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急性阑尾炎时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含量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MGB1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将二三组阑尾炎患者(急性坏疽性阑尾炎35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48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32例)和阑尾无炎症患者(30例)HMGBI和Hs-CRP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与阑尾无炎症患者比较,HMGB1和Hs—CRP水平均较阑尾无炎症患者明显升高(P〈0.01);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及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比较,HMGB1和Hs-CRP水平明显升高(P〈0.01)。同时急性阑尾炎患者HMGB1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在临床症状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的基础上,结合血清HMGB1和Hs—CRP的测定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脂联素含量,同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测定4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并与34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地低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3个月后,则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EMS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r=-0.57,P〈0.01)。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发展与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血清高敏c一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在突发性耳聋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检测102例突发性耳聋患者、35例其他疾病对照组和30例正常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脂联素和Hs—CRP的测定结果。结果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恢复组患者Hs-CRP含量明显降低。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前血清脂联素含量较两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恢复组患者脂联素含量明显升高。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突发性耳聋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脂联素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Hs—CRP,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且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病情呈负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Hs-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继续升高,Hs—CRP在1d达高峰,随即开始下降;脂联素含量在入院当天有所降低,于3d达最低水平,以后逐渐上升;患者脂联素水平与Hs-CRP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联素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病情和预后的判断作用。方法将100例人住急诊ICU的SIRS患者分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组(MODS组)和非MODS组,存活组和死亡组;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脂联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检测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并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SIRS患者Hs-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Hs—CRP浓度和APACHEⅡ评分分别明显高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IRS患者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ODS组和死亡组脂联素浓度明显低于非MODS组和存活组(P〈0.01)SIRS患者脂联素和Hs.CRP、APACHEll评分呈负相关(r=-0.76,-0.71,P值均〈0.01),SIRS患者Hs-CRP浓度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7,P〈0.01)。结论在SIRS患者中早期检测血清脂联素和Hs—CRP浓度对患者病情和预后有判断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与冠心病(coronaryheandisease,CHD)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根据造影结果分为非CHD组56例和CHD组100例.同期测定各组Hs—CRP、D—D和FIB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HD组与非CHD组间基线水平比较,除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HD组血清Hs-CRP、FIB、D—D水平均高于非CHD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HD各组血清Hs—CRP、FIB、D—D水平随病变严重程度的增高均呈递增趋势,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支病变组Hs—CRP、FIB、D—D水平均高于双支病变组(P均〈0.05)和单支病变组(P均〈0.01),双支病变组Hs—CRP、D—D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Hs—CRP、FIB、D—D水平与CHD的严重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21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心肌梗死(AMI)急性期组3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48例、稳定型心绞痛(SA)组42例、AMI恢复期组47例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45例,同时选取40例建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均进行血清Hs—CRP的测定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急性期组和UA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组、AMI恢复期组和OMI组(均为P〈0.01),AMI急性期组亦明显高于UA组(P〈0.01)。结论血清Hs-CRP在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心血管事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质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protein,HMGBl)在心力衰竭中的致病作用。方法心力衰竭患者42例,按照NYHA心功能分级分组,心功能Ⅱ级组16例,心功能Ⅲ级组14例,心功能Ⅳ级组12例,心功能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HMGBl、脑钠肽前体(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 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超声检查测定心功能。结果心力衰竭患者各组HMGBl、pro-BNP和TNF-α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O.05),随心力衰竭分级加重,上述指标水平升高更明显,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MGBl与pro—BNP、TNF-α、hs—CRP、左室射血分数水平呈正相关(r=0.630,P=0.043;r=0.560,P=0.046;r=0.540,P=0.048;r=0.670,P=0.041)。结论HMGBl水平升高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尖锐湿疣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血清抵抗素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血清Hs—CRP进行测定;分别对62例尖锐湿疣患者进行了血清hs—CRP和抵抗素检测,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在治疗前尖锐湿疣患者hs-CRP和抵抗素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经3个月治疗后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与正常人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尖锐湿疣患者患者抵抗素浓度与Hs—CRP浓度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检测尖锐湿疣患者血清hs-CRP和抵抗素水平的变化对疾病的治疗、预后观察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妊娠结局。方法将1996年1月-2006年7月102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组显著高于剖宫产组(P〈0.01),孕龄≥37周时,阴道分娩组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1);产后出血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2500g者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第一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第二胎儿出生后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结论孕龄≥37周,胎儿体重≥2500g,则以剖宫产为宜。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分娩方式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的免疫功能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影响新生儿免疫功能有多种因素。新生儿阴道分娩娩出时,子宫收缩会使胎儿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新生儿免疫状态受分娩方式的影响;剖宫产新生儿免疫力低,易继发感染。目的:对比分析剖宫产与阴道分娩对不同性别新生儿脐血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足月单胎分娩产妇100例,其中阴道分娩组50例,新生儿男性30例,女性20例;剖宫产组50例,新生儿男性30例,女性20例。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透射免疫浊度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脐血免疫球蛋白(IgG、IgA、IgM)、补体(C3、C4)及C-反应蛋白水平,流式细胞仪酶标法测定T淋巴细胞抗原(CD4、CD8)水平。结果与结论:剖宫产组女性婴儿脐血淋巴细胞CD4抗原、CD4与CD8混合抗原水平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CD8抗原水平却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剖宫产组女性婴儿脐血IgA、IgM水平显著高于男性组(P<0.01),IgG水平却低于男性组(P<0.05)。剖宫产组女性婴儿脐血IgG、IgM、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男性婴儿脐血IgM水平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P<0.01),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提示不同分娩方式对不同性别新生儿免疫功能有影响,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S-100B蛋白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脐血中的变化,探讨其在HIE早期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足月窒息新生儿307例为观察对象,其中符合HIE诊断标准的46例纳入HIE组.HIE组中轻度HIE 31例,中、重度15例.同期分娩的正常足月新生儿43例为正常对照组.分别留取脐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脐血血清S-100B蛋白浓度.结果 ①在正常组内男性与女性脐血血清S-100B无差异.②正常组脐血血清S-100B蛋白浓度为(1.03±0.32)μg/L,HIE组为(2.53±1.10)μg/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48,P<0.05).③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脐血S-100B蛋白浓度分别为(2.06±0.65)μg/L与(3.49±1.23)μg/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9.6909,P<0.01).结论 性别对新生儿脐血S-100B无影响.脐血S-100B可作为HIE的早期生化指标,且可以判断脑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巨大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患儿的发生与脐血中胃泌素(Gas)、生长激素(GH)的关系,以探讨内分泌环境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检测正常儿组(71名)、IUGR组(31例)和巨大儿组(28例)的脐血Gas、GH水平。结果正常儿组中,经择期剖宫产的研究对象与经阴式分娩的相比,脐血Gas水平显著降低(P<0.01),脐血GH水平明显升高(P<0.05);采用阴式分娩的研究对象中,IUGR患儿脐血G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儿,巨大儿脐血Gas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儿。结论胎儿体重和分娩方式对脐血Gas和GH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剖宫产对产妇和新生儿体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数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足月分娩的产妇90例,按照分娩方式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择期剖宫产组和临产后剖宫产组,每组30例。分别取分娩时的新生儿脐血和产妇外周血检测NK细胞的百分数,并统计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概率。结果三组产妇NK细胞百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剖宫产组新生儿血中NK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且与正常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组新生儿具有较高的感染发生率(20%),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刨宫产对产妇血中NK细胞数没有影响,而择期剖宫产可以减少新生儿血中NK细胞数,增加新生儿感染发生率,表明此类新生儿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脐血中生长激素释放多肽Ghrelin、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SP1)的表达水平,探讨二者与特发性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方法选择不明原因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30例为观察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脐血中Ghrelin和SP1的含量。结果在观察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5,P=0.041)呈负相关,与脐血SP1水平(r=0.376,P=0.035)呈正相关。在对照组新生儿中,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脐血Ghrelin水平(r=-0.218,P=0.097),与SP1水平(r=-0.225,P=0.099)的关系均不明显。另外,观察组Ghrelin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SP1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水平的Ghrelin,低水平的SP1可能是造成特发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患者血脂水平与围生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ICP晚期妊娠60例,正常晚期妊娠25例,测定母体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浓度及围生儿出生即刻脐动脉血气分析值[pH值、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CP孕妇血TC、TG、LDL值明显升高,HDL值明显降低,ICP孕妇TC、TG、LDL值与PCO2呈正相关,与pH值及PO2呈负相关,HDL值与pH值及PO2呈正相关,与PCO2呈负相关。结论:ICP孕妇血脂水平与围生儿预后具有相关性,血脂检测应列为ICP的常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 和高迁移率蛋白-1(HMGB1)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VE-cadherin和HMGB1含量的测定,分别测定9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其中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及30例正常对照组产妇静脉血清及胎儿脐血中VE-cadherin和HMGB1的含量.结果 VE-cadherin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对照组血清及胎儿脐血中均有表达,VE-cadherin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7.31,9.82,10.04,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23,8.9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68,P〈0.05).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血清中含量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t=7.54,9.65,10.18,P值均〈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和妊娠期高血压组(t=7.54,9.65,P值均〈0.05);轻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t=7.35,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VE-cadherin HMGB1含量呈正相关(r=0.59,P〈0.01).VE-cadherin和HMGB1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胎儿脐血中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VE-cadherin和HMGB1的高表达说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内皮细胞损伤,且VE-cadherin和HMGB1在损伤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急性颅脑损伤后血中高迁移率蛋白-1(HMGB1)和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继发性脑水肿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MGB1和ENA-78血中含量,回顾性分析110例急性颅脑损伤住院患者伤后12 h内、伤后第3,5d血中HMGB1和ENA-78含量,采用t检验并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12h内血中HMGB1和ENA-78含量随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下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颅脑损伤越严重,HMGB1和ENA-78升高越明显,脑水肿程度越重,并且脑水肿高峰持续时间越长(P<0.01).颅脑损伤早期血中HMGB1和ENA-78含量与脑水肿严重程度(r=0.69,0.62,P<0.01)和脑水肿高峰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 =0.70,0.65,P<0.01).此外,不同GOS组之间HMGB1和ENA-78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预后不良组血中HMGB1和ENA-78含量在伤后5d内持续升高,而且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或P<0.05).同时急性颅脑损伤后血中HMGB1与ENA-78的含量呈正相关(r=0.68,P<0.01).结论 急性颅脑损伤后血中HMGB1和ENA-78的变化与继发性脑水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母亲产时血糖及新生儿血糖的影响。方法全身麻醉下行剖宫产的初产孕妇20例(全麻组)及同期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年龄、体重相近的足月孕妇20例(腰麻组)。全麻组采用丙泊酚100 mg+瑞芬太尼100μg+琥珀胆碱100 mg;腰麻组采用蛛网膜下腔匀速推注0.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商品名:耐乐品)2.5~2.6 ml。分别于麻醉前、胎儿娩出后即刻测母亲指尖血糖,新生儿出生后10分钟足跟血血糖,同时记录孕妇围术期血压、心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全麻组产妇分娩时血糖水平降低(P<0.05);腰麻组分娩时血糖升高(P<0.05);全麻组新生儿生后血糖明显低于腰麻组(P<0.01);新生儿生后血糖与产妇产时血糖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结论全身麻醉产妇分娩时血糖水平降低,新生儿生后血糖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产妇,应该关注和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