb组有中央内皮静脉和免疫细胞浸润方面的损伤,6%PolyCHb组有中央内皮静脉、肝窦和免疫细胞浸润方面的损伤,HES组有中央内皮静脉、内皮细胞、脂肪变性和免疫细胞浸润方面的损伤。结论中、低浓度PolyCHb复苏液和HES一样均能对危重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有效复苏;降低PolyCHb浓度能减轻肝脏组织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过程中的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三种胶体对失血性休克组织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 3种不同液体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组织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 2 1只Wistar大鼠均在麻醉下经股动脉放血 ,使平均动脉压维持在 4 0mmHg ,并根据输入的胶体不同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7只。A组 :6 %贺斯 (5 0mL·kg-1 ·h-1 ) ;B组 :5 %白蛋白 (5 0mL·kg-1 ·h-1 ) ;C组 :血定安 (5 0mL·kg-1 ·h-1 )。各组输液时间均为 6 0min。观察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气分析值以及动脉乳酸盐的浓度变化。结果 A组的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在实验过程中未见明显变化 ,维持在 4 0 0mmHg左右 ,而其它 2组逐渐下降 ,在分组后 6 0、1 2 0、1 5 0min与A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 )。pH、PaCO2 、平均动脉压以及动脉乳酸盐浓度也呈现出A组改善明显好于其它 2组。结论 羟乙基淀粉可明显改善并维持失血性休克所致的低血压、肺通气及组织代谢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HSPTX(7.5%氯化钠+己酮可可碱)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假失血性休克(Sham)组,仅接受动静脉插管操作,不放血及复苏;大容量乳酸钠林格氏液(RL)复苏组,接受32 mL/kg RL;小容量高张液(7.5%氯化钠)+PTX复苏组,接受4 mL/kg 7.5%NaCL+25 mg/kg PTX,每组8只.测定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肺湿/干质量比值,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比例及肺通透性指数,采用ELISA法测定灌洗液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 与RL组相比,HSPTX组PaO2和pH值升高、PaCO2降低(P<0.01),HSPTX组大鼠肺湿/干质量(W/D)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上清中TNF-α、IL-1β含量均低于RL组(P<0.01).结论 HSPTX复苏可减少失血性休克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减轻由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渗氯化钠溶液(HS)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意义. 方法 将23只SD大鼠制作成重度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8只)、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组(HS组,9只)和等渗盐水复苏组(NS组,6只),采用流式细胞仪FITC-AnnexinV/PI荧光染色法定量测定休克/复苏后各组大鼠肺组织细胞的凋亡情况,并加以比较和分析. 结果 在失血性休克/复苏后的早期阶段,HS组和NS组大鼠的肺组织细胞即有大量凋亡发生,其肺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Sha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NS组大鼠的肺细胞凋亡率则显著高于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在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模型中,与等渗盐水复苏相比较,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能显著抑制失血/复苏后肺细胞的凋亡,有助于减轻休克后急性肺损伤,这可能也是高渗氯化钠溶液复苏肺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机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Chaudry方法(略作改动)制作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用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检测不同的时相回肠组织Bax、Bcl-2、Bcl-2/Bax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和电镜下回肠组织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下调,Bcl-2/Bax比值下降,回肠组织凋亡明显。结论大鼠失血性休克与复苏后回肠组织凋亡的可能机制是上调回肠组织Bax蛋白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使Bcl-2/Bax比值下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眼镜蛇毒因子(CVF)抑制补体激活对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肠道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建立创伤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CVF组,根据观察时间点的不同各组再分为休克前、复苏后1、6、24h时相组。结果对照组大鼠复苏后1h血总补体活性(CH50)水平迅速下降,血内毒素(LPS)浓度、肠黏膜损伤评分均明显升高,随后2个时间点快速恢复至休克前水平;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在随后1h和6h时相明显升高,然后快速下降。CVF组大鼠除CH50水平始终〈5%,其余各指标复苏后1h仅略升高,其复苏后各时相组均较对照组相应时相组明显降低。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使用补体抑制剂可明显减轻补体激活导致的肠道损伤及肠屏障破坏,减少内毒素移位的发生,明显降低血浆内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抗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的作用和对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参数及酸碱平衡紊乱的影响。方法:复制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模型,观察TRH治疗前、后及各组各时间点大鼠RR、MAP、血气和酸碱平衡等各参数的变化。结果:TRH组给药后MAP即刻升高,5分钟MAP达(14.0±1.3)kPa(1kPa=7.5mmHg),较低血容量性休克(HS)组增高32%(t=2.531,P<0.05);休克组大鼠在伤后360分钟MAP仍较低,TRH治疗组MAP还比休克组高42%(t=3.014,P<0.05)。休克组和TRH治疗组失血后RR明显减慢,TRH给药后5分钟RR升为(80±9)次/min,较休克组升高78%(t=3.892,P<0.01);伤后360分钟,TRH组RR达(99±9)次/min,比休克组高71%(t=3.456,P<0.01)。TRH降低了肺体指数和肺含水率;升高pH、HCO-3,改善酸中毒和酸碱失衡。结论:TRH在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减轻休克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动物研究,用改良Chaudry方法制备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60min后回输血液和生理盐水进行复苏,部分加用乌司他丁治疗。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含量和回肠黏膜细胞Bax、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及复苏后血清TNF-α、MDA含量以及回肠黏膜细胞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Bcl-2明显降低。复苏后血清TNF-α含量下降,MDA含量升高;回肠黏膜细胞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下降,Bcl-2蛋白明显升高;乌司他丁复苏组上述指标的恢复程度较生理盐水复苏组为好。结论 乌司他丁可抑制失血性休克大鼠回肠黏膜细胞的凋亡,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渗盐水对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淋巴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失血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淋巴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肠淋巴管引流术,在低血容量性休克大鼠模型的基础上,观察高渗盐水治疗低血容量性休克过程中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休克大鼠输入高渗盐水或生理盐水后,2 组大鼠的血压、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输出量均比休克期明显升高,高渗盐水治疗组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均< 0.01),而且治疗组大鼠输液期肠淋巴流量及其蛋白输出量远远高于休克前水平(P均< 0.01)。结论:高渗盐水可恢复休克大鼠的淋巴流量及其蛋白输出量,改善休克时肠淋巴循环障碍,对休克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对失血性休克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结扎肠系膜淋巴管对不同时期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组织自由基、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肠淋巴途径在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ALI)中的作用。方法78只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和结扎组。休克组与结扎组复制重症失血性休克模型。结扎组于休克复苏后行肠系膜淋巴管结扎术,于休克90min、液体复苏后0、1、3、6、12和24h各处死6只大鼠,制备肺组织匀浆,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休克组大鼠输液复苏后各时间点肺组织匀浆MDA、TNF—α、IL-6以及MP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3~12h持续在较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肺组织匀浆SOD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或P〈0.01);结扎组输液复苏后3,6、12和24h肺组织匀浆MDA、TNF-α、IL-6以及MPO活性均显著低于休克组,SOD活性高于休克组(P〈0.05或P〈0.01)。结论肠系膜淋巴管结扎可干预重症失血性休克大鼠ALI,其机制与减少肺中性粒细胞扣押,降低TNF—α、IL-6、自由基释放与SOD消耗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聚合酶(PARP)在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休克组、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预处理+休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采用股动脉放血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在体观察给予3 μg/kg去甲肾上腺素(NE)升高血压的幅度;离体测定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对NE的反应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和肠系膜上动脉血管环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休克模型完成后即刻静脉给NE,休克组血压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回输血1 h后再次静脉给NE,休克组血压显著低于3-AB预处理+休克组和假手术对照组(P<0.05和P<0.01).假手术对照组最大收缩张力[(0.367 1±0.221 3)g/mm]>3-AB预处理+休克组C(0.286 4±0.153 2)g/mm]>休克组C(0.185 6±0.11 3)g/mm,P<0.05或P<0.01];与休克组比较,3-AB预处理+休克组量一效曲线左移,在NE终浓度为10-7、10-6和10-5 mol/L时其收缩力显著增加(P均<0.05).3组间血浆NO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AB预处理+休克组血浆和肠系膜上动脉组织匀浆中NO含量虽较休克组稍有降低,但两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RP参与了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管低反应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