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开展基础医学双语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而且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护理知识奠定基础。双语教学不是用两种语言教学,基础医学的教学目的是讲授专业知识,使培养的学生与国际接轨,其评价应以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依据。根据高职高专培养目标,结合笔者多年双语教学实践,从多方面进行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2.
双语教学已成为新世纪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提高涉外医学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口语能力,在4年制国际护理专业学生中进行了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改革探索.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对实施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实际效果及实施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英语能力、实现国内教学和国际留学的完美过渡、推进双语教学模式在校内进一步推广和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社区护理双语教学的实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用双语教学法讲授“社区护理”的评价。方法 采用调查表和专题讨论会形式进行分析。结果 大多数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英语水平,86.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可以促进他们对社区护理学知识的学习,95.3%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能拓宽就业渠道,100%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能为今后深造打下基础并能更快、更好到了解最新的医学信息。结论 双语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对学生掌握社区护理知识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双语教学的师资有待培训。  相似文献   

4.
作为本校教改项目,对临床医学专业2000、2001、2002级学生的《口腔医学》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探索。为评价教学效果,对53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期末成绩分析。结果表明,对临床医学专业《口腔科学》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是可行的,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水平,开阔专业视野,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同时表明,教学双方的英语水平、教材选择和教学手段,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探索渐进式双语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导论课程中的实践方式,评价该方法实施后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和专业学习中英语的运用能力。实践表明,在护理学导论中采用渐进式双语教学可帮助学生适应英语教学环境,在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促使学生把专业护理知识的学习与专业英语的学习相结合,为今后专业英语的运用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双语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外护理专业以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兼备开展双语教学所需的内部要素(双语师资、学生、教材)和外部要素(教学管理体制、教学评价机制、双语环境等)。涉外护理专业临床课程开展双语教学,不仅顺应了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而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正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是指用外语进行的非语言教学[1]。一方面强调在非语言类的专业学科中使用外语来教学;另一方面强调运用外语进行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动。为了顺应护理人才国际化的市场需求,我国大多数医学院校先后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设置了双语课程并开展双语教学,但总体来说尚处于摸索阶段。安徽中医药大学自2003年开始招收涉外护理专业学生,2005年尝试在《护理学导论》课程开  相似文献   

8.
卢诗军  夏广军  姜哲 《黑龙江医学》2014,(12):1417-1417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学科,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1/3的医学术语源于解剖学名词。解剖学的教学直接影响着后续医学基础课与临床课的教学。据统计,解剖学英语词汇占医学英语词汇的70%以上。掌握解剖学专业词汇是运用专业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础,解剖学的双语教学是专业课双语教学的基础,在整个医学双语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涉外护理专业开展专业课双语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应以解剖学双语教学为先。  相似文献   

9.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对英语护理专业的该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不但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可增加学生的专业英语词汇量,进一步体现专业的培养特点,同时可以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从双语教学的实施、题库建设、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双语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外科护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实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双语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应用能力。方法对74名护理专业本科生《外科护理学》中“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实验课实施双语教学,采用多元评价方法综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和教学效果。结果合格67名,占90.5%,其中小组评分均合格。个人评价中,口语评分合格65名,合格率为87.8%;基本技能操作评分合格70名,合格率为94.6%,参与系数均为0.8以上。结论在《外科护理学》实验课的教学中开展双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孙燕 《医学教育探索》2013,12(1):99-102
目的了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学习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研究方法,抽取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982名三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学生普遍认为护理英语重要(93.0%);希望学习各种英语技能,特别是提高听说能力,期望护理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教学(90.7%);对现有教材不满意(30.6%);学习中既依赖教师讲授又愿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体验学习。结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英语的学习需求强烈,但教学现状与学习需求存在差距。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需求,使教学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需求分析为依据。进一步改革其英语课程设置并对此进行评估。方法以第三军医大学2012级全体170名医学博士研究生为对象,采用问卷和随机筛选部分研究对象进行访谈的方式展开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目前自身英语水平、对英语学习的需求、其英语学习的动力、课程设置满意度以及课程设置改革的成效等。发放调查问卷2次,第一次在课程开设前期,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68份;第二次在课程结束后期,发放问卷170份,收回有效问卷170份。汇总各调查项目选择人数并计算其百分比,其中对调查者当前英语水平、英语学习需求和学习动力行卡方检验(理:0.05)。结果第一次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想提高的英语能力并不受英语水平的影响(P=0.329),即无论通过四级还是六级公共英语测试的学生都想提高英语听说能力,占总人数的70.2%(118/168)。在英语学习动力方面,选择发表SCI论文、出国深造、兴趣爱好、通过课程考试的分别占53.6%(90/168)、24.4%(41/168)、15.5%(26/168)、6.5%(11/168),但受一定自身英语水平的影响(P=0.036)。第二次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听说”和“读写”内容设置为2:1的满意度为86.5%(147/170);86.3%(1451168)对SCI论文写作课程开设必要性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中,有30.3%(44/145)对课程实施并不满意:对分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施有48.8%(83/170)表示赞成。结论需求分析有助于医学博士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但是该课程体系还需要在教学方法、班级分配及师资队伍等方面优化;尤其应加强外语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的合作,才能进一步完善该课程体系,提高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韩礼德所倡导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观点及英语听说课的特点,并发现: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英语听说课的主要目标都是培养人的交际能力。因此可以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应用到英语听说课中,并提出以下建议:(1)英语听说课教材应以功能为基础进行编写。(2)教师帮助学生构建语境知识体系。(3)学生们应是课堂中的“演员”和“导演”。通过角色扮演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4)合理安排听、说时间,将听、说练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基础护理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高校大二护理专业本科2个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采用“课堂氛围问卷”对2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课堂氛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PBL,其课堂教学氛围的课堂民主.胜、教学启发性、学习合作性3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学习自主性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PBL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学习的合作性,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但学习自主性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长学制医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相关因素,为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英语教学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对专业英语学习态度和现状等内容,对同济大学2006至2008级临床医学七年制和八年制专业的134名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98.51%。56.82%(75/132)的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感兴趣,71.97%(95/132)的学生有对外交流学习的意愿。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目的和需求围绕“阅读专业文献”的占68.94%(91/132)、围绕“撰写SCI论文”的占59.09%(78/132)和认为学习专业英语“利于国际交流”的占58.33%(77/132)。影响专业英语学习主要因素依次为授课方式枯燥(45.45%,60/132),专业英语较难(41.67%,55/132)和课时偏少(40.91%,54/132)。结论长学制医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有需求且目标明确,但大多数医学生在专业英语应用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应从学生、教师和课程设置三方面着手,提高长学制医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学生授课"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抽取53名医学五年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教学内容交由学生进行授课,并在课终使用调查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学生普遍认为自己愿意(86.8%)且有能力授课(90.6%),学生授课可提高创新能力(94.3%)、自主学习能力(98.2%)、团队协作能力(86.8%)和沟通能力(90.6%),促进彼此交流(86.8%)和潜能开发(96.2%)。学生授课也存在重点不够突出、课堂组织不够合理、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不足。结论学生授课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但还应加强课堂组织环节等的控制以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论证在昆明医科大学开展医学英语(EMP)教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方法 问卷调查法调查昆明医科大学学生语言能力倾向和对医学英语课的需求,统计他们的四级成绩和实际选课情况,并做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和统计表明昆明医科大学76.84%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能力倾向,68.5%的学生有较强的医学英语学习需求,2011级四级累计通过39.28%,过关学生的平均分为456.09,2012级对应数据分别是45.09%和461.53,逐年提高的四级成绩提供了学习医学英语的客观条件之一,实际选课情况证明医学英语课符合他们的需求.结论 统一的基础英语课程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不完全匹配,如果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语言天赋、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就应当把教学中心向EMP方向转移,从而增强语言教学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护理实训课开展师生和谐课堂教学效果研究.方法:实验班采用师生和谐课堂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实验班认为师生关系和谐(P<0.01),护生的实践能力和考试成绩与对照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01).结论:提高了护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参加国家省护理技能竞赛成绩优异.  相似文献   

19.
以ARCS模型(注意、相关、自信和满意)为依据,探讨在高职护理英语口语情境教学(ESP)中,教师如何激发、维持并提高学生的ARCS,鼓励竞争,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护理英语口语的信心,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满意度,最终使得护理英语口语学习自主地延伸到护理临床实践中,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学本科生对听说读写译五种英语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对比英语听力的学习需求和使用情况。方法采用里克特(Likert)五级量表,自制学习需求问卷,对第二军医大学完成大学英语学习的医学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进行调查。使用Excel2007处理数据,统计结果使用百分率描述。结果受试者重视五种英语技能,其中听说能力最受重视,共有98.4%的受试者认可了该技能的重要性。受试者最重视和实际使用最多的五个听力场景均与校内英语学习、考试、选拔、深造、就业有关。医学类专业的听力需求排名靠后,且实际医学类课程安排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结论学生认可五项英语技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听说能力。学生的听力需求与使用仍以学习考试为主,医学专业英语的需求和实际运用不突出,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