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山东省2011年、2016年成分血制备数量以及血液制备环节报废情况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血液制备环节血液报废的原因,以期加强血液制备环节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制备的血液质量。方法对山东省2011年、2016年成分血制备数量、成分制备环节报废情况等数据进行分析,观察山东省成分血制备数量及血液制备环节报废率在不同年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6年山东省成分血制备量高于2011年;2016年山东省去白细胞全血(4 695袋)和不滤白全血(7袋)明显减少,洗涤红细胞(12 636袋)、辐照类血液、冷沉淀制备量显著增多;从数量上2016年山东省血液制备环节血液离心破损(468袋)、冷沉淀原料血浆破损(78袋)渗漏数量高于2011年,而2016年山东省血液制备环节血液报废原因同期比上升比例较高者为冷沉淀原料血浆破损渗漏;从报废率上看,相比2011年,2016年溶血和热合破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2016年山东省成分血制备总量增加,针对血液制备环节报废原因和相应改进措施,需要加强相关培训,让无偿献血相关工作人员准确掌握血液制备环节报废原因和解决策略,从而有效降低血液制备环节报废率,提高本地区血液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成分血制备与发血融浆时血袋破损情况及其原因。方法收集2011年6月—2018年5月解放军桂林血站采集的34 581袋全血的信息资料,使用Excel 2003和SPSS13.0软件分析比较成分血制备与发血融浆时发生的血袋破损情况及原因;采取热合改良法与热合机性能监测等细节管理予以改进。结果本组血袋破损率为0.14%(108/78 789),排在前3位的破袋原因:离心后热合口渗漏、离心后血袋底部渗漏与冰冻成分血融解后血袋渗漏,破损比例分别为36.11%(39/108)、18.52%(20/108)与32.41%(35/108);制备冰冻血浆产生的血袋破损占73.15%(79/108),其中离心时热合口裂占46.84%(37/79),融浆后折叠处裂占15.19%(12/79),融浆后血袋破裂占20.25%(16/79),冰冻血浆搬运过程破损占17.72%(14/79)。制备及融化冷沉淀产生的血袋破损占7.4%(8/108),其中融化产生的血袋破损占87.5%(7/8)。除了运输破损为人为突发情况外,2016年以后冰冻成分血融解后破袋率与离心后热合口渗漏明显改善(P<0.05)。结论成分血制备过程中,保障设备能力、规范作业、方法得当与妥善管理可有效降低成分血制备与发血融浆时血袋破损。  相似文献   

3.
在制备血液成分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血液离心后血辫热合口发生渗漏,造成血液污染,导致血液报废,增加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暴露机会.为充分利用宝贵的血液资源,最大限度降低血液报废率和成分制备人员职业暴露机率,我们分析了本站2008年1-12月血液经离心后发生血辫热合口渗漏的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基层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对采供血点2010-2014年的《职业暴露个案登记表》进行职业暴露情况统计分析。结果共发生职业暴露39例,所有工作人员均有职业暴露史,发生率100%。5年内发生率逐年下降;不同职业人员平均暴露率:工人医生护士检验人员,平均暴露率分别为25.64%、15.38%、10.26%和8.12%(48.72%/6);暴露发生岗位以采血岗、后勤岗和成分制备岗为主,分别达48.72%、25.64%和15.38%;暴露物种类以采血针头、血液、剪刀和玻璃为主,分别占41.03%、30.77%、12.82%和12.82%;发生环节以针头插入试管留样和血液喷溅最高,分别达25.64%和17.96,其它环节均10%;39例经检测均未发生传染病感染。结论基层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在血液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新形势下,管理者更应重视职业风险,做好职业暴露预防。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研24家血液中心自全血中制备成分血的技术应用和生产效率,了解我国目前成分血制备能力与水平,为保障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采纳亚太血液联盟(Asia Pacific blood network,APBN)比对指标,对2014—2017年度国内24家血液中心全血分离制备成分血的相关数据和图表进行比对,研究分析我国成分血制备能力和现状。结果 24家血液中心中,应用红细胞制品去白细胞技术的20家,血液辐照技术的16家,血浆病毒灭活技术的16家;22家的红细胞/全血制备效率和红细胞制品生产效率均能达到95%;开展浓缩血小板制备的13家,其中7家生产效率达到80%以上;24家血液中心全部开展了新鲜冰冻血浆制备,开展冷沉淀制备的23家。结论目前我国血液中心能综合利用红细胞制品去白、血液辐照和血浆病毒灭活等技术制备多种成分血,满足不同临床需求,但不同地区血液中心成分血制备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分析成分制备人员的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探讨有效防护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2015年7月~2016年6月成分制备工作中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和暴露人数进行观察分析,制定了有效防护干预措施。结果 2015年7月~2016年6月成分制备人员直接接触血液69.23%,间接接触血液30.77%,针刺伤0。结论战分制备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高,需采取有效防护干预措施将血源性职业暴露风险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全血及成分血抽检结果进行趋势及不合格分析,为采供血过程提供纠正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Excel对资料数据绘图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全血血细胞比容最低0.30;悬浮红细胞比容抽检合格率为79.2%,悬浮红细胞比容最低0.42,不同厂家的采血袋悬浮红细胞血比容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白悬浮红细胞前3批白细胞残留量有整体偏高趋势,合格率为50%,后3批合格率为100%;冷血过滤残留白细胞明显低于温血过滤(P0.05)。冷沉淀Ⅷ因子4月份和10月份抽检合格率较低,冬季合格率较高。结论严格执行采血前的Hb筛查工作,在离心制备时尽可能将血浆分离出,提高悬浮红细胞血比容合格率;滤除白细胞热过滤改为冷过滤,残留白细胞合格率明显上升;加强采血及血液制备环境温度的控制,确保Ⅷ因子含量不失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建立防护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对新乡中心血站69名工作人员的职业暴露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该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中,采血岗位针刺伤占54.5%,成分制备针刺伤占16%;离心杯破损擦伤占16%;检验人员接触血液标本暴露污染占31%。结论血站工作人员职业暴露主要是针刺伤和血液接触暴露,强调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自我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对于血液制备和发放过程中血液外观的检查有明确的要求和标准。我们近期在成分制备目视检查中陆续发现了3袋血液中有不明白色颗粒物。在排除血袋质量问题的前提下,我们对这3袋白色颗粒物成分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一致,现将其中1袋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b>探讨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提高暴露风险管理水平。方法 <\b>应用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调查表,在2014年12月对某医院920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制定风险管理方法,进行半年时间强化干预,包括加强暴露知识培训及现场考核等;6个月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晓率、处理正确率、暴露发生率、暴露上报率及暴露随访率的变化。结果 <\b>干预前后,相关知识知晓率从31.7%显著上升到91.4%,暴露后处理正确率从41.2%显著上升到89.5%,暴露发生率从11.9%显著下降到5.6%;对于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暴露上报率从72.3%显著上升到97.1%,暴露随访率从67.5%显著上升到93.6%。结论 <\b>针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积极开展和推广有效的暴露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减少医务人员暴露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13.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十年时间以来,济南市无偿献血工作逐年快速发展,自2000年起已经实现全市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根据<血站管理办法>、<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和<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进行严格的检测,是保证血液质量、有效杜绝经血传播疾病发生的根本和首要措施.为详细了解我市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构成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减少血液浪费的对策,我们对近5年来的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梧州市血液检测阳性的无偿献血者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梧州市2010~2012年108879例无偿献血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抗体(抗‐TP)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108879例无偿献血者中,5项检测指标的总阳性率为6.01%(6548/108879),其中ALT阳性率为4.86%、HBsAg阳性率为0.57%、抗‐HCV阳性率为0.20%、抗‐HIV阳性率为0.07%、抗‐TP阳性率为0.59%。男性和女性之间ALT、HBsAg和抗‐HCV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抗‐TP阳性率最高的年龄组均为18~30岁,抗‐HCV阳性率最高的是大于30~40岁组。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做好献血前咨询,选择低危献血人群,对保证血液质量,减少输血传播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Serious Hazards of Transfusion (SHOT) scheme has revealed that many patients have received incorrect blood or blood component. This article reports new national guidelines for ordering, administering and managing blood, blood components and blood transfusion.  相似文献   

17.
Appropriate utilization of blood and blood components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8.
Nurses are integral to the blood transfus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which forms part of Nursing Standards clinical skills series, outlines the role of the nurse in evidence-based transfusion practice. Patient assessment, preparation, pre-transfusion checks, documentation and adverse reac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9.
20.
血脂、血糖与血液流变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血脂、血糖与血液流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本院2 693例门诊及住院患者进行血脂、血糖、血液流变检测,根据全血黏度结果分为高黏组、正常组、低黏组.结果 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血沉、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各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酰甘油、血糖在高黏组与正常组,高黏组与低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密度脂蛋白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脂、血糖对血液流变指标有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