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5 毫秒
1.
张宏 《医学信息》2011,(1):67-68
心理护理是指护理程序中由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护理目标的心理治疗。现代医学提倡,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同样要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把心理护理融合在实际工作中使病人身心维持在治疗和康复的最佳状态。良好的心里状态,有助于疾病的好转和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人从事肾内科护理工作多年,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或相互关系的影响,从而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疾病改变了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模式,肿瘤病人心理改变表现方式不同,心理护理的方法也随之不同。因此,应根据病人的心理表现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本文就肿瘤科住院癌症患者60例的心理调查分析及心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较迅速,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在临床上,存活者多数会留有后遗症,其恢复期较长.这类患者和其他患者相比较,存在着特殊的心理状态,常会影响其治疗和康复.通过新型护理模式的改变,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不同,做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正确的态度,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使患者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4.
余伟 《医学信息》2010,23(4):1078-107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各种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院2007年7月~2009年11月共84例透析患者的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好的护理使患者处于接受透析治疗的最佳生理和心理状态,积极主动配合护理工作,获得了较好的透析效果.结论 良好的护理可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黄晓琴 《医学信息》2010,23(16):2628-2629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00例存在心理阴影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存在心理阴影的患者实施人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良好的人性化心理护理,80%的患者能激起他们对血液透析的热情,增加了抵抗病魔的信心,15%的患者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也重拾了治疗的信心,5%的患者还需指定专门的护理方案,争取早日消除各种不良心理?通过人性化的心理护理5.4%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从事社会上的一些工作,90.5%的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大大增强。结论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对透析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都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心理护理对血液透析病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8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100例存在心理阴影的患者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存在心理阴影的患者实施人性化的心理护理.结果 通过良好的人性化心理护理,80%的患者能激起他们对血液透析的热情,增加了抵抗病魔的信心,15%的患者通过专门的心理辅导也重拾了治疗的信心,5%的患者还需指定专门的护理方案,争取早日消除各种不良心理?通过人性化的心理护理5.4%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可以从事社会上的一些工作,90.5%的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大大增强.结论 良好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可以有效消除或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良好的心理护理能够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对透析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和生存质量都有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维琴 《医学信息》2008,(9):106-107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出心理问题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收治的269例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9例患者不同程度地消除了焦虑、恐惧、悲观情绪,有利于病情恢复。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使血糖降低,疾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改善心理状态的临床意义。方法 152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易怒、冷漠、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比例均低于对照组(χ2=4.61,4.22,25.13;P0.05);饮食、睡眠、精神、疾病认知、治疗配合等项目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21,5.86,6.85,7.30,4.45;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在稳定情绪、疾病认知、治疗配合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病病程较长,在长期的高血压应激状态下,各种靶器官严重受损,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给患者心理造成巨大的伤害。为了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控制血压是最有效的方法。本文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时间护理措施,根据患者昼夜血压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服药时间和心理护理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生活质量和降压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状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直肠癌是大肠癌中最常见的一种,治疗多以手术改变原来的排便通道。病人不仅承受疾病的痛苦,还将忍受排便通道的改变带来的生活不便。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注重病人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宜的调节,对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1入院后病人心理状态多数直肠癌患者入院后,都表现出紧张、恐惧情绪.精神压力大、纳差、失眠,对各种检查非常敏感,希望医生多查房、多关心,并会提出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医护为病人创造良好的生活、治疗、养病的环境,待病人如亲人,善解人意,热情诚恳,认夏回答和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消除疑虑,使病…  相似文献   

11.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掌握患者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个体差异的表现,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消除心理障碍,以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高原牧区结核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原因的分析进行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结核病的正确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方法通过对我院168例已确诊结核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运用口头交流、定期举办公休座谈会、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电话回访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结果经过人性化管理及主动、细致的心理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教育后168例高原牧区结核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均有所改善。患者及家属关于该病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防病、治病意识增强。结论护理人员在充分了解高原牧区患者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帮助患者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态度,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生理、心理感受均得到了有效改善,尊医依从性得到加强,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各项护理治疗措施,增强治疗的效果,使疾病转归向好的方向发展。出院后也能较好地遵医嘱服药,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降低疾病复发率,从而改善高原牧区结核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保证乳腺癌患者各项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或消除她们的心理压力。方法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的了解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结果95%的患者负性情绪得到调整,能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不但可以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而且还可以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心理护理是研究病人心理的活动规律,促进患者身心健康与治疗护理以利于病人尽快康复的一门交叉学科。心理护理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依据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实施心理护理.根据不同的病人、痛种、患病的状态进行护理,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帮助患者度过思想难关,使病人从患病后的各种奇异心理中解脱出来.给病人提供优雅的环境,尽可能使病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井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康复。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患者常见的心理活动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心理护理在白癜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单纯维吾尔医药物治疗组为对照组,药物联合心理护理组为对照组。对患者患者负面心理的消除时间、白癜风的缩小程度及住院时间等因素之间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心理护理后较短时间内消除心理顾虑、建立了友好的医患关系,白癜风的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在白癜风治疗中起到促进病情治愈,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韩德文 《医学信息》2010,23(4):1014-1015
目的 对脑外伤病人进行早期的心理护理,消除和缓解病人的紧张及恐惧心理,使手术顺利进行,病人早日康复.方法 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最优质的护理,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行为治疗.结果 消除了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对疾病的精神压力,使其得到有效的治疗.结论 护士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当前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群碧 《医学信息》2006,19(2):345-345
当前,随着老龄人口数量的日益增加,不可避免的呈现出该年龄层疾病上升趋势。伴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老年医学与老年心理学护理亦日趋为人们重视,作者根据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体会到,对老年患者疾病的治疗,应以药物治疗为主,心理治疗为辅。治疗者除应掌握应具有的医疗技术外,还应对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与行为进行深入分析,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做到临床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将会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本文将作者对当前老年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头面部皮肤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莎 《医学信息》2008,21(8):1450-1451
目的通过对头面部皮肤癌者放疗期间的心理干预,消除或减轻病人心理障碍,减轻放射治疗的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根据不同病人或同一个病人的不同心理反应特征给与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24例病人全部以积极的心态完成治疗计划。结论针对头面部皮肤癌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消除或减轻病人心理障碍,使患者积极配合完成治疗计划,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邹丽君 《医学信息》2010,23(6):1669-1670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不断深入,充分了解妇产科患者在手术前的心理变化特征以及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等诸多不利因素,通过对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状态采用术前问卷调查,术中观察、询问,术后随访等形式,了解妇产科手术病人常见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分析,采取恰当心理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收到较好的手术效果.因此,妇产科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心理知识和心理护理技术,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例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配合治疗,稳定情绪,增强自信心,更好的配合医疗护理,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