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场对小鼠遗传物质影响的剂量—效应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染色体畸变率、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及用DNA解旋荧光法(FADU)测定的双链DNA剩余率为指标,进行了不同强度(0.02T~0.80T)的磁场对小鼠体内骨髓细胞染色体和脾细胞DNA损伤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实验所用的磁场强度能够使双链DNA剩余率降低,染色体畸变率和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明显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一效应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25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喉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较对照组增高(P〈0.001),SCE频率不随肿瘤的分期而增加(P〉0.05)。结果提示喉癌患者染色体DNA受损及其修复能力降低,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对喉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类黄酮和维生素E协同对抗细胞膜损伤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类黄酮和维生素E在拮抗壬基酚的致损伤作用方面的表现。 方法:实验于2005—03在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动物为5月龄SD大鼠30只。①抽取大鼠的外周血0.5mL种人含植物血凝素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后,按照加入试剂的不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注入蒸馏水(5,10,15,20mL)】,壬基酚组【注入壬基酚(5,10,15,20mL)】,类黄酮组【注入类黄酮(1&;#215;10^-6,1&;#215;10^-5,1&;#215;10^-4mol/L)0.5mL】,维生素组[注入维生素E(0.25,0.50,1.00,2.00mg)】。不同处理后用姐妹染色体色差法制成色差法染色体玻片,镜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②抽取SD大鼠的外周血种人含植物血凝素RPMI1640培养基培养。按照加入试剂的不同分5个组,壬基酚组(注入壬基酚10μL),壬基酚+类黄酮1组(注入壬基酚10μL+类黄酮10^-6mol/L,经温育),壬基酚+类黄酮2组(注入壬基酚10μL+类黄酮10^-6mol/L,不经温育),壬基酚+维生素组(注入壬基酚10μL+维生素E0.5mg),壬基酚+类黄酮+维生素E组(注入壬基酚10μL+类黄酮10^-6moL/L+维生素E0.5mg)。按照不同处理后用姐妹染色体色差法制成色差法染色体玻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50个细胞,镜检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③取相对固定部位的肝组织块,经处理后制成超薄切片经醋酸铀-枸椽酸铅双重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膜系统。 结果:经不同试剂处理培养外周血用姐妹染色体色差法制成的染色体玻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当每瓶加入的壬基酚达到15μL时,细胞数明显减少,即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增殖的趋势明显减缓或停滞,累积的分裂相不多。各种壬基酚剂量处理下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细胞的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爹未经37℃、4h温育的100mol/L的类黄酮没有显示出对壬基酚的拮抗作用,与相应经过温育的处理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经温育处理的10^-6mol/L的类黄酮溶液可以明显降低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而0.5mg的维生素E对壬基酚并未呈现显著的拮抗致损伤作用。但10^-6mol/L类黄酮溶液0.5mL和维生素E0.5mg同时处理,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出现大幅下降,差异呈现显著性。③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壬基酚染毒组与拮抗物处理组比较肝细胞失去正常形态,细胞膜消失,核膜破碎,细胞胞质未见结构完整清晰的细胞器,膜结构损伤严重。 结论:类黄酮可显著降低壬基酚处理过的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率,类黄酮单因素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终浓度0.9&;#215;10^-7mol/L的类黄酮和90.9mg/L的维生素E在降低壬基酚处理过的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率方面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即一定剂量的类黄酮和维生素E在拮抗壬基酚的致损伤作用中存在着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小儿急性白血病姐妹染色单体交换动态观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对76例急性白血病(AL)患儿进行了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的动态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初发组、部分缓解(PR)组SCE频率增高,与完全缓解(CR)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CR组SCE频率仍高干对照组(P<0.05)。持续完全缓解3年以上者SCE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AL患儿治疗前骨髓细胞的SCE水平损伤严重;CR时其损伤仍未完全修复,随着病情进一步好转,SCE频率亦趋于正常。无标记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NuLL-ALL)患儿达CR时,SCE频率仍高于普通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0.05),表明不同类型的AL,DNA损伤程度和恢复速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在不同剂量条件下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Brdu-Giemsa技术进行检测研究。结果:黄芪作用后的人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频率和细胞增殖率指数(PRI)均有明显增高,并且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结论:黄芪注射液中存在某种成分可诱发DNA损伤,同时黄芪还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超声终止早孕的安全性。方法:本实验研究选用8周龄的ICR小鼠,用不同剂量超声分组辐照后常规交配,连续对亲代母鼠和两代仔鼠进行细胞遗传学评价。诊断组频率5MHz,强度24mW/cm2,照射5min;治疗组频率0.8MHz,强度1.5W/cm2,照射1min。结果:染色体畸变率、姊妹染色单体交换、微核率,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超声辐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体细胞和生殖细胞没有致突变作用。超声波抗早孕经遗传毒理评价对母体、仔代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1973年Latt用含有5-溴脲嘧啶脱氧核苷(Brdu)的培养基培养人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然后用荧光染料染色,使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发出强弱不同的荧光,建立了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技术。次年Perry和Korenberg改进了这一技术,用Giemsa代替荧光染  相似文献   

8.
研究超声终止早孕的安全性。方法;本实验研究选用8周龄物ICR小鼠,用不同剂量超声分组辐照后常规交配,连续对亲代母鼠和两代仔鼠进行细胞遗传学评价。诊断组频率5MHz,强度24mW/cm^2,照射5min,治疗组频率0.8MHz,强度1.5W/cm^2,照射1min。结果:染色体畸变率,姊妹染色体单体交换,微核率,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扩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第10,11,12,13外显子639bpDNA片段结合寡核苷酸探针斑点杂交技术,在40例广西籍C6PD缺陷者中检测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cDNA1376(G→T)和cDNA1388(G→A)。结果检出cDNA1376(G→T)男性半合子12例,cDNA1388(G→A)男性半合子10例,cDNA1388(G→A)女性纯合子1例,cDNA1376(G→T)和cDNA1388(G→A)女性双重杂合子1例。cDNA1376(G→T)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88(G→A)突变的频率为31.0%。cDNA1376(G→T)和cDNA1388(G→A)两种突变均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急性溶血、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无症状基因突变携带者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0.
诊断超声对人体宫内绒毛细胞DNA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60名早期孕妇随机分成照射组(用B型超声诊断仪照射宫内孕囊10分钟)与对照组)未经照射),均行人工流产取绒毛组织。以碱性解链作用与羟基磷灰石层析分离绒毛细胞单链、双链DNA,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结果表明,照射组与对照组间,绒毛细胞单链、双链DNA量及百分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该实验用诊断超声未引起绒毛细胞DNA单链、双链断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UIHT 对淋巴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病例40 例,对同一病例在UIHT 治疗前、治疗5 次和10 次后分别采肘正中静脉血各1 次,经肝素抗凝,按常规微量全血培养制备并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及染色畸变的变化。结果 发现淋巴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在治疗前和治疗后随治疗次数的增加有升高趋势,但均在正常值的范围内,3组试验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 UIHT 治疗疾病只能是一种诱变剂,可通过体内代谢诱发SCE,而对淋巴细胞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临床应用浓度的三氧化二砷(As2O3)是否具诱变致癌性。方法 应用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As2O3对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的影响。结果 As2O3的浓度≥10^-6mol/L时,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细胞生长停滞于M1期,细胞分裂明显减少,并呈剂量效应关系;As2O3的浓度≤10^-7mol/L时,淋巴细胞的SCE频率、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s2O3在临床应用时有以下两个潜在风险:①可能诱发第2次肿瘤;②可能影响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对人精子单倍染色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人精子染色体离体测试系统,研究超声波对人精子单倍染色体的影响。受精前分别受黑白超声波照射10分、30分、60分和彩色多普勒照射10分、30分、60分的精子与正常组精子染色体核型比较,各组间结构畸变精子率、结构畸变率、断裂均数和性别比等参数差异不显著(P值>0.05),各组结构畸变主要为无着丝粒断片和染色体断裂,未发现稳定畸变。在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强度(Ⅰ-SPTA)相差15倍(369mw/cm2∶24mw/cm2)的情况下染色体畸变率无明显升高,提示Ⅰ-SPTA<369mw/cm2的超声波对人精子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从1992年4月~2004年12月进行各种细胞遗传学检查4335例,其中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分析2542例,羊水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213例,脐血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12例,脆性X染色体分析[Fra(x)]417例,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15例,染色体畸变分析1136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类黄酮和维生素E在拮抗壬基酚的致损伤作用方面的表现。方法:实验于2005-03在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实验中心完成。实验动物为5月龄SD大鼠30只。①抽取大鼠的外周血0.5mL种入含植物血凝素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后,按照加入试剂的不同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犤注入蒸馏水(5,10,15,20mL)犦,壬基酚组犤注入壬基酚(5,10,15,20mL)犦,类黄酮组犤注入类黄酮(1×10-6,1×10-5,1×10-4mol/L)0.5mL犦,维生素组犤注入维生素E(0.25,0.50,1.00,2.00mg)犦。不同处理后用姐妹染色体色差法制成色差法染色体玻片,镜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②抽取SD大鼠的外周血种入含植物血凝素RPMI1640培养基培养。按照加入试剂的不同分5个组,壬基酚组(注入壬基酚10μL),壬基酚+类黄酮1组(注入壬基酚10μL+类黄酮10-6mol/L,经温育),壬基酚+类黄酮2组(注入壬基酚10μL+类黄酮10-6mol/L,不经温育),壬基酚+维生素组(注入壬基酚10μL+维生素E0.5mg),壬基酚+类黄酮+维生素E组(注入壬基酚10μL+类黄酮10-6mol/L+维生素E0.5mg)。按照不同处理后用姐妹染色体色差法制成色差法染色体玻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测50个细胞,镜检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③取相对固定部位的肝组织块,经处理后制成超薄切片经醋酸铀-枸椽酸铅双重染色,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膜系统。结果:经不同试剂处理培养外周血用姐妹染色体色差法制成的染色体玻片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当每瓶加入的壬基酚达到15μL时,细胞数明显减少,即外周血淋巴细胞分裂增殖的趋势明显减缓或停滞,累积的分裂相不多。各种壬基酚剂量处理下的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细胞的数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②未经37℃、4h温育的10-6mol/L的类黄酮没有显示出对壬基酚的拮抗作用,与相应经过温育的处理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经温育处理的10-6mol/L的类黄酮溶液可以明显降低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呈显著性(P<0.05)。而0.5mg的维生素E对壬基酚并未呈现显著的拮抗致损伤作用。但10-6mol/L类黄酮溶液0.5mL和维生素E0.5mg同时处理,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率出现大幅下降,差异呈现显著性。③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壬基酚染毒组与拮抗物处理组比较肝细胞失去正常形态,细胞膜消失,核膜破碎,细胞胞质未见结构完整清晰的细胞器,膜结构损伤严重。结论:类黄酮可显著降低壬基酚处理过的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率,类黄酮单因素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终浓度0.9×10-7mol/L的类黄酮和90.9mg/L的维生素E在降低壬基酚处理过的淋巴细胞姐妹染色体交换率方面存在显著的协同效应。即一定剂量的类黄酮和维生素E在拮抗壬基酚的致损伤作用中存在着显著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研究急性吉兰巴蕾(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受体(TCR)-β链基因的重排情况,以进一步对其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分离6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法提取细胞总RNA。合成双链cDNA,用T4DNA聚合酶补平末端,在T4DNA连接酶的作用下进行环化。环化的DNA直接用作反向聚合酶链反应(IPCR)的模板。扩增产物在1.8%的琼脂糖凝胶上进行电泳分离,  相似文献   

17.
石菁华  邹外一  罗绍凯 《新医学》2000,31(8):461-462
目的:探讨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6例SLE病人和20名正常人血浆sTM水平,分析sTM与SLE活动期疾病活动度的关系。结果:SLE活动期组sTM水平高于非活动期组和对照组(P〈0.01)。sTM与多个SLE疾病活动度评分相关,与低补体C3血症、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滴度水平相关(P〈0.  相似文献   

18.
诊断用超声对宫内早孕绒毛影响的多指标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诊断用超声对宫内早孕绒毛有无影响,了解其量效关系以及损伤能否逆转。方法:应用日本产EUB2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将125正常早孕妇女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Ⅰ组)、照射10分钟(Ⅱ组)、照射20分钟(Ⅲ组)、照射30分钟(Ⅳ组)和照30分钟后7~10天取材检测。各组在人工流产后取绒毛标本检测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DNA含量、染色体畸变率和绒毛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照射20分钟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下降,照射30分钟DNA含量下降。上述改变于7~10天后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染色体畸变率及绒毛细胞形态学各照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诊断用超声对宫内早孕绒毛细胞的生化代谢和分子水平的损伤与照射时间有关,照射30分钟以内所造成的损伤经7~10天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诊断用超声对早孕妇女照射10分钟以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诊断剂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仔鼠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评价彩超产科应用的安全性,我们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采用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诊断剂量彩色多普勒对仔鼠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用不同频率(0,2.5,3.5,7.0MHz)彩色多普勒按不同时间(0,10,20,30分钟)辐照孕鼠宫内胚胎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仔鼠各细胞周期DNA百分含量无显著差异,频率与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亦不明显。表明:彩色多普勒7.0MHz及30分钟以内照射不影响仔鼠细胞周期的DNA含量  相似文献   

20.
诊断剂量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仔鼠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评价彩超产科应用的安全性,我们运用流式细胞仪技术,采用析因分析的方法,研究诊断剂量彩色多谱对仔鼠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用不同频率(0,2.5,3.5,7.7MHz)彩色多谱勒按不同时间(0,10,20,30分钟)辐照孕鼠宫内胚胎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仔鼠各细胞周期DNA百分含量无显著差异,频率与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亦不明显。表明:彩色多普勒7.0MHz及30分钟以内照射不影响仔鼠细胞周期的D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