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脏移植治疗肝细胞肝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细胞肝癌 ( HCC)病人的肝移植 ,国内外在指征的掌握上存在一定分歧。鉴于供肝短缺 ,欧美大部分学者主张仅对单个肿瘤直径小于 5 cm或肿瘤数量少于 3个且最大肿瘤直径 <3cm的 HCC病人行肝移植 ,这类病人的肝移植可获得与良性疾病肝移植相似的长期生存率 ,而对大肝癌的肝移植则  相似文献   

2.
肝脏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技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地位和疗效。 方法 对1993年4月至2000年6月中山医科大学器官移植中心进行的20例原位肝移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大肝癌14例(直径>5cm),小肝癌6例(直径≤5cm)。 结果 大肝癌组肝移植术后平均存活6.5个月,肝癌复发率为71%(10/14);小肝癌组移植术后1、2年存活率分别为83%(5/6)和67%(4/6),肝癌复发率为17%(1/6),两组肝癌复发率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结论肝移植对肝癌单发,直径小于或等于5cm,无血管侵犯的小肝癌有良好的疗效;对部分病例选择适当的大肝癌患者可获得较好的姑息疗效;肝移植围手术期辅助化学药物治疗可能会减少肝癌复发。  相似文献   

3.
肝脏移植治疗肝癌八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ang Z  Fan S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6):415-417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 方法 从 1995年 7月至 1998年 10月 ,玛丽医院共为 8例伴有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移植术。其中活体肝移植 2例 ,尸体肝移植 6例。5例术前已诊断为肝癌 ,3例为意外发现的肝癌。除 1例术前曾行抗癌治疗外 ,其余患者手术前后均未行任何抗癌治疗。TNM分期 :Ⅱ期 5例 ,Ⅲ期 2例 ,Ⅳa期 1例。术后患者平均随访 36个月。 结果  3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 ,5例术后早期有并发症发生 ,均得到及时处理并缓解。 1例术后 1年死于败血症。术后 1年生存 8例 ,3年生存 7例。 结论 肝移植治疗肝癌是可行的。活体亲属肝移植可缓解供体短缺的矛盾及避免患者在等候肝移植期间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治疗肝细胞癌的治疗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因肝细胞癌接受肝脏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2例晚期肝癌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其中 ,1例术后 15月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另 1例术后 17月死于脑转移。 1例早期肝癌者术后 3月恢复工作 ,现在随访中。结论 肝脏移植术可以提高晚期肝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经典原位肝脏移植术可以作为晚期肝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患者肝移植术后甲胎蛋白的变化与肿瘤复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肝移植术后的血清甲胎蛋白 (α-fetoprotein,AFP)变化与肝癌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7例HCC患者肝移植手术前后的AFP动态变化与肝癌复发的关系。根据肝移植术前血清AFP水平,将患者分成3组,分别为A 组(术前血清AFP≤20 ng/ml)、B组(20 ng/ml<术前血清AFP≤400 ng/ml)和C组(术前血清AFP> 400 ng/ml),根据术后AFP的下降程度,将B组和C组患者分成3个亚组,即血清AFP在术后2周内降至≤20 ng/ml(BCl组)、术后2周后至2个月内降至≤20 ng/ml(BC2组)和2个月内未降至≤20 ng/ml(BC3组)。结果 67例肝癌受体移植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3.2个月,总体复发率为35.8% (24/67),平均复发时间为(7.2±0.7)个月,常见的复发转移部位依次为肺、肝、骨骼和淋巴结等;C 组患者移植术后复发率为52.8%,显著高于A、B两组(C组比A组,x2=6.759,P=0.009;C组比B 组,x2=4.550,P=0.033),A组和B组复发率无明显差异(x2=0.435,P=0.510);BC1组和BC2组术前AFP水平无明显差异,BC3组术前AFP明显高于BC1组和BC2组,BC3组患者术后复发率高达 67.9%,明显高于BC1组的33.3%和BC2组的22.2%,BC1组和Bc2组复发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术前AFP水平>400 ng/ml的HCC肝移植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上升;术后AFP水平未能在 2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者复发率显著升高;移植后AFP的动态变化对预测HCC复发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活体肝移植(LDLT)与尸体肝移植(DDLT)治疗原发性肝癌(HCC)的比较,探讨LDLT治疗HCC的疗效.方法 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我院实施的105例肝癌肝移植手术(其中LDLT38例,DDLT67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LDLT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92.1%及78.9%,...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第六届羊城肝脏移植高峰论坛于2月11~12日在广东广州隆重召开,共有国内外百余名移植专家参会。根据高峰论坛会议精神,总结出肝癌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综合防治策略,现汇报如下。我国是原发性肝癌(肝癌)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肝移植技术的不断成熟,众多肝癌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据中国肝移植注册系统数据显示,1980~2011年间我国共实施肝移植手术20 877例,其中肝癌肝移植手术8 874例(42.51%),且其所占肝移植的比例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影响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总结HCC患者肝移植的选择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HCC肝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分析方法,分析临床和病理等相关因素对HCC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及预后的影响,筛选出影响肿瘤复发和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结合国际HCC肝移植受者选择标准运用于临床。结果HCC患者肝移植围手术期死亡8例,对存活的110例随访1~32个月,其中有41例肿瘤复发(37.3%),死亡39例(35.5%);12、18和24个月的累积存活率分别是84.55%、70.30%和62.24%;12、18和24个月的无瘤存活率分别是69.05%、66.93%和61.3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癌栓形成、米兰标准、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以及pTNM分期对HCE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有显著影响;癌栓形成、米兰标准、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分化程度以及pTNM分期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多因素分析显示,癌栓形成和肿瘤分化程度是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癌栓形成和术前AFP水平则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癌栓形成和肿瘤分化程度是影响HCC患者肝移植后肿瘤复发的独立因素,而癌栓形成和术前AFP水平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肝移植术治疗复发性肝细胞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9月至2006年10月本组76例肝细胞癌肝移植病例临床资料,其中11例为切除术后复发再移植(SLT组),65例直接肝移植(PLT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结果以评价复发性肝癌肝移植的手术安全性。比较两组远期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SLT组手术耗时和术中输注血制品量高于PLT组(P〈0.05),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两组无差别。SLT组和PLT组1年和2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72%、72%和84%、80%。结论复发性肝癌可作为肝移植适应证,但须有严格的病例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10.
肝癌复发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目的:通过实验和临床研究为肝部根治性切除后复发转移提供预测指标和预防方法,方法:用组织块肝原位移植建立高转移人肝癌裸鼠模型,用该模型建立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肝部侵袭性有关变化,并由此设计实验性干预治疗,开展预防复发转移的临床实验。结果:(1)建成在肺、肝和淋巴结高转移的人肝癌裸鼠模型LCI-D20,建成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系MHCC97。(2)初步摸清与肝癌侵袭性呈正、负相关的分子水平变化。(3)发现染色体8p缺失与肝癌转移有关。(4)验血提示血栓调节蛋白与肝内播散呈负相关,细胞间粘附分子-1、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的抑制剂(PAI-1)和血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肝癌侵袭转移呈正相关。(5)用LCI-D20模型,证实TNP470、苏拉明、反义VEGF、突变型flk-1相基因转染、羧基胺基咪唑,Endostain、干扰素α等抗血管生成剂有抑制肝癌生长和转移作用。反义H-ras、BB94或肝素也有类似作用。(6)根治性切除后经动脉化学药物治疗(化疗),化学药物栓塞合并干扰素或LAK细胞治疗使3年复发率有所降低。结论:肝癌侵袭性相关的分子水平变化与其他实体瘤相仿,小肝癌的生物学特性比大肝癌略好, 这些研究为复发转移的预测和预防提供了有潜在意义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应用索拉非尼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30例行肝移植手术的超米兰标准肝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15例.实验组:口服索拉非尼400 mg,bid.对照组:口服卡培他滨1500 mg,bid,每个疗程服用14d后休息2周.术后18个月两组未复发者均停止用药,治疗过程中出现复发者则维持原剂量直至患者不宜再继续服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减量或停药.结果 实验组1年复发率为53.3%,对照组8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8,P<0.05).实验组1年生存率为93.3%,对照组46.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77,P<0.05).实验组的生存期为7~28个月,平均(24.6±1.7)个月,对照组的生存期为5~34个月,平均(16.4±2.7)个月,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54,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的毒副反应大部分为Ⅰ~Ⅱ级,其中实验组发生腹泻、手足综合征的机会较对照组高.结论 超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在肝移植术后预防应用索拉非尼可能会减少或推迟肝癌复发,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药物的大部分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146例行肝移植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患者曾行肝切除术,8例患者围手术期死亡,予以排除.对其余128例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影响患者存活率的相关因素.结果 128例肝移植患者术后中位存活时间为13.0个月,术后6个月、1年、2年累积存活率分别为78.1%、51.6%和29.7%.单因素分析表明,癌栓分级、肿瘤大体类型、肿瘤数目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癌栓分级和肿瘤数目与患者术后累积存活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现阶段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行肝移植术远期疗效尚不满意,在供者资源严重短缺的条件下应限制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大鼠肝癌肝移植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肝癌肝移植动物模型并观察术后肝癌复发的生物学特点。方法  130只近交系SD雄性大鼠 ,10 0ppm二乙基亚硝胺饲喂诱癌。共 98只大鼠据Kamada袖套技术行原位肝移植 ,术中根据肿瘤大小分为三组 :1组有明确肝癌结节但直径 <1 0cm (n =2 5 ) ,2组肝癌结节直径1 0~ 1 5cm(n =4 1) ,3组肝癌结节直径 >1 5cm(n =32 )。不行肝移植术的 10只大鼠作对照组。结果 三组大鼠肝移植术中死亡率 2 6 5 % (2 6 / 98) ,术后 30d累计死亡率 71 5 % (70 / 98)。术后存活 30d后计算平均生存期 ,1组 (81 3± 33 2 )d ,2组 (6 7 6± 2 4 9)d ,3组 (5 4 4± 2 4 9)d。对照组从诱癌开始 15 0d后计算 ,平均生存期为 (2 9 4± 12 9)d。术后肝癌复发率 35 7% (10 / 2 8) ,单纯移植肝内复发7 1% (2 / 2 8) ,肝和肺同时复发 10 7% (3/ 2 8) ,肝和腹腔同时复发 3 6 % (1/ 2 8) ,单纯腹腔肿瘤 7 1% (2 /2 8) ,单纯肺部肿瘤 7 1% (2 / 2 8)。结论 大鼠肝癌肝移植良好地模仿了临床过程 ,但诱癌大鼠体质差导致术中和术后短期死亡率高。大鼠术后长时间存活是观察到肿瘤复发的重要条件 ,肝癌复发的形式多样。该模型为肝癌肝移植术后抗复发和复发机制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60例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Chen GH  Yang Y  Lu MQ  Cai CJ  He XS  Zhu XF  Xu C  Li H  Huang JF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7):413-416
目的 评价肝移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受体选择。方法 对 1993年 9月~ 2 0 0 2年 9月施行的 6 0例次肝癌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比较不同时期肝癌肝移植的疗效和大、小肝癌的术后存活率。结果  1993年 9月~ 2 0 0 0年 7月共实施肝癌肝移植 2 3例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73 9%、6 0 9%、4 3 5 %和 2 9 0 %。 2 0 0 0年 8月~ 2 0 0 2年 9月共实施肝癌肝移植 37例 ,1个月、1年、2年存活率分别为 89 2 %、75 8%和 6 1 2 %。术前肝功能ClildA或B级受体的 1月存活率为 89 5 % ,较ClildC级的 72 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大肝癌 4 1例 ,半数存活期为 18 0个月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82 9%、6 3 1%、4 6 7%和 37 4 %。小肝癌 19例 ,存活期平均为 2 9 6个月 ,1个月、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 84 2 %、76 6 %、6 5 6 %和6 5 6 % ,大、小肝癌累积存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大、小肝癌的复发率分别为 2 7 7%和 15 8% ,获得长期存活的患者大部分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肝移植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的有效方法 ,对于明确合并有肝硬化门脉高压的小肝癌应提倡及时进行肝移植治疗 ,适当选择部分大肝癌作为移植受体仍有一定的合理性 ,血管侵犯或肝外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肝移植89例预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总结肝细胞癌(HCC)肝移植临床经验,探讨HCC肝移植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9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单位施行的89例HCC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情况及各项临床病理指标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移植后6个月、1年和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1. 8%、55. 3%和43 .7%, 6个月、1年和2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2 .4%、35. 6%和24 .9%;随访期间肿瘤转移复发的总发生率为52 8%;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影响HCC患者肝移植术后累积生存率的因素为门静脉主干或分支癌栓形成(PVTT) (χ2 =15 14,P=0. 0001)、肿瘤大小(χ2 =15. 05,P=0 .0001 )、肝硬化背景(χ2 =6 14,P=0 .0132 )、术前甲胎蛋白(AFP)水平(χ2 =5 .82,P=0. 0159)和组织学分级(χ2 =4. 61,P=0 .0319);影响无瘤生存率的因素包括PVTT(χ2 =26 .30,P<0. 0001 )、肿瘤大小(χ2 =25 .25,P<0 0001 )、AFP水平(χ2 =14. 83,P=0 .0001)、组织学分级(χ2 =12 54,P=0. 0004 )、肿瘤分布(χ2 =12 73,P=0. 0004 )、肿瘤数目(χ2 =9 81,P=0 0017)以及肝硬化背景(χ2 =9 .76,P=0 .001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累积生存率显著相关的因素是PVTT(RR=4. 721,P=0. 001 )、年龄(RR=3. 282,P=0 .007 )和组织学分级(RR=2. 368,P=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估肝癌患者常规肝切除术后的再行肝移植术与直接行肝移植术的生存状况.方法 2001年4月至2006年3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实施417例肝移植术,其中97例肝癌患者符合Milan标准:71例首次治疗即行肝移植术的患者纳入首次肝移植组;26例因切除术后肿瘤复发(n=20)或肝功能失代偿(n=6)行挽救性肝移植的患者归为挽救性肝移植组.比较两组病例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及生存状况.结果 首次肝移植组和挽救性肝移植组行肝移植的年龄(50.0岁vs.49.7岁)、性别及肝硬化病因(乙型肝炎或/和丙型肝炎)无明显差异.挽救性肝移植组行肝癌切除至实施肝移植术的中位时间为2.5年.两组患者的病理分析肿瘤数目(1.37个vs.1.50个)、手术时间(7.92 h vs.8.56 h)、术中失血量(1981.69 ml vs.2626.92 ml)及输血量(1981.69 ml vs.2626.92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最大直径(2.81 cm vs.2.05 c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8,P=0.028).中位随访时间14.63个月,两组总体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P=0.959).结论 移植前的肝肿瘤切除术不增加手术难度和影响生存率.肝癌患者在当前供肝紧缺的情况下,优先考虑肝癌切除.若术后肝癌复发不能切除或肝功能失代偿再实施肝移植术也是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肝癌肝移植术后肝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10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例肝癌肝移植术后骨转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随访了患者的生存状况.与同时期未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评价手术疗效,对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单、多因素分析.结果 肝移植术后肝癌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5个月,肝癌骨转移术后1年生存率仅为20%.手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和一般体力状况.单因素发现肝癌骨转移时的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和肝癌是否伴有微血管浸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手术切除肝癌是否伴有微血管浸润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肝移植术后肝癌骨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差,手术治疗能够提高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肝移植时肝癌是否合并微血管浸润影响这些手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不同入选标准对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范围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探索扩大肝癌肝移植适应证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81例长期随访的肝癌肝移植患者,Kaplan-Meier法计算依Milan、UCSF及Pittsburgh标准入选的肝癌病例数及肝移植术后生存率,观察不同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对可能降低术后生存率的危险因素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依据主要危险因素建立人选标准模型.结果 81例患者中符合Milan标准者19例,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7%、87.7%及52.6%,无瘤生存率为88.9%、72.7%及72.7%;符合UCSF标准者26例,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7.2%、80.5%及55.2%,无瘤生存率为84.1%、68.4%及68.4%.新的人选标准为:单发肿瘤直径≤8 cm;多发肿瘤数目≤3个,其中最大肿瘤直径≤6 cm,且所有肿瘤直径总和≤10 cm.81例患者中符合新标准者41例,术后1、2、3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9.0%、81.8%及71.8%;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1.9%、72.4%及72.4%.此41例术后累计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与符合Milan标准的19例及符合UCSF标准的26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例入选病例与40例排除病例比较,累计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适当扩大肝癌肝移植适应证并不降低术后生存率,新标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Europe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Abstract. Background: Patient death after liver resection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irrhosis is caused by tumor recurrence as well as by complications of cirrhosis. Liver transplantation represents the only simultaneous treatment of tumor and primary liver disease. Certain criteria regarding the number (up to three) and size (up to 5 cm) of tumor nodules have to be observed in order to ensure a low risk of extrahepatic spread or vascular infiltration. Liver transplantation, as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as to observe the same rules. Only few patients have undergone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cirrhosis. The reason for this restraint is not fully evident. Poor survival rates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as therapy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1980s and an increasing shortage of donor grafts are certainly two factors. Methods: We report on two cases from our experience and review the European literature. Results: Outcome in a few selected patients has been rather favorable, despite varying approaches. Conclusions: The only conclusion that can be drawn is that tumor control by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possible in individual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recurren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dult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is one way to overcome graft shortage. Other strategies, for example, salvage transplantation, are presented. Received: April 20, 2001 / Accepted: May 11, 2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