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探讨化疗外渗的因素和预防措施,通过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能够迅速采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引起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玉荣 《吉林医学》2010,(25):4300-4301
目的:总结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各种因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方法:回顾性总结接受化疗药物的恶性肿瘤患者562例,分析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各种因素。结果:出现化疗药物血管外渗12例。原因有药物因素、患者因素以及护理操作技术因素等。结论:只要观察细致,了解化疗药物的特性,对患者进行宣教,规范护理操作,可以预防和减少静脉输液药物的外渗,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知悉药物外渗相关因素,从而提出急救及预防措施. 方法 从药物因素、患者因素、操作因素、责任因素等方面分析化疗药物血管外渗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急救、预防措施. 结论 知悉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急救及预防措施,使化疗药物外渗现象降到最低,保证化疗顺利进行,确保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及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外渗的各种治疗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各种预防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赵素梅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1):660-661
化疗药物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输注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严重的无菌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2006年—2009年,我科乳腺癌患者输注化疗药物达206例次,通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各种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现象的发生。一旦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当班护士能及时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各种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患者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与护理体会.方法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方法、防治药液外渗的发生、以及对于出现药液外渗的治疗护理.结果通过对于乳腺癌化疗的患者药液外渗的护理与预防、有效的减少了化疗药液的外渗的并发症、为患者减轻了化疗的痛苦.结论为化疗患者进行药物外渗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为患者的治疗做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李冰  夏晓红 《吉林医学》2010,31(2):239-240
目的:评价癌症患者化疗过程中合理应用血管的效果。方法:对癌症化疗患者血管进行正确评估,计划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外渗情况明显减少。结论:合理应用血管可有效控制癌症患者化疗药物的外渗率,使化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探讨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从药理学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理操作因素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使化疗药物外渗降至最低限度,保证化疗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娟 《海南医学》2010,21(5):140-141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发生药液外渗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行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时发生药液外渗的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原因及外渗局部护理方法。结果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技术因素是影响血管活性药物外渗的主要原因。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前认真评估患者因素、药物因素及技术因素,避免药液发生外渗,倘若发生药液静脉外渗,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做好局部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王道萍  曹靖 《西部医学》2011,23(9):1647-1649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可能原因及据此设计的一个新的化疗药物外渗因素风险评估表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600例肿瘤化疗患者,在每次化疗前就9个可能导致化疗药物外渗的潜在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估,从化疗开始到结束进行全程跟踪观察。根据结果设计化疗药物外渗因素风险评估表。结果 9项评估因素中,药物因素、化疗周期和用药方式与是否出现外渗无明显相关性(P〉0.01)。家庭支持、外周血管情况、合作程度、给药途径、宣教情况及营养状况在渗出与非渗出组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1),据此设计的化疗药物外渗因素风险评估表表明,分值低者药物外渗风险程度高,渗出与非渗出组评估分比较显示,平均分≤11分患者为发生外渗的高危人群。结论家庭支持、外周血管情况、合作程度、给药途径、宣教情况及营养状况与化疗药物外渗的风险密切相关,据此设计的化疗药物外渗因素风险评估表直观、简便,可作为临床肿瘤化疗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预测药物外渗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3.
杨华 《甘肃医药》2012,(5):391-393
目的:探讨造成化疗药外渗的主客观因素与化疗药外渗的处理方法。方法:从抗肿瘤化疗药的作用、主要毒副反应、外渗及药物刺激程度、配制要求、腐蚀性化疗药物的输注方法、外周静脉(PVC)与中心静脉(CVC)输注引起的外渗处理程序、特殊与局部刺激性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外渗静脉炎的处理、引起化疗药外渗的因素、化疗静脉的护理11个方面进行相关知识点学习与护理操作分析。结果:通过对化疗药物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及对发生药物外渗原因的分析,使我们的护士能避免或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并能做到正确处理。结论:临床上要求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化疗药物的特性,认真学习外渗损伤知识,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娴熟的操作技术,选择合适的静脉通道正确输注,并做好化疗静脉的长期护理工作,是避免化疗药外渗、避免医患纠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黄丽英 《吉林医学》2011,(34):7360-7362
目的:通过对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知悉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从药物因素、患者因素以及护理操作技术因素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预防措施,从而使化疗药物外渗现象降到最低限度,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方法:选取肿瘤化疗患者120例次,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例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患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加强对化疗药外渗的认识并且做好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正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是化疗过程中的一个潜在的并发症。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外渗一旦发生,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疼痛,患侧静脉通道不能继续使用;重者皮肤组织坏死,甚至损伤神经、肌腱,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不断学习总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1]1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自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静脉化疗仍是目前治疗自血病的主要措施。但是化疗药物外渗性皮肤损伤足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局部血管组织损伤较大,漏至皮下可能会导致组织溃烂、坏死,而且药液的外渗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并加重患者的痛苦。如何保护好血管,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延长静脉的使用寿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我科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发生15例化疗药物外渗,经过及时的处理,均未发生严重后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与预防处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金花 《当代医学》2010,16(24):117-118
本文总结了化疗药物外渗的常见原因,探讨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出现外渗后的处置方法。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对护士责任心的培养和临床技能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一旦发生外渗,护理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将药物的危害和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探讨乳腺癌病人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从药理学因素、患者自身因素、护理操作因素三个方面分析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从而指导临床工作,使化疗药物的外渗降至最低限度,保证化疗安全、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以及护理。方法研究对象取50例我院自2015年1月份到2016年8月份收治的化疗患者,50例患者均对化疗药物外渗进行预防以及护理,汇总患者的干预情况。结果 5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化疗药物外渗,1例出现水疱,1例出现静脉炎。结论化疗药物对机体血管有较大的刺激性,具有一定的毒性,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血管的选择,提高穿刺技术,减少化疗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20.
李玉莲  张欣颖  冯冉 《吉林医学》2010,31(23):3950-3950
化疗药物一般对血管内膜有较强的刺激性,静脉注输时一旦药物外渗或漏出皮下及静脉可引起无菌性炎性反应,如果不及时处理常引起局部组织严重的炎性反应和导致皮肤溃疡,甚至发生干性坏死,严重者需外科清创、植皮,常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不断学习总结,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