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调查并分析驱护舰艇部队卫生士官对战伤救治技术的认识水平及相关因素,为开展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0年7-12月抽取来自海军部分驱护舰艇部队的卫生士官65人为调查对象,发放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回收的63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卫生士官战伤救治技术熟悉度得分排名前5位的模块为监测、固定、包扎、搬运和手术辅助。所有技术模块的必要性得分显著高于熟悉程度得分(P<0.05)。战伤救治技术熟悉度得分与学历、服役年限、有无舰艇工作经历及重大卫勤保障任务经历等因素相关。结论 驱护舰艇部队卫生士官对战伤救治技术自评的熟悉程度与必要性之间存在差距。相关部门应关注相关因素,通过岗位轮转、提高队伍学历水平等措施促进该群体战伤救治技术水平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2.
卫生士官是我军卫勤队伍的重要力量,平时承担着维护基层官兵身心健康的职责,战时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卫生士官的能力与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军卫勤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在卫生土官人才培养中,应紧紧围绕其岗位任职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在教学中不断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岗位任职能力”,努力实现卫生士官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有效履行我军新使命、保障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培养出高素质的新型军事卫勤人才。  相似文献   

3.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医务技术院校,担负着部队卫生士官的培训任务。为了适应我军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我院以部队需要为依据,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基本技能熟练、甘愿献身国防的护理士官队伍。结合部队实际、适应部队需要是教学改革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内外传染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一些曾经得以有效控制的传染病死灰复燃,如结核、霍乱、狂犬病等;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相关疫苗的研制未取得实质性成果;一些慢性传染性疾病如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尚缺乏根本性的突破。因此,必须重视对卫生士官学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及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诊断学作为卫生士官任职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卫生士官诊断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学会运用思政教学的不同方法和手段,提高学员的问诊沟通及临床操作技巧,提升学习效果,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岗位任职需求,更好地为部队服务.  相似文献   

6.
高技术条件下战争的特殊性给战场救治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高技术条件下战场救治的特点,提出了要圆满完成战场救治任务,军队医务人员必须承担的医德责任和应具备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7.
教学保障工作是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保证、支撑和推动作用。面对院校培训结构调整和我院教学任务转型的新形势,要完成好教学保障任务,就必须不断提高教学保障水平,为培养适应部队需要的高素质士官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正在传统的实验课教学中,实验员准备好实验器材,教员写好教案、做好预实验,课堂上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进行讲解、示范,学员只要认真听、按部就班地重复实验步骤就可完成实验。这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员兴趣,不利于学员创新思维和能力素质的训练培养。一直以来,我们不断摸索提高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的授课质量,充分发挥实验课在士官学员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培养出适应部队需要的卫生士官人才[1]。本文将实验课教学六步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卫生士官是我军新时期卫生人才队伍中的一支新生力量,抓好卫生士官队伍的教育培训和质量建设至关重要。随着我军用人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卫生士官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分科必然越来越细,质量要求会越来越高,培训力度肯定也会越来越大。从军队中设置士官岗位算起,外军士官教育经历了数百年的历史。与外军相比,我军士官制度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日益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卫生员是基层部队一线卫生力量,担负着平时防病、治病,战时火线救护的重要任务。当前,卫生员培训依托军队医学院校及卫生专业培训机构集中进行,教学师资力量得以加强,教学资源及训练器材得以集中整合优化,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正规有序,有效提升了卫生员的培训质量。从近年来部队的反馈信息看出,卫生员队伍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普遍提高,但仍存在实践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动手能力主要在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而现行卫生员实践教学还存在脱离岗位工作环境、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急需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最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惠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惠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忠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溺水儿童最佳的院前、院内急救方法,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对近2年我院急诊与PICU救治的20例溺水儿童病例作回顾分析。结果20例患儿中15例在现场进行了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平均到达医院时间0.5 ̄3小时。至我院急诊时,心肺停止、瞳孔散大者7例;意识障碍者8例;抽搐者1例;完全清醒4例。对心肺停止的7例患儿立即进行复苏。3例急诊室死亡;其余4例均恢复自主循环,其中2例心肺停止30分钟复苏成功,目前基本恢复正常。2例进入PICU后8 ̄24小时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非心肺停止组13例患儿中4例遗留轻度缺氧性脑病,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及时的现场心肺复苏、完善的转运机制、一体化的急救体系,是提高复苏成功率、降低伤残率的有效保障。溺水的预防应关注高危人群,加强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2):13-15,19
目的 观察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急救方式进行分组,接受常规急救模式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采用综合创伤急救模式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就诊至确诊时间、急救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2%、5.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1%、42.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创伤急救模式在严重创伤急救中的效果突出,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琚沙  胡雪钟  谭葭 《西部医学》2009,21(4):598-599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的死因,并对死亡病例进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院前急救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急救中死亡人数最多的集中在70岁以上年龄组;男性:女性为1.74;院前急救最常见死因猝死(32.11%),铁路交通上和其他外伤(32.11%),心脑血管疾病(11.01%),呼吸系统疾病(6.42%),其他(12.84%),不详(5.50%)。死亡时间集中在8:00至12:00(29.36%),18:00至22:00(21.10%)。但各年病死率相近。结论应提高对猝死、创伤、心脑血管疾病的院前急救水平,加强社会预防和宣传,减少急诊死亡。  相似文献   

15.
院前急救在我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拯救了很多伤者。在某种程度上院前急救的作用比入院治疗的作用更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院前急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深入了解院前急救的意义,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完善我国院前急救的制度,营造良好的环境,最终为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救护培训及社区救护普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的急救知识普及率还很低的现状,我校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救护知识技能的培训,主要形式为讲座、社团活动、选修课等,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救护知识及技能,并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进行以救护新概念为主题的救护知识宣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分析某综合三甲医院护士长心血管急救技能培训考核成绩,探讨影响护士长培训效果的因素,提出改进、完善培训制度的措施。方法分类统计50名受训护士长的考核成绩,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影响考核成绩的相关因素,从而研究应对措施。结果大专以下学历护士长与大专(含大专)以上学历护士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任职时间大于5年(含5年)的与小于5年的相比、急救科室与非急救科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培训总体满意度超过90%,其中对授课方式和导师授课情况的满意度最高。结论心血管急救培训可以从参训人员分组、培训方法和培训条件等方面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开设《急诊医学》课程的认可度和院前急救知识的知晓现状,探讨急诊医学课程中针对高年级医学生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方法。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结果调查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46名学生,99.32%的学生认为开设《急诊医学》是非常有必要和有必要,接受急救知识的系统培训对以后的工作也非常重要。55.48%的人认为急诊医学是内科、外科的部分重复;高年级的医学生对急救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其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来源于书籍,其次分别是网络、电视和报纸,但实际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仍欠佳。结论急诊医学授课应注重其特点,操作形象化和考核规范化可能有助于加强医学生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1205例院前急救患者疾病谱分布与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急救中心近两年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的疾病谱分布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间我院急救中心出诊救护车院前急救转运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急诊诊断或主诉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8个月内院前急救与转运患者1205例,男女比为1.56:1;年龄(42.06±19.53)岁;创伤、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中毒、消化系统疾病居前5位;每天12:00—16:00和20:00~24:00为出诊高峰时间;急救半径分布不同与出诊地点有一定联系。结论:院前急救工作的医务人员可根据疾病分类和疾病谱为依据进行重点培训,科学合理地安排院前急救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4-106+110
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在入院前急救过程中常见的失误及其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我中心救治的创伤骨科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试验组针对常见失误予以处理,实施针对性急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急救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急救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入院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1.04%,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救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入院前创伤骨科患者存在较多的急救失误,针对失误给予针对性急救措施,可提高急救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