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42例冠心病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狭窄);36例对照组经临床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进行EPCs的分离培养,14天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单位以评估循环EPCs水平,并将EPCs数量与年龄、性别、血脂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冠心病家族史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数与循环EPCs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36,P=0.014),吸烟患者循环EPCs水平明显低于不吸烟者(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与循环EPCs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而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对循环EPCs水平有一定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载脂蛋白A(apoA)与循环EPCs水平也有相关性,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循环EPCs水平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12.8±6.3)对(37.0±5.5)个,P<0.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单支、双支、三支)与EPCs水平降低明显相关(P<0.01)。结论循环EPCs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数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提示冠状动脉内皮损伤而又缺乏足够的循环内皮祖细胞时可能影响冠心病的病情程度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循环内皮祖细胞(EP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80例冠心病患者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明显的冠状动脉狭窄;50例对照者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状动脉狭窄。根据病变程度分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浆ADMA水平;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进行EPC的分离培养;7~10天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单位(CFU)评估循环EPC数量。结果 冠心病单支及多支病变组血浆ADM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且多支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ADMA水平增高(P<0.05);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60分组、31~59分组和≤30分组血浆ADM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着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浆ADMA水平明显上升(P<0.05和P<0.01)。冠心病组中单支及多支病变组循环EPC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三个分组中循环EPC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Gensini积分及病变支数的增加,EPC数量明显下降(P<0.05和P<0.01)。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与血浆ADMA水平呈正相关(r0.365,P0.027),与循环EPC数量呈负相关(r-0.16,P0.015);血浆ADMA水平与循环EPC数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 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体内ADMA水平逐渐增加,而EPC数量逐渐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与ADMA的蓄积及EPC的减少相关。体内实验进一步证实ADMA可能通过抑制EPC的功能影响内皮再生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功能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80例为冠心病组,排除冠状动脉狭窄的60例为对照组。冠心病组根据Gensini评分标准对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为3个亚组。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进行分离培养。用噻唑蓝法评价EPC活性,趋化试验评价EPC趋化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DF-1α水平。结果 (1)冠心病组循环EPC活性和趋化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随着病变程度加重,细胞活性及趋化能力有明显下降趋势。(2)冠心病组血清SDF-1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狭窄组血清SDF-1α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狭窄组(P0.01)。(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EPC活性、趋化能力、血清SDF-1α水平随Gensini评分的增高而下降,呈负相关(r=-0.224,P0.05;r=-0.39,P0.05;r=-0.31,P0.05)。血清SDF-1α水平随细胞趋化能力的降低而降低,呈正相关(r=0.38,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EPC功能及血清SDF-1α水平明显下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EPC活性、趋化能力越低。血清SDF-1α水平下降与EPC趋化能力减退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与一氧化氮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EPCs)与NO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78例入选对象均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明确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将其分为冠心病组42例,对照组36例。采集入选者外周血测定NO浓度,同时进行循环EPCs分离培养,14天后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克隆形成单位评估循环EPCs水平。结果冠心病组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双支、3支冠状动脉病变组较单支病变组NO水平明显降低(P<0.001)。冠心病组循环EPCs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O浓度与循环EPCs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867,P<0.0001)。结论NO可能在EPCs动员、归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冠心病发生及临床表现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冠心病病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内皮功能及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方法将2014年9月—2017年10月在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冠心病病人134例作为病例组,根据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症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61例(稳定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不稳定组);根据Rentrop分级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55例)和侧支循环不良组(79例);同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病人血清尿素、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探讨病例组血清尿素与ET-1、NO、TM及Rentrop分级关系,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和侧支循环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ET-1和T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N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稳定组(P0.05);侧支循环不良组血清尿酸水平高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与ET-1、TM呈正相关(r=0.569,P=0.008;r=0.514,P=0.012),与血清NO、Rentrop分级呈负相关(r=-0.601,P=0.000;r=-0.647,P=0.000)。血清尿酸水平是影响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和侧支循环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病人血清尿酸水平升高,与冠状动脉病变稳定性、内皮功能及侧支循环形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胆红素、尿酸及血脂与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抽取CHD患者与同期健康对照组清晨空腹静脉,检测血清胆红素、尿酸(uric acid,UA)、血脂.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计算Gensini积分.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HD组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尿酸、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BIL、DBIL、IBIL、HDL-C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P<0.01),血清UA、TC、TG、LDL-C水平随着Gensini积分的增加而升高,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清胆红素浓度降低、尿酸升高、血脂异常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对CHD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和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16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119例,非冠心病患者47例。纳入患者均行生化检测,同时彩超评价患者心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患者血清UA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UA正常组相比,UA升高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P<0.01),冠脉狭窄计分CASS升高(P<0.01),而心功能明显减低(P<0.01)。血清UA水平与冠脉狭窄计分CASS呈正相关(r=0.334, p<0.01),而与心功能呈负相关(r=?0.252, p< 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UA水平与冠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方法 选择312倒疑诊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49例)和冠心病组(163倒).冠心病患者根据冠脉累及支教,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检测并比较血清尿酸水平.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尿酸水平[(430.47±99.61 )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297.31±62.35)μmo1/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冠脉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血U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单支、双支、三支病变患者间血U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尿酸水平无关.结论 高尿酸与冠脉病变程度无关,与冠心病的发生,在较正其他危险因素后,可能非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5(ApoA5)水平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120例受试者分为冠心病组(73例)和对照组(47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受试者血清ApoA5水平。比较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数量、狭窄程度和病变分型血清ApoA5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5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ApoA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冠状动脉病变分型有关,多支病变组ApoA5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和双支病变组(P均<0.05);轻、中、重度狭窄组ApoA5水平逐渐降低(P均<0.05);A、B、C型病变组ApoA5水平也逐渐降低(P均<0.05)。结论 ApoA5与冠心病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低ApoA5水平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海舟  刘树琴 《山东医药》2007,47(22):86-86
选择住院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150例(均排除痛风患者),以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任何可辨认的斑块或狭窄者列为对照组42例,将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0%者列入冠心病组108例,并根据冠脉病变支数进一步分为单支病变组(45例)、双支病变组(33例)、三支病变组(30例).冠脉造影前取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清尿酸.结果 冠心病组的血清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与三支病变的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血清尿酸与冠心病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与动脉硬化闭塞症(ASO)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饲喂及动脉内膜损伤的方法制作大鼠ASO模型,造模后8周用光镜观察动脉大体形态,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测定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血清中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了大鼠ASO模型,ASO大鼠外周血中CEC数量明显增多,血清ET-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NO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与正常对照相比,ASO大鼠血清中的糖类、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物质的代谢水平均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血清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介导了ASO的发生,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调节内源性代谢物的平衡应是ASO的重要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早期内皮祖细胞和晚期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变化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组对象60例,根据全脑血管造影术分成颈动脉狭窄组40例(其中轻度狭窄组20例,中重度狭窄组20例),对照组20例。在全脑血管造影术中抽取患者股动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培养至7天和21天鉴定为早期内皮祖细胞、晚期内皮祖细胞,计数细胞集落数量并分别用MTT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法和HFN培养板测定早期内皮祖细胞、晚期内皮祖细胞的增值、迁移、黏附功能。结果颈动脉狭窄组患者吸烟、高血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而年龄、性别、血糖、总胆固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狭窄组外周血早期内皮祖细胞、晚期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均下降(P<0.05),晚期内皮祖细胞数量与功能改变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狭窄患者外周血晚期内皮祖细胞数量减少,功能受损,其数量与功能变化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对于颈动脉狭窄患者,检测晚期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可间接预测颈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家兔颈总动脉内皮剥脱术后细胞凋亡与增殖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细胞凋亡在血管损伤后内膜增厚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技术对内皮剥脱术后 3、9、1 4、2 8天家兔颈总动脉壁的凋亡及增生细胞分别进行检测 ,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术后各损伤组凋亡及增生指数示 9天时均显著高于 3天 ,1 4天达峰值 ,2 8天呈下降趋势 ,其中凋亡指数仍较高 ;阳性表达面积率示高峰及之前的凋亡 /增殖比 <1 ,而之后 >1。对照组染色呈阴性。结论 细胞凋亡调节着损伤动脉壁的细胞数目 ;它与细胞增生伴存 ,在增生后期占主导地位 ,调控细胞不再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在体外氧化压降低环境中对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电穿孔技术转染低氧诱导因子1α质粒,计算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常氧和低氧环境中低氧诱导因子1α、1β及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质粒转染前后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转染前后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膜表面抗原决定簇、荧光报告蛋白空质粒或低氧诱导因子1α质粒转染组转后的组间差异,一氧化氮酶法鉴定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依赖性一氧化氮的释放活性,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分化程度。结果质粒转染效率约20%;转染20h,低氧诱导因子1αmRNA在常氧中及低氧中均有表达,表达程度与氧浓度无关(P>0.05);低氧及转染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上调(P<0.05);1β亚基表达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1%低氧3h低氧诱导因子1α蛋白开始表达,6h时表达成倍增加,12h达高峰,24h表达回到基线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转染后常氧下孵育3天,转pEGFP组CD31 细胞占总细胞数40.2%±4.3%,低氧诱导因子1α组占53.8%±3.7%(P<0.05);孵育10天后转pEGFP组CD31 细胞占51.8%±3.5%,低氧诱导因子1α组占66.2%±6.6%(P<0.05)。转染后低氧下孵育3天,转pEGFP组CD31 细胞占总细胞数46.8%±3.5%,低氧诱导因子1α组占60.2%±5.0%(P<0.05);孵育10天,转pEGFP组CD31 细胞占59.0%±3.5%,低氧诱导因子1α组占76.1%±1.9%(P<0.05)。低氧较常氧易促一氧化氮释放,转染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使一氧化氮释放增加,释放含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刺激量成正比,随刺激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低氧环境加快内皮祖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扩增,低氧诱导因子1α质粒转染同样促进内皮祖细胞分化。结论低氧诱导因子1α质粒能有效地应用于转录水平进行基因干扰治疗,并在低氧环境中增效,有助于促进内皮祖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为进一步诱导体内血管新生、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更广阔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冻存对内皮生长晕细胞增殖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探讨内皮生长晕细胞冻存和复苏的可行性。方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采用贴壁培养法培养扩增内皮生长晕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染色法鉴定其内皮细胞特性。扩增后的细胞采用浓度为650μmol/L(体积比为50mL/L)和1040μmol/L(体积比为80mL/L)二甲基亚砜的培养基冻存至液氮中,24h后复苏并观察冻存细胞的复苏率、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血管能力的改变。结果采用贴壁法培养的细胞具有多种内皮细胞特性。细胞采用含不同浓度二甲基亚砜(50mL/L和80mL/L)的培养基冻存后,其复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的增殖能力在复苏后36h内50mL/L、80mL/L二甲基亚砜组均较未冻存组减弱(P<0.05),72h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复苏后6h内成血管速率较未冻存组减弱(P<0.05),但30h后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皮生长晕细胞可以进行冻存和复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糖对内皮细胞舒缩功能障碍等损害过程中是否有肾素(前体)受体((P)RR)的过度激活,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葡萄糖(15、30 mmol/L)干预细胞24 h、48 h后收取细胞,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P)RR以及反映血管舒缩功能的生物标记物蛋白和mRNA的表达,以siRNA的方法抑制(P)RR的表达后,观察葡萄糖对内皮细胞上述作用的改变,进一步分析其机制。结果 高糖显著上调内皮细胞(P)RR的蛋白和mRNA表达;同时上调内皮素1(ET-1)的表达,抑制一氧化氮(NO)的合成。(P)RR-siRNA虽能抑制高糖引起的ET-1 mRNA表达增高,但不抑制其蛋白表达。(P)RR-siRNA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NO降低。高糖抑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表达,增加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合成,(P)RR-siRNA能显著抑制高糖对eNOS和ADMA的影响。结论 高糖能够激活内皮细胞(P)RR的表达;(P)RR可能通过ADMA/eNOS通路介导了高糖诱发的血管内皮舒缩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冻存后内皮生长晕细胞复苏率及其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带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内皮生长晕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染色法鉴定内皮细胞特性。分别采用不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含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冻存液对内皮生长晕细胞进行冻存,分为正常组、对照组、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24 h后复苏并观察细胞的复苏率及其增殖、迁移能力。结果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可提高冻存复苏后内皮生长晕细胞的复苏率。24 h内两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较正常组减弱(P<0.01),但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显示对内皮生长晕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保护作用。48 h后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细胞迁移能力较正常组增强(P<0.01),增殖能力接近正常组(P>0.05),但对照组在观察期间内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较正常组与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减弱(P<0.01)。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提高冻存后内皮生长晕细胞的复苏率以及复苏后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观点认为血管外膜作为疏松结缔组织,包含了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滋养血管、神经末梢等,仅主要起到支撑、营养血管的作用.然而,近年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血管外膜中存在原位干/祖细胞.在病理情况下,这些血管壁原位干/祖细胞分化为内皮细胞或平滑肌细胞,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血管损伤后的修复与重构等.本文将对血管外膜原位干/祖细胞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人外周血中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EPCs),并探讨其体外诱导培养的条件。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置于鼠尾胶原包被的培养瓶中进行体外培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检测分化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标记物的表达。结果: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鼠尾胶原包被的培养瓶中培养后呈梭形,并表达内皮细胞的特异性抗原CD34和KDR,和干/祖细胞抗原CD133。提示这些培养细胞既具有内皮细胞的表面标志和功能,又具有祖细胞特性。结论:成功从外周血中培养出EPCs。鼠尾胶原可取代EPCs培养中常用的纤维连接蛋白,是体外分离培养外周血EPCs的更节省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完善的大鼠肝脏内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方法采用胶原酶肝脏原位灌注消化和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肝脏内皮细胞,培养后行免疫化学细胞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肝脏内皮细胞经台盼蓝拒染实验,活细胞大于90%.细胞得率为(2~5)×106/g,细胞纯度大于90%.结论该方法简便、实用、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